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最疼愛的兒子 做了何事被太宗流放至死? | 陽光歷史

 

A-A+

唐太宗最疼愛的兒子 做了何事被太宗流放至死?

2016年12月20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415 次

  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夫妻情深,對長孫皇后所生兒女們格外疼愛。公元626年,太宗即位,封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早年的李承乾聰明可愛,性格溫順,太宗也有意培養他為接班人。

  公元631年,李承乾生病,太宗想讓太子快些好起來,竟然請了道士為其祈禱,因為太宗此前是不信佛道的。李承乾病後好,太宗又召度三千人出家,修建了西華觀和普光寺,還給囚犯減刑,以此為兒子積福。

  李承乾也沒讓太宗失望,十分好學,大臣們也很喜歡他。公元635年,唐高祖李淵去世,喪事期間太宗讓李承乾監國,任職期間李承乾把政事處理的十分妥帖。李承乾此舉得太宗信任,之後太宗外出巡遊時都會讓李承乾監國。

  成年後的李承乾患有腳疾,逐漸變得叛逆起來。太宗為其挑選了於志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征、劉洎、岑文本、馬周十位名臣輔佐太子。名臣們很是看不慣李承乾作風,常常直言相勸。但李承乾依然我行我素,整日只知玩樂。

  當時,李承乾特別寵幸一個叫稱心的男人。稱心是太常寺樂童,姿色俊美,舞姿優雅。李承乾與稱心同吃同住,好不恩愛。太宗知道後,對李承乾大加斥責,處死了稱心。李承乾以為是弟弟李泰將自己告發,很是怨恨,也與太宗有了隔閡。李承乾為寄托稱心,在東宮專門建了一個小屋,屋中立有稱心像,並且早晚祭奠。

  之後,李承乾覺得父親漸漸疏遠了自己,偏向了李泰,太子之位岌岌可危,決定除掉李泰。李承乾派人假稱是李泰府中屬吏,在太宗面前指控李泰種種罪行。但太宗並未輕信,調查了此事,最後還了李泰清白。計畫落空以後,李承乾又派心腹紇干承基暗殺李泰,再次失手。

  李承乾多次出招都未能除掉李泰,心急如焚,暗中聯合在政治上頗為失意的叔父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發動政變,逼太宗退位。但人算不如天算,此時太宗第五子李祐在齊州舉兵造反。李祐的叛亂平定之後,太宗徹查此事,李承乾的心腹紇干承基被牽連其中。

  審訊時,紇干承基供出了李承乾想要發動政變的事情。太宗聞訊後,很是震驚,立即讓長孫無忌、房玄齡、李世績等人調查此事。最後,結果屬實,太宗哀莫大於心死,問周圍的官員:「太子該如何處置?」周圍官員竟無人敢答,最後通事舍人來濟站出來說:「皇上您是仁慈之父,太子能善終,當是最好的結局。」

  太宗一向疼愛李承乾,只可惜他自己不爭氣。太宗萬般無奈之下將李承乾廢為庶人,流放黔州(沒多久就死了)。李承乾被廢後,太宗將李治立為太子。太宗本想立李泰為太子,李泰只比李承乾小一歲,相貌英俊,聰明好學,端肅多才,肯定會是一位明君。

  但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堅決反對太宗立李泰為太子,他們建議太宗立李治為太子(第九子)。李治溫厚文弱,長孫無忌等人覺得李治好控制,將來可以繼續保持外戚地位。李泰相對來說不好控制,李泰繼承大位,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肯定不如現在風光。

  李泰自己也有稱帝之心,為此警告李治:「別與我爭!」太宗一直不想玄武門的悲劇在自己的兒子身上重演,為了保住自己與長孫皇后所生的三個兒子(李承乾、李泰、李治),最後立李治為太子。李治性情溫和,不會殘殺自己的同胞。如果立了李泰,其他兩個兒子肯定會被殺死。

  但太宗和長孫無忌、褚遂良都忽略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武則天。後來,武則來奪取了李唐江山,長孫無忌、褚遂良也丟了性命。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