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輔——武周朝大臣,參與征討越王李貞的叛亂 | 陽光歷史

 

A-A+

張光輔——武周朝大臣,參與征討越王李貞的叛亂

2017年07月06日 唐朝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119 次

中文名:張光輔

籍    貫:今陝西西安

身    份:武周朝大臣

出    生:不詳

張光輔——武周朝大臣,參與征討越王李貞的叛亂

  張光輔,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武周朝大臣。在687年被擢升為宰相,次年為諸軍節度,參與征討越王李貞的叛亂。

  張光輔少年明辯,有官吏的才幹。歷任司農少卿、文昌右丞(尚書右丞)。

  垂拱三年(687年)五月初三,時任夏官侍郎(兵部侍郎)的張光輔被任命為鳳閣侍郎(中書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宰相。[3] 《舊唐書》稱因討平越王之功而拜相。

  垂拱四年(688年),越王李貞在豫州起兵反對武則天。九月初一,武則天任命左豹韜衛大將軍麴崇裕為中軍大總管,內史岑長倩為後軍大總管,領兵十萬人討伐叛軍。任命張光輔為諸軍節度。

  大軍圍豫州,迅速平息了兵變。朝廷任命文昌左丞狄仁傑為新的豫州刺史。當時張光輔還在豫州,部下將士自恃功勞,大肆索要物資錢財,狄仁傑拒絕了他們。張光輔大怒,質問狄仁傑,不料卻反倒被狄仁傑斥責了他在征討豫州時殺降為功的暴行,一番話義正辭嚴,說得張光輔無言以對。於是張光輔懷恨在心,回朝之後上奏狄仁傑出言不遜。狄仁傑因此被貶為復州刺史。

  永昌元年(689年),三月十一,張光輔守納言(侍中)。三月二十,張光輔守內史(中書令)。

  七月,曾經起兵反武失敗的徐敬業之弟徐敬真在流放中逃回洛陽。他在得到洛州司馬房嗣業(《舊唐書》作“弓嗣業”)、洛陽令張嗣明的資助後逃往突厥,卻在途中被抓獲。房嗣業聽到消息後畏罪自殺。而張嗣明和徐敬真希望多誣告一些有名望的人,這樣自己也許能免除死罪。

  張嗣明誣陷了張光輔,稱他當初為諸軍節度東征豫州時,私下議論圖讖、天文,在朝廷和越王李貞之間兩頭討好,騎牆坐觀成敗。八月初四,張光輔和徐敬真、張嗣明等人一同被處死,籍沒家口財產。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