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婚廣告歷史變遷:章太炎是中國最早徵婚者之一 | 陽光歷史

 

A-A+

徵婚廣告歷史變遷:章太炎是中國最早徵婚者之一

2015年04月06日 史海秘辛 暫無評論 閱讀 104 次

  1.17世紀末英國出現第一則徵婚廣告

  徵婚廣告,是指「徵婚者將自己和對所征配偶的信息發佈在諸如報刊、電台等公共媒介或公園、市場等公共場所上的廣告方式」。

  徵婚自古就有。而把徵婚啟事登載在雜誌、報刊等公共出版物上,要首推17世紀末的英國。

  1695年7月,倫敦財經雙週刊《家政與經商》雜誌上,在阿拉伯種馬出售和鞋匠學徒招聘的廣告中間,夾著一段四句話的廣告:「某男,30歲,家產富足,希望尋找一位家產不低於3000英鎊的年輕女士。」這則廣告標誌著世界上第一則報刊徵婚廣告的誕生。順便說一句,當時擁有3000英鎊家產,絕對算是富裕家庭了。

  歷史上首例徵婚啟事,結局到底如何已無從考證。但出版商們卻嗅出了其中的商機。那是一個商業和廣告業蓬勃發展的年代。截至1710年,在英格蘭註冊的53家報紙中,每家都登了徵婚廣告。刊登一則廣告的費用高達三先令,是一個女僕兩個星期的工資。這就意味著大多數刊登廣告的人都是中產階級。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認為,徵婚是近代末期自我商品化之後出現的。第一個徵婚廣告說白了就是在「婚配」的題目之下,一個男人就財產和一個女人討價還價。

  徵婚廣告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對傳統思想觀念的衝擊。而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男權社會下的女性要付出更多的代價。1727年,一位名叫海倫·莫莉遜的英國婦女,在《曼徹斯特刊》上登了徵婚廣告,聲稱要找一個如意郎君,並提出三個條件:誠實勇敢;多才多藝;體貼女性。可是,這位勇敢的女性第二天就被警方拘留了,原來那時在報刊公開徵婚觸犯了英國當時的法律。輿論嘩然之下,市長把她送進了瘋人院。

  1820年左右,英國人忽然間對家庭名譽前所未有地關注起來,這讓中產階級女性有幾十年時間都不再刊登徵婚廣告。同時,男人的需求也發生了改變,隨著照相術的發明,徵婚啟事開始要照片了。

  西班牙大流感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男性的人數急劇減少,到1921年,英國的女性比男性多出170萬,傳統隨即打破:女性發佈的廣告第一次超過了男性。1915年一份徵婚廣告上寫道:女士,未婚夫身亡,樂於嫁給完全失明或者在戰爭中致殘的軍官。

  20世紀50年代,美國首次把婚戀節目搬上了熒屏,各國的電視人對婚戀節目進行過不同的探索,演繹出不同的節目形態。現在世界各國婚戀節目的形態多達數百種,搶佔了徵婚廣告的風頭。

  2.章太炎是中國最早的徵婚者之一

  《大公報》是中國近代報紙中的代表, 中國最早出現的徵婚廣告就刊載在《大公報》上,之後包括其他媒體都相繼有這類廣告。

  中國媒體上的第一則徵婚廣告刊登在1902年6月26日的《大公報》上,內容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來遊學。此君尚未娶婦,意欲訪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為室。其主義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曉中西學術門徑;三聘娶儀節悉照文明通例,盡除中國舊有之陋俗。如能合以上諸格及自願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權者,勿論滿漢新舊,貧富貴賤,長幼妍媸,均可。請即郵寄親筆復函,若在外埠能附寄大箸或玉照,更妙。信面寫AAA,托天津《大公報》館或青年會兩處代收。」

  第一則徵婚廣告登出後就引起兩種相反的回應, 一是在當年的7月27日《中外日報》轉載了這則廣告, 並加了一個標題《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廣告》, 暗示出對此的贊成之意。二是當時中國著名的女權運動領袖林宗素女士見到這則廣告後,給《中外日報》寫信猛烈抨擊此事,站在女性的立場上,重點指出這則廣告中只提對女性要求的大男子主義思想。

  至於「南清志士」後來是否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大公報》沒有再做後續報道,我們已無從得知。

  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也是徵婚廣告的積極實踐者。1902年(清光緒28年),他的原配夫人王氏染病去世,當時他34歲。1903年,章太炎便在北京《順天時報》上赫然刊登《徵婚告白》尋覓續偶。章太炎在《徵婚告白》中,明確提出了他續娶的五條標準:女方是鄂籍(湖北)人;大家閨秀,性情開放;要通文墨,精詩賦;雙方平等,互相平等;夫死可嫁,亦可離婚。

  章太炎的這一壯舉,開創了中國近代文人公開徵婚的先例,在當時無異於振聾發聵,充分反映出他痛恨封建禮教,提倡女權的戰鬥精神。在晚清的遺老遺少眼中,章太炎的《徵婚告白》是「越軌」行為,從而引起了許多人譏笑。很多名門閨秀都望而卻步沒有應徵的勇氣,以致拖延了10年之久,直到1913年經友人介紹,太炎先生才結識了條件均合《徵婚告白》的湯國梨女士,結為美滿的伉儷。

  3.觀念變遷、城市發達、媒體出現為徵婚廣告提供空間

  從刊發第一則徵婚廣告到1936年,《大公報》共刊有72則這類廣告。河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孫會先生曾對此做了專題研究。

  近代以降,國民積貧積弱的現狀和西風東漸的衝擊,導致以知識分子為首的國人開始對中國社會進行反思。他們認為,正是與個人、社會關係都極為密切的婚姻家庭,形成了國民麻木、畏服的奴性人格, 阻礙了國家強盛和社會進步。傳統的婚姻家庭一度被認為是中國落後挨打的「萬惡之源」,許多人認為,只有徹底摧毀傳統家庭制度,才會有真正的社會進步可言。

  在經歷了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一次次的革命洗禮後,社會風氣更為開化,以「尊重人格」,強調民主、自由、平等、獨立為核心思想的新觀念形成對封建堡壘的一次次衝擊。反對包辦、買賣和強迫性質的婚姻,主張婚姻自由成為新的家庭、婚姻理想,並首先在城市中被實踐著。

  在1921年一次高校調查中,631名男生的404份答案中,認為結婚為「謀社會之進化和人類繼續」者為184人、「謀個人幸福和家庭興趣」者84人、「謀互助」者70人、「助理家庭」者23人,等等,明確表示「侍奉父母」者只有5人。對女生調查也是類似的結果。可見,新的婚姻觀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接受了。

  近代化的進程中, 城市發達和大眾媒體出現,為徵婚廣告出現提供了條件和可能。正是由於城市生活改變了人際交往狹隘、封閉的圈子, 開放、自由、更為廣闊的交往活動也讓人們大開眼界。而大眾媒體的出現使人們溝通、交流更方便、快捷。據材料顯示, 到20世紀初我國已有各類報刊上百種, 這為人們謀求自由話語權和公共輿論空間提供了機會和平台,也為徵婚廣告的出現提供了物質條件。

  在追求婚姻自由的先行者中男女都有,但男性、高學歷者居多。在所統計的從1902年到1936年的徵婚廣告中,男士徵婚者有56人,明顯佔優勢。其中在提及的自我描述信息中,有學歷者佔多數,其中有中學1人,大學15人,碩士1人,留學生8人,共25人,占45%;女士徵婚者提及自己的學歷的,中學( 包括初中、高中及卒業者) 學歷7人,師範1人,大學2人。這些數據表明,雖然有了開放的徵婚廣告形式,但並不是為所有人都接受,真正的實踐者是男士多於女士,高學歷多於低學歷者。

  4.市場報登新中國首例徵婚

  被視為中國改革開放象徵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第一個在報刊徵婚的是四川江津縣丁乃鈞。在王潤澤撰寫的《新中國的徵婚第一人》一文做了詳述。

  1981年1月8日,《市場報》上刊登了新中國的第一則徵婚啟事:「求婚人丁乃鈞,男,未婚,四十歲,身高1米7。曾被錯劃為右派,已糾正。現在四川江津地區教師進修學院任數學教師,月薪四十三元五角。請應求者來函聯繫和附一張近影。」這在今天看似一則很普通的徵婚啟事,然而在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還真是一樁破天荒的大事。

  1979年,剛剛揭掉「右派」帽子的丁乃鈞,被安排到永川的教師進修學院當數學老師。當時他已經快40歲了,丁乃鈞的最大心願是找個終身伴侶,然後一起回江蘇老家安家。丁乃鈞提筆給《人民日報》的編輯寫了封長信,希望能為他登一則徵婚廣告。第二天一早,丁乃鈞投完信件就去上課,但課沒上完,丁乃鈞就後悔了。下課後,丁乃鈞趕到郵局想收回信件,但郵車已經開走。

  這封信被送到了《人民日報》。當時的編輯趙立回憶說,丁乃鈞給《人民日報》出了個難題。1949年以來,中國還沒有報刊公開刊登徵婚啟事的先例。況且,丁乃鈞剛摘掉「右派」帽子,「政治影響一時難以消除」。正好這時候,社會上曾風傳浙江有一位老母親給毛澤東寫了封信,說她有一個兒子,年齡很大了,還沒有找到對象,要毛主席幫她找個兒媳婦。《人民日報》的編輯們經過討論,認為丁乃鈞的事和這位老母親的事,絕不是個別現象,應該支持徵婚這件「新生事物」,「為百姓做點實事」。不過,啟事並沒有刊發在《人民日報》上,而是登在人民日報社旗下剛創辦不久的《市場報》上,而且放在一個不太醒目的位置上。就這樣,新中國第一則徵婚啟事誕生了。

  丁乃鈞的徵婚啟事在四川江津引起了轟動,丁乃鈞成了一個有爭議的人。支持者說,丁乃鈞膽子大,新潮;反對者說,丁乃鈞給社會抹黑、污染社會主義風氣,是「流氓、惡棍」。三個月後,廣州一家文摘小報摘錄了這則徵婚啟事後,全國媒體開始轉載,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當時,丁乃鈞收到460多封應徵信件。後來,丁乃鈞與一位29歲的吉林張姓姑娘互通了一段時間信件,並於當年年底結婚。1983年,丁乃鈞和妻子一起調回江蘇老家的小縣城。

  丁乃鈞的徵婚啟事被看作改革開放的象徵,新華社就此對外發了英文通稿;隨後,路透社、朝日新聞、美聯社、巴黎電台等外媒也陸續播發,報道把徵婚啟事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被認為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

  特別月老

  中國古代也有徵婚

  在中國古代的傳統社會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相親擇偶的「主渠道」,然而也不乏各種形式的徵婚特例。

  「比武招親」就是常常被人提到的一種。據傳,隋代大貴族竇毅為女招親,在屏風上畫兩隻孔雀,以射中雙目為擇婚條件。李淵(即後來的唐高祖)飛箭兩發,各中一目,得與竇女成婚。

  「綵球擇偶」也被人們津津樂道。說的是一些富貴人家,讓未出嫁的女兒從樓上向樓下的應徵者中拋去綵球,接到綵球者擇為佳婿,爾後成婚。

  「賽文招親」也有頗多形式。作為其中的特例,著名戲曲《秦香蓮》中,陳世美就是進京趕考名居榜首而被招為駙馬的,只是因犯了「重婚」罪,才為包公所鍘。

  一些偶然的機緣,也會成為「千里姻緣一線牽」的紅線。據說唐開元年間,邊關戰事吃緊,唐玄宗令宮女們為邊防將士縫製軍衣,有個戍邊戰士於短袍中得到以下詩句:「沙場征戰客,寒苦若為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更結身後緣。」皇帝知曉後從中撮合,讓寫詩的宮女嫁給了那個兵士。

  奇聞逸事

  墓碑上的徵婚啟事

  還有一些徵婚者別出心裁,借助一些特殊媒介傳情達意。美國加州的安妮小姐,曾在大氣球上寫上「娶我吧」及聯繫的電話號碼,任其在空中飄飛,備受矚目。

  英國的一位女士竟在亡夫的墓碑上刻上一段徵婚文字:「紀念約翰·弗得斯頓,死於1808年9月10日,也很為他的遺孀悲傷,極希望有情人去安慰她。她很年輕,芳齡36歲,並具備一切好妻子的美德,她的地址在本地教堂街4號。」

  徵婚廣告也有不少惡作劇。1825年,哈羅公學的一幫學生以「美麗、富有」的女士的名義刊登了一則徵婚廣告,收到了50位男士熱情的回復。於是這幫學生又刊登了一則廣告,要求有意的男士在某天到一個德比巷劇院見面,要求男士站在後排,拿單片眼鏡遮住右眼。到了指定的那天,50個男人站在那裡,相互看著對方的單片眼鏡,漸漸明白他們被耍了。

  e時代

  互聯網上辦婚禮

  隨著全球互聯網走進千家萬戶,在互聯網上徵婚交友已成平常事。上世紀90年代,美國兩位年輕人施格-格魯斯基和桑德拉-韋德甚至通過互聯網舉辦了一場相距25公里的婚禮。

  婚禮是通過三部聯網終端機實現的:一部屬新娘,一部屬新郎,另一部屬牧師。施格身穿租借的小禮服,端坐其位於加利福尼亞州馬利布的電腦前,男儐相站立一旁;在25公里外的帕利塞德施格一部電腦前,桑德拉身穿古老的平絨婚紗,身邊由女儐相伴隨;首先由威廉·伍德牧師在電腦螢幕上打出:「我們相聚於此……」開始儀式。在一對新人打出:「我願意」後,伍德牧師立即敲擊電腦鍵盤:「現在我宣佈你們為夫婦,你可親吻新娘。」桑德拉即時打出「Smooch,Smooch(意為摟抱親吻)」字樣,而施格則打出:「Kiss,Kiss」。

  33歲的施格是一家小出版公司的老闆,桑德拉是一家出版公司的編輯主任。婚禮舉辦兩年前,兩人身處內華達州和弗吉尼亞州時經網絡牽線,彼此相識。施格說:「桑德拉既有趣又聰明,連續幾周,我們每天輸入交談的內容長達四五小時。然後,我們彼此交換了照片,我發現她長得很美。」這對網戀男女通過電話交談,其後不久又在洛杉磯安排見面,就完全墜入了愛河。

  施格研究過有關法律,發現電腦結婚不被禁止,只要新娘新郎自願,牧師滿意即可。而通過電腦舉辦婚禮,他們是歷史上的頭一份。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