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歷史上松贊干布被迫迎娶文成公主之謎?
松贊干布被迫娶文成公主:松贊干布,吐番王朝的締造者。其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然而歷史總是那麼的蒼白無力,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大家揭秘下松贊干布為何要迎娶文成公主?
一、兵臨城下
623年四月,吐蕃攻陷大唐芳州,這是唐、蕃之間最早的一場戰爭。不過此戰的規模不大,也並未引發兩國間的全面衝突,在之後的十餘年中,兩國相安無事。
吐谷渾王國盤踞於今青海和甘肅一帶,之前曾被隋煬帝滅了國,大隋在其地上設立了四個郡縣(其中鄯善和且末二郡均已探入今新疆境內),基本掃清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門戶,為之後進一步經營西域已經打好了根基。可惜大隋之後將軍事重心轉向征遼,並因三次遠征耗盡國力而亡國,未能繼續在西陲進取。趁著隋末大亂,吐谷渾復了國,但到了634年,唐朝出師一萬,花費一年時間擊敗了吐谷渾,並且扶立了親唐的半傀儡政權,吐谷渾自此又淪為大唐的屬國。在奪占吐谷渾後,唐與吐蕃間沒有了緩衝區,直接的衝突不可避免。此時的唐帝國已經步入李世民執政的中、後期,李淵開國時唐軍在戰火中磨礪出的銳氣已然消散大半;而吐蕃國主松贊干布頗具才幹,吐蕃在兼併諸羌後勢力大增,對大唐的態度遂日趨強硬。
634年(貞觀八年),松贊干布遣使長安,希望與大唐和親,試圖藉此與中原加強往來,從而獲取政治、商貿等方面的利益。此時的唐太宗壓根兒瞧不起吐蕃這個蠻夷國家,便斷然拒絕了這一要求,松贊干布勃然大怒,出兵痛打受大唐庇護的吐谷渾,向大唐還以顏色。據《新唐書》卷230記載:「吐谷渾不能亢,走青海之陰,盡取其貲畜。」隨後吐蕃又「攻黨項、白蘭羌,破之。」大唐無力庇護自己的藩屬,對吐蕃的挑釁行為無可奈何,只好裝做什麼事兒都沒有發生過,但松贊干布仍不解氣,又於638年揮軍攻入大唐本土,「頓於松州(今四川松潘)西境。遣使貢金帛,雲來迎公主」(《舊唐書》卷207)。
二、刀鋒促成的和親
按《新唐書》中的說法,此次吐蕃出兵達二十萬眾,這個數字顯然是有水分地。據吐蕃史書《世系明鑒》記載:「贊普致書唐主曰:『若不許嫁公主,當親提五萬兵,奪爾唐國,殺爾,奪取公主』」。而在《西藏王統記》中亦載:「如若是行,不得公主,我即遣化身軍旅五萬,殺汝,擄公主,劫掠一切城市而後已。」過去在出兵時,常常誇大己方軍隊的數量以震攝對手,而從語氣上看,松贊干布的這兩句話也明顯帶有恐嚇目的,因此這個所謂的「五萬兵」,多半是為了向大唐施壓而做的虛詞,蕃軍的實際數量應該還遠少於此,至於「二十萬」之數,就更是荒唐離譜已極。此時吐蕃剛剛興起,其人口、國力根本就無法維持如此規模的軍隊,唐史中誇大蕃軍數目,無非是要藉此來抬高自身罷了。
此次松贊干布揮軍伐唐,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迫使唐太宗同意和親,這樣既能獲得和親所帶來的實際利益,又能爭回面子,洗雪拒婚之辱。在初期得勝之後,松贊干布態度強硬地遣使威脅李世民:「若不許(公主)行,則兵伐唐都;入蒙見允,則漢藏和好,永息烽煙。」(《西藏王臣記》)而在《新唐書》卷216中,亦有相似記載:「勒兵二十萬入寇松州,命使者貢金甲,且言迎公主,謂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然而李世民此時尚不準備妥協,非但沒有送出公主,反倒緊急從各地抽調軍隊,又征發東突厥和鐵勒各部,集結了五萬步騎前往赴援。
松贊干布頓兵於松州城西,呈威壓態勢,坐待長安回復,而沒有立即攻城,力圖趕在援軍到來前破城,說明他此行的目的並非奪取松州,而是陳兵恐嚇。《新唐書》卷230中記載的「勒兵二十萬入寇松州」,應該指的是劫掠松州地界。雖然《資治通鑒》卷195中記載「吐蕃攻城十餘日」,卻應該不過是做做樣子,向唐施壓,並不會真正賣力攻城,徒增傷亡,這一點從松州主將韓威還主動出城耀武,並對屯於城西的蕃軍大舉進攻亦能得到證實。松州是西疆重鎮,駐軍甚多,又是依托於堅城,以逸待勞,佔了不少便宜,因此韓威信心滿滿地主動出擊,然而蕃軍的戰鬥力甚強,非松州駐軍所能敵。在《新唐書》卷216中,記載了此戰的結果:「都督韓威輕出覘賊,反為所敗,屬羌大擾,皆叛以應賊。」
韓威大敗之後,損兵折將,松州一帶被羈縻統治多年的羌人早就對大唐不滿,此時趁機起事,與蕃軍聯手,邊境局勢驟然惡化。就在此時,唐將牛進達統援軍前鋒到達松州,就在松贊干布還在苦等大唐這個禮儀之邦回信之時,唐軍已然不宣而戰,牛進達「掩其不備」,「夜襲其營」,斬首千餘級(雖然唐軍自身的傷亡未載,但當是略佔到一些便宜)。如今有一些人刻意誇大歪曲松州之戰的過程,說什麼牛進達僅以少量軍隊,便在偷營時將吐蕃全軍擊潰,蕃軍四散奔逃,松州之圍遂解,可見唐軍戰鬥力遠在蕃軍之上云云。其實牛進達所統只是前鋒,偷襲佔點小便宜還可以,要說能擊潰吐蕃全軍,顯然不合常理。而以中原史官誇功掩敗之習,此戰若真地大破蕃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唐史中絕無不載之理,但各家史書均只提到在偷營時斬首千餘,顯然蕃軍並無其它損失。在被偷營之後,松贊干布見威脅未果,大唐非但不肯妥協,反倒出動重兵來與自己決戰,遂在勝負未決的情況下撤軍西返,雙方最終未在松州城下展開大戰。唐軍主力很快便抵達松州,但既未追擊,任由蕃軍安然退走,又不敢殺入蕃境報復,顯然對蕃軍亦有所忌。
筆者認為,蕃軍此次不戰而退,主要有兩個原因。吐蕃在此之前四處擴張,連年做戰,百姓負擔沉重,國內厭戰情緒滋生,上下皆欲修養生息,而眾多新征服的部落和土地也需要時間來加強控制,因此從松贊干布揮師東侵吐谷渾開始,大臣中就多有勸阻者,以死相諫的就有八人,可見國中罷戰的呼聲很高(「初東寇也,連歲不解,其大臣請返國,不聽,自殺者八人」——《新唐書》卷230)。在這種國力已疲,內部不穩的情勢下,蕃軍主力在敵境中與五萬精銳唐軍進行決戰,實在過於冒險,因此松贊干布最終選擇了暫且避讓。
其次,松贊干布此次陳兵松州的戰略目標並非奪占土地和城池,而是希望通過襲擾邊境的手段逼迫大唐答允和親,進而通過和親手段來加強與中原的溝通,從而在商貿、技術、物資等各個方面與大唐達成合作,為吐蕃謀得實際利益,因此並不願與唐朝徹底鬧翻。而且此時雙方軍隊的戰鬥力差不多,就算能在松州決戰中取勝,也定然是慘勝,與唐軍兩敗俱傷並不符合吐蕃的國家利益。此時的吐蕃剛剛走上擴張之路,正致力於吞併周邊諸羌,自然不願再結下唐朝這樣一個毗鄰的大敵。
因此松贊干布既不惜借助武力威脅來達成和親,卻又不願與唐軍主力決戰。從諸史料中的細節隱隱可以看出,松贊干布似乎是打著不斷襲擾的主意,既避實擊虛,不與唐軍正面對決,卻也始終不讓大唐邊境安寧,直至太宗妥協為止。在從松州退兵之後,松贊干布又於640年十月第三次遣祿東贊前往長安求親,並以此為條件與大唐議和。這其實是在入侵大唐、展示兵威之後,看大唐還敢不敢再次拒絕自己的要求,其實質是一種禮節包裝下赤裸裸的武力逼婚,李世民若不答允,蕃軍肯定還會再次興兵犯境。
通過這次邊境衝突,尤其是蕃軍大破韓威一事,李世民已經充分認識到吐蕃這個邊陲之國實力強勁,決計不可輕視。由於太宗一手推行的府兵制無法支撐長期戰爭,致使唐朝無法承受與吐蕃打持久戰的龐大消耗。而偏偏吐蕃地處高原,易守難攻,唐朝的軍事進攻能力又不強,因此無力主動攻入蕃境,甚至連短期內給對方造成軍事壓力都做不到。換言之,帝國的財政狀況又不足以長期在西疆屯駐一支重兵,因此吐蕃能夠輕易威脅到大唐邊境地區的安全,而大唐卻對吐蕃完全無可奈何。在這種尷尬處境下,儘管唐太宗對此次和親非常牴觸,但局勢逼人,最終也不得不做出退讓,將文成公主乖乖送出。
至此我們已經看清了歷史的真相,顯而易見,吐蕃這第三次「請婚」,其實質就是禮節包裝下赤裸裸的武力威脅,是強行逼婚,可最終卻被中原撰史者包裝粉飾成了吐蕃「遣使謝罪」,反倒成了臣服討饒之舉,眾史官的生花妙筆委實令筆者讚歎不已。然而任憑他們如何舌燦蓮花,卻也無法否認,李世民在經歷了一次吐蕃入寇之後,態度便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被迫改弦更張,獻上文成公主,以換取邊境安全這一事實。其實李世民就是那種欺軟怕硬的人,他之前敢不顧信義地悔夷男的婚,不過是因為當時的薛延陀已然衰弱;他前兩次拒絕松贊干布的求親,也是因為瞧不起蕃軍的戰鬥力;可一待發現吐蕃的強大難纏,就趕忙改輕慢不屑為討好拉攏了。
大唐最終被迫同意和親,顯然是怕了吐蕃,表現出一種示弱,只不過一些撰史者死鴨子嘴硬,硬是把示弱說成「示恩」,大玩文字遊戲,竟然成功將此事曲解為:吐蕃在大敗後遣使謝罪,懇請與大唐結親,願意之後永作臣藩,唐朝見其恭順,心生憐憫,又感其請婚意誠,終於大度地同意賜婚……之後還編出「唐太宗五難使臣」這樣的有趣故事在民間流傳,以欺瞞百姓,強撐面子。可無論那千奇百怪的說法如何巧言令色,卻都無法解釋,為何第一次祿東贊趕赴長安時,同樣是禮數周到,大唐卻不肯和親,而對方興兵之後,便立刻改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