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是北宋帝國最高領導人,身邊美女如雲,可是有一美艷女子卻能在眾多美女中脫穎而出,專寵多年,此人就是貴妃張氏。宋仁宗對她恩寵有加,短短幾年間,就把她從小小的才人提拔成僅次於皇后的貴妃,甚至動過廢掉曹皇后改立張貴妃的念頭。可惜,張貴妃30歲出頭就一命嗚呼。宋仁宗悲痛萬分,不顧曹皇后的冷眼和朝廷眾位大臣的反對,在皇后在世的情況下,就追封張貴妃為溫成皇后,癡情得有些過頭了,不...
最有作為的芝麻官: 黃霸從小吏一步步升到相位
在古代,縣令這樣的「芝麻官」非同小可,是「造福一方」不可或缺的官員,是整個「傳送帶」中的關鍵環節。古代的「芝麻官」,被陞遷或革職都是常事,在官場能走多遠,關鍵還看自己的德行。
從小吏一步步升到相位,黃霸被稱為「國家棟樑」
黃霸,西漢陽夏人,史學家班固曾評論說:「自從漢朝建立以來,要講治理百姓的官吏還是數黃霸第一。」
黃霸不坐轎,不騎馬,騎著騾子帶一個...
劉邦用人之道:為何那麼多人心甘情願為劉邦赴死
劉邦是個人物,儘管在太史公筆下,有流氓混子之嫌,可是就是這樣的人卻成就了天下。按說劉邦此人讀書不多,又弄酒好色,謾罵士人,為何好多人爭著為他去死,願意為他建功立業呢? 公元前204年夏天的四月,項羽派兵攻打漢軍,城內缺糧,將士也精疲力竭,劉邦十分著急。五月的時候,將軍紀信見情況十分危急,便對漢王說:「現在情況緊急,臣有辦法,可保漢王你逃走。」在得到劉邦同意後,由陳平寫了降...
盤點三國福將:得到他們的人福氣沖天 一生無憂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群人被稱為福將,他們的存在總能夠使主公化險為夷,也許他們的武力不是最強的,也許他們的智謀不是最出眾的,但是他們卻都通過自己的能力或者運氣幫助重要的人保住了性命。下面就給大家盤點下三國時期的那些福將!
為人貪婪的福將——曹洪
曹洪是曹操的從弟,跟隨曹操起兵,並且在曹軍中有著很高的地位,雖然他能力不如曹仁和很多大將甚至性格上還存在缺點,但是他卻是是曹操的一員...
五代十國皇帝列表:五代十國歷代的皇帝有哪些?
後梁 後梁(907年——923年),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907年,梁王朱全忠(朱溫)篡唐稱帝,國號「梁」,建都開封,史稱後梁,唐朝正式宣告滅亡,中國歷史進入紛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後梁自梁太祖朱溫開國之前就長期與後唐前身即河東的晉國爭霸直至亡國,共歷三帝,前後17年。因為皇帝姓朱,為於南北朝時的南梁相區別,故又稱朱梁。 梁太祖朱晃(852年——912年)907年—912年在位5年。 朱溫曾被賜名朱全忠,...
著名愛國詩人屈原是哪門子的「愛國主義」者?
屈原這個人,我們從小在讀書時,就知道,這個人是偉人,這點是明確的。因為太史公把他的「輝煌」的故事寫入了傳世名著《史記》(史記。那麼,我們從小說他是個愛國主義者,這是不對的。愛國主義,首先要明確,國的概念。春秋時的國是現在國的概念嗎,明顯不是。國的概念,民族國家的概念是近代的產物。春秋時是沒有這樣的概念的。屈原僅僅是楚這個「國」(周天子認為的封國)的貴族罷了。所以當時沒有...
揭秘:中國古代歷史上比諸葛亮更早舌戰群儒的人
提起舌戰群儒來,人們都會想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前夕諸葛亮在東吳的一場縱橫捭闔、遊刃有餘的精彩辯論。《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寫諸葛亮隻身隨魯肅過江、遊說東吳群臣。時值劉備新敗,退守夏口,曹操大軍壓境,東吳上下主降之風日盛。在此情勢下,諸葛亮以其超人的膽識與高超的語言技巧,同東吳群儒展開舌戰,並以其滔滔辯才使對手一個個皆成「口」下敗將,並最終說服了孫權,使孫劉聯盟共抗曹操的局面...
羅芳伯:世界上第一個共和國竟然由這個華人創建
蘭芳大統制共和國(1776年~1886年),通常簡稱蘭芳共和國,是十八世紀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之間存在於南洋婆羅洲(現印度尼西亞佔據稱加裡曼丹島)上的海外華人所創立的第一個共和國,也是亞洲歷史上的第一個共和國。 作為亞洲第一個現代共和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共和制國家之一,蘭芳共和國攜手當地土著居民,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長達107年,直到19世紀末才由於國小力弱被荷蘭殖民者...
北宋名相呂端大事不糊塗:北宋邊境爭端輕鬆解除
呂端是北宋名相,當初宋太宗要任用他為相,有大臣勸宋太宗說:「呂端這人糊塗,恐怕不堪為相。」宋太宗卻回答得很經典:「呂端大事不糊塗。」 據《宋史》記載,西夏的首領李繼遷一直在北宋邊境騷擾,讓北宋王朝很頭痛。有一次,宋朝邊防軍居然抓住了李繼遷的母親,宋太宗對李繼遷咬牙切齒,所以打算處死他的母親。有一天,他召來寇准,秘密商量處置李繼遷母親的事情。 商量完機密大事,寇准走出...
身兼將軍和帝王:歷史上11位靠武力打天下的君主
中國歷史上11位勇武好戰、靠武力打天下的君主 :在中華五千年浩瀚的歷史大幕中,閃爍著無數璀璨的將星,而身兼將軍和帝王兩種身份的英才亦不在少數。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歷史上那些馬上帝王們。 1、商紂王 一部《封神演義》讓商紂王暴君的形象深入人心,"紂王"並不是正式的帝號,是後人硬加在他頭上的惡謚,他的正式名字叫子辛,也叫帝辛。 根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商紂王廣聞博見,知識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