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為何解決不了藩鎮割據:中央控制不了軍隊
唐朝初年,在重要的州設立都督府。後來各州設節度使或經略使等。節度使或經略使等被稱為藩鎮(方鎮);藩鎮也指節度使等管轄的地區,以及所統轄的武裝力量。安史之亂平息後,藩鎮數量激增。當時眾多在平叛過程中立有戰功的將領需要封賞,於是朝廷任命了一批節度使。這樣委任的節度使很多,以致「方鎮相望於內地」。同時一些已經歸順的安史舊將需要安置。朝廷擔心他們降而復叛、戰端重開,因而對他們採取了姑息政策,拿出河朔三鎮(即黃河以北三鎮,包括魏博、成德、幽州)安置他們,任其為節度使。將這些反覆亂臣、悍將安插在朝廷鞭長莫及的河朔三鎮,並委以節度使重任,後患無窮,種下了日後長期動亂的禍根。
藩鎮的問題主要出在權力過重,沒有制約,朝廷失控。唐初藩鎮僅僅掌管所屬地區軍隊(不是全部)。朝廷另委刺史掌管行政,兼管一部分軍隊;同時委派按察、安撫、度支、營田、轉運各使,分別負責考察官吏,視察戰亂或受災地區,管理財政,主持屯田,調運糧食等。不久,按察、安撫、度支、營田、轉運各使,都由節度使兼任;不但如此,節度使還管轄所屬各州刺史。於是,境內全部軍隊都歸節度使掌握,並握有政權、財權等各項權力。他們在境內任意擴充軍隊,任命官吏,徵收賦稅。不向朝廷報戶口,不讓朝廷在其轄區委派官吏,徵收賦稅。河朔三鎮迅速坐大,擁有跟朝廷抗衡的實力。
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召募軍人子弟,作為衛兵、親兵,稱「牙兵」或「牙軍」,待遇優厚,不勝驕寵,年代久遠,父子相襲,形成盤根錯節的勢力。牙兵本是藩鎮用以護衛自己及衝鋒陷陣的私人部隊,後來因勢力擴張,變為挾制藩鎮的可怕力量,他們「變易主帥,事同兒戲」。成德、幽州兩鎮及其他一些方鎮也無不如此。牙兵逐帥、殺帥之風沿習200年之久。至五代,此風依然很盛。
牙軍廢立節度使,始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平盧節度使王玄志死,部將李懷玉殺王玄志之子,推其親戚侯希逸為平盧軍使。朝廷委曲求全,承認既成事實,以侯希逸為節度副使。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就此事評論說:任命節度使這樣的國家大事,朝廷僅派一名宦官,前往有關方鎮,名為考察軍士情緒,實是遷就縱容,軍士想立誰為節度使,朝廷就立誰。「自是之後,積習為常,君臣循守,以為得策,謂之始息」。「士卒得以陵偏裨,偏裨得以陵將帥,則將帥之陵天子,自然之勢也」。「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平盧牙軍立侯希逸,開了一個很壞的頭,朝廷不加制止,其他藩鎮的牙軍乃有恃無恐,群起傚尤。
河朔三鎮歷任節度使共計57人,由朝廷所委任的,不過4人。其餘或世襲,或自立,或牙軍擁立。唐憲宗曾與宰相杜黃裳討論藩鎮問題,杜黃裳說:「德宗自經憂患,務為姑息,不生除節帥,有物故者,先遣中使察軍情所與則授之。中使或私受大將賂,歸而譽之,即降旄鉞,未嘗有出朝廷之意者。」大意是說,唐德宗對藩鎮一意姑息,節度使活著時,不敢將其免職。節度使死了以後,才敢派宦官前往「考察軍情」。宦官受人賄賂,回到朝廷,就專說此人好話,朝廷於是將代表節度使權力的標誌「節鋮」授予他。當時朝廷根本就不能按自己的意願任命節度使。唐德宗等帝王對藩鎮實行姑息政策,將包袱和矛盾留給後代,以致問題越積越多,積重難返。
唐朝初年,在重要的州設立都督府。後來各州設節度使或經略使等。節度使或經略使等被稱為藩鎮(方鎮);藩鎮也指節度使等管轄的地區,以及所統轄的武裝力量。安史之亂平息後,藩鎮數量激增。當時眾多在平叛過程中立有戰功的將領需要封賞,於是朝廷任命了一批節度使。這樣委任的節度使很多,以致「方鎮相望於內地」。同時一些已經歸順的安史舊將需要安置。朝廷擔心他們降而復叛、戰端重開,因而對他們採取了姑息政策,拿出河朔三鎮(即黃河以北三鎮,包括魏博、成德、幽州)安置他們,任其為節度使。將這些反覆亂臣、悍將安插在朝廷鞭長莫及的河朔三鎮,並委以節度使重任,後患無窮,種下了日後長期動亂的禍根。
藩鎮的問題主要出在權力過重,沒有制約,朝廷失控。唐初藩鎮僅僅掌管所屬地區軍隊(不是全部)。朝廷另委刺史掌管行政,兼管一部分軍隊;同時委派按察、安撫、度支、營田、轉運各使,分別負責考察官吏,視察戰亂或受災地區,管理財政,主持屯田,調運糧食等。不久,按察、安撫、度支、營田、轉運各使,都由節度使兼任;不但如此,節度使還管轄所屬各州刺史。於是,境內全部軍隊都歸節度使掌握,並握有政權、財權等各項權力。他們在境內任意擴充軍隊,任命官吏,徵收賦稅。不向朝廷報戶口,不讓朝廷在其轄區委派官吏,徵收賦稅。河朔三鎮迅速坐大,擁有跟朝廷抗衡的實力。
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召募軍人子弟,作為衛兵、親兵,稱「牙兵」或「牙軍」,待遇優厚,不勝驕寵,年代久遠,父子相襲,形成盤根錯節的勢力。牙兵本是藩鎮用以護衛自己及衝鋒陷陣的私人部隊,後來因勢力擴張,變為挾制藩鎮的可怕力量,他們「變易主帥,事同兒戲」。成德、幽州兩鎮及其他一些方鎮也無不如此。牙兵逐帥、殺帥之風沿習200年之久。至五代,此風依然很盛。
牙軍廢立節度使,始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平盧節度使王玄志死,部將李懷玉殺王玄志之子,推其親戚侯希逸為平盧軍使。朝廷委曲求全,承認既成事實,以侯希逸為節度副使。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就此事評論說:任命節度使這樣的國家大事,朝廷僅派一名宦官,前往有關方鎮,名為考察軍士情緒,實是遷就縱容,軍士想立誰為節度使,朝廷就立誰。「自是之後,積習為常,君臣循守,以為得策,謂之始息」。「士卒得以陵偏裨,偏裨得以陵將帥,則將帥之陵天子,自然之勢也」。「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平盧牙軍立侯希逸,開了一個很壞的頭,朝廷不加制止,其他藩鎮的牙軍乃有恃無恐,群起傚尤。
河朔三鎮歷任節度使共計57人,由朝廷所委任的,不過4人。其餘或世襲,或自立,或牙軍擁立。唐憲宗曾與宰相杜黃裳討論藩鎮問題,杜黃裳說:「德宗自經憂患,務為姑息,不生除節帥,有物故者,先遣中使察軍情所與則授之。中使或私受大將賂,歸而譽之,即降旄鉞,未嘗有出朝廷之意者。」大意是說,唐德宗對藩鎮一意姑息,節度使活著時,不敢將其免職。節度使死了以後,才敢派宦官前往「考察軍情」。宦官受人賄賂,回到朝廷,就專說此人好話,朝廷於是將代表節度使權力的標誌「節鋮」授予他。當時朝廷根本就不能按自己的意願任命節度使。唐德宗等帝王對藩鎮實行姑息政策,將包袱和矛盾留給後代,以致問題越積越多,積重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