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年大將 擁立功臣:石守信 | 陽光歷史

 

A-A+

北宋初年大將 擁立功臣:石守信

2015年04月18日 中外名將盤點,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318 次

  石守信(928—984),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北宋初期重要將領,開國功臣。

  後漢時,隸樞密使郭威帳下。後周廣順初年,升任禁軍親衛都虞侯。顯德元年(954),後周抗擊北漢的高平之戰,石守信以功升親衛左第一軍都指揮使;同年師還後,又升任殿前司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顯德三年,從世宗征南唐,石守信任先鋒,參與六合等地戰役。顯德五年三月,南唐割淮南求和後,石守信以功升鐵騎、控鶴四廂都指揮使,成為殿前司禁軍主力的指揮官。顯德六年三月,後周攻遼,以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侯韓通為陸路都部署,已升任殿前都虞侯的石守信任陸路副都部署,石守信已成為後周的主要將領之一。同年六月,趙匡胤接替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時,石守信接替趙匡胤任殿前都指揮使。世宗死,子柴宗訓即位,石守信以義成軍(滑州,今河南滑縣東南)節度使,仍兼任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是以趙匡胤為首的「義社十兄弟」中,繼李繼勳、趙匡胤之後第三個建節的,而且長期與趙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趙匡胤的部屬、親信,後週末成為趙匡胤的副手,關係最為密切。

  顯德七年正月初,趙匡胤指使人謊報軍情,暗中與趙匡胤勾結的次相王溥,促使首相范質倉促派趙匡胤率軍北上,石守信是殿前司留京的最高長官,是趙匡胤事前安排的內應。趙匡胤於當天晚上準備兵變時,派心腹小校郭延贇馳回京城向石守信報告,石守信立即部署「將士環列待旦」,等待策應趙匡胤兵變部隊回京。由於有石守信等指揮的殿前司禁軍策應,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城。

  宋朝建立,石守信列在六位主要開國元勳(翊戴功臣)之首,升任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並改兼歸德軍(宋州)節度使。建隆元年四月,昭義軍(潞州)節度使李筠反宋,趙匡胤立即派石守信為主帥率前軍進討,並先後於長平(關名,今山西長子南)、澤州(今晉城)南,擊敗李筠軍,趙匡胤親往督戰,攻下澤州,李筠自焚死,澤、潞平,石守信以功加同平章事為使相。同年九月,淮南節度使、原後周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反,趙匡胤又派石守信為揚州行營都部署、兼知揚州行府事,為南征軍主帥,趙匡胤隨後也親征督戰。十一月,石守信率軍攻佔揚州,李重進自焚死,淮南平。建隆二年,石守信升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但命其離京就鎮。同年七月,宋太祖解除宿將兵權,石守信改任天平軍(鄆州,今山東東平)節度使,雖保留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軍職,「其實兵權不在也」。建隆三年九月,已加同平章事為使相的石守信深知趙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解除兵權,即請求免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的名義,專任天平軍節度使。開寶六年(973),石守信的使相銜升為侍中。

  宋太宗即位,石守信使相銜升為中書令,石守信自出任天平軍節度使「凡十七年不徙,專事聚斂,積財巨萬」。太平興國二年(977),罷天平軍節度使改以中書令銜任西京(洛陽)留守。石守信崇奉佛教,在西京建造崇德寺,招募民夫運輸建築材料,「驅迫甚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親征滅北漢,遂即移軍進攻遼南京幽都府,起用宿將石守信督前軍,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之戰,宋太宗親自督戰,宋軍大敗,宋太宗狼狽逃回。同年八月,宋太宗將戰敗的責任推給諸將,「守中書令、西京留守石守信從征范陽,督前軍失律」,「責授崇信軍節度使兼中書令」,但不久又進封石守信為衛國公。太平興國七年(982),移為鎮安軍(陳州,今河南淮陽)節度使。太平興國九年(984)六月死,終年57歲,追封威武郡王,謚武烈。

  附石守信傳

  石守信,開封浚儀人。事周祖,得隸帳下。廣順初,累遷親衛都虞侯。從世宗征晉,遇敵高平,力戰,遷親衛左第一軍都校。師還,遷鐵騎左右都校。從征淮南,為先鋒,下六合,入渦口,克揚州,遂領嘉州防禦使,充鐵騎、控鶴四廂都指揮使。從征關南,為陸路副都部署,以功遷殿前都虞侯,轉都指揮使、領洪州防禦使。恭帝即位,加領義成軍節度。

  太祖即位,遷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改領歸德軍節度。李筠叛,守信與高懷德率前軍進討,破筠眾於長平,斬首三千級。又敗其眾三萬於澤州,獲偽河陽節度范守圖,降太原援軍數千,皆殺之。澤、潞平,以功加同平章事。李重進反揚州,以守信為行營都部署兼知揚州行府事。帝親征至大儀頓,守信馳奏:「城破在朝夕,大駕親臨,一鼓可平。」帝亟赴之,果克其城。建隆二年,移鎮鄆州,兼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詔賜本州宅一區。

  乾德初,帝因晚朝與守信等飲酒,酒酣,帝曰:「我非爾曹不及此,然吾為天子,殊不若為節度使之樂,吾終夕未嘗安枕而臥。」守信等頓首曰:「今天命已定,誰復敢有異心,陛下何為出此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貴,一旦有以黃袍加汝之身,雖欲不為,其可得乎。」守信等謝曰:「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帝曰:「人生駒過隙爾,不如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君臣之間無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謝曰:「陛下念及此,所謂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稱病,乞解兵權,帝從之,皆以散官就第,賞繼甚厚。

  已而,太祖欲使符彥卿管軍,趙普屢諫,以為彥卿名位已盛,不可復委以兵權,太祖不從。宣已出,普復懷之,太祖迎謂之曰:「豈非符彥卿事耶?」對曰:「非也。」因奏他事。既罷,乃出彥卿宣進之,太祖曰:「果然,宣何以復在卿所?」普曰:「臣托以處分之語有侏離者,復留之。惟陛下深思利害,勿復悔。」太祖曰:「卿苦疑彥卿,何也?朕待彥卿厚,彥卿豈負朕耶。」普對曰:「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太祖默然,事遂中止。

  開寶六年秋,加守信兼侍中。太平興國初,加兼中書令。二年,拜中書令,行河尹,充西京留守。三年,加檢校太師。四年,從征范陽,督前軍失律,責授崇信軍節度、兼中書令,俄進封衛國公。七年,徙鎮陳州,復守中書令。九年,卒,年五十七,贈尚書令,追封威武郡王,謚武烈。

  寧信累任節鎮,專務聚斂,積財鉅萬。尤信奉釋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輦瓦木,驅迫甚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子保興、保吉。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