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幾十萬大軍的傳說:竟然都是嚇唬人的
古代基本上所有超過30萬大軍的故事都只是1個傳說. 而且越是古代,信的人就越多,到了明末以後,雖然軍隊出戰,還依舊把人數號稱的無比多,但已經沒有什麼人相信了.比如明朝第1次討伐努爾哈赤.8萬多明軍,1萬多朝鮮軍就敢自吹是47萬大軍,到了以後還有升級版本,1766年乾隆派雲貴總督楊應琚討伐緬甸,他就區區3000個大頭兵,卻寫信給緬甸王說他帶領50萬大軍來討伐他們來了.乾隆53年討伐尼泊爾,也把幾千清軍吹噓成了幾十萬大軍。
明朝土木堡之變的50萬大軍的傳說. 土木堡戰役現在流行說明軍出動了50萬大軍,這純粹是拿號稱當真實數字了。我自己考證最多不超過20萬。證據是,明師錄宣宗68卷,記載宣德10年,京軍77衛總共是253800人。除去屯田,守城以外,有116400人全在內務府,和外面當差。在營操練的只56000人,從這裡我們知道京軍是25萬人。明英宗實錄卷180記載,7號的時候,這個正統皇帝下令準備2日後起行,結果各個官員,隨從,都是倉促準備,連糧食都沒有準備好。大軍就出發了,就2天能準備什麼?也就更加提不上什麼調集外地明軍隨同出征了,除非他們有1000架銀河運輸機去拉人。其實送信的人沒到呢,人家那邊就已經出發了,就是想去也來不及了。所以這些被徵調而沒去的人實際上都參加了後來的北京保衛戰。
英宗實錄卷181記載,8月大軍出發後,北京還有不滿10萬軍隊。就說8萬左右吧,和25萬的總數一算,那就是說土木堡戰役,明軍只有17萬.這個時候會有人說可以調動行軍路上的宣大邊防軍呀,那是胡扯,戰役後蒙古軍隊首先就進攻了這些地方,就是應為他們沒有隨同出發,才有足夠的實力頂住敵軍的進攻。同時還可以向北京派去援軍。後來蒙古軍是在漢奸的帶領下抄了個小路進關的。還有人說蒙古軍只有2萬,那是不準確的,英宗實錄181,184卷記載,戰役後的9月,蒙古軍萬餘進攻山西一處關口,3萬進攻遼東的關口,3萬在和宣府明軍對峙。也就是說蒙古軍隊至少是7萬騎兵。現在我們知道了土木堡之戰,明軍是17萬沒有糧食,大夏天的也沒有水的步兵為主的部隊對7萬蒙古騎兵。
曹操的八十萬大軍下江南. 書中也說此80萬大軍為號稱,也有人說實際上是青州兵主力15、6萬 ,和荊州降卒7、8萬.但是史載曹操得青州兵30萬,但擇其精銳,得三萬而已。其實根據晉書.地理志,我們可以知道晉朝初年全國只有245萬戶.多了不過1000萬人口.而已經是北方和南方相對穩定了幾十年以後,而得出的人口數量了.而在幾十年前,哪個殺伐慘烈的時候,曹操的地盤上最多只有100多萬戶.這麼點人口是絕對無法供應二十幾萬大軍的。戰鬥人員和後勤人員起碼要1比3,才有起碼的戰鬥能力.那這樣計算曹操起碼要動員100萬人以上.那所有的男性成年人就都要出動了.那田地怎麼辦?來年吃什麼?讓婦女種?那小孩,老人和織布誰來做?
後勤就要先垮掉.乾隆第4次討伐緬甸,依仗著上億人口的龐大生產力.只動用4萬清軍,和10萬騾馬.1天就需要1000石糧食.區區幾百里,就要設立幾十站的糧台.徵用民夫30-40萬,幾萬人一個運輸隊.1天行進幾十里路.往往是前隊已經紮營休息.後隊隊尾還沒起程呢.就曹操那幾百萬人口,還想供應二十幾萬大軍?那曹操自己自殺了把肉分給士兵吃,都不夠.所以,根據人口和後勤能力,我大膽估計曹操實際上也就幾萬人馬.最多不超過1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