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獸心的典故:楊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有一次將老子請到家裡,尊敬地向老子請教。 老子見他態度誠懇,便給他講了這麼一個道理:看人不能光看外表,主要還要看其內心如何,光看外表容易被其迷惑,所以聖人是不注重外表而注重心智的,凡夫俗子卻不能做到這一點。假如看人,只要有身子、手、腳、頭髮、牙齒,你說他是人,然而這種人可能就有一顆獸心。他長著一顆野獸的心,但外表與人一模一樣...
兵貴神速的典故 成語兵貴神速的主人公是誰?
兵貴神速的典故:郭嘉,字奉孝,穎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他足智多謀,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敗了佔據冀、青、幽、並四州的袁紹,殺了袁紹長子袁譚,袁紹的另外兩個兒子袁尚、袁熙就逃走,投奔遼河流域的烏丸族首領蹋頓單于。蹋頓乘機侵擾漢朝邊境,破壞邊境地區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曹操有心想要去征討袁尚及蹋頓,但有些官員擔心遠征之後,荊州的劉表乘機派劉備來襲擊曹操的後方。 ...
秦晉之好的典故:成語秦晉之好是什麼意思?
秦晉之好是什麼意思?秦晉之好,意為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後因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亦作「秦晉之匹」、「秦晉之偶」、「秦晉之盟」、「秦晉之約」。語出《三國演義》第十六回:「 胤 到 徐州 見 布 ,稱說:『主公仰慕將軍,欲求令愛為兒婦,永結 秦 晉 之好。』」《明史·孫鑨傳》:「乃至 鑨 割 渭陽 之情, 南星 忍 秦 晉 之好。」亦作「 秦晉之盟 」。 典故 故事一: 秦穆公為求...
輕於鴻毛的歷史典故 輕於鴻毛的意思是什麼
【釋 義】 於:比。鴻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還輕。比喻毫無價值,做的不值得。 【拼 音】 qīng yu hong mao 鴻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還輕。比喻毫無價值。比喻做的不值得。 【出 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示 例】 梅伯死輕於鴻毛,有何惜哉?(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六回) 【語 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補語...
雞鳴狗盜與誰有關? 雞鳴狗盜的主人公是誰?
雞鳴狗盜,學雄雞啼叫,裝狗進行盜竊。成語故事源自孟嘗君的一個門客「學雞啼叫,騙開城門」。後多用作貶義,比喻那些既無真才實學,也無堂皇風度,只不過略有低下本領的人。也指微不足道的本領或偷偷摸摸的行為。 成語典故 《史記·孟嘗君列傳》載: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誰?胸有成竹的故事出自哪?
導讀: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哪裡呢?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目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
成語破鏡重圓的故事:破鏡重圓的主人公是誰?
破鏡重圓的意思是:比喻夫妻失散或離婚後重新團聚。 成語故事破鏡重圓不僅講述了一個優美的愛情故事,更反映出古人成人之美的美德。 陳朝太子舍人徐德言的妻子是後主叔寶的妹妹樂昌公主,才貌極為出色。徐德言當太子舍人的時候,正趕上陳朝衰敗,時局很亂的時期,無法保證國家和個人的安全。徐德言對妻子說:「以你的才華和容貌,如果國家滅亡了,你一定會流落到有權有勢的富豪人家,恐怕我們會...
成語難兄難弟的釋義解:其實難兄指的才是難弟
現在,「難兄難弟」這個成語,常用的意思是,彼此同處於困難境地的人,彼此共患難過的人。兩個「難」全讀nan。其實,還有一個成語「難兄難弟」,「難」的讀音是nan。
《世說新語·德行》:「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於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這段話的意思是:東漢時,陳元方的兒子和陳季方的兒子,都誇說自己的父親功德高,爭論不...
螳臂當車的主人公是誰?螳臂當車的故事和意思
螳臂當車(tangbidāngchē)螳螂舉起前肢企圖阻擋車子前進。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出處:《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故事出自於春秋的。 成語出處和典故 《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故事介紹 《莊子·人間世》說:「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另外,《莊子·...
成語一不做二不休的典故 一不做二不休的意思
一不做,二不休( yī bū zuo,er bu xiū ) 解 釋: 要麼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開頭,就索性做到底。 我們經常可以接觸到「一不做二不休」這個詞,其意是:不做則已,做了就索性做到底。這個詞出自唐·趙元一《奉天錄》第四卷:「光晟臨死而言曰:『傳語後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張光晟是陝西周至人,唐代中期北方軍人,他是施恩不圖報的義士,邊境護國的良將,最後卻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