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被攻陷後的大沽炮台:清軍官兵屍橫滿地 | 陽光歷史

 

A-A+

1860年被攻陷後的大沽炮台:清軍官兵屍橫滿地

2017年12月29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70 次

  靜默的壕溝、殘缺的炮台、死亡清軍士兵的屍體……在今人看來,這些照片似乎並沒有反映戰爭的「現場實況」,而是記錄了戰鬥後戰場的慘狀。對此,王溪解釋說:「當時濕板法拍攝技術拍攝時感光度低,需要火棉膠、浸銀、暗房和帳篷,拍攝顯影定影,曝光時間都有限制,不太可能拍攝戰鬥中的場景。」即便沒有留住硝煙四起、喊殺聲震天的戰鬥場景,作為記錄鴉片戰爭的重要視覺資料,這些照片彷彿被賦予讓時間停滯的力量,讓每個看到它的中國人對那段屈辱的歷史感到震撼不已。

  如今,雖然關於1860年大沽炮台的資料十分有限,但可以這樣說,當年大沽炮台的大炮在同時代中並不屬於落後水平,炮台的士兵訓練有素,然而與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一樣,炮台並沒有擋住敵人進攻的腳步,「事實上,不是輸在對方,而是輸在自己」這套戰地影集中記錄的大沽炮台,在天津可謂家喻戶曉。自古,作為北京的門戶、海防的要塞,大沽炮台扼守津京的戰略咽喉,戰略地位極其重要。這座炮台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間。當年,為防止沿海倭寇襲擾,朝廷在此設重兵,在大沽口兩岸設置大炮。到了清代,尤其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加強了建設,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與廣州虎門炮台遙相呼應,共同拱衛祖國南北大門。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58年第一次大沽口保衛戰失利後,清軍著名將領僧格林沁奉旨重修炮台,在海河口南北兩岸,修建了以「威、鎮、海、門、高」為名的5座炮台,寓意炮台威風凜凜鎮守在大海門戶的高處,這也是這座炮台建設的鼎盛時期。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大沽口,首先在北塘登陸,包抄大沽炮台,兩面夾攻,致使炮台失陷。

  文史研究者張誠在看到王溪收藏的這套菲利斯·比托戰地影像集後評價,這些照片是1860年大沽炮台陷落後的真實寫照。如今,雖然關於1860年大沽炮台的資料十分有限,但可以這樣說,當年大沽炮台的大炮在同時代中並不屬於落後水平,炮台的士兵訓練有素,然而與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一樣,炮台並沒有擋住敵人進攻的腳步。「事實上,不是輸在對方,而是輸在自己。就拿1900年的大沽炮台來說,大炮本身是從德國進口的,安置在圓形軌道上,可以面對大海180度旋轉,也可調整仰俯角,這樣就可以更好地瞄準敵艦。每座炮台距離彈藥庫都有一段距離,用小鐵軌運送彈藥,設計十分精巧。炮兵也是訓練有素,當年與八國聯軍作戰,有很多炮彈擊中敵人。」張誠總結說。然而,由於清政府的軟弱腐敗,面對外敵時決策屢屢不力,使得當年固若金湯的炮台為戰火毀壞,祖國的大好河山遭到外敵鐵蹄的踐踏,直到今天,這段令民族痛心疾首的往事依舊讓人感慨萬千。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