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江怎麼死的:宋江是如何被招安的
《水滸傳》以宋江為核心人物,演繹了一個個生動的官逼民反的故事,然而最後還是受了朝廷的招安,結局頗為悲哀。那麼,歷史上宋江是如何被招安的?梁山發展到最鼎盛得時候。宋江怎麼死了,宋江是怎麼死的?
北宋徽宗時期,在方臘起義之前,北方山東、河北地區就爆發了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相傳曾駐泊梁山,後來聲勢發展壯大,他們採用流動戰術,“轉略十郡,官軍不敢嬰其鋒”,對大宋王朝構成一定威脅。《宋史·侯蒙傳》載,宋江寇京東,知亳州侯蒙上奏說:“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諸地,官軍數萬都打不過他,宋江必有過人之才。今青溪方臘盜起,不如赦免其罪而加以招安,讓他率軍去討伐方臘以自贖,或可平東南之亂。”
《宋史·張叔夜傳》載,張叔夜知海州(今江蘇連雲港西南海州鎮)時,派出間諜偵察起義軍動向,宋江率軍向海州進發,奪得十餘條裝載貨物的官府大船,遂將其作為大本營。張叔夜招募了千名敢死隊員,預先設下埋伏,然後派輕兵引誘起義軍上岸作戰,藏匿海邊的壯卒乘機舉火焚其船,起義軍一看大本營起火皆無鬥志。此時敢死隊伏兵再包圍突襲其大本營,多名副將被官軍擒獲,損失慘重,宋江於是投降。上述相關歷史資料,王稱《東都事略》也有類似記載,應是主張宋江投降官軍觀點的主要根據。
主張宋江沒有投降的學者認為,在北宋一代的官私案犢記載當中,全都沒有說過宋江戰敗而投降宋王朝,也沒有宋江這支起義軍到過海州境內的說法,更沒有宋江受招安後從征方臘的事跡,這些故事都是進入南宋後,人們才編造出來的,《東都事略》是南宋人寫的,《宋史》是元朝人寫的,皆不足信。
有學者指出,宋江起義已在北宋末年,所以南宋人寫的有關史料應有可信度,同時也可找到北宋末的相關記載以作佐證。如《三朝北盟會編》卷八十八引《張叔夜家傳·以病乞致仕宮觀札子》說到他“出守海墟,會劇賊猝至,偶遣兵斬捕,賊勢挫創,相與出降”。
據說離海州城南十五里的沿海古戰場,其附近還有一大塚,相傳埋著當年戰死的梁山好漢們,如今民眾還稱它為梁山好漢墓。還有《丹陽集·王登墓誌銘》說:王師心任海州沭陽縣尉時,“遇京東劇賊數千人浮海來寇,公適就養在邑,命引兵邀擊境上,馘渠酋數十人,降其餘眾”。其“劇賊”雖都沒有指名道姓,但在《文定集·王師心墓誌銘》中,便明確寫出是“河北劇賊宋江者”。所以,宋江戰敗投降官軍的說法似乎是有確鑿的史料根據的。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張守《毗陵集》卷十三《左中奉大夫充秘閣修撰蔣公(圓)墓誌銘》。其載:“宋江嘯聚亡命,剽掠山東一路,州縣大震,吏多避匿。公獨修戰守之備,以兵扼其沖,賊不得逞,祈哀假道。公嘸然陽應,偵食盡,督兵鏖擊,大破之。餘眾北走龜、蒙間,卒投戈請降……陛見賜對,上問宋江事,公敷奏始末,益多其才。”這段文字表明,宋江起義軍曾在沂州(今山東臨沂)一帶被蔣圓所率官軍所打敗,而後撤退轉移,終“投戈請降”,受招安後,徽宗還在大殿接見了宋江。蔣圓死於建炎四年(1130),張守在紹興五年(1135)為他寫此墓誌,其資料價值也頗引人注目。其中,說宋江投降與蔣圓在沂州大破其起義軍有著直接關係,由於沂州之戰離宋江受招安的時間可能較為接近,所以也不能說作者在捕風捉影,重要的是它是宋江受招安的又一個有力證據。
破遼、平方臘後,梁山由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頭目增長到了一百單八將,又相繼兩敗童貫、三敗高俅以及天下八方節度使並活捉高太尉,梁山也發展到了鼎盛。
日後,宋江率眾為朝廷招安, 並北上抗遼大獲全勝並迫使遼主動投降, 隨後又討伐了王慶、田虎不失一將(指108將)都取得了勝利,立下眾多汗馬功勞。在方臘一戰後,梁山好漢損失慘重,只剩27人回朝。回到朝廷後,又不幸被奸臣高俅等下毒所害。他知道了自己中毒後,送了李逵一杯毒酒,因為他知道,當自己死後,只剩下一個虛名,而李逵會造反,為兄弟報仇,於是給了李逵一杯毒酒,兩人死後。吳用晚上做夢,夢到李逵、宋江手牽手說,我們已經死了。第二天,吳用去了兩人托夢給他的一個地方,看到了兩人的墳墓,準備在宋江墳墓旁的樹上吊死,花榮也來到了,原來他也做了跟吳用一樣的夢,兩人在宋江的墳墓旁的樹一起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