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唐朝第三位皇帝
中文名:李治
國 籍:中國(唐朝)
民 族:漢族
出生地:長安
出生日期:公元628年
逝世日期:公元683年12月27日
職 業:皇帝
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永徽之治
唐朝疆域在其統治時期達到巔峰
設立安東、安南、單于都護府
代表作品:《監國求賢令》,《諭普光寺僧眾令》,《為文德聖皇后薦福令》等
謚 號: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廟 號:高宗
年 號:永徽 顯慶 龍朔 麟德 乾封 總章
在 位: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
陵 墓:乾陵
父 親:唐太宗李世民
母 親: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
妻 子:武皇后(武則天)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為善,中國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為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是嫡三子。
貞觀二年(628)六月庚寅,李治出生在東宮的麗正殿。
貞觀五年(631),封為晉王。
貞觀七年(633),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職。幼而聰慧,端莊安詳,寬厚仁慈,和睦兄弟。
貞觀十七年(643),皇太子李承乾被廢棄,魏王李泰也因犯罪被貶,唐太宗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等人計議,立李治為皇太子。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邊,讓他觀看自己決斷各種政務,有時候讓他參加議事,唐太宗多次稱讚他好。
貞觀十八年(644),唐太宗將討伐高麗,命令李治留守定州。等到唐太宗基本確定了發兵日期,李治悲哀,整天啼哭,因而請求驛站飛馬傳遞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並傳遞邊境情況的報告,唐太宗都同意了。用快馬奏事,從此開始。等到唐太宗大軍凱旋,李治跟從唐太宗到并州。當時唐太宗生了個大毒瘡,李治親自用口吸毒膿,扶著車輦步行跟從了幾天。
貞觀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駕崩。二十七日,以禮部尚書、兼太子少師、黎陽縣公於志寧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書左丞張行成為兼侍中、檢校刑部尚書,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代理戶部尚書高季輔為兼中書令、檢校吏部尚書,太子左庶子、高陽縣男許敬宗兼禮部尚書。
二十八日,李治回京。 六月一日,李治即皇帝位,時年二十二歲。八日,改民部尚書為戶部尚書。疊州都督英國公史李勣為特進、檢校洛州刺史,仍在洛陽宮留守。十日,詔令司徒、揚州都督、趙國公長孫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主持尚書省、門下省二省政事,其餘官職依前一樣,賜物三千緞。
二十日,特進、英國公李勣為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秋七月三日,有關衙門請求改治書侍御史為御史中丞,諸州治中為司馬,別駕為長史,治禮郎為奉禮郎,以避諱李治的名。
永徽元年(650)春正月六日,李治立妃子王氏為皇后。七日,封陳王李忠為雍州牧。
永徽四年(653年),房遺愛、高陽公主、巴陵公主、薛萬徹柴令武等人密謀擁立荊州王元景為帝,事情敗露,,二月三日,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等都被處死;李元景、巴陵、高陽公主都被賜以自殺。同年,李治頒布孔穎達的《五經正義》,每年秋舉明經考試就依據《五經正義》。
早在李治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與大他四歲的太宗才人武氏私通;唐太宗駕崩後,武氏依唐後宮之例,入感業寺削髮為尼。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滿,武氏便再度入宮。次年五月,被拜為二品昭儀。不久高宗欲廢王皇后,改立武氏為後。
李治因武後慢慢有主導政局的趨勢,一度有廢後的打算,未料計畫被武後得知,事情遂作罷,但是協助李治擬詔的上官儀則遭族誅。這件事情過後,李治再也無由壓制武後。
顯慶末年,李治患風眩頭重,目不能視,難於操持政務,武後得以逐漸掌握朝政,李治在武後的建議下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後武氏並稱二聖。
上元二年(675),李治患的風眩症更厲害了,便與大臣們商議,準備讓武後攝政。
李治期朝政主要依賴武氏處理。但李治仍掌握實權,在他年間,武後的支持者李義府、許敬宗等先後倒台,武後的政敵及家屬拜相,王廢後的族兄王方翼也受到任用,武後對此皆無可奈何。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駕到奉天宮,當時武後從封泰山以後,勸李治封中岳。李治因患病而終止。
同年十二月,詔令改永淳二年為弘道元年。將要宣佈赦免之書,李治想要親自到則天門樓,由於氣不順而不能上馬,於是召百姓在殿前宣讀赦免書。
文明元年(684年)八月十一日,安葬在乾陵。天寶十三年(754年),改謚為天皇大弘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