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背後的真實歷史 | 陽光歷史

 

A-A+

《水滸傳》背後的真實歷史

2017年10月06日 解密水滸傳 暫無評論 閱讀 74 次



   《水滸傳》是一部深受人們喜愛的古代經典名著,隨著新版電視劇的熱播,梁山好漢的形象又一次鮮活地走進了千家萬戶。作為一部文學作品,《水滸傳》中的大部分人物和故事情節都是虛構的,但也有一些人和事在歷史上確有存在或有原型,這在當時以及後世的一些史料中都能找到影子。
  《水滸傳》背後的真實歷史
  高俅其人:並不像小說中那麼壞
  

  
  真實的高俅究竟如何呢?據南宋王明清的《揮麈錄》中記載:“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史,草札頗工。東坡自翰苑出帥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文肅以史令已多辭之,東坡以屬王晉卿。”《揮麈錄》是南宋中期的一部史料筆記,全書主要記載了南、北宋之交朝野各方面的情況,內容涉及當時的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等,其資料來源大多得自當時的文獻以及撰者親友的口述,問世之初就得到了一些學者的稱道,被官私史書屢加徵引,是宋代史料筆記中的上乘之作。
  
  王明清對高俅早年身世的描述與《水滸傳》中相差無幾,《水滸傳》中說他“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玩耍,頗能詩書詞賦”,《揮麈錄》中說其“草札頗工”,意思是文字功底很好,所以做了東坡先生的“小史(秘書或書僮)”。後來蘇軾因外放任職,將高俅推薦給了駙馬都尉王晉卿,這與小說中的描寫也是大同小異。王晉卿可不是一般人物,他不僅是宋神宗的妹夫、端王(宋徽宗)的姑夫,還是當時有名的詞人和丹青書法高手,與大畫家端王關係密切。高俅就是通過王晉卿與端王扯上關係的。據《揮麈後錄》記錄,一次上朝時,端王忘了帶篦子刀,於是向王晉卿借了一個,修理了一下鬢角,然後隨口誇了篦子刀的樣式靈巧。王晉卿回道:“我最近做了兩個,還有一個沒用過,稍後就派人給你送去。”晚上,王詵就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碰巧,端王正在園中踢球,高俅不禁技癢,下場與端王對踢,他使出渾身解數,將球踢得如鰾膠粘在身上一般。端王大喜,便將高俅留在身邊,後來端王即位,是為宋徽宗,高俅從此發跡。那麼,高俅在宋徽宗手下擔任過什麼職務呢?對於此事,《宋史·徽宗本紀》中有兩條極為簡略的記載,“(政和)七年(1117年)春正月庚子,以殿前都指揮使高俅為太尉”,“(宣和四年)(1122年)五月壬戌,以高俅為開府儀同三司”。可見,歷史上高俅的官職與小說中也大體相似,都是朝廷中高居廟堂的高級武官。
  
  歷史上真實的高俅其實是個頗念舊情的人,據說他發跡後,對老主人蘇軾一家照顧頗周,《揮麈錄》中是這樣說的:“然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則給養恤甚勤。”靖康初年,金人入侵中原,高俅隨駕至臨淮,後以疾辭歸京師,據《宋史·欽宗本紀》記載:“(靖康)元年五月己卯,開府儀同三司高俅卒。”高俅最後死於家中,也算善終。縱觀高俅一生,以幸臣而列顯位,雖不似蔡京、童貫等人那樣罪惡纍纍,但也的確乏政績可陳,這大概就是《宋史》不為其立傳,其他史籍對其記述也都寥寥無幾的主要原因。


  真實的宋江起義:在當時影響很小
  
  歷史上確有宋江其人,也有宋江起義,據說宋江起義軍中共有三十六員主要頭領,分別是宋江、晁蓋、吳用、盧俊義、關勝、史進、柴進、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劉唐、張青、燕青、孫立、張順、張橫、呼延灼、李俊、花榮、秦明、李逵、雷橫、戴宗、索超、楊志、楊雄、董平、解珍、解寶、朱仝、穆橫(《水滸傳》中的穆弘)、石秀、徐寧、李英(《水滸傳》中的李應)、花和尚(《水滸傳》中的魯智深)和武松。《水滸傳》所描寫的梁山一百單八將是小說家的虛構,作者“欲成其書,以三十六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目的是使小說更添傳
  
  奇色彩,以迎合百姓喜好,便於流傳。但小說畢竟是文學作品,讀者切不可將其當做信史來看。
  
  宋江起義後,正如小說中所言,佔據了梁山泊。但很快就離開了此地,轉戰於今山東青州、濟南一帶,攻城略地,殺富濟貧,聲勢日隆,引起了朝廷的注意。這時,擔任亳州知州的侯蒙提了一個“赦過招降”的建議,宋徽宗於是便派侯蒙前往招安,結果侯蒙途中病亡,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後來朝廷又派人馬征討,宋江率眾南下沂州(今山東臨沂)與官軍周旋。1121年2月,攻取淮陽軍(今江蘇睢寧),繼由沭陽乘船進抵海州(今江蘇連雲港一帶),被知州張叔夜設計包圍,宋江被俘投降,起義遂被鎮壓。這段史實在《宋史·張叔夜傳》中被描繪得活龍活現:“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鉅舟十餘,載鹵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
  
  歷代史籍特別是正史中對宋江的記載極為稀少,其生卒年月、籍貫、投降後的結局等皆不可知。總的說來,宋江起義在當時的規模和影響都不是很大,但因南宋時編印出版了一部《宣和遺事》,把宋江起義史事演義化、故事化,兼之明
  
  初的長篇話本《水滸傳》又將梁山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動鮮活,因而使宋江起義在民間產生了極為廣泛的影響,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北宋的禁軍和配軍
  
  在《水滸傳》中,我們經常看到“禁軍”和“配軍”的字眼,如林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高俅罵王進“賊配軍”等等,北宋時期的“禁軍”和“配軍”是怎麼回事?
  
  若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瞭解一下宋代的兵役制度。
  
  北宋軍隊分為禁軍和廂軍兩種。禁軍是北宋的正規軍,主要用途是“天子之衛兵,以守京師,備征戍”。宋初禁軍較少,宋太祖趙匡胤將各地的精銳之師編為禁軍,仁宗時多達80多萬,大多屯駐北方,只有很少一部分駐紮南方。廂軍是北宋的地方性部隊,取“駐紮城廂”之意。史學家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說:“這些兵,並不要他們上陣打仗,只在地方當雜差。地方政府有什麼力役,就叫他們做。”看來廂軍主要從事工役或雜役,故也稱“役兵”。
  
  北宋的兵卒來源大體有兩種渠道,一是招募,一是配隸。《宋史·兵志》在述及宋朝禁軍和廂軍的來源時說:“或募土人就所在團立,或取營伍子弟聽從本軍,或募饑民以補本城,或以有罪配隸給役。取之雖非一途,而伉健者遷禁衛,短弱者為廂軍。”北宋時,觸犯了法律的
  
  罪犯被發配各地軍營服役,為方便辨認和防止罪犯逃跑,所以均在他們額頭烙上印記,這些犯人便被稱為“配軍”。就像《水滸傳》裡的宋江、武松等人,臉上刺了字,送到地方軍營做苦工,人家罵他“賊配軍”。由此看來,刺配在北宋既是一種刑事處罰,也是一種徵兵渠道,可見當時軍人的地位之低。北宋滅亡後,北方的禁軍、廂軍幾乎全都潰散,南方的禁軍和廂軍雖然大體保留,但因戰鬥力薄弱,也不堪重用,大部分都成為役兵,只有極少數被撥入南宋的正規部隊“大軍”。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