牧野之戰,《史記》中記載,商紂王的軍隊七十萬人臨陣反戈,非常富於戲劇性。但是我們從考古學發現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還有另外一種解說。
商紂王,在殷墟甲骨文中被稱為「帝辛」。關於商紂王的無道,比如酒池肉林,比干剜心之類的演義,大家都非常熟悉。可是從甲骨文金文來看,紂王似乎並不是一個無能的君主。郭沫若早就指出,從甲骨文金文來看,紂王在克商之戰的前20年,幾乎不斷地和東夷南夷(今山東...
蕭太后與韓德讓是什麼關係 他們真的相戀嗎
遼國蕭太后是遼景帝耶律賢的皇后,遼聖宗的母親,是遼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軍事家。野史上說蕭太后與韓德讓有君臣之戀?那麼歷史上的遼國蕭太后與韓德讓究竟是什麼關係?他們真的相戀嗎? 韓德讓是遼代聖宗時權臣。遼景宗病危之時,韓德讓與耶律斜軫俱受顧命。他與承天皇后蕭綽密議,剝奪了覬覦皇位的各路諸侯兵權,立12歲的梁王隆緒為皇帝,是為遼聖宗。韓德讓以擁立功總理宿衛事,參決大政。 蕭太...
重文輕武的經典手筆:趙匡胤如何完成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是周世宗柴榮的愛將,關係相當好,柴榮對他,也十二分地信任,以這樣的君臣際遇,趙匡胤大概沒有這樣快就打算在柴榮屍骨未寒之際就篡權奪位。可是,自家兄弟並眾軍士一起哄,黃袍加身,自己也就半推半就,做了皇帝。
杯酒釋兵權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傑作,辦了這件事,宋朝方能立得住,否則,充其量會在五代之後,再加一個短命王朝而已。其實,辦這件事的力量,五代多數開國之君都有,但卻沒有...
明朝歷史上宰相胡惟庸勾結日本造反那事靠譜嗎?
被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打入《奸臣錄》的胡惟庸,是朱元璋幹掉的中國最後一個丞相。胡惟庸為朱元璋屠殺戰友立下「汗馬功勞」,但最終同樣沒有擺脫「兔死狗烹」的命運。權力野獸朱元璋是個羅織罪名的高手,他給自己的幫兇胡惟庸羅織了很多罪名,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其中,最「引人入勝」的一項罪名是「通倭罪」——即勾結日本人,意圖顛覆朱明政權。這項罪名不僅把胡惟庸釘在了《奸臣錄》裡,而且還將其拔...
揭秘:二戰中日本掠奪的黃金有多少?哪裡去了?
二戰中,日本的鐵蹄迅速踏遍整個東亞地區。在侵略擴張過程中,日本軍國主義者專門成立了掠奪亞洲人民財產的秘密機構—「山百合」會。裕仁天皇任命皇族成員竹田宮恆德親王為該組織在亞洲的負責人,他們將從中國掠奪來的大量財物、黃金等都運回日本本土。但是,在東南亞掠奪的大量金銀財寶卻由於各種原因沒有運回日本國內。這些寶藏到哪裡去了呢? 黃金大量藏在菲律賓 1940年,裕仁天皇命令日軍從菲...
晚清歷史揭秘:鴉片在中國氾濫成災的歷史真相
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中國人在極短的時間內迷戀上鴉片?難道鴉片真有無窮的法力嗎?為什麼一向嗜好鴉片的印度人以及後來迷上鴉片的北美人沒有繼續迷戀這種東西?為什麼鴉片惟獨給中國人帶來巨大的災難?此前我們往往把這個問題簡單化和政治化,妨礙了我們對歷史真相的認識。
1837年在廣州和澳門出版的一份介紹中國的雜誌上,刊載了一位中國藝術家帶有插圖的文章,此文生動地描述了一個吸食鴉片的富商之...
盤點中國史上最富的六個人是誰? 歷史上誰最有錢
美國《華爾街日報》公佈的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個人,其中有6名中國人,他們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鑒和宋子文。我不知外國人的統計資料是否準確,但這六人個個富可敵國卻是不爭的事實。追溯一下他們究竟是怎麼成為「首富」的?對於今人或許不無意義。 第一:成吉思汗 蒙古國開國君主、原名鐵木真的成吉思汗(1162-1227),是我們都熟悉的。他的部隊野蠻殘酷,大規模屠殺居民、毀...
唐太宗貞觀之治系造假?這一時期遠不如隋代
一個國家的國力如何,還要看局外人的評價,當時的國際友人、高昌國的國王麴文泰,便一直認為初唐時的國力,根本比不上前朝,他曾對自己的國民公開說過這樣的話:「往吾入朝,見秦、隴之北,城邑蕭條,非復有隋之比也。」
《新唐書·食貨志》這麼描述貞觀之治的成就:「至四年(即貞觀四年),米斗四五錢,外戶不閉者數月,馬牛被野,人行數千里不繼糧。」就是說,貞觀四年時社會生產力已得到最根本...
揭秘:歷史上日本人為什麼要叫中國為「支那」?
導讀:提起「支那」,舉國皆知這是一個被日本侵略者污名化的詞彙,用來作為對我國的蔑稱。之所以說這個詞是「被」污名化,是因為一開始它並不含有貶義成分。孫中山先生的書信、文牘中屢見「支那」一詞,梁啟超早年曾取一筆名「支那少年」——我們當然不能說,孫總理和梁任公是漢奸。那麼,「支那」這一稱謂有怎樣的來源?日本人何以要將其污名化?這興許是個有趣的問題。 拉丁文、梵文將中國稱作「Cina...
西夏第一猛男皇帝下令全國剃光頭為哪般?古代奇聞
元昊頒布「剃髮令」,凡黨項男子,三天內一律剃光頭頂,只留邊緣一圈結成短辮,否則格殺勿論。他自己率先換上了新髮型。 元昊(公元1004年-1048年),黨項人。西夏開國之君,據西北之地,對宋作戰,三戰三捷。在他之前,其祖、父兩代,一直向北宋稱臣,北宋無西北之患,可集中力量對付遼國。元昊橫空出世,宋朝從此進入多個北方強鄰環伺的時代。 公元1041年,一支數千人的北宋輕騎,疾馳到好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