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金山之戰的勝利 終於實現了四代君王的夢想
中國歷史上,如果說硬骨頭的國家,隋唐時期的高句麗應該算是一個,從隋煬帝,到唐太宗,再到唐高宗,前後七十年,五次征伐,才讓這個從西漢時期就存在的彈丸之地滅亡。但是,為什麼隋煬帝,唐太宗都對這個地方如此鍾情,不斷討伐呢?
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十月,在遼東戰場的軍營中,一支唐軍正在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迅速集結著,從他們整齊劃一、嚴肅緊張的行動中,可以看出這是一支平日訓練有素的善戰之師。為首一人,鬚髮蒼白,體格強健,身披白色戰袍,端坐膘壯戰馬之上,手持方天畫戟,表情凝重,若有所思,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此刻正密切關注著高句麗軍的動向。他就是唐朝第一猛將薛仁貴。
這已是薛仁貴身負皇命,第二次率領金戈鐵馬踏進遼東這片土地了。第一次來的時候,是在唐太宗貞觀十九年,那時的他血氣方剛、風華正茂,以單槍匹馬取敵將首級而一戰成名。此刻,唐太宗已經帶著生前未能平定高句麗的終身遺憾去了,而薛仁貴也由昔日的少年戰士成為年邁將軍。由於高句麗人的反覆無常、恣意挑釁,這位年過五旬的老將軍再次回到這片熟悉的戰場上。
金山之戰,可以說是唐初用兵遼東中罕見的大規模遭遇戰,是平定高句麗四大戰役中規模最大、最為關鍵的一次戰役,此戰基本消滅了高句麗精銳部隊,為唐軍徹底平定高句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唐高宗聽到獲勝的捷報後,親筆寫詔書慰勞薛仁貴:「金山大陣,凶黨實繁。卿身先士卒,奮不顧命,左衝右擊,所向無敵,諸軍賈勇,致斯克捷。宜善建功業,全此令名也。」
十一月底的遼東地區,北風凜冽,天寒地凍,四處白雪,萬里冰封,薛仁貴命令全體將士身穿具有「保護色」的白衣,迅速出兵扶余(今吉林四平),僅用了十四個小時,就斬殺俘虜敵人萬餘,剩餘敵軍四散潰逃,據考證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利用保護色的戰役。乾封三年,素以堅固著稱的扶余城被薛仁貴的兩千人馬攻下,其他四十餘座城池相繼向薛仁貴投降。
薛仁貴的大軍一路急行,兵不血刃地抵達平壤城下,與行軍大總管李績等諸路大軍會師,並攻破平壤。薛仁貴親自接受高句麗國王投降,史載,高句麗國王高藏在向薛仁貴投降簽字的時候,連抬頭看薛仁貴的勇氣都沒有。自此,自西漢王朝後期即立國於我國東北邊疆的少數民族政權--高句麗被唐朝滅亡,唐王朝將高句麗活動地域納入了直接管理的統治體系,高句麗正式成為中華版圖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這份來之不易的勝利,這種一統天下的碩果,也讓薛仁貴老淚縱橫,如釋重負。因為平定高句麗,是隋唐四代帝王的夢想,如今終於在唐高宗這一代,在薛仁貴手裡得到了實現。
自高句麗建國後,就一直與中原王朝保持著文化、貿易往來。北魏時期,高句麗曾「歲致黃金二百斤,白銀四百斤」。北齊皇帝封高句麗統治者高湯為高麗王,高句麗將「句」字去掉,自稱「高麗」(仍是高句麗,不同於三韓人王建於918年在朝鮮半島建立的高麗王朝。)北周時期,武帝宇文邕封高湯為遼東郡公、遼東王。隋文帝即位後,仍封其為高麗王。作為藩屬國,高湯在開皇初年不斷遣使入隋,稱臣納貢。
隋文帝滅陳統一全國後,高湯大懼,認為隋朝接下來會撤藩,於是「治兵積穀,為守拒之策」,隨時準備迎接隋朝大軍。藩屬國這種「無禮」的舉動,一時激怒了隋文帝。開皇十七年(公元597年),隋文帝致書高湯,責問他是何居心,並說:「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句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高湯謝罪後,不久病死,其子高元即位,隋文帝仍不計前嫌地封高元為高麗王。
事情到此,本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圓滿結局,但高元卻是一個不讓人省心的主兒,他不滿足於現有的高句麗王土、百姓,而是滿腦子的擴張念頭。開皇十八年二月,高元率靺鞨萬餘騎兵侵擾遼西,隋文帝大怒,即命漢王楊諒等率大軍三十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由於糧草不濟、疫病流行和其他自然災害的原因,水陸兩軍還沒有和高句麗開戰就被迫退還,死者十之八九。高元也害怕把事情鬧大了,連忙派使者前來謝罪,上表自稱「遼東糞土臣元」,於是隋文帝罷兵,待之如初,但隋朝和高句麗的關係也因此有了隔閡。
隋煬帝即位後,作為藩屬國的國君,高元應該親往長安覲見祝賀,但他卻沒有這麼做,只是派使者前去應付,這讓隋煬帝感到很窩火。高元做出此舉,是因為他外與突厥、契丹、靺鞨主動交好,內部國力大增、軍力強悍、國土擴大,以至於產生自大和忘本思想,忘記了自己藩屬國的身份地位,居然不把泱泱大隋帝國放在眼裡了,這是讓隋煬帝無法接受的。
大業三年(607),隋煬帝到突厥視察時,無意間看到了高句麗使者在此,就向他宣旨:「朕明年當往涿郡,爾還日語告高(句)麗王,宜早來朝,勿自疑懼……苟或不朝,將率軍民往巡彼土。」
不料,這種善意而又帶有威脅的提醒,卻遭到了高元的拒命,於是隋煬帝決定攻打高句麗。從大業八年正月到大業十年二月,隋煬帝連續三次征伐高句麗,但討伐的結果卻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前兩次大敗而歸,第三次雖取得勝利,可終究沒有收服高句麗。其實,隋煬帝攻打高句麗,並不是因為看到高句麗的逐漸強盛和對隋朝的日後遺患,而是出於一己之私,好大喜功。
大業十二年,隋煬帝三遊江都時曾作詩一首,其中兩句就道出了他三次攻打高句麗的原因:「我夢江都好,征遼亦偶然。」因為出兵高句麗,隋煬帝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國家,最後窮途末路,死於非命。如此嚴重的國家大事,竟然出於偶然,難怪《隋書》會這樣評價煬帝攻打高句麗這件事:「內恃富強,外思廣地,以驕取怨,以怒興師,若此而不亡,自古未聞也。」
如果說隋煬帝攻打高句麗完全是出於小孩子脾氣的「無厘頭」行為,那麼雄才大略、被後人稱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也不遺餘力地攻打高句麗又是為何呢?不願意讓高句麗做大做強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高句麗人對中原王朝的極端羞辱和公然挑釁。原來,隋軍撤退後,高句麗人把隋軍陣亡將士的屍骸堆積起來,構成了一道毛骨悚然的「京觀」,供其國人觀賞。此舉,足以看出高句麗人的殘忍和喪失人道。唐太宗知道後,義憤填膺,於貞觀五年(631)派人去高句麗收葬了陣亡將士的骸骨,並予以祭奠。
收葬、祭奠壯士的骸骨和亡靈,本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料卻引起了高句麗人的萬分恐懼。高句麗人自扶余城西南行至海,修築了長達一千餘里的「長城」,「以資防禦」。此時唐太宗考慮到唐初經過連年戰爭,將士傷殘,國力衰弱,需要一段時期的休養生息,所以遲遲沒有動手。其間,高句麗發生了宮廷政變,唐太宗沒有插手,仍然遣使冊封高藏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句麗王。隱忍勃發,是唐太宗的一大優點。向突厥稱臣納貢十二年都過來了,何況現在?此刻,唐太宗需要的是積攢力量,等待時機。
貞觀十七年,高句麗聯合百濟攻取新羅四十餘城,新羅危在旦夕,向唐朝請求援助。此時的唐朝,經過十餘年的「貞觀之治」,國力強盛,兵強馬壯,於是唐太宗決定攻打高句麗,徹底解決這個由來已久的「頑症」。貞觀十九年,唐太宗以高句麗「殘虐其民」、「侵暴鄰國」、「違我詔令」為由,憑借「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今朕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雪君父之恥耳」的話語,說服了眾人,於是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自己率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高句麗。唐軍渡遼水,在初勝後,卻在安市城(今遼寧海城八里鎮營城子村)碰到了極善守城的高句麗人的頑強阻擊。因為急於求成、用兵倉促,結果唐軍遭遇失敗。而薛仁貴就是在這場戰役中脫穎而出、一戰成名的。兵敗後,唐太宗被迫班師,數萬將士殞命沙場。
唐太宗帶著遺憾離世後,唐高宗繼承了父親遺志,任用文韜武略、成熟穩健的薛仁貴等將領,歷經新城、金山、扶余、平壤四大戰役,終於將高句麗消滅,並在平壤設置安東都護府。自此,這場歷經兩朝四代、歷時七十餘年、先後出兵十餘次的平定高句麗戰爭宣告結束。
唐王朝統一高句麗的過程中和統一之後,又對高句麗人採取了內遷的政策。先後被遷徙到內地的高句麗人有近一半或三分之一強,約有23萬-28萬人,廣泛分佈於今天的北京、山西、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陝西、甘肅等省市。
在唐王朝內遷高句麗人的同時,新羅也趁機擄掠和接納了部分高句麗人,加上之後它採取積極向北擴張的政策,佔據了部分高句麗政權的領土,約有不到十萬(不到高句麗人總人口的八分之一)高句麗人加入到了今天朝鮮族先民建立的新羅政權中,成為今朝鮮族的先民,而其餘高句麗人則散入靺鞨突厥等我國歷史上的其他民族之中。也就是說約八分之七的高句麗人融入到了中華民族之中,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原文來自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