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陳橋兵變原來是山寨版的「黃袍加身」?
一提起陳橋兵變,大家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黃袍加身,而且這個概念已經根深蒂固,彷彿黃袍加身只有趙匡胤做過一樣,那麼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趙匡胤黃袍加身的經過吧。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崩,八歲的後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後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後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義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 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擁立他的部將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錡、張光翰、趙彥徽皆得授節度使位號。?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且基本上都能說出個一二來,但是實際上黃袍加身的典故並不是趙匡胤首創,而是趙匡胤山寨老上司的郭威的,只是個翻版,只不過宋朝統一了中原,所以大家對於趙匡胤版的黃袍加身才更加熟悉。讓我們回到柴榮的姑丈郭威還沒有建立後周的階段 一起來看看。
郭威是擁立後漢的功臣,郭威因助劉知遠稱帝有功,升戳為樞密副使、檢校司徒,成為統帥大軍的將領,位至宰相。後來劉知遠病逝,其兒子劉承祐繼位,多個節度使造反,郭威相繼平掉了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的叛亂,引起了劉承祐的疑忌,因此和自己的心腹李業密謀殺掉郭威,詔令馬軍指揮使郭崇誅殺宣徽使王峻、郭威等;詔令鎮寧軍節度李弘義誅殺侍衛步軍指揮使王殷,以企一舉剷除前朝舊將勢力。不料李弘義反以詔書密示於王殷。王殷即派人向郭威告急。郭威見事情緊急,即採用謀士魏仁浦之計,偽作詔書,宣稱隱帝令郭威誅殺諸位將領。於是群情激憤,推舉郭威起兵討伐,以「清君側」。十一月丁丑,郭威統帥大軍殺過黃河,朝廷大臣,無人可當其兵鋒,不久打到首都,大掠京師,而隱帝也在戰亂中被郭允明所殺。
郭威憑借其強大的軍隊與自己的統帥才能打進了首都,雖然已經有了稱帝的野心,但是惟恐難服朝野上下眾人之心,暫時還不敢稱帝,於是「率百官朝太后於明德門,請立嗣君」 立了個小皇帝。為了創造稱帝的有利條件,這年十二月甲午朔,郭威再次率領大軍北上討伐契丹,大軍開拔到澶州時,軍隊在此休整幾天,湘陰公派遣使節慰勞將士,將士們接受饋贈的時候,大家相互看著沒人向使者下拜稱謝,於是他們互相竊竊私語:「我輩陷京師,各各負罪,若劉氏復立,則無種矣。」一時全軍人心不安,人心浮動。到達澶州後,全軍將士為了自家身家性命作想,都迫切的希望郭威稱帝,因為只有郭威稱帝才能保證他們的安全。歷史記載想讓郭威稱帝的士兵:「亂軍山積,登階匝陛,扶抱擁迫」,有的士兵甚至撕裂黃旗後披到郭威的身上,郭威「聲氣沮喪,悶絕數四」,在「無奈」之下被擁上了龍椅。當然了,為了正統起見,回到京城後又舉行了禪位大典。
而在這個過程中,把黃袍加在郭威身上的部將中就有趙匡胤,這一幕深深的印在了趙匡胤的腦海裡,假如不是後周世宗柴榮的意外早死,或許就沒有第二幕黃袍加身,而且趙匡胤的黃袍加身是郭威的簡化版,郭威去打契丹還走到了澶州,而趙匡胤連開封都沒出,而且當天就返回,返回到京城,早朝都還沒結束,當然,依然還是舉行了禪位大典,宋朝就這樣建立了。但是,黃袍加身的鼻祖是郭威,而不是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