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漢盛唐孰弱孰強?唐朝和漢朝其實不能相提並論
說起漢唐的比較其實不得不提到春秋戰國和南北朝的比較。春秋戰國是中國最偉大的時代,這個時代產生了中國絕大多數的文明精華和主要的哲學聖者,那個在當時處處碰壁的孔丘居然成了後世的聖王。而且在軍事上也把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模式發揮至極,廣泛的兵役制度,車,步,騎合成兵種的使用,戰略戰術的極端使用,使得這時的軍事實力是歷史進入熱兵器以前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不能相比的。
戰國兵役制度使得戰時全民皆兵,即便常備軍都佔全國人口1/5,故有天下男子大半皆兵的狀況。不要認為全民皆兵就是「烏合之眾」,關鍵在與民族的尚武精神,20萬趙軍(其中大半是臨時徵召的)一戰斬匈奴15萬,而自己損失輕微就很說明問題。其實古羅馬共和國兵員徵集比例也很高。
而南北朝時期,幾百年戰亂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文明成果,軍事上帶來了一點「數量決定一切」,北朝兵力遠多於南朝,南朝幾次北伐最多也就4,5萬兵力,也幾次取得極佳的戰績,但由於高層的貪戀南方的水土而做罷,結果隋朝50萬大軍滅陳,中國時代徹底結束,蛻變成東亞帝國。
與秦漢相比,隋唐在民族上缺乏自信的勇氣,隋朝用百萬大軍打高句麗彈丸之國,就是極不自信的表現。漢朝可是數萬囚犯軍就滅了他們。唐朝建國後向突厥稱臣,突厥汗死,唐朝舉國哀悼(當然是做樣子),但這在戰國秦漢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簡直是奇恥大辱。
漢朝畢竟和戰國相距不遠,在很多方面有保留,如全民武備等,漢武帝時期,漢朝可征之兵有800萬之多,當然對外做戰用不著(後勤原因),也沒必要。但假設匈奴不是40萬,而是400萬,大舉入侵中國,那麼這些人就派上用場了。要知道,李牧斬殺匈奴15萬主要還是靠這些急征之兵。正因為如此強大的尚武精神,東漢末年,中國四分無裂,人口降至700萬,還能北平烏桓,南平南蠻。
而唐朝呢?除了對突厥的偷襲可圈可點外,其它實在是不盡人意。突厥兵的戰鬥力不如匈奴,何況唐軍只殺了幾萬突厥兵,數十萬是子虛烏有。終唐一代,京師三陷,15萬安祿山的叛軍從東北打到長安居然沒什麼抵抗。唐朝有一次居然被吐蕃擄民50萬,按照漢朝的兵役制度,臨時也能組織10萬兵了。對方不過30萬而已。趙國的北方邊境人口也不過50萬(全國只有200多萬),可人家又是什麼表現呢?
說起漢唐的比較其實不得不提到春秋戰國和南北朝的比較。春秋戰國是中國最偉大的時代,這個時代產生了中國絕大多數的文明精華和主要的哲學聖者,那個在當時處處碰壁的孔丘居然成了後世的聖王。而且在軍事上也把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模式發揮至極,廣泛的兵役制度,車,步,騎合成兵種的使用,戰略戰術的極端使用,使得這時的軍事實力是歷史進入熱兵器以前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不能相比的。
戰國兵役制度使得戰時全民皆兵,即便常備軍都佔全國人口1/5,故有天下男子大半皆兵的狀況。不要認為全民皆兵就是「烏合之眾」,關鍵在與民族的尚武精神,20萬趙軍(其中大半是臨時徵召的)一戰斬匈奴15萬,而自己損失輕微就很說明問題。其實古羅馬共和國兵員徵集比例也很高。
而南北朝時期,幾百年戰亂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文明成果,軍事上帶來了一點「數量決定一切」,北朝兵力遠多於南朝,南朝幾次北伐最多也就4,5萬兵力,也幾次取得極佳的戰績,但由於高層的貪戀南方的水土而做罷,結果隋朝50萬大軍滅陳,中國時代徹底結束,蛻變成東亞帝國。
與秦漢相比,隋唐在民族上缺乏自信的勇氣,隋朝用百萬大軍打高句麗彈丸之國,就是極不自信的表現。漢朝可是數萬囚犯軍就滅了他們。唐朝建國後向突厥稱臣,突厥汗死,唐朝舉國哀悼(當然是做樣子),但這在戰國秦漢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簡直是奇恥大辱。
漢朝畢竟和戰國相距不遠,在很多方面有保留,如全民武備等,漢武帝時期,漢朝可征之兵有800萬之多,當然對外做戰用不著(後勤原因),也沒必要。但假設匈奴不是40萬,而是400萬,大舉入侵中國,那麼這些人就派上用場了。要知道,李牧斬殺匈奴15萬主要還是靠這些急征之兵。正因為如此強大的尚武精神,東漢末年,中國四分無裂,人口降至700萬,還能北平烏桓,南平南蠻。
而唐朝呢?除了對突厥的偷襲可圈可點外,其它實在是不盡人意。突厥兵的戰鬥力不如匈奴,何況唐軍只殺了幾萬突厥兵,數十萬是子虛烏有。終唐一代,京師三陷,15萬安祿山的叛軍從東北打到長安居然沒什麼抵抗。唐朝有一次居然被吐蕃擄民50萬,按照漢朝的兵役制度,臨時也能組織10萬兵了。對方不過30萬而已。趙國的北方邊境人口也不過50萬(全國只有200多萬),可人家又是什麼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