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軍事能力顯著——商紂王。 郭沫若說:「商紂王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 今天的東中國海沿岸和長江流域這片廣袤的大地,是通過大規模的、漫長的爭戰才最終併入中國版圖的。這場戰爭發生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這就是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都產生巨大影響的大商王朝平東夷之戰。而發動並親自指揮這場中華民族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詩史般偉大戰爭的是由商紂...
揭秘:誰是中國歷史上最稱職的皇后?
皇后作為古代一種特殊的職業,其職責異常複雜。首先,作為人妻,她要相夫教子,恪盡內人之責;其次,她要以身作則,統率後宮,為皇帝處理好後院;最後,作為第一夫人,母儀天下者,還要輔佐皇帝,把握好國事與家事之間的微妙平衡。 所以古往今來,能做好皇后者,寥寥無幾,能做到稱職者,更是寥若晨星。 有人說,唐太宗皇后長孫氏賢達淑體,輔佐太宗治理天下,是皇后中的標桿。如果以做皇后的後兩...
中山國為何也能稱王:全靠辯士張登的一張嘴
中山國是戰國時期,處於燕國和趙國夾縫之間的小國。當戰國七雄紛紛稱王時,中山國君主不甘寂寞也稱王。當時魏國趙國韓國燕國都表示沒有意見,可是齊國卻很不滿,並提出割讓平邑土地給燕國和趙國,邀請兩國共同出兵,攻打中山。一時之間,中山國戰雲密佈!
中山國地處趙國與燕國境內,天生就是兩國的眼中釘、肉中刺,只是有時候迫於形勢,不得不暫時放下心中的不快強裝笑臉招呼這個小弟弟罷了。現...
讓人震驚的乾隆盛世:百姓瘋搶殘羹剩飯
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國派出的第一個訪華使團到達中國,英國人對這個神秘的國度充滿好奇。他們相信,中國就像馬可?波羅遊記中所寫的那樣,黃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綾羅綢緞。 乾隆時代的飢餓盛世 然而,一登上中國的土地,他們馬上發現了觸目驚心的貧困,清王朝僱用了許多老百姓來到英使團的船上,為英國人端茶倒水、掃地做飯。英國人注意到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國人中間...
東廠、西廠、錦衣衛廠衛林立:皇帝不知依靠誰
「廠衛」是東廠、西廠、內行廠和錦衣衛的合稱,是明代最具特色也最臭名昭著的政治創設,作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這兩套機構大多數時間掌控在宦官手裡,和「特務政治」、「宦官政治」緊密聯繫在一起。明末學者沈起堂曾說:「明不亡於流寇,而亡於廠衛」。這樣總結明代滅亡的原因雖然流於簡單化,但廠衛橫行、宦官專權卻也是明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像一把雙刃劍一樣,廠衛在維護專制皇權的同時卻不斷...
揭秘:宋朝和遼國因何成為相互對立的世仇的呢?
宋遼雙方的最初交鋒發生在宋太祖伐北漢時與契丹援軍之間,雙方互有勝負。但由於宋太祖攻克北漢的意圖不夠堅決,所以遇到契丹援軍後就較快撤軍,沒有發生大規模會戰,雙方真正較量還是發生在宋太宗攻滅北漢的大戰中。
太平興國四年(遼景宗乾亨元年,公元979年),太宗召開廷議,商定討伐北漢的大計。雖然有不少人反對興兵,但在主帥曹彬的支持下宋廷通過了進伐北漢的決議。
遼景宗(耶律賢)緊...
戴笠突然死於空難背後的驚人內幕:戴笠死亡之謎
68年前,戴笠在乘機前往南京的途中,突然機毀人亡,一時震動了國民黨高層。對這個殺人魔王、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的死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說他勢力太大,手握武裝,且知道的事太多,蔣介石不放心,命人在飛機上暗藏定時炸彈,將他炸死空中;還有得說他為了追求「影后」胡蝶,急匆匆從青島乘專機趕往上海,飛到上海上空見大雨滂沱,改飛杭州筧橋機場,又遇濃霧,仍不能降落,遂轉飛南京。飛至南京東...
TOP10 三國十大戰神排名:呂布和趙雲爭當一二!
代表中國演義小說武將巔峰的名著:一在《三國》,二在《水滸》,三在《隋唐》。雖有《說岳》、《楊家將》等星光偶現,但與將星浩若星海,瀚如銀河的上述三著相比,只能是小巫見大巫。只可惜《水滸》側重於江湖草莽,武力雖勇猛卻終不及亂世爭雄的三國;《隋唐》固然猛將如雲、奇才薈萃,但過於玄幻的描寫更接近於《封神演義》的天外飛仙,而缺少人間煙火的凡塵味道。因此,姚看江湖以為最能代表中國演義...
萬曆皇帝一日寵九妃的下場如何? 明神宗結局怎樣
明神宗朱翊鈞嗜酒,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於是上行下效,朝野內外每日酣歌宴舞,通宵達旦。朱翊鈞的好色是非常有名的。萬曆十年(1582年)三月,朱翊鈞曾效仿其祖父——明世宗朱厚熜的做法,在民間大選秀女,一天就娶了九個嬪妃。而且,朱翊鈞在玩弄女色的同時,還玩弄小太監。當時朱翊鈞宮中有十個長得非常俊俏的小太監,專門「給事御前,或承恩與上同臥起」,號為「十俊」。有的筆記中說他還愛「吸大煙」,...
霍光為何敢毒死漢宣帝最愛的皇后?霍光的底氣
外戚想鞏固自己的勢力,必然依靠皇后,因此皇后的人選便是衝突的焦點,所謂「懷璧其罪」,許平君被捲入那個陰謀是不可避免的。至於許平君被殺是否為霍光一手安排,已難以考證。漢武帝巫蠱之禍後,皇太子劉據全家被殺,仍在襁褓中的武帝曾孫劉詢被囚禁於掖庭。張賀曾於太子府上當家吏,在劉據全家遇難後,張賀受牽連被判處「腐刑」。但張賀頗重情誼,對劉詢悉心照顧。轉眼間劉詢已長大,張賀便準備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