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洎——唐朝宰相,南梁都官尚書劉之遴曾孫 | 陽光歷史

 

A-A+

劉洎——唐朝宰相,南梁都官尚書劉之遴曾孫

2017年04月03日 唐朝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89 次

本    名:劉洎

字    號:字思道

所處時代:唐朝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荊州江陵

去世時間:646年1月18日

主要作品:《劉洎集》

主要成就:數次直言進諫

官    職:侍中

爵    位:清苑縣男

劉洎——唐朝宰相,南梁都官尚書劉之遴曾孫

  劉洎,字思道,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唐朝宰相,南梁都官尚書劉之遴曾孫。

  劉洎早年曾效力於蕭銑,擔任黃門侍郎,後率軍南攻嶺表,奪取五十餘座城池。武德四年(621年),蕭銑敗亡。劉洎此時尚在嶺南,便獻表歸唐,被授為南康州都督府長史。

  貞觀七年(633年),劉洎被拜為給事中,封清苑縣男。

  貞觀十一年(637年),劉洎改任治書侍御史,並針對當時尚書省政務堆積的現象,進言道:“如今功臣國戚佔據要位,才能不能勝職,又憑借功勳權勢相互傾軋,在職官員不能堅持公道,雖然也想奮發自強,卻怕受到流言蜚語的誹謗。因此本該郎中裁決的事情,卻要報請上級處理,各部尚書也模稜兩可,不能決斷。有的曲意順從皇帝意旨而不顧實際情況,有的為避嫌避諱而不伸張正義。有的認為案子了結便萬事大吉,而不深究結論是否正確;有的認為逢迎上級就是奉公,而不管他的作為是否得當。”

  他又以貞觀初年魏征、戴胄擔任尚書左右丞時百官不敢懈怠為例,建議唐太宗精心選任尚書左右丞及兩司郎中,以此提高工作效率,被唐太宗任命為尚書右丞。

  貞觀十三年(639年),劉洎改任黃門侍郎。

  貞觀十六年(642年),唐太宗向褚遂良索取《起居注》。

  貞觀十七年(643年),劉洎被拜為散騎常侍,加銀青光祿大夫,又加上護軍。四月,太子李承乾被廢,劉洎與岑文本支持魏王李泰,而長孫無忌則支持晉王李治。唐太宗最終立李治為皇太子。唐太宗於是讓劉洎與岑文本、褚遂良、馬周等人輪流前往東宮,與太子談論政事。

  貞觀十八年(644年),劉洎升任侍中。當時,唐太宗要求大臣指出自己的過失。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命太子李治在定州監國。劉洎被任命為檢校民部尚書,兼任太子左庶子,與高士廉、馬週一同輔佐太子。

  同年十二月(646年1月),唐太宗班師,返回定州,在途中患病,劉洎與中書令馬周前去探視。

  不久,唐太宗病癒,並向劉洎詢問此事。劉洎據實回答,而馬周也為他作證,但褚遂良卻堅持自己的說法。唐太宗遂賜死劉洎,讓他自盡。劉洎臨死時,欲要留下奏言,憲司卻不肯給予紙筆。唐太宗得知後,將相關官吏盡皆下獄。

  顯慶元年(656年),劉洎之子劉弘業上疏皇帝,為父親伸冤,稱其是被褚遂良誣陷。唐高宗詢問近臣意見,給事中樂彥瑋道:“如果洗雪劉洎的罪責,豈不是在說先帝濫用刑罰。”唐高宗遂將此議壓下,不再提及。

  文明元年(684年),武則天臨朝稱制,下詔恢復劉洎官爵,劉洎冤案這才得以平反。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