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投降清軍是因為陳圓圓嗎? 吳三桂降清內幕 | 陽光歷史

 

A-A+

吳三桂投降清軍是因為陳圓圓嗎? 吳三桂降清內幕

2016年05月01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450 次

  吳三桂投降清軍是因為陳圓圓嗎?李自成即將進攻北京,而清軍攝政王多爾袞急於攻打山海關,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候,國家與民族的命運,使駐守咽喉要道山海關的一位青年將軍變得舉足輕重。他就是吳三桂。

  在李自成進攻北京之前,崇禎帝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令他火速入京護駕。當吳三桂帶領數十萬大軍入關,走到豐潤的時候,北京城已經淪陷,於是他立刻調轉馬頭,返回了山海關,坐觀時局的變化。面對李自成的農民軍和多爾袞率領的後金軍,吳三桂自知已己之力不足以三分天下,只能選其一:或者投降後金,或者歸順李自成。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呢?如果吳三桂歸順了李自成的農民軍,,便可免去北征的勞累,自己仍可坐鎮山海關來穩定遼東;如果吳三桂投降了後金軍,滿洲八旗便可從容南下,進軍中原。吳三桂此時成了大紅人,兩邊的集團都在努力爭取吳三桂。


吳三桂(1612年-1678年)

  皇太極曾經指使已經投降後金的祖大壽以母舅的名義來招降吳三桂,許以功名富貴,並「分茅列土之封」。可是吳三桂答曰「不從」。那麼吳三桂後來為什麼會投降後金軍呢?很多史學家都想過一個問題,如果吳三桂沒有領清兵入關,中國的歷史也許就是另外一個模樣,山海關關鍵的一站使大順軍走向了滅亡,後金軍走向了勝利。

  清初江南名士吳偉業曾經寫過《圓圓曲》,文章披露了山海關總督吳三桂為了愛妾陳圓圓而投降清軍的「秘密」。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那句「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 當時吳三桂已經決定投靠大順李自成軍,可是卻聽到了全家被抄,父親吳襄被拷打,而自己的小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手下劉宗敏搶去。吳三桂聽聞後大怒,立刻把劍斬案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還有何面目見人耶。」於是又回師山海關,另謀他策。

  當時的明朝已經名存實忘,吳三桂本是打算和李自成的大順兵和一處,將打一家,一起對付後金軍的。而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霸佔,無疑成了吳三桂投降後金的重要原因。吳三桂年僅32歲,他是因為年輕,而為這個女人作出如此的衝動嗎?

  其實陳圓圓被奪,並不是吳三桂投降後金的根本原因。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從西安打到北京並沒有遇到多少抵抗,很多人都聞風為了保命而投降了。但是李自成進入北京後,卻以實際的舉措表明,他並不是代表和保護地主士大夫的利益的。當時明朝國庫所存積蓄足夠支持20年的,可是李自成的農民軍卻出於對地主貪官的仇恨,實行「追贓助餉」的政策,拷打官紳,殺戮降臣。被打死的官員財主超過了數千人。吳三桂深深的感受到,在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軍的政權下,地主和士大夫的地位、家室等所有一切利益根本不會得到保障,更別說自己的親人,妻妾。大順政權不是他所想的政權,而是和他對立的階級政權。

  皇太極曾招降了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吳三桂自己也與清軍對峙了數十年,已經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可是吳三桂卻對後金許諾「割地以酬」,想借後金軍來打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清軍也暫時放下了奪取天下的野心,打出仁義之師,替吳三桂報殺父奪妾之仇。

  在短短的32天之中,吳三桂兩易新朝。原來投降李自成的地主士大夫也全部倒向了清軍,來協助後金軍一同剿殺農民軍。公元1644年4月22日,盼望已久的時刻終於來到了,此日山海關狂風大作,塵沙蔽日。吳三桂抱著殺父奪妾之仇與李自成交戰,而多爾袞的後金軍在一旁作壁上觀。機遇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在雙方之時,多爾袞看準時機,與吳三桂合力攻打大順軍,大順軍大亂,紛然大潰。

  在吳三桂的幫助下,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初二,多爾袞率領後金軍進入了北京城。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