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的和親之路:唐朝一代琵琶美女的大漠悲歌 | 陽光歷史

 

A-A+

王昭君的和親之路:唐朝一代琵琶美女的大漠悲歌

2017年08月16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253 次

王昭君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經典的形象是:頭戴銀狐冠,身披紅斗篷,懷抱一隻琵琶,孤身站在草原上。傳說中她遠嫁塞外時,撥動琴弦,一首琵琶曲寄托了濃濃的鄉愁,南飛的大雁聽到那淒婉的琴聲,望著那驚艷的女子,竟然忘記扇動翅膀,撲落於平沙之上。「落雁」,就此成了王昭君的雅稱。王昭君因為「胡漢和親,邊塞安寧」的壯舉,成為文人騷客競相描寫的對象,歷史上以她為題材的詩詞多達700餘首,與之有關的小說、民間故事有近40種。其實在這些美麗的故事背後,是她淒婉的人生歷程。

從深山走入皇宮

王昭君的出生地位於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當地大山裡有個寶坪村,林木豐美,香溪環繞,像個世外桃源。村裡有一戶人家,男主人叫王穰,女主人叫景氏。漢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他們的女兒降生了,取名王嬙,字昭君。關於王昭君的出生,當地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天,景氏夢見一輪明月掉進自己的懷中,當天晚上就生下一個孩子,此時月色正濃。人們過來看:那嬰兒的臉就像月亮一樣圓,而且人們發現,村東頭的稻子熟了。這個傳說似乎預示著王昭君天生就不平凡。大山荒僻,王昭君家的生活也比較清苦,父母耕種小得可憐的幾塊山坡地,過著勉強溫飽的艱苦生活。王昭君很得寵,出力的活兒輪不到她,除了跟母親學習女紅外,就是在父親的督促下讀書習字,雖然生長在窮鄉僻壤,卻有一番大家閨秀的風範。剛剛16歲,王昭君便出落成了明眸皓齒、天生麗質的小美人。即使在那樣閉塞的環境裡,她的美也遮擋不住,方圓百里,人們都知道王昭君,稱她為「南郡一枝花」。鄰家有女初長成,在外人是羨慕,而在王家,憂愁卻不期而遇。

漢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一紙詔書打破了大山的寧靜,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這是地方官吏們獻慇勤的最好時機,在南郡,王昭君是第一人選,這不用說,連叫花子都知道她的芳名。人常說「宮門深似海」,王家人自然知道,巍巍漢宮就是一口「活棺材」。父親王穰爭辯說:「小女年紀尚幼,難以應命。」南郡的官吏笑了:「皇帝的命令,誰敢違?」王昭君沒有哭,也沒有鬧。她平靜地收拾起行裝,含著笑跟家人道別。早春三月,金黃的油菜花漫山遍野。16歲的她登上了香溪岸邊的官船,順流而下,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風一程,雨一程,帶著她走向遙遠而陌生的地方。



整整走了3個月,王昭君終於來到壯闊的長安城,然而,迎接她的並非高聳的漢家宮闕,而是陰沉的皇家監獄——「掖庭」。「掖庭」曾是專門關押犯罪的王室成員和宮女、太監的地方,現在為了接待天下的秀女,被臨時改建成「儲秀宮」,管理者稱為「掖庭令」。王昭君的身份則是掖庭待詔。「待詔」就是等,等待皇帝的召見,而需要等到什麼時候,天知,地知,她卻不知。16歲的她本該天真無邪,可如今卻鬱鬱寡歡,斜臥在枕上,蛾眉緊蹙。日子越來越長,她的心也越來越涼。轉眼5年過去了,王昭君連皇帝的影子也沒見過。在一個冷雨敲窗,孤燈寒衾的秋夜,她想起一家人歡樂團聚的時光,不禁湧起無盡的鄉愁,便順手拿過琵琶,滿是哀怨地輕唱起來:「一更天,最心傷,爹娘愛我如珍寶,在家和樂世難尋;如今樣樣有,珍珠綺羅新,羊羔美酒享不盡,憶起家園淚滿襟……五更裡,夢難成,深宮內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虛拋擲,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親,命裡如此可奈何,自歎人生皆有定。」這就是有名的《五更哀怨曲》,一個少女的人生命運,幽怨感傷,都和著那琵琶曲,傾訴而出,無奈又淒涼。

讓漢元帝悔青了腸子

從一個地方聞名的美女,到手揮琵琶、滿腔心事的怨女,王昭君不得嶄露頭腳,不是別人更出色,而是她自己拒絕「潛規則」。掖庭裡的待詔成百上千,哪一個不想見天子,畢竟「一朝天子幸,終生富貴享」,這是她們唯一的人生出路。而她們要見到天子,就必須邁過兩道檻,一是掖庭令,二是畫工。

掖庭令的職位雖不高,卻是待詔們的管理者,他未必能讓你飛黃騰達,卻絕對可以讓你杳無聲息。而畫工更是得罪不得,因為秀女人多,皇帝見不過來,那時又沒有照相機,可以拍一些寫真供皇帝挑選,所以畫工就成了皇帝的眼睛,把誰畫得漂亮,就有機會侍候皇帝。問題在於,畫畫是一種手藝,好與壞,美與醜,有時只取決於畫者的心情。一些腦瓜活絡的待詔很快就搞懂了這裡的奧妙,於是便傾其所有,賄賂掖庭令和畫工,才有了通往皇宮的機會。據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載,當時秀女們都去賄賂畫工毛延壽,「多者10萬(錢),少者亦不減5萬」。王昭君卻不屑為之,一方面是因為她的自信,另一方面是因為她的倔強。她從不想取悅誰,也不願屈就誰,別說錢帛了,就是一個淺淺的笑臉也不肯給他們。已經習慣於潛規則的掖庭令和畫工們,對這樣一位傲慢的「冷美人」,自然要隔三差五地加以「敲打」,要她明白潛規則也是規則,違反了絕對沒好果子吃。毛延壽在她的畫像上格外用了點筆墨,王昭君的眼睛下便多了一顆「亡夫淚痣」。皇帝一見,沒了心情,王昭君自然就沒機會走出掖庭了。

面對這樣的敲打,王昭君似乎更有脾氣,不僅不服,甚至還耍起性子,要求回家。《後漢書》載:「(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待了幾年也見不到皇上,於是她不耐煩了,公開要求掖庭令:「我要回家。」掖庭令眼睛一瞪,沒好氣地回答:「皇家禁地可不是酒肆茶樓,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你還是老實待著吧。」這就是社會,這就是現實。你可以不服,卻不可以改變。對此,王昭君只能以「自歎人生皆有定」來安慰自己。然而在她內心深處,對這樣的命運並不真心屈服,她在等待著噴薄而出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很快就來臨了。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南匈奴呼韓邪單于的閼氏(匈奴人對皇后的稱謂)死了,他來到長安城,請求「和親」,為自己娶一位漢族老婆。以往和親,都是挑選一個宗室的女兒假做公主,這次,「帝敕以宮女5人以賜之」,意思是想選幾個宮女給他。



待詔們聽說了和親的事,都很興奮,可一聽是去匈奴那遙遠的荒漠,興頭便一下子沒了。王昭君站了起來,這裡雖然錦衣玉食,綺窗朱戶,但不過是籠中之鳥,池中之魚,她不甘心一輩子做一名白頭宮女,毅然請命,願赴匈奴。呼韓邪單于臨走時,漢元帝令5名宮女與單于相見,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王昭君。《後漢書·南匈奴傳》對這一場景有著生動傳神的描述:「昭君丰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斐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然難於失信,遂與匈奴。」王昭君的美貌傾國傾城,而且舉止優雅,應對自如,讓漢元帝心驚不已,更讓他鬱悶不已。想不給,可話已出口,覆水難收,只得忍痛割愛。他這裡啞巴吃黃連,呼韓邪則睜大了驚喜的雙眼。這位草原長大的匈奴首領,從沒見過這樣光彩照人的中原女子,真是大喜過望。

漢元帝無限哀婉,卻不得不做起了順水人情,封昭君為「寧胡閼氏」,封贈格外慷慨,錦帛2.8萬匹,絮1.6萬斤,以及美玉金銀無數。為紀念和親,甚至把「建昭」的年號改為「竟寧」——祈望和平、安寧的意思。漢元帝親自餞行,送出長安10餘里。望著載著昭君的氈車、駝隊消失在長河落日中,42歲的皇帝淒淒惶惶,悵然若失。回到宮中,他越想越懊惱,命人把王昭君的畫像拿來再看,全然沒有本人那樣可愛,他知道都是畫工作梗,一怒之下,當即下令將毛延壽等以欺君之罪斬首。然而,漢元帝的悔恨還是難以平復,加之他的健康早已透支,生命的最終驛站竟然不期而至,此時距離昭君離開漢宮僅僅過去了4個月。

一生嫁了父子二人

對於王昭君來說,人生更像一場賭博,她選擇衝出掖庭這個牢籠,可北上大漠後,也並不知道迎接她的會是怎樣的命運。中原正是春暖花開的3月,塞外卻是寒風凜冽的季節,還未走到草原,王昭君就病倒了。好在呼韓邪單于對她格外呵護,下令停止前進,讓她能安心養病。就這樣走走停停,經過長達一年的行程,總算抵達了匈奴的王庭。

與江南溪流環繞、綠陰遍地的風光不同,這裡(現內蒙古一帶)野風呼嘯,青草連天。儘管生活還有些不習慣,但王昭君卻能感受到匈奴人對她這位新「閼氏」的熱情。呼韓邪單于對她更是百般呵護。他還遣使向長安贈送了大批玉器、珠寶及駿馬,以報答漢天子的恩遇,甚至上書願保境安民,請罷邊卒,簡直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王昭君逐漸適應了草原的生活,喝羊奶,住氈帳,騎馬射獵,學說胡語。第二年,她為呼韓邪單于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牙師,封為右日逐王。然而就在生活剛走上正軌時,呼韓邪單于卻突然撒手人寰,留下了王昭君孤兒寡母。呼韓邪單于的長子雕陶莫皋繼承了王位,尊號復株累單于。讓王昭君難以接受的是遊牧民族的婚姻風俗。《漢書·匈奴傳》裡記載:「匈奴父子同穹廬臥。父死,妻其後母。」也就是說,父親死了,兒子有權得到後媽。

備感屈辱的王昭君立刻給漢朝的皇帝上了一道「乞歸」表章,請求回家,畢竟老單于死了,冷酷的政治遊戲也該收場了。在《王嬙報漢元帝書》裡,王昭君寫道:「臣妾有幸被選為陛下的後宮佳麗,原以為可以獻身陛下,死後留下芳名。卻不料遭到畫師的報復,遠嫁異國絕域,只是為了真誠報答陛下的恩澤,哪裡還敢憐惜自己?如今世事難料,單于去世,我只能移情於卑賤的女工消磨時光,天天向南遙望漢朝的邊關,白白地加重悲傷鬱結罷了。臣妾家鄉還有我的父親和弟弟,盼望陛下稍施慈悲憐憫,讓我返回漢朝吧!」只是她不知道,漢元帝早已駕崩,此時的當家人不再是那個對她還有些憐惜的漢元帝,對她的請求,新帝赦令「從胡俗」。「從胡俗」,簡單的3個字,又一次決定了王昭君的命運,讓她失魂落魄地走進了復株累精心佈置的新房……雖說名分差了一輩,但年輕的復株累卻和王昭君是同齡人,他對如花似玉的王昭君更加寵愛,兩個女兒又相繼降生,長女名須卜居次(居次,意為公主),次女名當於居次。命運看來對王昭君還算垂青,至少沒有比以前變得更壞,然而這只是暫時的平靜,新的風暴正在孕育之中。

這次的不幸降臨到王昭君的兒子伊屠智牙師身上。作為呼韓邪的親生骨肉,他既是復株累同父異母的「兄弟」,又是其「養子」。對復株累而言,由兄弟到父子的名分倒無所謂,但伊屠智牙師的血統卻是潛在的威脅。為了永絕後患,復株累決定斬草除根。史書裡說:「初,單于弟右谷蠡王伊屠智牙師,以次當位左賢王。左賢王即是單于儲副。單于欲傳其子,遂殺智牙師。」在殘酷的政治面前,親情骨肉顯得一文不值。王昭君只能成為一個痛苦的看客,眼睜睜地注視著骨肉相殘。一邊,是年幼無知的兒子;一邊,是同床共枕的丈夫。誰能體會那內心撕裂的感覺,大漠的狂沙是如此地無情,又讓人如此地無奈。她曾經頑強地選擇了抗爭命運,可更多的時候,她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毫無還手之力,在她出塞的風光背後,滿是血和淚。



一輩子難圓回家夢

歷史上對於昭君出塞的功績,總是不吝讚美。因為她的和親之舉,漢朝與匈奴的太平景象維持了將近半個世紀,「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難怪有人會將她的功績與西漢名將衛青、霍去病相提並論,正像詩中所說:「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論,幾與衛霍同。」然而你說她懂得民族大義也好,說她忠君愛國也罷,其實對王昭君來說,她當初的決定或許並沒有這麼偉大,她只是不想白首於宮廷之中,只是想賭一把自己的命運。王安石應該更理解她的心情,他在《明妃曲》中寫道:「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可是自從踏上出塞的路途,她無時無刻想的都是回家,回到溪流遍野的家鄉,回到父母溫馨的膝下。

在匈奴,雖然呼韓邪單于對她百般呵護,千方百計博取她的歡心,然而胡笳悲鳴,駿馬奔馳,飲腥食膻,異邦風月,總是讓她的內心裡充滿矛盾,正如白居易所描述的: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娥眉?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裡時。公元前20年,王昭君的第二任丈夫復株累單于,在和她共同生活了11年之後也死了。這次,沒人再強迫她改嫁了,但漢廷也沒有人再想起她了。孤獨的她,只能操起琵琶,滿懷哀怨地唱起人生的不幸:「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於苞桑……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可惜,已經沒有人再聽到她的歌聲了。在寡居了一年後,王昭君也離開了這個讓她痛苦,也讓她眷戀的人世,死時只有33歲。

一輩子沒能圓回家夢的王昭君,死後被葬在現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南岸的沖積平原上,不過,對此也還有其他說法。據說入秋以後塞外草色枯黃,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一片,所以稱作「青塚」。現在,一切都過去了,所有的熱鬧與繁華都歸於了沉寂,陪伴她的,只有涼風冷月,野花衰草。詩人杜甫也無限哀傷地寫道:「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歷史上曾無數次上演與外族和親的故事,昭君出塞無疑是其中最美的一個。因為她並沒有貴族的身份,有的只是不屈的性格和對命運的不甘。她用柔弱的雙肩支撐起了民族和睦的重任,也用不幸繪就了充滿悲情的人生色彩。唯其如此,讓我們見證了昭君的美麗,她在凜冽寒風中的一襲紅袍,永遠定格在我們的記憶裡,讓人溫暖,讓人懷念。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