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的有花蕊夫人嗎?花蕊夫人是怎麼死的 | 陽光歷史

 

A-A+

歷史上真的有花蕊夫人嗎?花蕊夫人是怎麼死的

2017年02月28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99 次

  歷史上真的有花蕊夫人嗎?

  花蕊夫人是中國歷史上實有其人的一位女性,她美麗聰明、優雅高貴,是個典型的封建貴族婦女。

  花蕊夫人姓徐。據《十國春秋·慧妃徐氏傳》記載,她是蜀中青城人。後主孟昶封她為貴妃,別號花蕊夫人。後來國亡入宋,徐氏心不忘蜀,孟昶死後,她親手畫了一張人物肖像掛在宮裡。有人問她此人是誰,她巧妙地回答說:這是我們蜀中的「宜子神」。其實正是她無法忘懷的丈夫。一個有著豐富內心世界的女子,違心地生活在陌生的宋朝後宮,痛念死去的丈夫又不敢明言,只能用這種隱秘的手段為他默默祈禱。

  《全唐詩》裡收錄了她的《宮詞》一百五十多首,僅從這個數字,我們就能想像到這位秀女具有多高的才情。相傳她到了汴京後,趙匡胤想驗證她究竟有沒有才氣,命她即興作詩。她不假思索,當即吟道:「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軍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這首詩通俗易懂,雖然透出深深的亡國之痛,卻沒有直接表示出對宋朝的憎恨,更多的是哀歎後蜀將帥無能,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叫有大見識。難怪趙匡胤看了之後,不但沒有發怒,反而對她倍加讚賞。


  花蕊夫人是怎麼死的?

  史書沒有交代花蕊夫人是何時死的,也沒有說她是怎麼死的,現在我們能見到的,只有野史筆記中的零星記載。北宋中期邵博的《聞見近錄》中說:一日趙匡胤率親王和後宮宴射於後苑,趙匡胤舉酒勸趙光義。趙光義答道:「如果花蕊夫人能為我折枝花來,我就飲酒。」趙匡胤命花蕊夫人折花時,趙光義引弓將她射死,隨後流淚抱著趙匡胤的腿說:「陛下方得天下,宜為社稷自重!」趙匡胤沒有責怪他,「飲射如故」。北宋末年蔡?的《鐵圍山叢談》明確點明:花蕊夫人歸宋後,趙光義也十分喜愛她。一次從獵後苑,花蕊夫人在側,趙光義「調弓矢,引滿擬獸,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

  這兩則記載大同小異,都是在美化太宗趙光義如何以社稷為重,不顧一切地清除他哥哥身邊的「禍水」。然而,人們很容易引發這樣的聯想:因為趙光義太想得到花蕊夫人,但又絕無可能。他經受不住內心的煎熬,斷然採取了將美好毀滅在面前的卑劣手段!我們所以如此分析,是因為趙光義並非一個不好女色的正人君子,他後來對南唐李煜小周後的貪婪和強佔,足以證明他對女色有極度的渴求。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用殺死花蕊夫人的「義舉」彰顯他只要江山不要美人的胸懷?

  除上述說法之外,還有兩個現代版的花蕊夫人形象,一是蔡東藩的《宋史演義》,一是李逸候的《宋宮十八朝演義》。《宋史演義》第九回說趙匡胤為了得到花蕊夫人而將孟昶毒死,隨後將花蕊夫人接入後宮。第十回開篇便說花蕊夫人「是個天生尤物,不但工顰解媚,並且善繪能詩。」接下來又說:趙匡胤與花蕊夫人綢繆幾年,又迷上了大將宋?的女兒宋氏,「是時宋氏年十七,太祖年已四十有二了。

  俗話說得好:『癡心女子負心漢』,那花蕊夫人本有立後的希望,自被宋女奪去此席,倒也罷了,誰知太祖的愛情,也移到宋女身上去,長門漏靜,誰解寂寥?痛故國之雲亡,悵新朝之失寵,因悲成病,徒落得水流花謝,玉殞香消。」按照蔡東藩的理解,花蕊夫人的死與趙光義毫無關係,只是因為失寵而死於開寶元年(花蕊夫人入宮後的第三年)。《宋宮十八朝演義》寫得比較隱諱,但通過第十九回的暗示,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認為花蕊夫人是被宋皇后毒死的。該書寫趙匡胤開寶九年御駕北征河東劉繼元回到汴京時,「甫進入宮門,只見宮人亂紛紛的,好像出了什麼變故似的。太祖心裡一驚,正要查問,忽花蕊夫人宮裡一個宮女迎著太祖啟奏道:『花蕊夫人忽得暴疾,已經不省人事啦!』太祖一聽,好像憑空地響了一個霹靂,嚇了一大跳,急忙奔向玉真宮去。進到裡面,只見黑壓壓地塞滿一屋子的嬪妃宮女。宋後也在床前,親手調藥哩……太祖又問道:『她這病是怎麼起得呢?』宋後又回道:『適才與臣妾同在後苑觀菊花,她還是好好的,不知怎的,回到宮裡,忽然說是肚裡急痛,面色也頓時改變,咕咚便倒在地上,昏迷過去了。』」

  兩部演義寫花蕊夫人之死都與宋皇后有關,卻都和趙光義毫無瓜葛,這與宋代數則筆記的基調完全不合。從情理上說,花蕊夫人即使受到趙匡胤的冷落,也不至於鬱鬱而終,她是個有情趣有氣質的女人,孟昶猝死她都能挺過來,何況被她根本不愛的趙匡胤冷落?至於說她被宋皇后毒死,更不可信。

  宋皇后出身高貴,她母親是五代後漢高祖劉?的女兒永寧公主,她本人則是無可爭議的大宋皇后,犯不上在這種事上失了身份。退一步說,宋皇后用如此歹毒的手段殺害花蕊夫人,與她一貫善良的基本人格也不相符。通盤研讀相關宋代文獻,我們認為花蕊夫人死於趙光義之手,是符合當時的大背景和趙光義本人人格缺陷的,我個人認為沒有冤枉趙光義。因為除了他,沒有人具備毀滅花蕊夫人的能力。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