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史上的十大傑出軍師排行榜:決勝千里! | 陽光歷史

 

A-A+

中華五千年史上的十大傑出軍師排行榜:決勝千里!

2015年06月15日 歷史排行榜 暫無評論 閱讀 558 次

  中國歷史上十大軍師

  我們知道,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位軍師,他們為君主出謀劃策,指點迷津!雖然他們不像將軍一樣去親自上戰場去衝鋒陷陣,不像主公一樣有決斷之權,他們多在幕後,用他們的三寸不爛之捨,去影響主公從而改變歷史,他們是與帝王及名將一樣重要的人物,我想這是他們能夠進入唐宋金元時期武成王廟和名將同列的人物的原因吧。

  1、百家宗師,千古武聖——軍師鼻祖姜子牙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際遇。前半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七十多歲仍一事無成;後半生得遇明主,大展宏圖,伐商滅紂,興周八百年之基業。子牙追往古而知來今,通古今之變,知勝敗之勢,曉民眾之意,精文武之道,操攻取之術,為文王、武王之師,傾商立周,興周盛齊。救民於水火,為後世開創了弔民伐罪,恩及百姓的範例。百勢而下,被尊為武聖,太公兵家宗師,堪稱當之無愧的千秋軍師第一人!

    姜太公

  周文王傾商和武王攻滅商紂的首席軍師和指揮者。百家宗師。由於姜太公所現具體謀略不為人知,攻勞太大,所以只好讓它屈居第三。

  姜子牙,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尊稱太公望,武王尊之號為「師尚父」。商朝末年人。華夏族,東海上人(今莒縣東呂鄉)。據說祖先在舜時為「四岳」之一,曾幫助大禹治水立過功,被封在呂,姜為其族姓。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雖然他滿腹經綸、才華出眾,但在商朝卻懷才不遇。他已年過六十,滿頭白髮,閱歷過人,仍在尋機施展才能與抱負。


  姜子牙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姜子牙為炎帝神農氏54世孫,伯夷36世孫。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師,齊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紹、駱、銘、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年出生於東海上史記。齊太公世家;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於周首都鎬京,歲壽139歲。姜子牙半生寒微,擇主不遇,飄遊不定,但他能動心忍性,觀察風雲,等待時機,終遇明主,輔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興周。周武王伐紂,太公為軍師,牧野大戰,滅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創建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在唐宋以前,姜子牙被歷代皇帝封為武聖,唐肅宗封姜子牙為武成王,宋真宗時,又封姜子牙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時期,民間對姜子牙增加了一些神話傳說。到明代萬曆年間,許仲琳創作了《封神演義》小說,從此,姜子牙由人變成了神,並且為民間廣為信奉。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秘莫測,確實稱得上是奇人、奇事、奇男子。綜觀太公一生的建樹,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其中尤以軍事最著,所以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稱得上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姜子牙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國文藝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還是中國神壇上一位居眾神之上的神主。作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為「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神靈。周朝從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個聖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賢才,來輔助周國實現滅殷興周的任務,所以稱太公為「太公望」,到武王執政時,又以「師尚父」相稱,尊寵權貴無以復加。文王所命太公為「太師」,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長官,既主軍,也問政。時有「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之言,足見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2、智士能臣,千古奇人——范蠡

  范蠡,先秦傑出謀略家,罕見的智士能臣。事君服國興越,苦身深謀二十年,興師伐吳,讓越王報了仇。待越王大宴群臣之時,看破「兔死狗烹」之局,毅然辭相國、大將軍之官,隱退東海之濱,治產業,力經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成了巨賈,名揚天下,令同代人望塵莫及,也叫後人難繼項背。家事、國事、天下事、無不精通,於從政,於經商,總是得心應手,堪稱千古奇人!

  范 蠡

  勾踐的軍師。計策有:勾踐入吳時讓勾踐嘗糞表忠;用色情間諜西施計除伍子胥;熟稻種獻夫差(和文種一起);代勾踐賜死夫差。勾踐存越滅吳稱霸的最大功臣。

  范蠡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36年,約於公元前448年無疾而終,享年高齡,幾近百歲,被稱為中國商人聖祖。

  他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年輕時,就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然縱有聖人之資,在當時貴胄專權、政治紊亂的楚國,范蠡卻不為世人所識。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檇李之戰(今浙江嘉興),吳王闔閭陣亡,因此兩國結怨,連年戰亂不休,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今江蘇太湖馬山)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范蠡遂於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吳國,獻「卑辭厚禮,乞吳存越」之策。議和後「人待期時,忍其辱,乘其敗……」「持滿而不溢,則於天同道,上天會佑之;地能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則獲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 他向勾踐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被拜為上大夫後,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共勉!」


  三年後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略,也是九術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於在苧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備的巾幗奇女——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裡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

  「吳王亡身餘杭山,越王擺宴姑蘇台。」在舉國歡慶之時,范蠡急流勇退,遂與西施隱姓埋名、泛舟五湖。不過,與西施泛舟五湖只是民間傳說,事實上,范蠡隱退時已經68歲高齡,而西施要比范蠡小的多。但是人們總願編織出英雄美人的佳話,因此才有泛舟五湖這一說。但史實應該不是這樣的。

  後來,他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並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范蠡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歎:「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激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今山東定陶),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又一說為在宜興制陶,無錫五里湖養魚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乃我國道德經商——儒商之鼻祖。

  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3、謀天下如烹小鮮——興漢三傑之首張良

  張良善謀大計,不為眼前假象所迷,一針見血,撥雲見霧。尤其可貴的是,他能不為個人情感和好惡所宥,謀無私念,奇策出,而天下眾生安。定國撫邦如烹小鮮者,古有幾人?張良堪稱個中妙櫥。假托神道以遁身,超然物外以君臣相殘,韓信之死,可以略窺張良之神算也。

  張 良

  漢初三傑之一,世稱謀聖。計策有:鴻門宴助劉邦脫身;韓信擁兵求封齊王時對劉邦的提醒;垓下之圍時四面楚歌渙散項羽軍的士氣;劉邦稱帝后封舊怨為侯安定軍心;提醒劉邦不要分封六國後裔在六國舊地實現郡縣體制等等;這些措施對劉邦消滅群雄,統一中國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可以說劉邦、張良、韓信是漢朝建立統一政權及鞏固秦始皇中央集權體制和漢族漢語等形成的關鍵人物。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城父(亳州城父鎮)。一說西漢城甫(今襄垣縣)人。張良是秦末漢初謀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韓。秦滅韓後,他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時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韜略,足智多謀。秦末農民戰爭中,聚眾歸劉邦,為其主要「智囊」。楚漢戰爭中,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為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堅實基礎,劉邦稱他「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這一名句,也隨著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而流傳百世。漢朝建立時封留侯,後功成身退,千古流芳。秦國滅亡了韓國,張良圖謀恢復韓國,從事抗暴活動,結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誤中副車,未成。後更姓換名,亡匿下邳(今江蘇睢寧北),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農民戰爭中,他聚眾起兵反秦,後歸劉邦,成為劉邦重要謀士之一。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使劉邦得以脫身。楚漢戰爭期間,劉邦兵敗彭城,張良建議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提出不立六國後代;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漢朝建立,封留侯。見劉邦封故舊親近,誅舊日私怨,力諫劉邦封夙怨雍齒,釋疑群臣。劉邦曾贊其「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外,子房功也」。傳見《史記·留侯世家》、《漢書·張良傳》。


  天下平定後,由於出身山東(指崤山以東)的劉邦與群臣紛紛想要回河南洛陽建立都城。張良主張建都長安(咸陽城東南方),原因是此地能掌握關中與函谷關,免除關東戰事紛擾。同時,長安兼具四川財富與河套地的畜牧便利等。正是「金城千里」。劉邦聞後依張良主張,建都長安。項羽死後不久,漢朝確立,但卻遲遲未論封行賞,同時劉邦在宮中看到一群臣子群聚議論,他詢問張良臣子在商討何事,張良回答道因為遲遲未封賞,臣子正在討論如何造反。此話使得劉邦大為緊張,進一步詢問當如何解決,張良問劉邦:「主公最痛恨誰?」劉邦答:「雍齒,因他經常譏辱我。」張良說:「請主公立刻重賞雍齒」,劉邦立即照做,此事傳開後,眾臣皆認為連主公最痛恨的雍齒都能獲賞,想必自己也不會過差,因此打消造反念頭。漢高祖寵愛戚夫人,欲改立戚夫人之子為太子,皇后呂雉向張良求教如何保住太子劉盈,張良告訴呂雉,請天下四位名高德重的長者商山四皓共勸劉邦,即可打消高祖廢立之意,事後確實奏效。張良在惠帝六年病卒,謚號文成侯。張良向劉邦提出的「聚集三王,方可與霸王一戰」的計策,成功幫助劉邦擊敗了楚漢戰爭中最強勁的對手西楚霸王項羽,足智多謀的張良為幫助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4、羽扇綸巾智多星——諸葛亮

  諸葛亮其人,古今中外,聞名遐爾。諸葛亮其名,簡直就是民族智慧的化身,鞠躬盡瘁的典範。他是軍事戰略家,一生戎馬倥傯,卻運籌帷幄,出神入化,決勝千里。他神機妙算,奇策泉湧,智謀縱橫,出神入化。如隆中妙對,巧借東風,赤壁之戰,巧取四郡,奇襲荊州,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等膾炙人口的故事,無不閃耀其智慧的光芒。

  諸葛亮

  劉備軍師和丞相。計策有:聯孫抗曹三分天下(即隆中對),曹操當時已擊滅袁紹統一北方,孫權內部也有獻土歸降的主張,劉備仍不但兵敗無寸土地盤,曹操席捲江南統一天下幾成定局。諸葛亮出使東吳使孫權認可劉備(光桿劉備有談判的資格)並堅定孫權抗曹決心(孫劉聯盟必勝,曹操必敗,孫權收益大于歸降;不聯合劉備很可能失敗),最終劉備在赤壁之戰後空手套白狼獲得荊州這塊地盤。成為三國的雛形。這裡再扯遠一點,可能有人說,劉備奪益州身邊的軍師是法正而不用諸葛亮,並以此來否定諸葛亮的首席軍師地位,我覺得這種看法是片面的。我們應該知道劉備非荊州士族,諸葛亮是荊州的女婿,只有諸葛亮才能穩固荊州,保有該地,劉備身邊(主要是: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等)具有行政治理能力的人只有諸葛亮(法正在荊州不具備人脈優勢),所以劉備不可能將諸葛亮帶上。其實諸葛亮的作用在劉備這裡只能即作張良又作蕭何來用。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撫養長大,後因徐州之亂,避亂荊州,潛心向學,淡泊明志。後受劉備三顧之禮,提出著名的《隆中對》,策動孫、劉聯盟,於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蜀漢建立,拜為丞相。劉備伐吳失敗,受托孤於永安,輔佐幼主,外聯東吳,內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強魏。為完成統一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先後五次進攻魏國,在治國、治軍等方面發揮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造損益連弩、木牛流馬,與名將司馬懿、張郃等交鋒,屢操勝算,最後一次北伐時採取分兵屯田之策,與司馬懿大軍相持百餘日,但不幸因積勞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歲,謚曰忠武侯。其「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敬仰和懷念。

  5、「春秋第一相」——管仲

  齊桓公春秋首霸的軍師和丞相。計策有:尊王攘夷,在春秋時代,周王對諸侯已失去約束力,華夏已群龍無首,外有四夷入侵,內有各國紛爭,管仲此計佔據道德優勢,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首創者。後來的秦末項梁(立楚懷王)、三國曹操(挾漢獻帝)、唐朝李淵(立隋恭帝)、五代朱溫(挾唐昭宗)、明朝朱元璋(臣服小明王)等等,都是複製管仲的創意。

  管 仲

  管仲(約前723或前716~前645),名夷吾,謚曰「敬仲」,漢族,穎上(今屬安徽)人,史稱管子。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周穆王之後代。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譽,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管仲的言論見於《國語·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管仲博通墳典,淹貫古今;有經天緯地之才,濟世匡時之略。他注重經濟,反對空談主義,主張改革以富國強兵,他說:「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唯物論中「物質決定意識」的觀念和《管子》的思想頗為接近。齊桓公尊管仲為「仲父」,授權讓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改革:在全國劃分政區,組織軍事編制,設官吏管理;建立選拔人才制度,士經三審選,可為「上卿之贊」(助理);按土地分等徵稅,禁止貴族掠奪私產;發展鹽鐵業,鑄造貨幣,調劑物價。管仲改革的實質,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顯著,齊國由此國力大振。對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聯合北方鄰國,抵抗山戎族南侵。這一外交戰略也獲得成功。後來孔子感歎說:「微管仲,吾披髮左衽矣!」。


  管仲的一生,不僅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還給後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書中記錄了他的治國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管仲是位思想家,他主張法治。全國上下貴賤都要守法,賞罰功過都要以法辦事。他認為國家治理的好與壞,根本在於能否以法治國。管仲非常重視發展經濟,他認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也就是國家的安定與不安定,人民的守法與不守法,與經濟發展關係十分密切。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貴的地方,如他主張尊重民意,他說「順民心為本」,「政之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的思想對後代影響很大。

  6、中唐最傑出的謀略家——李泌

  李泌是唐朝中期的一位特殊人物,他歷事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又是肅宗、代宗和德宗的顧問。在安史之亂以及以後的動盪年代裡,他深謀遠濾,全局在胸,自覺地避開禍端。他為國家解決財政困難、安定邊緣地區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證了唐王朝的穩定和發展,是一位傑出的謀略家。

  李泌,字長源,唐朝中葉人,自幼時以「奇童」得唐玄宗賞識,歷事玄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四帝,其間四落四起,終位至宰相,積功累封鄴縣侯。李唐江山遭安史之大劫而能不易姓變色,實倚仗兩人之力:外,武倚郭子儀東征西討;內,文仗李泌運籌帷幄。李泌不但在軍事上出謀劃策,以智力決勝千里之外,以復長安、洛陽兩京,平定安史,居功卓著;而且於當時李輔國、元載等權佞橫行無忌之時,為朝廷選薦、保全了一批將帥,中唐名將韓晃、李晟、馬燧等,捨李泌則難建功立業。至於處理與李唐中興至關重要的同回鶻、吐蕃等異族關係,李泌獻言建策,為當時李唐外交政策的主要決策人之一。其他如興屯田、定人事、開財源等,李泌也無不與之,多謀善斷,屢見奇效。以一身而勝任總長、外長、財長數職,此為李泌功之奇。李泌之奇,更奇在對皇帝家務的全面無忌的介入。皇位之醉人迷人,不僅臥榻之側,不容外人酣睡,即使父兄妻子,也在「閒人莫入」之列,屬於警惕整肅對象。但就皇帝而言,卻視之為「家務」,「此朕家事,何豫於卿?」在外臣,則因其高度敏感而往往袖手旁觀。名將李*在唐高宗立武則天為後時,態度就極為鮮明:「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但歷史上,因皇帝「鬧家務」而骨肉相殘,導致政局大動盪甚至皇朝崩潰的事例不知凡幾。當李泌之時,朝廷之脆弱,實在已容不得再禍起蕭牆。李泌以其耿耿忠心,過人才智,當仁不讓地充當了皇室調停人,竭力修補因肅宗自立而與玄宗間發生的隔閡對立,苦苦維護肅宗父子間的正常關係,為阻德宗廢立太子;甚至甘冒殺身滅門之風險,諫爭肅宗寵立張後。於中唐內憂外患之際,朝廷能維持政局的基本穩定,李泌功莫大焉。


  李泌之奇,還奇在他同皇帝之間奇跡般的君臣關係。李泌曾對肅宗自陳有「五太」:「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寵臣太深,臣功太高,跡太奇。」與肅宗、代宗、德宗三帝,李泌始終保持著一種亦師亦友的關係。與肅宗「出陪輿輦,同榻而寢」;李泌不葷不娶,代宗強使其娶妻食肉;對德宗則指其為桀紂而無妨。儘管李泌因遭權佞忌嫉,四次下野下放,但新帝即位,立即便徵召李泌。連為四帝寵幸,史所罕見,其因一則李泌忠心可鑒,所言所行無不為皇帝江山;二則李泌智比張良,洞徹人性,寵辱不驚,功高不傲,功成即去。三則李泌進諫建言極具策略,絕無諸葛之於阿斗的居高臨下的姿態,設身處地,娓娓善誘,感悟帝心。

  這樣一位奇士,卻為歷史塵封良久。

  7、半部《論語》治天下——佐國良輔趙普

  「臣有《論語》一部,半部佐太祖定天下,半部佐陛下致太平。」誰能想到,對宋太宗道出如此經世的人,若干年前只是一個讀書不多的司法小吏。史稱趙普貴為國卿,親若家相,沉厚多智,善斷大事。從其三起三落、長達五十年的仕途生涯可略窺忠君佐國之道。一部《論語》,外加一副犯顏直諫的牛脾氣,便成就一代開國名相。

  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但絕不是一個學問家。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才會有「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樣震聾發聵的名言傳世。

  趙普原本是淮南滁州的一名鄉村教師。公元956年,為了爭奪淮南江北地區,後周大將趙匡胤率領大軍與南唐守軍在滁州打了一場惡仗。由於得到了趙普的幫助,趙匡胤大獲全勝,為他日後的帝業打下了必要的基礎。從此以後,趙普便被視作心腹,如影隨形地追隨趙匡胤建功立業。宋朝建立後,趙普參與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又輔助宋太祖統一了南中國。到了宋乾德二年(964年)趙普被任命為宰相,晉封為韓王。

  趙普一生先後三次做宰相,這在宋代並不多見。按理說,趙普身居宰相高位,又是頗受倚重的開國元勳,只須照章辦事即可功德圓滿、善始善終,可是,趙普的仕途卻一波三折,並不順利。概言之,趙普的後半生是:因專橫跋扈而受制約、因貪圖錢財而受猜忌、因不學無術而受輕蔑、因結黨徇私而遭罷黜。就其秉性來說,來自大臣的不滿,來自皇帝的約束、猜忌,甚至是罷黜,都不是不能忍受,使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君臣上下對他的輕視。而「半部《論語》治天下」正是在他第二次為相時的一句牢騷不平之語。


  宋初君臣認為,鑒於五代時期「大者稱帝,小者稱王」、「群犬交吠」般紛亂政局的根源在於藩鎮擁有重兵,不受中央節制。而要避免宋朝成為第六個短命王朝,就必須「興文教,抑武事」。為了培養更多的文士,中央政府「崇建太學,教養多士」,還迅速恢復和完善了科舉考試制度,加緊選拔文人充實各級官僚隊伍。宋太宗更是明確提出,要「與士大夫治天下」。君臣上下,注重文教蔚然成風。

  相形之下,趙普的學力已明顯地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宋史》卷256本傳記載:「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太祖曾多次向趙普問及前朝制度,他都無以對答。最使趙普難堪的一件事發生在宋太祖乾德初年,事情的經過是:「乾德建元,太祖謂古所未有,韓王(趙普)稱譽,盧(多遜)曰:『王衍在蜀,曾有此號。』太祖大驚,以筆塗韓王面曰:『爾怎得及他!』韓王經宿不敢洗」。這段話出自趙紹祖《讀書偶記》,《宋史》卷三《太祖本紀》也記載此事,卻多有不同,言太祖還說了一句話:作相須讀書人。分明是說,你趙普並不是一個讀書人,而不是讀書人就不能做宰相。如此看來,趙普後來在仕途上的失意就成了必然。

  8、神機妙算天地間——劉伯溫

  劉伯溫,作為一個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年輕時就學識淵博,「通古今之變」。初時效力元朝,後因不滿其腐朽統治,從而走向反抗,為大明江山創立出謀劃策,立下不朽功勳。他為官清廉,一貫反對貪官污吏,主張廉潔奉公。他性屬倔強,不畏強權,不阿權貴,在政治派系鬥爭中他努力超脫,潔身自好,超然物外,可像他這樣神志過人的人也終難逃小人的陷害,以至飽恨而終。

  劉 基

  劉基,就是通常所說的劉伯溫。明太祖軍師。計策: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先打陳友諒,後打張士誠)其實對於劉基在三大文臣中殿後(李善長汪廣洋劉基),已經說明了其對於朱元璋開國的重要性要次於上面的二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勳,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劉伯溫在中國民間的人氣極旺。民眾心目中的劉伯溫,是清官的代表,智慧的化身,人民的救星。他能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還是個風水大師、高道神仙。 明代楊守陳稱讚劉基:「子房之策,不見辭章;玄齡之文,僅辦符檄。未見樹開國之勳業而兼傳世之文章如公者。公可謂千古之人豪矣!」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評價劉基:「(劉基)學貫天人,資兼文武;其氣剛正,其才宏博。議論之頃,馳騁乎千古;擾攘之際,控御乎一方。慷慨見予,首陳遠略;經邦綱目,用兵後先。卿能言之,朕能審而用之,式克至於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 明人所輯的《誠意伯文集》中,有劉基散文三百二十三篇,詩歌一千一百八十四首,詞二百三十三首。《明史·劉基傳》評論說,劉基「所為文章,氣昌而奇,與宋濂並為一代之宗」。我們知道,宋濂是歷來公認的元明數一數二的文章大家。《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說:「其詩沉鬱頓挫,自成一家,足與高啟相抗」。

  劉基是中國非常特殊的人物,劉基已成為一種非常獨特的文化符號。

  9、和尚軍師——「靖難」第一功臣姚廣孝

  明朝洪武末年至永樂年間,風雲變幻,驚心動魄的政治舞台上,姚廣孝若隱若現,神出鬼沒,他身披袈裟,口宣佛號,是地地道道的和尚,又策劃兵變,指點江山,是貨真價實的軍師。他最擅長出謀劃策,決勝千里,也能親自指揮千軍萬馬,守誠卻敵,在成祖朱椂奪取江山的創業活動中勳勞第一,但他恰如神龍見首不見尾,使人莫策高深。

  姚廣孝

  明成祖靖難之旅的首席功臣。計策有:堅定朱棣造反決心早作打算(其一、其實朱棣是有反心的;其二、建文帝即位就立刻削藩。)挫敗建文帝的以快打慢;在四年的靖難關鍵時期(當時朱棣軍已出現僵持時)提醒朱棣直搗南京。朱棣的軍事才能和姚廣孝的軍事謀略是朱棣造反成功奪位的關鍵。這裡扯遠點,在看田中中國武將列傳前我很納悶:怎麼麼列有張良和姚廣孝兩個軍師,後來看了正文才知道其實是因為兩者對劉邦和朱棣奪得天下有著不亞於開業首將的功績。

  姚廣孝,長洲人(祖籍福州長樂),為大名赫赫的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姚氏的後裔,生於1335年,出生亂世的他從小好學,擅長吟詩作畫,十七歲出家,取名道衍。通儒、道、佛諸家之學,善詩文,精通陰陽術數。交際廣泛,與文學家宋濂、楊基等交友,又從靈應宮道士席應真習道家《易經》、方術及兵家之學。遊嵩山寺,相者袁珙說他:「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二十三年(1363)於徑山從愚庵大師潛心於內外典籍之學,成為當時較有名望的高僧。但始終未曾放棄成就大業的抱負,追求功利,仰慕元初僧人出身的開國功臣劉秉忠,欲成開國建業之功。


  因為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選高僧侍諸王,為已故馬皇后誦經薦福。經人舉薦成為燕王朱棣的重要謀士,隨燕王朱棣至北平(今北京)住持大慶壽寺。從此經常出入燕王府,參與奪位密謀,成為朱棣的重要謀士。朱棣「靖難」稱兵前,他曾推薦相士袁珙以占卜等方式,並通過對當時政治、軍事形勢分析,促使燕王朱棣堅定信心;又於王府後苑訓練軍士,打制軍器,作好軍事準備;建文元年(1399)六月起兵前夕,計擒北平布政使張昺、都指揮使謝貴。靖難之役中,他留守北平,建議燕王輕騎挺進,逕取南京,「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又勸朱棣勿殺方孝孺:「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十月,輔佐燕王世子率萬人固守北平,擊潰朝廷數十萬北伐之師。此後,仍多贊謀帷幄,終使朱棣奪得皇位。朱棣即位後,初授官僧錄司左善世,收鄭和為菩薩戒弟子,法號福吉祥。永樂二年(1404)再授為太子少師,復其姓,賜名廣孝。同年八月,姚廣孝回鄉省親訪友,至長洲拜訪其姐,其姐閉而不見,訪其友王賓,賓亦不見,但遙語曰:「和尚誤矣,和尚誤矣。」又跑去見其姐,其姐又罵他。廣孝為之惘然,體會到了眾叛親離的滋味,臨死之前他請皇帝釋放建文時的主錄僧溥洽,明成祖答應了他。永樂十六年(1418年)三月十八日病逝慶壽寺,「帝震悼,輟視朝二日」,以僧禮葬,百官弔唁者竟達「肩摩踵接,添郭溢衢」。追贈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謚恭靖。賜葬房山縣東北。洪熙元年,加贈少師,配享成祖廟庭。晚年,姚廣孝既厭懼官場爭鬥的凶險,又不甘心放棄畢生事業的追求,故雖然受官,卻未改變僧人身份,主要承擔太子、太孫的輔導講讀,及主持《永樂大典》、《明太祖實錄》等書的修纂,又著《道余錄》專詆程朱,人稱「黑衣宰相」。其博通精深的學識和修養對皇太孫(明宣宗)有較大影響,對《永樂大典》的完成也起了很大作用。是朱棣的唯一朋友。

  主要著作有《逃虛集》十卷,續集及補遺各一卷,《逃虛子詩集》、《逃虛類稿》五卷等。

  10、六出奇計 劉邦智囊軍師——陳 平

  劉邦軍師。計策有:鴻溝之約後讓劉邦廢約攻打項羽;反間計除項羽軍師範增;白馬登之圍中幫劉邦脫身;偽遊雲夢擒韓信。陳平雖然重要性不及張良,但對於劉邦稱帝初期消滅異姓王穩定政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陳平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輩出,有資格被司馬遷列入「世家」的,只有陳勝、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周勃六人。陳平能列其中,可見其功勞是很大的。

  陳 平

  陳平(?-前178年),陽武(今河南原陽)人,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在楚漢相爭時,曾多次出計策助劉邦。漢文帝時,曾任右丞相,後遷左丞相。曾先後受封戶牖侯,曲逆侯(今河北順平東),死後謚獻侯。「反間計」、「離間計」,均出自其手。

  陳平,少時喜讀書,有大志,曾為鄉里分肉,甚均,父老贊之,他感慨地說:「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後,六國貴族也紛紛起兵,陳平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讒亡歸項羽,隨從入關破秦。劉邦還定三秦時,又間行降漢。拜為都尉,使參乘、典護軍。後歷任亞將、護軍中尉。先後參加楚漢戰爭和平定異姓王侯叛亂(見異姓諸侯王)諸役,成為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劉邦困守滎陽時,陳平建議捐金數萬斤,離間項羽群臣,使項羽的重要謀士范增憂憤病死。高帝六年(前201年)又建議劉邦偽遊雲夢,逮捕韓信。次年,劉邦為匈奴困於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後採納陳平計策,重賄冒頓單于的閼氏,才得以解圍。陳平因功先後受封為戶牖侯和曲逆侯。

  漢高祖死後,呂後以陳平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與王陵並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後陳平擢為右丞相,但因呂後大封諸呂為王,陳平被削奪實權。呂後死,陳平與太尉周勃合謀平定諸呂之亂,迎立代王為文帝(見漢文帝劉恆)。文帝初,陳平讓位周勃,徙為左丞相,因明於職守,受到文帝讚賞。不久周勃罷相,陳平專為丞相。孝文二年死。

  其他,像趙普(延續後周的先南後北方針及稍釋開國功臣兵權)、範文程(雖是連乾隆認可的貳臣大漢奸,但他的及時入關與李自成爭天下的策略)對於宋朝和清朝的統一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於相對以上十人而言,他們的重要性稍遜。像徐茂公等主要是個名將(當然也富有謀略),不在軍師之列;像曹操手下的軍師們相對於同期的諸葛亮等戰略眼光稍差,挾天子以令諸侯(該策略已被諸葛亮刻意強調劉備的皇叔身份所化解)的先機下未能幫曹操一統天下甚為可惜。像輔佐前秦苻堅的王猛,獻技幫苻堅實現北方統一,但臨終不可伐晉,防內部五胡降將先安內部的建議未能得到採納,前秦伐晉一敗而亡,這也影響了排位。

  管仲的一生,不僅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還給後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書中記錄了他的治國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管仲是位思想家,他主張法治。全國上下貴賤都要守法,賞罰功過都要以法辦事。他認為國家治理的好與壞,根本在於能否以法治國。管仲非常重視發展經濟,他認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也就是國家的安定與不安定,人民的守法與不守法,與經濟發展關係十分密切。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貴的地方,如他主張尊重民意,他說「順民心為本」,「政之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的思想對後代影響很大。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