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當兵就有特招:宋朝新兵入伍後要在臉上刺字 | 陽光歷史

 

A-A+

古代當兵就有特招:宋朝新兵入伍後要在臉上刺字

2018年05月31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148 次

  眼下,2015年全國夏秋季徵兵工作已全面展開,多地高校大學生報名應徵「入伍」。

  參軍為何叫「入伍」?據考,「伍」字最早為最小的軍隊編制單位。據《周禮》記載:我國古代軍隊裡「五人為伍」,而古代戶籍制度也是五家編為一伍。徵兵時,五戶人家各送一名男丁,恰好組成軍隊中的一伍。此後,歷代軍隊編制雖然不斷變化,但「伍」的叫法卻一直流傳至今。由於「五伍為行」,軍隊又被稱為「隊伍」,軍人出身被稱為「行伍」出身,軍人復原或轉業則被稱為「退伍」……

  商周時期實行應徵入伍之「徵兵制」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詩經·秦風》中《無衣》一詩裡這個尾句,描述了秦國青年踴躍從軍的情形:我們的王調兵遣將,修好我們的甲冑和武器,我和你一起奔赴戰場殺敵。《無衣》一詩的時代背景大概在西週末年,周代的社會結構是「國野制」,「國」和「野」是兩個不同的行政區域,住在城邑的「國人」才有資格當兵,拿起武器。

  其實,「國人」入伍這種制度在商代就已存在。雖然「國人」可以從軍,但進入軍隊後,因為家庭地位的不同,所服役的兵種也會有區別。如貴族往往是「甲士」,乘戰車;平民出身的,只能當「步兵」。

  在周代,可以說當兵是一種特權。由於軍隊規模不大,「國人」中並不是所有的適齡青年都有機會當兵,每家只能有1人成為「正卒」,獲得部隊正式編製,即《周禮·地官》中所謂:「凡起徒役,毋過家一人。」其餘都是「羨卒」,相當於如今的預備役。

  當時的步兵是「伍編製」,即所謂「五人為伍,五伍為行」,軍隊代稱「行伍」即由此而來。到春秋時期,由於戰爭頻發,兵源不足,當兵的特權時代就此結束。

  周代這種兵役制度即為「徵兵制」,這是一種義務兵役制度。一直到清朝,徵兵制都是古代最主要的兵力來源之一。

  隋唐時期出現「應募從軍」之「募兵制」

  比徵兵制產生稍晚的是「募兵制」,這種兵役制度對應徵者的要求更高,首先身體條件要過硬。

  募來的士兵均有報酬,其實就是「僱傭軍」。這種尋找兵源的辦法叫「選募」,應募者即是「募士」。這些募士大多是自願當兵,所換得的報酬稱為「賞值」、「賜錢」等。「募兵制」給社會底層的適齡青年和有罪之人提供了當兵的機會。

  因為是花錢選拔出來的,募兵在體格、才智諸方面都優於征招來的義務兵。因為素質高,這些士兵有「奔命」、「精勇」、「壯士」、「勇夫」等一系列美稱,往往編入警衛營或突擊隊、敢死隊,俗話說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最早或許就是針對募兵而言的。

  隋及唐前期基本上實行徵兵制,國民義務服兵役。開元、天寶以後,募兵成為主要手段,唐後期的神策軍、藩鎮兵,均實行募兵制。

  募兵制在宋朝得到進一步推廣。據《宋史·兵志一》記載:「祖宗以兵定天下,凡有征戍則募置,事已則並,故兵日精而用不廣。」宋朝甚至把募兵制當成了一種社會福利制度,往往在災年擴招。據宋代晁說之《嵩山文集》「元符三年應詔封事」條記載,宋太祖趙匡胤曾說:「可以利百代者,唯養兵也。方凶年饑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不幸樂歲而變生,則有叛兵而無叛民。」

  在宋朝,當兵往往成為窮人的一大出路。宋真宗時潭州(今湖南長沙、湘潭一帶)發生饑荒,官府「募兵置籍,強梁亡賴者悉拘於軍」,一下子有萬人前來應募當兵。一些失業者,也將當兵視為就業機會。宋理宗時的「武勝軍」,就是「招收沿淮失業壯丁」5000人組成的。

  唐宋以後,募兵制與徵兵製成為兩種最主要的徵兵手段,一直到明清時都是古代軍隊兵力來源的主要途徑。

  三國時期流行「世襲當兵」之「世兵制」

  除了「徵兵制」和「募兵制」這兩種入伍方式,事實上,古人當兵的渠道是多元的,如三國時期曹操還實行過「世兵制」,正如《三國誌·魏書》記載,「太祖至陳留,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

  世兵制最早出現在先秦時的齊國,兵源出於「軍戶」。這些軍戶就是當兵專業戶,與「樂戶」專事娛樂一樣,軍戶世襲當兵,也稱「營戶」、「士家」。俗話說的「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最初就是世兵制的一種現象。

  世兵制在元代和明代得到進一步強化,明太祖朱元璋還建立了更為嚴格的軍戶和軍籍制度。與曹魏時期一樣,明朝軍戶得世代服兵役,沒有朝廷恩准,不得隨便更換戶籍或脫免。如果軍戶全家死光了,則要到其原籍所在地,勾取其族人頂充,這就是所謂「勾軍」。

  明朝還有一種「恩軍」,由犯人充軍,罪人因有機會從軍得以免死遣戍,當感懷上恩,故名「恩軍」。恩軍有「世代服役」和「終身服役」的區別,很像秦漢時期的「謫兵」,其充實兵源的手段又叫「謫發」。犯人謫發為軍戶後,由於子孫世代服役,恩軍又被稱為「長生軍」。

  古代徵兵「人高馬大」為「兵樣」

  古代徵兵同樣有條件限制,正常服兵役最低年齡一般在20歲上下。如西漢,初年定為17歲,後改定在20歲和23歲。最大服役年齡在先秦周代,30歲正式當兵,即所謂「三十受兵」;最小的15歲可當兵,如秦朝、清朝及某些戰爭時期。

  古代最重視士兵的身高。漢朝規定,當兵的最低身高是六尺二寸,在150厘米左右;宋朝規定徵兵的身高標準在五尺二寸至五尺八寸,相當於162厘米至18l厘米。

  不同兵種對身高還有不同的要求。如唐朝時,唐玄宗招募騎兵,要求身高在五尺至五尺七寸以上,相當於150厘米至171厘米;而唐大和五年(公元831年),西川節度使李德裕徵兵時,則要求最低五尺五寸,即165厘米。對持重兵器的士兵往往要求「人高馬大」。如金代,在徵選重弩手時,要求身高六尺,相當於187厘米以上。對擔任皇家警衛的御林軍(禁軍)也都要求是大高個。如北宋禁軍要求在六尺以上,個頭不足六尺的只能當「廂兵」,在軍中做雜役。

  那麼,古代招兵時如何體檢?「兵樣」是常用模式之一。所謂兵樣,即標準軍人。宋太祖趙匡胤徵募兵力時便從軍中選出一部分精壯士卒當兵樣,分送各地,作為參照標準。後來,宋朝改用「木梃」代替兵樣。所謂「木梃」,就是刻有尺寸的木棍,也叫「等杖」,又稱「等長杖」,是各地新兵體檢身高的硬槓子。

  除了身高,對體型也很在意。據宋張舜民《畫墁錄》:「(宋)太祖招軍格,不全取長人,要琵琶腿,車軸身,取多力。」

  古代當兵視力也必須過關,據南宋《嘉泰會稽志》「軍營條」記載,北宋招兵體檢大致程序是:「先度人材,次閱馳躍,次試瞻視。」所謂「次試瞻視」,便是檢查視力。此外,為了選出合格士兵,很多時候還要進行現場體能測試。據《荀子·議兵》記載,先秦時魏國在招募武卒時即是「以度取之」。

  宋代當兵流行「黥兵制」

  對於俗話說的「開小差」,古代有一套用人質作押的手段。人質作押又叫「質任制」,曹操當年就在軍中實行了質任制。本來最初只在將領中間實行,防止叛逃,將其家屬統一安排住在京城,公開說是解決將領的後顧之憂,實際上是當人質。

  後來,這一方法擴大到了士兵中間,指定士兵家屬移居於官方指定的地區,由此漸漸形成了「隨軍家屬村」,最後變成了軍戶。

  唐末五代時期,鑒於士兵開小差的情況嚴重,出現了「黵面」。所謂「黵面」,就是在臉上刺字,這原本是一種懲罰犯人的方式。《宋史·兵志七》記載:「唐末,士卒疲於征役,多亡命者, 梁祖令諸軍悉黵面為字,以識軍號。」

  當兵「黵面」手段又稱「黥兵制」。北宋名將狄青是從士兵成長起來的一位高級將領,人稱「面涅將軍」,就因為當年入伍時被黵面。如何黵面?據《嘉泰會稽志》「軍營」條,宋朝招募士兵,體驗合格後,接著就是「黵面」程序。黵面後,新兵才能拿到相應的報酬「衣屨、緡錢」,稱為「招刺利物」。

  除臉上外,手臂、手背等部位也可刺字。如北宋的禁兵、廂兵往往刺面。宋仁宗時一般在臉上刺「××指揮」,以識別軍士隸屬部隊的番號。宋寧宗時,湖南安撫司設置的親兵,除已刺面外,還在左手拇指下添刺「湖南安撫司親兵」七字。如果士兵改投他部,則要「改刺」;如果開小差被抓,則要加刺「逃走」二字。

  因為黵面在宋朝的使用和流行,可以想見,岳母在岳飛背上刺上「精忠報國」四字並不意外,如果沒有黵面制度,岳母也可能不會想起用刺字這種手段,來提醒兒子「愛國」。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