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不遇好領導枉然一世英雄
林沖不遇好領導枉然一世英雄
林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而且他這個教頭還是教頭當中武藝最好的,所以,林沖算得上是梁山好漢中的好漢,英雄中的英雄。但是,林沖這人不是領導型的人才,用現在的話說,他只不過是一個專業性的人才。即便是在軍事上,他也只不過是一個將才而不是帥才。這樣的人,如果是遇上一個好領導,那肯定是英雄大有用武之地,成就一番大事業,也會留下千古英名。可惜,林沖一生不遇好領導,枉然一世英雄。
遇到高俅,能保命已屬不易
林沖是武術世家,魯智深和他剛見面,說是“認得令尊林提轄”,說明他的武藝來自於家傳。雖然都是教頭,林沖的本事應該在教頭中屬於佼佼者。陸謙為了讓高衙內和林沖娘子見面,先把林沖約了出來,他對林沖說:“如今禁軍當中雖有幾個教頭,誰人及得兄長的本事?”這時候陸謙雖然是騙得林衝出來,但兩人還是朋友,林沖說話推心置腹,也可證明陸謙這句話不是虛妄。假如這話太假,引起林沖不快,惹得林沖早早離開,反而壞了陸謙欺騙的詭計。還有,林沖的岳父也是教頭,如果林沖是個混飯吃的教頭,張教頭不會把這個女兒嫁給他。
應該說,開始的時候高俅對林沖還不錯。陸謙在誇獎了林沖之後有一句話:“太尉又看承得好”,接下來林沖只是說事,並沒有立即反駁,說明在高衙內調戲他娘子之前林沖還是被高看一眼的。更重要的是,林沖聽說娘子遭到調戲,揪過那個人來要打,等那個人轉過頭來,卻認得是高衙內。並且高衙內還認得林沖。高俅設局要林衝前去比刀,派了兩個承局前來,林沖說的是“我在府中不認的你。”這說明林沖是經常出入太尉府的。即便是到了高俅問他為什麼敢進入“白虎節堂”,林沖稱呼高俅為“恩相”。如果一開始林沖就像王進一樣,那麼,林沖早就一拳把高衙內打了,用不著後來生出那麼多事來。
當然了,高俅畢竟是“小人”,用林沖的話說,“男子漢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即便是不發生高衙內這件事情,林沖在這樣的人領導之下,也不會有什麼出息。遇上這樣的領導,任何英雄都不會有用武之地。這個不用多說,任何人一看就清楚,一想就明白。
遇上王倫,能容身尚且艱難,又何談施展身手
林沖遇到的第二個領導是王倫,按理說,王倫是個秀才,也算是一個文人吧,他是非常需要林沖這樣一個“武將”來輔佐自己的。山上雖然有兩個好漢——杜遷和宋萬,只因為這兩人武藝一般,不能成為強有力的臂膀。可是這個王倫卻心胸狹窄,容不得人。林沖一上山他就自己在心裡嘀咕:“我又沒十分本事……他是京師禁軍教頭,必然好武藝。倘若被他識破我們手段,他須占強,我們如何迎敵?”這是真正的小人心理,或者說,沒有本事的人才會這般想。若是論起武藝來,梁山上有幾人是林沖的對手?但後來晁蓋、宋江沒有人會害怕林沖武藝高。說到底,王倫這個秀才只是個“白衣”,說穿了就是一個“白丁”,你看他拒絕林衝入伙的理由都是那麼蹩腳。王倫要林沖“把一個‘投名狀’來”,卻不知,林沖是殺了人才來梁山的,用這種方法考驗林沖有用嗎?林衝要想殺一個人,可以說是舉手之勞,問題是殺還是不殺。假如說林沖見了一個過路的人就殺,說明林沖這人心狠手辣,收留這樣的人入伙,那才是真正的災難;假如林沖仁義不濫殺無辜,這樣的人本事再大又何妨?可惜王倫參不透這般道理。
心胸狹隘之人往往會有小算計,林沖一個他不收,林沖、楊志兩個他卻敢收!他的那個心思是,“並留了楊志,與他作敵”。卻不想想,這兩個人真要是作對,他又能制止得了誰?
所以說,王倫的梁山,只能是縣衙眼裡的草寇,恐怕連州府的“法眼”也入不了。在這樣人的領導之下,林沖又會有什麼用武之地!
遇上晁蓋,有武藝卻沒有機會施展
晁蓋這個人行俠仗義,為人豪爽,和這樣的人相處,一定是心情舒暢,不用像在高俅、王倫手下那樣,時時要受“腌臢氣”。尤其是,林沖火並了王倫,使他順利地坐穩了梁山泊山寨之主的交椅,晁蓋是知情的。一方面,晁蓋對人說,是林教頭扶他做了山寨之主,另一方面,林沖說起娘子之事,他馬上安排人前去接納上山,說明這個人的確是個好兄長。晁蓋還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宋江救了他,他一輩子都把宋江的事情放在心上,一旦有個風吹草動,他立即就會出手幫助宋江。但是,晁蓋是個好人,卻不是一個好領導,因為這時候的梁山泊已經不同於王倫那時候的梁山泊了。王倫時的梁山泊,雖然也是“草寇”,為朝廷所不容,但他們只是小打小鬧,朝廷不知道他王倫姓甚名誰!可晁蓋時期的梁山不同,他們奪了生辰綱,殺了前來征剿的官軍,已經是朝廷重點案犯了。但是晁蓋仍然是“小富即安”,絲毫沒有大的志向,既沒有像宋江一樣一心只想招安(儘管這事不是林沖所想),也沒有自己奪取天下的思想。所以,梁山在他的領導下,沒有絲毫的發展,他上山時有多少人,到死的時候還是那幾個人,一個都沒有增加。到宋江上山時,山寨上排座次,宋江說:“休分功勞高下,梁山伯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座,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接下來我們看到,“左邊一帶,是林沖、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遷、宋萬、朱貴、白勝”,加上吳用、公孫勝,晁蓋手下不過是區區十個人。這十個人當中,有原來梁山上四人,剩下的六人就是和他一起截取生辰綱的那幫子。也就是說,晁蓋上梁山後,竟然沒有增加一個頭領。對外也是一樣,晁蓋雖然沒有像王倫一樣幹那些斷道截路的勾當,但他也沒有像日後宋江那樣去攻打州縣,這樣一來,林沖的一身武藝也就沒有了用處。
所以說,林沖在這樣的人手下,過日子可以,想幹一番事業卻難。
遇上宋江,有位置已經不錯
宋江過州破縣,倒是打了一些陣仗,但宋江一門心思只想招安,用武松的話說,就是“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兄弟們的心!”實際上,對於招安之事,最糾結的莫過於林沖,林沖是受高太尉迫害,已然是無家可歸,招安後怎麼辦?假如說分散開來到了一個地方,那高俅會不會再起歹心害他?
宋江的受招安是他上梁山就定下的目標,這個目標清晰、堅定、一貫。為了達到目的,宋江可以和兄弟翻臉,可以在做了俘虜的高俅面前卑躬屈膝,可以向貪官污吏行賄,可以把任用“四大奸臣”的皇帝說成是“至聖至明”,可以在朝廷只有一紙“赦罪”詔書時就把梁山泊全部甩賣,而根本不管招安後兄弟們的出路何在。在他的這種指導思想之下,林沖自然就是他打擊排擠的對象。
晁蓋的梁山,是林沖火並了王倫之後擁有的,所以,人家當上了首領,還要對林沖客氣一番,而宋江,眼裡根本就沒有林沖什麼份兒。這還不算,關勝上山,他竟然把他排在林沖之前。假如說關勝的武藝就是比林沖高強,那麼,高俅率領十路大軍攻打梁山泊,為什麼是林沖先出來攻打?而關勝的出場,是在這仗已經有了一定的把握時才出場的。林沖應該是知道自己的處境,當高俅被捉上山時,他只有“怒目而視”,卻再也不敢有進一步的動作。假如林沖真要對高俅做出什麼大不利的舉動出來,很有可能高俅沒死,自己倒先死了。李逵就是一個例子,他因為反對招安,只不過是踢碎了一張桌子,就差一點讓李逵腦袋搬家,要知道,李逵可是救過宋江命的。
兩軍對壘,刀槍相向,是沒有人能夠奈何林沖的,所以,林沖的結局只能是途中病死,而他所死的地方則更有深意,那就是武松所在的寺廟六和寺。
林沖這個人在梁山上地位很尷尬。梁山山頭的奠基者王倫容不得大才之人,林沖走投無路前來投奔,他反而成了被人猜忌的對象。晁蓋來了,林衝殺了王倫,把晁蓋扶上了首領的寶座,可人家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班子。宋江上山,他又成了“舊人”!可是這舊人和舊人也不一樣,晁蓋等七人是宋江救下來的,和宋江的關係自然非林沖能比。所以,宋江時代的林沖,只能和杜遷宋萬朱貴一樣成為另類人物,儘管他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隨著晁蓋的死去,他的那個承前啟後的關鍵作用也就一同埋進了塵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