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人如何應對春運「回家難」?
春運期間最大的矛盾是運力不足,在古代運力問題同樣存在。
由於道路建設落後和交通工具簡陋,許多人因為路途遙遠,根本無法回家過年。即便到了交通相對發達的隋唐時期,「回家難」現象也無法改變。雖然史料上沒有具體說明,但從當時詩人留下來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隋代詩人薛道衡有一首挺有名的詩,叫《人日思歸》。詩中寫道:「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是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人,他當時從北方來到南方。人日是正月初七,這說明薛道衡並未能及時趕回去與家人團聚,而是在外過年的。看看南方歡快的節日氣氛,自己卻獨在異鄉,所以詩中流露出了他心中無限的惆悵和思鄉之情,從側面道出了古代春運「回家難」之現象。
唐代詩人王灣也曾遇到了與薛道衡一樣過年不能回家的情況。
王灣是中原洛陽人,一生中「嘗往來吳楚間」。有一年快過年時,他乘船到了今江蘇鎮江境內的北固山腳下,眼前水闊天長,獨雁哀鳴,孤帆遠行,再嗅嗅越來越濃的年味,王灣一下子動了感情,寫下了《次北固山下》一詩,其中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成了千古名句。
為了解決薛道衡、王灣這類「人在旅途」者回家過年難題,創造歡樂吉祥的節日氣氛,古代官府也會盡量不在快過年的時候安排外出公務。而相當於今天普通「打工仔」的外出謀生者、經商人士,則會早早動身起程上路,爭取早日與家人團聚。
鏈接
秦代的「高鐵」——硬木軌路
據《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馳道是秦國的國道,從記載來看,馳道並不輸於現代高速公路。折算一下,此馳道寬達69米。不只路寬,路旁邊還栽植松樹,注意綠化降噪,這在當時算是世界第一。
除了馳道,秦時還有直道、軌路等。軌路是什麼路?就是當時的「高鐵」。當然,軌道非鐵軌,是用硬木做的,下墊枕木,除了工程材料不同外,與現代鐵路基本沒有什麼區別。馬車行駛在上面,速度超快。
春運「大巴」——畜力車
長途運輸,特別是物流主要靠畜力車,它是中國古代的「大巴」。主要有馬車、驢車、騾車、牛車等,其中馬車是古代春運最主要的工具,和現代長途大巴一樣重要,至今在北方個別地方仍能看到馬車。
古代春運的主體也是普通人,一般能坐個轏車(古代一種輕便車,結構簡單,車體材料檔次也低。)回家就很顯擺了。大多數人只能靠兩條腿或牲畜代步,實現「回家過年」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