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千年: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名塔的前世今生 | 陽光歷史

 

A-A+

屹立千年: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名塔的前世今生

2018年05月01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197 次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塔,這種古老的建築,不僅被佛教界人士廣為尊重,也為各地山林園林增添了不少絢麗的色彩。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譽為中國古代傑出的高層建築。各地古塔眾多,本博文按歷史久遠、文化內涵、技術水平價值、保存現狀及類型獨有來篩選出十處古塔。十大名塔是應縣釋迦塔、登封嵩岳寺塔、西安大雁塔、大理千尋塔、蘇州虎丘塔、開封鐵塔、蘇州報恩寺塔、杭州六和塔、洪洞廣勝寺飛虹塔和杭州雷峰塔。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品賞中國十大名塔前世今生所傾注的歷史滄桑,尋找那些建築留給我們的歷史記憶。

  No.1 山西應縣釋迦塔

  年代:始建於遼清寧二年(1056),一直保存至今,世界唯一純木結構古塔。

  類型:高層純木結構式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中國中西部的山西省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

  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因其全部為木構,通稱為應縣木塔。塔總高67.31米,是中國現存唯一的純木構大塔。應縣木塔是中國現今絕無僅有的最高、最古老的重樓式純木結構塔,全塔高67.3米,比有名的北京白塔還要高16.4米。塔身共分五層六簷,如果加上內裡四層暗層,也可以算是九層。與法國埃菲爾鐵塔、義大利比薩斜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木塔位於寺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與大殿之間,屬於「前塔後殿」的佈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層立面重簷,以上各層均為單簷,共五層六簷,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因底層為重簷並有迴廊,故塔的外觀為六層屋簷。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梁式木架。有人計算,整個木塔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整體比例適當,建築宏偉,藝術精巧,外形穩重莊嚴。

  該塔身底層南北各開一門,二層以上周設平座欄杆,每層裝有木質樓梯,遊人逐級攀登,可達頂端。二至五層每層有四門,均設木隔扇,光線充足,出門憑欄遠眺,恆岳如屏,桑乾似帶,盡收眼底。心曠神怡。塔內各層均塑佛像。一層為釋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莊,神態怡然,頂部有精美華麗的藻井,內槽牆壁上畫有六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側壁上也繪有金剛、天王、弟子等,壁畫色澤鮮艷,人物栩栩如生。二層壇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薩和二脅侍。三層壇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層塑佛和阿儺、迦葉、文殊、普賢像。五層塑毗盧捨那如來佛和人大菩薩。各佛像雕塑精細,各具情態,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塔頂作八角攢尖式,上立鐵剎,製作精美,與塔協調,更使木塔宏偉壯觀。塔每層簷下裝有風鈴,微風吹動,叮咚作響,十分悅耳。塔剎高11.77米,有兩大部分組成。下部為磚砌二層仰蓮,高2米,直徑約3.65米。上部由復缽、相輪、仰月、寶珠,五個部分的鐵質部件組成。應縣人把塔剎鐵質部分稱之為,鐵鍋、鐵籠、鐵笊籬。令人稱奇的是,這些鐵質部件經千年風雨而不銹,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給寶塔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應縣木塔的設計,大膽繼承了漢、唐以來富有民族特點的重樓形式,充分利用傳統建築技巧,廣泛採用斗拱結構,全塔共用斗拱54種,每個斗拱都有一定的組合形式,有的將梁、坊、柱結成一個整體,每層都形成了一個八邊形中空結構層。設計科學嚴密,構造完美,巧奪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風格、民族特點,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築,在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中可以說達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現代也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應縣木塔設計有近六十種形態各異、功能有別的斗拱,是中國古建築中使用斗拱種類最多,造型設計最精妙的建築,堪稱一座斗拱博物館。

  前世今生:釋迦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歷940多年,卻巍然獨存,後金明昌二至六年(1191~1195)曾予加固性補修,但原狀未變,是世界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結構高層塔式建築。它全靠斗拱、柱樑鑲嵌穿插吻合,不用釘不用鉚,以50多種斗拱的墊托接聯砌建而成。古人解決建築問題的技術之高,連現代人也覺得不可思議。如塔底層迴廊外簷由24根木柱支撐,在靜止時下層每根柱負荷120噸,可是柱下石礎根本沒有巢臼,木柱斷面直接平立於石礎之上。據說有好奇者,曾經用兩手執一根細繩,把它從石礎和木柱間橫過。所以,民間就有24根木柱輪流間歇的傳說。

  該塔身底層南北各開一門,二層以上周設平座欄杆,每層裝有木質樓梯,遊人逐級攀登,可達頂端。二至五層每層有四門,均設木隔扇,光線充足,出門憑欄遠眺,恆岳如屏,桑乾似帶,盡收眼底。心曠神怡。塔內各層均塑佛像。一層為釋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莊,神態怡然,頂部有精美華麗的藻井,內槽牆壁上畫有六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側壁上也繪有金剛、天王、弟子等,壁畫色澤鮮艷,人物栩栩如生。二層壇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薩和二脅侍。三層壇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層塑佛和阿儺、迦葉、文殊、普賢像。五層塑毗盧捨那如來佛和人大菩薩。各佛像雕塑精細,各具情態,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塔頂作八角攢尖式,上立鐵剎,製作精美,與塔協調,更使木塔宏偉壯觀。塔每層簷下裝有風鈴,微風吹動,叮咚作響,十分悅耳。塔剎高11.77米,有兩大部分組成。下部為磚砌二層仰蓮,高2米,直徑約3.65米。上部由復缽、相輪、仰月、寶珠,五個部分的鐵質部件組成。應縣人把塔剎鐵質部分稱之為,鐵鍋、鐵籠、鐵笊籬。令人稱奇的是,這些鐵質部件經千年風雨而不銹,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給寶塔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應縣木塔的設計,大膽繼承了漢、唐以來富有民族特點的重樓形式,充分利用傳統建築技巧,廣泛採用斗拱結構,全塔共用斗拱54種,每個斗拱都有一定的組合形式,有的將梁、坊、柱結成一個整體,每層都形成了一個八邊形中空結構層。設計科學嚴密,構造完美,巧奪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風格、民族特點,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築,在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中可以說達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現代也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應縣木塔設計有近六十種形態各異、功能有別的斗拱,是中國古建築中使用斗拱種類最多,造型設計最精妙的建築,堪稱一座斗拱博物館。

  前世今生:釋迦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歷940多年,卻巍然獨存,後金明昌二至六年(1191~1195)曾予加固性補修,但原狀未變,是世界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結構高層塔式建築。它全靠斗拱、柱樑鑲嵌穿插吻合,不用釘不用鉚,以50多種斗拱的墊托接聯砌建而成。古人解決建築問題的技術之高,連現代人也覺得不可思議。如塔底層迴廊外簷由24根木柱支撐,在靜止時下層每根柱負荷120噸,可是柱下石礎根本沒有巢臼,木柱斷面直接平立於石礎之上。據說有好奇者,曾經用兩手執一根細繩,把它從石礎和木柱間橫過。所以,民間就有24根木柱輪流間歇的傳說。

  木塔自建成後,歷代名人掛匾題聯,寓意深刻,筆力遒勁,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率軍北伐,駐宿應州,登城玩賞時親題「峻極神工」;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軍在陽和(山西陽高縣)、應州一帶擊敗入侵的韃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請有功將官時,題「天下奇觀」。塔內現存明、清及民國匾、聯54塊。對聯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雲山拱一柱,乘風步月萬家煙火接雲霄」;「點檢透雲霞西望雁門丹岫小,玲瓏侵碧漢南瞻龍首翠峰低」。此外,與木塔齊名的是塔內發現了一批極為珍貴的遼代文物,尤其是遼刻彩印,填補了中國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經卷為數較多,有手抄本,有遼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經卷長達30多米,實屬國內罕見,為研究中國遼代政治、經濟和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據考證,在近千年的歲月中,應縣木塔除經受日夜、四季變化、風霜雨雪侵蝕外,還遭受了多次強地震襲擊,僅裂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幾次。據史書記載,元大德九年四月,大同路發生6.5級強烈地震,有聲如雷,波及木塔。元順帝時,應州大地震七日,塔旁捨宇皆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動。近代,邢台、唐山、大同、陽高一帶的幾次大地震,均波及應縣,木塔大幅度擺動,風鈴全部震響,持續一分多鐘,過後木塔仍巍然屹立。無情的雷擊、陳年累月的塞外狂風,都曾給木塔施加淫威,兵荒馬亂,戰火硝煙,也曾使木塔傷筋動骨,然而木塔堅強不屈,仍傲然挺立、直刺雲天。

  建築結構的奧妙、周邊環境的特殊性,加上人為保護的因素,木塔千年不倒,存在著一定的合理性。古代工匠們實踐了千年後的現代建築理論。從30年代開始,中國許多專家學者就對木塔千年不倒之謎進行了潛心研究和探索。1933年中國營造學社梁思成對木塔進行考察研究,1935年實地測繪,1962年文物出版社又曾予以補測考察,古建研究專家陳明達編著了《應縣木塔》。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別是1966年文革期間和1974年重修寶塔時,在二層和四層佛像胸部發現的兩顆佛牙舍利,以及「七珍」等稀世珍寶,轟動海內外,吸引了無數國內外專家學者遊人前來研究觀瞻。經考證確認為是釋迦牟尼靈牙遺骨,兩顆為全世界佛教界尊宗的聖物佛牙舍利盛裝在兩座七寶供奉的銀廓裡供奉著。從釋迦塔的名稱來看,我國古代所建寺塔很多,但以「釋迦」命名的就此一座,可見應縣釋迦塔在我國佛教文化中的佛教地位;從釋迦塔峻極神功的建築藝術,氣魄宏大的彩塑藝術,精美絕倫的壁畫藝術,可見釋迦塔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文化地位;釋迦塔裡裡外外隨處可見的龍圖案裝飾,處處顯示的皇家氣派,足以證明佛宮寺釋迦塔是遼王朝皇家寺院,可見釋迦塔在我國歷史上的歷史地位。

  建築結構的奧妙、周邊環境的特殊性,加上人為保護的因素,木塔千年不倒,存在著一定的合理性。古代工匠們實踐了千年後的現代建築理論。從30年代開始,中國許多專家學者就對木塔千年不倒之謎進行了潛心研究和探索。1933年中國營造學社梁思成對木塔進行考察研究,1935年實地測繪,1962年文物出版社又曾予以補測考察,古建研究專家陳明達編著了《應縣木塔》。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別是1966年文革期間和1974年重修寶塔時,在二層和四層佛像胸部發現的兩顆佛牙舍利,以及「七珍」等稀世珍寶,轟動海內外,吸引了無數國內外專家學者遊人前來研究觀瞻。經考證確認為是釋迦牟尼靈牙遺骨,兩顆為全世界佛教界尊宗的聖物佛牙舍利盛裝在兩座七寶供奉的銀廓裡供奉著。從釋迦塔的名稱來看,我國古代所建寺塔很多,但以「釋迦」命名的就此一座,可見應縣釋迦塔在我國佛教文化中的佛教地位;從釋迦塔峻極神功的建築藝術,氣魄宏大的彩塑藝術,精美絕倫的壁畫藝術,可見釋迦塔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文化地位;釋迦塔裡裡外外隨處可見的龍圖案裝飾,處處顯示的皇家氣派,足以證明佛宮寺釋迦塔是遼王朝皇家寺院,可見釋迦塔在我國歷史上的歷史地位。

  名塔典故:魯班的傳說:很久以前的一天,魯班和妹妹從南方來到北方,走到應州地面,看到這荒涼的戰場,白骨纍纍,不是北方的韃子(對北方少數民族的俗稱),從這裡殺向關裡,就是南方的蠻子(對南方人民的俗稱),從這裡殺向關外。有時兩軍就在這金沙灘地面打了起來,經常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勞動人民飽受戰禍之苦。於是他決定修一座木塔,壓一壓這裡的殺氣。

  誰知魯班把這個想法和妹妹說了以後,妹妹不願意,她說建一座大塔需要多長時間呀?她不願意在荒涼的地方多呆。魯班說,用不了多長時間,他一夜便可以建成。妹妹不信,說你這不是說大話,嚇唬人。便問,你要建一座多大的塔,有幾層?用哪兒的材料?魯班說:「我要建一座十二層玲瓏木塔,就用應州西北黃花梁那片松樹林的木材」。妹妹抬頭一望,呵,長滿了林木的大山岡,離應城足足有三十里呢!於是便和哥哥打賭說,你能一夜之間造一座木塔,我就能一夜繡十二雙繡花鞋,咱看誰完工快。魯班說,好!一言為定。於是兄妹二人便分頭忙了起來。

  晚上定更後,魯班一個人忙了起來,他運用神通,將黃花梁的巨木伐來,將恆山石運來,砌石為基;架樑為拱,到三更天的時候,木塔的工程已經完了一半。誰知魯班妹妹只顧偷看哥哥建塔,把繡花鞋的事忘了。這時眼看鼓打了三更,便慌了起來,躲在一旁,喔喔地裝了幾聲雞叫,自己馬上掐訣唸咒,請來天上七仙女,幫她繡鞋,這樣十二雙鞋繡完,天已快亮了。再說魯班,三更時聽到雞叫,以為天快亮了,木塔只建了六層,黃花梁的森林也伐完了。到遠處運木材吧,時間來不及了,只好請來天上的瓦仙和他一塊干,這上六塔就是磚瓦木混合結構了。到五更時,十二層雄偉的寶塔已經建成,只見玲瓏宏敞,蔚然壯觀,使魯班妹妹和七仙女驚歎不已!

  妹妹趕快找哥哥,哥哥不見了。原來魯班到天宮借寶去了。借什麼寶?為了使寶塔防水、防火,他特向玉皇大帝借逼水珠和逼火珠。安上了這兩顆寶珠,就再也不愁火燒水淹了。正當魯班借了寶珠往回趕的時候,應縣的城隍土地爺起來了,原來這十二層寶塔把他們壓得出不上氣來,他們乘魯班不在,鎮塔之寶還沒安上這空兒,弄來一股妖風,將寶塔上三層一直吹到關外大草原。等魯班回來時,應州就只剩下九層木塔了。魯班氣得一屁股坐在了桑干河畔,誰知用力過猛,將薛家營村北壓了個大坑,就是後來的干海凹(薛家營水庫)。勞累了一夜,暫時歇歇,將鞋裡的土倒倒,就倒了兩個大土丘,後來這裡的村名叫圪塔。一看鞋也爛了,隨手一扔,佔了大片地方,後來這個村莊就叫鞋(頡)莊。休息了一會兒,他只好把鎮塔之寶安到了這剩下的九層塔裡,和妹妹一起離開了應州。

  那三層磚塔呢?被一陣妖風吹到了大青山下豐州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不信你去看看,和應縣木塔一模一樣,還有點傾斜,塔尖也吹掉了,這是因為沒有寶珠的緣故。應縣木塔呢,自從安上了逼水珠、逼火珠後,再也不怕水、火、風等災害了。要不,哪能近千年安然無恙呢。

  妹妹趕快找哥哥,哥哥不見了。原來魯班到天宮借寶去了。借什麼寶?為了使寶塔防水、防火,他特向玉皇大帝借逼水珠和逼火珠。安上了這兩顆寶珠,就再也不愁火燒水淹了。正當魯班借了寶珠往回趕的時候,應縣的城隍土地爺起來了,原來這十二層寶塔把他們壓得出不上氣來,他們乘魯班不在,鎮塔之寶還沒安上這空兒,弄來一股妖風,將寶塔上三層一直吹到關外大草原。等魯班回來時,應州就只剩下九層木塔了。魯班氣得一屁股坐在了桑干河畔,誰知用力過猛,將薛家營村北壓了個大坑,就是後來的干海凹(薛家營水庫)。勞累了一夜,暫時歇歇,將鞋裡的土倒倒,就倒了兩個大土丘,後來這裡的村名叫圪塔。一看鞋也爛了,隨手一扔,佔了大片地方,後來這個村莊就叫鞋(頡)莊。休息了一會兒,他只好把鎮塔之寶安到了這剩下的九層塔裡,和妹妹一起離開了應州。

  那三層磚塔呢?被一陣妖風吹到了大青山下豐州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不信你去看看,和應縣木塔一模一樣,還有點傾斜,塔尖也吹掉了,這是因為沒有寶珠的緣故。應縣木塔呢,自從安上了逼水珠、逼火珠後,再也不怕水、火、風等災害了。要不,哪能近千年安然無恙呢。

  No.2 鄭州登封嵩岳寺塔

  年代:始建於北魏(公元523年),主體一直保存至今(除塔頂重修於唐),現存中國建築年代最久的名塔。

  類型:多角形密簷式磚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鄭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處中岳嵩山南麓峻極峰下嵩岳寺內。

  名塔簡介:初建於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頂重修於唐。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簷式磚塔,也是全國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是唯一的一座十二邊形塔,其近於圓形的平面,分為上下兩段的塔身,都與印度「stupa」相當接近,是密簷塔的早期形態。嵩岳寺塔上下渾磚砌就,層疊布以密簷,外塗白灰,內為樓閣式,外為密簷式,總高41米左右,周長33.72米,塔身呈平面等邊十二角形,中央塔室為正八角形,塔室寬7.6米,底層磚砌塔壁厚2.45米,這種密簷形12邊形塔在中國現存的數百座磚塔中,是絕無僅有,在當時也是少見。整個塔室上下貫通,呈圓筒狀。塔室之內,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繞塔做佛事之用。全塔剛勁雄偉,輕快秀麗,建築工藝極為精巧。該塔雖高大挺拔,但卻是用磚和黃泥粘砌而成,塔磚小而且簿,歷經千年而依舊屹立,充分證明我國古代建築工藝之高。嵩岳寺塔無論在建築藝術上,還是在建築技術方面,都是中國和世界古代建築史上的一件珍品。

  嵩岳寺塔由基台、塔身、15層疊澀磚簷和寶剎組成。塔基隨塔身砌作十二邊形,台高0.85米,寬1.6米。塔前砌長方形月台,塔後砌磚鋪甬道,與基台同高。該塔底部在低平的基座上起兩段塔身,中間砌一周腰簷作為分界。其中下段高3.59米,為上下垂直的素壁,比較簡單,僅在四正面有門道;上段高3.73米,為全塔最好裝飾,東、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門通向塔心室,四正面券門與下段門道通,券門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門楣,其餘八面各砌出一座單層方塔形壁龕,各轉角處砌壁柱。中部是十五層密疊的重簷,用磚疊澀砌出,簷寬逐層收分,外輪廓呈拋物線造型,其意匠顯然來自中國的重樓,其內部則是一個磚砌大空筒,有幾層木樓板。最高處有磚砌塔剎,通高4.75米,以石構成,其形式為在簡單台座上置俯蓮覆缽,束腰及仰蓮,再疊相輪七重與寶珠一枚。該塔塔心室作9層內疊澀磚簷,除底平面為十二邊形外,余皆為八邊形。塔下有地宮。嵩岳寺塔的輪廓線各層重簷均向內按一定的曲率收縮,輪廓線非常柔合豐圓,飽滿韌健,似乎塔內蘊藏著一種勃勃生氣。

  前世今生: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簡稱「嵩岳寺塔」,始建於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原是北魏宣武帝的離宮,後改為佛教寺院,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改名閒居寺 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改名嵩岳寺。唐武則天和高宗遊嵩山時,曾把嵩岳寺改作行宮。當時樓閣相連,亭殿交輝,盛極一時。現塔院內大雄殿及兩側的伽藍殿、白衣殿均為清時所建,惟此塔為北魏時物,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瑰寶,我國現存最古的磚塔。

  嵩岳寺塔由基台、塔身、15層疊澀磚簷和寶剎組成。塔基隨塔身砌作十二邊形,台高0.85米,寬1.6米。塔前砌長方形月台,塔後砌磚鋪甬道,與基台同高。該塔底部在低平的基座上起兩段塔身,中間砌一周腰簷作為分界。其中下段高3.59米,為上下垂直的素壁,比較簡單,僅在四正面有門道;上段高3.73米,為全塔最好裝飾,東、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門通向塔心室,四正面券門與下段門道通,券門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門楣,其餘八面各砌出一座單層方塔形壁龕,各轉角處砌壁柱。中部是十五層密疊的重簷,用磚疊澀砌出,簷寬逐層收分,外輪廓呈拋物線造型,其意匠顯然來自中國的重樓,其內部則是一個磚砌大空筒,有幾層木樓板。最高處有磚砌塔剎,通高4.75米,以石構成,其形式為在簡單台座上置俯蓮覆缽,束腰及仰蓮,再疊相輪七重與寶珠一枚。該塔塔心室作9層內疊澀磚簷,除底平面為十二邊形外,余皆為八邊形。塔下有地宮。嵩岳寺塔的輪廓線各層重簷均向內按一定的曲率收縮,輪廓線非常柔合豐圓,飽滿韌健,似乎塔內蘊藏著一種勃勃生氣。

  前世今生: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簡稱「嵩岳寺塔」,始建於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原是北魏宣武帝的離宮,後改為佛教寺院,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改名閒居寺 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改名嵩岳寺。唐武則天和高宗遊嵩山時,曾把嵩岳寺改作行宮。當時樓閣相連,亭殿交輝,盛極一時。現塔院內大雄殿及兩側的伽藍殿、白衣殿均為清時所建,惟此塔為北魏時物,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瑰寶,我國現存最古的磚塔。

  嵩岳寺塔用糯米汁拌黃泥做漿,小青磚壘砌,這種選材及用料在世界上是首創,也是獨創。該塔至今已有1500年歷史,歷經多次地震、風雨侵襲仍不傾不斜,巍然矗立千年實為奇跡。嵩岳寺塔的建築設計藝術,堪稱「古塔一絕」。嵩岳寺為單層密簷式磚塔,乃同類磚塔的鼻祖。在結構、造型方面是一座很有學術價值的古建築。窺視全塔,挺拔剛勁,雄偉秀麗,不僅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而且該塔造型深受古印度佛塔的影響,塔身各部做「寶篋印經塔」(阿育王塔)式樣,並做出火焰形尖拱等,明顯具有古印度犍陀羅藝術風格。我國早期佛塔受古印度塔的影響較大,嵩岳寺塔正是中印古代佛教建築相融合的早期實物見證。

  1961午3月4日,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對該塔進行了詳細勘測,並對地宮進行了發掘,發現遺物70餘件,其中雕塑造像12件,建築構件、瓦當、滴水等17件,其他41件。1989年在塔剎內發現二座天宮。天宮分別位於寶珠中部和相輪中,出土了銀塔、瓷瓶、舍利罐、舍利子等。此剎建造年代應在唐末宋初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2010年8月1日審議通過,將「天地之中」8處11項歷史建築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包括少林寺建築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東漢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和中岳廟、嵩岳寺塔、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台。名塔典故:空塔傳說:相傳在很早以前,寺中和尚們住在一起,種菜、煮飯等事情都分工明確,那個最小的和尚專門負責清掃塔房,他每天把那兒打掃得乾乾淨淨。有一天,小和尚正在掃地時,突然感到自己的兩隻腳慢慢離開了地面升到了空中,然後又徐徐落到地上。

  以後,他每次去塔房清掃都要升空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升得高。小和尚心花怒放,以為自己已修成正果,成為得到西天古佛超度的出家人。因此,他每次騰空時都雙手合十,低首斂眉,默默感謝佛祖的恩典。當小和尚快升到最高一層塔棚的時候,他心想:我從小進寺,師父待我最好。現在我比他先升天,應當跟他說一聲啊。於是找到師父把情況告訴了他。老和尚一聽,覺得挺蹊蹺,便說:「你在這兒升一下給我看看。」小和尚在師父面前又振臂又踮腳的,可就怎麼也飛不起來,他只好說:「這兒不行。您若不信,明早跟我到塔房去看看好啦。」老和尚更覺奇怪,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塔房,不一會兒,果然見小和尚兩腳慢慢離地,身體越升越高。小和尚開心得大叫:「師傅,快看!」老和尚卻沒吭聲,只是留神四處觀察。

  當小和尚就快升到最高一層時,老和尚順眼一瞧,不禁大吃一驚。原來塔棚口上,一條巨蟒正張開血盆大口,把小和尚往肚子裡吸呢!他大喝一聲:「黑蟒!」黑蟒受驚,一下子縮了頭,小和尚「撲通」一聲落在了地上。老和尚把嚇癱的小和尚往肩上一扛,背出塔房,回身急忙把塔門鎖上。老和尚招來眾和尚,把情況一說明,當下一合計,決定用火燒來除掉巨蟒以絕後患。大伙說幹就幹,不到半天工夫就到山裡砍了許多柴來。他們打開塔門把柴火堆得老高,熊熊大火燒死了黑蟒,也燒掉了塔棚和木梯,從此嵩岳寺中便只剩下一座沒有塔棚和木梯的空塔了。

  以後,他每次去塔房清掃都要升空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升得高。小和尚心花怒放,以為自己已修成正果,成為得到西天古佛超度的出家人。因此,他每次騰空時都雙手合十,低首斂眉,默默感謝佛祖的恩典。當小和尚快升到最高一層塔棚的時候,他心想:我從小進寺,師父待我最好。現在我比他先升天,應當跟他說一聲啊。於是找到師父把情況告訴了他。老和尚一聽,覺得挺蹊蹺,便說:「你在這兒升一下給我看看。」小和尚在師父面前又振臂又踮腳的,可就怎麼也飛不起來,他只好說:「這兒不行。您若不信,明早跟我到塔房去看看好啦。」老和尚更覺奇怪,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塔房,不一會兒,果然見小和尚兩腳慢慢離地,身體越升越高。小和尚開心得大叫:「師傅,快看!」老和尚卻沒吭聲,只是留神四處觀察。

  當小和尚就快升到最高一層時,老和尚順眼一瞧,不禁大吃一驚。原來塔棚口上,一條巨蟒正張開血盆大口,把小和尚往肚子裡吸呢!他大喝一聲:「黑蟒!」黑蟒受驚,一下子縮了頭,小和尚「撲通」一聲落在了地上。老和尚把嚇癱的小和尚往肩上一扛,背出塔房,回身急忙把塔門鎖上。老和尚招來眾和尚,把情況一說明,當下一合計,決定用火燒來除掉巨蟒以絕後患。大伙說幹就幹,不到半天工夫就到山裡砍了許多柴來。他們打開塔門把柴火堆得老高,熊熊大火燒死了黑蟒,也燒掉了塔棚和木梯,從此嵩岳寺中便只剩下一座沒有塔棚和木梯的空塔了。

  No.3 陝西西安大雁塔

  年代:始建於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現存為武則天長安年間(公元701年—704年)原址重建,是塊頭最大的古塔。

  類型:四方形樓閣式磚砌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

  名塔簡介:大雁塔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塔身七層,通高64.5米。大雁塔是8世紀為保存玄奘法師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塔磚,是佛塔這一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著佛教傳播而東傳入中原地區並中國文化的典型物證。

  大雁塔是磚仿木結構的四方形樓閣式磚塔,由塔基、塔身、塔剎組成,現通高為64.517米。塔基高4.2米,南北約48.7米,東西45.7米;塔體呈方錐形,平面呈正方形,底邊長為25.5米,塔身高59.9米,塔剎高4.87米。塔體各層均以青磚模仿唐代建築砌簷柱、斗拱、欄額、檀枋、簷椽、飛椽等仿木結構,磨磚對縫砌成,結構嚴整,磨磚對縫堅固異常。塔身各層壁面都用磚砌扁柱和闌額,柱的上部施有大鬥,在每層四面的正中各開闢一個磚拱券門洞。塔內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層均有樓板,設置扶梯,可盤旋而上至塔頂。一層二層多起方柱隔為九開間,三四層為七開間,五六七八層為五開間。塔上陳列有佛舍利子、佛足石刻、唐僧取經足跡石刻等。

  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桅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西門楣為阿彌陀佛說法圖,圖中刻有富麗堂皇的殿堂。畫面佈局嚴謹,線條遒勁流暢,傳為唐代畫家閻立本的手筆。底層南門洞兩側鑲嵌著唐代書法家褚遂良所書,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所撰《述三藏聖教序記》兩通石碑,具有很高藝術價值,人稱「二聖三絕碑」。整個建築氣魄宏大,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格調莊嚴古樸,是保存比較完好的樓閣式塔。在塔內可俯視西安古城。

  前世今生:大雁塔始建於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層磚塔。在武則天長安年間重建。後來又經過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朝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唐代高僧玄奘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玄奘法師從天竺取回佛經,曾在慈恩寺主持寺務,以「恐人代不常,經本散失,兼防火難」並妥善安置經像舍利為由,擬於慈恩寺正門外造石塔一座,遂於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附圖表上奏。唐高宗由於玄奘所規劃浮圖總高三十丈,以工程浩大難以成就,又不願法師辛勞為由,恩准朝廷資助在寺西院建五層磚塔。此塔名雁塔,由於後來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磚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層皆存舍利。玄奘法師親自主持建塔,歷時兩年建成。因磚表土心,風雨剝蝕,五十餘年後塔身逐漸塌損。

  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桅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西門楣為阿彌陀佛說法圖,圖中刻有富麗堂皇的殿堂。畫面佈局嚴謹,線條遒勁流暢,傳為唐代畫家閻立本的手筆。底層南門洞兩側鑲嵌著唐代書法家褚遂良所書,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所撰《述三藏聖教序記》兩通石碑,具有很高藝術價值,人稱「二聖三絕碑」。整個建築氣魄宏大,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格調莊嚴古樸,是保存比較完好的樓閣式塔。在塔內可俯視西安古城。

  前世今生:大雁塔始建於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層磚塔。在武則天長安年間重建。後來又經過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朝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唐代高僧玄奘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玄奘法師從天竺取回佛經,曾在慈恩寺主持寺務,以「恐人代不常,經本散失,兼防火難」並妥善安置經像舍利為由,擬於慈恩寺正門外造石塔一座,遂於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附圖表上奏。唐高宗由於玄奘所規劃浮圖總高三十丈,以工程浩大難以成就,又不願法師辛勞為由,恩准朝廷資助在寺西院建五層磚塔。此塔名雁塔,由於後來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磚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層皆存舍利。玄奘法師親自主持建塔,歷時兩年建成。因磚表土心,風雨剝蝕,五十餘年後塔身逐漸塌損。

  武則天長安年間(公元701年—704年),女皇武則天和王公貴族,施錢在原址上重新建造,新建為七層青磚塔(另一說,公元704年大雁塔改建成,塔增高至10層。公元931年,五代時後唐時期對大雁塔進行改建,降至七層)。唐末以後,慈恩寺寺院屢遭兵火,殿宇焚燬,只有大雁塔獨存。公元931年(五代後唐長興二年)對大雁塔再次修葺。後來西安地區發生了幾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頂震落,塔身震裂。(原先塔高11層)。

  唐代許多著名詩人登臨大雁塔都留下傳誦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 「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章八元的「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空中」等。尤其是唐代詩人岑參的《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淨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詩人氣勢磅礡的描寫與富於哲理的感歎,常常在人們登塔時引起共鳴。大雁塔的恢宏氣勢由此可見。公元1604年(明朝萬曆二十三年)在維持了唐代塔體的基本造型上,在其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層,使其造型比以前更寬大,即是現今所見的大雁塔造型。大雁塔於1961年國務院頒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大雁塔經過一次整修,基本保持了原來的風貌。

  名塔典故:取名傳說:大雁塔,真的與雁有關嗎?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他在印度所聞僧人埋雁造塔的傳說,解釋了最可信的雁塔由來之論說。《大唐西域記》卷九載:在摩伽陀國的因陀羅勢羅婁河山中,有雁塔,相傳雁投身欲開悟小乘教徒,也許這一記事就是雁塔名稱的出處。

  相傳很久以前,摩揭陀國(今印度比哈爾邦南部)的一個寺院內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淨食(即雁、鹿、犢肉)。一天,空中飛來一群雁。有位和尚見到群雁,信口說:「今天大家都沒有東西吃了,菩薩應該知道我們肚子餓呀!」話音未落,一隻雁墜死在這位和尚面前,他驚喜交加,遍告寺內眾僧,都認為這是如來佛在教化他們。於是就在雁落之處,以隆重的儀式葬雁建塔,並取名雁塔。唐朝高僧玄奘於公元629年至645年間,在印度遊學時,瞻仰了這座雁塔。回國後,在慈恩寺譯經期間,為存放從印度帶回的經書佛像,於公元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磚塔,這座塔就叫雁塔。名稱延續至今未變。

  舍利之謎:大雁塔與佛舍利可謂密切相關。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師當初為存放從西域所取經像舍利而建造此塔,玄奘法師究竟從西域帶回多少舍利,在《法師傳》中記載僅說是150枚肉舍利和一函骨舍利,具體數量未能說明。而在同書描寫修塔一節時,說明「層層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萬餘粒。」後經武則天長安年從新改建時,將塔中原有舍利如何處置,就未有詳實的史料記載。玄奘法師歷經千辛萬苦所取佛之舍利是另行存放?還是散失無有下落?就不得而知,最終成為千古之謎!所以說玄奘取經帶回的佛舍利究竟在什麼地方?有沒有在大雁塔的地宮,還是在塔的哪個部位存放,實為千古之謎,只好有待千年後有機會得以發掘時,才能澄清。

  名塔典故:取名傳說:大雁塔,真的與雁有關嗎?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他在印度所聞僧人埋雁造塔的傳說,解釋了最可信的雁塔由來之論說。《大唐西域記》卷九載:在摩伽陀國的因陀羅勢羅婁河山中,有雁塔,相傳雁投身欲開悟小乘教徒,也許這一記事就是雁塔名稱的出處。

  相傳很久以前,摩揭陀國(今印度比哈爾邦南部)的一個寺院內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淨食(即雁、鹿、犢肉)。一天,空中飛來一群雁。有位和尚見到群雁,信口說:「今天大家都沒有東西吃了,菩薩應該知道我們肚子餓呀!」話音未落,一隻雁墜死在這位和尚面前,他驚喜交加,遍告寺內眾僧,都認為這是如來佛在教化他們。於是就在雁落之處,以隆重的儀式葬雁建塔,並取名雁塔。唐朝高僧玄奘於公元629年至645年間,在印度遊學時,瞻仰了這座雁塔。回國後,在慈恩寺譯經期間,為存放從印度帶回的經書佛像,於公元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磚塔,這座塔就叫雁塔。名稱延續至今未變。

  舍利之謎:大雁塔與佛舍利可謂密切相關。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師當初為存放從西域所取經像舍利而建造此塔,玄奘法師究竟從西域帶回多少舍利,在《法師傳》中記載僅說是150枚肉舍利和一函骨舍利,具體數量未能說明。而在同書描寫修塔一節時,說明「層層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萬餘粒。」後經武則天長安年從新改建時,將塔中原有舍利如何處置,就未有詳實的史料記載。玄奘法師歷經千辛萬苦所取佛之舍利是另行存放?還是散失無有下落?就不得而知,最終成為千古之謎!所以說玄奘取經帶回的佛舍利究竟在什麼地方?有沒有在大雁塔的地宮,還是在塔的哪個部位存放,實為千古之謎,只好有待千年後有機會得以發掘時,才能澄清。

  No.4 雲南大理千尋塔

  年代: 始建於唐代南詔勸豐佑時期(公元824年-859年),主體一直保存至今。

  類型: 方形密簷式空心磚砌佛塔

  地理位置:聳立於今雲南大理舊城西北蒼山腳下崇聖寺前東側。

  名塔簡介:崇聖寺三塔中,大塔居前,又名千尋塔,全稱「法界通靈明道乘塔」。千尋塔始建於公元九世紀,在大理屬南詔國勸豐佑時期(公元824年-859年),約當內地唐代中晚期。是中國偶數古塔中層數最多的塔,是密簷塔中簷數最多者,也是比例最為細高者,其造型風格與西安小雁塔相似,具有典型的唐塔風格。各層次之間的差距整齊對稱,上下渾如一體,表現出一種承貫連接、渾厚有力、莊嚴流暢的初盛唐之風,深刻地打上了中原文化的烙印。

  塔高69.13米,為16級方形密簷式空心磚塔。下有三層台基,下層長50米,寬(東、西)30米,高4米;中層方30米,高1.2米,四面有欄杆;上層磚砌須彌座,方20米,高2米。塔身方10米,四壁厚3.3米,中空3.3米,內空成井筒狀。自底層至14層,用48×24×5厘米條磚丁順平鋪砌築,外層比內層高12厘米;14以上為實心,中安剎軸。塔身除下層高13.45米外,往上各層高度逐步降低,寬度也逐漸收縮;每層間用磚12-14層疊澀砌出塔簷,簷寬1.2米,其外形成流線形。各層塔身四面逐級交錯砌出位置相對的券洞二孔,淺佛龕兩側砌出亭閣式塔,中有大理石梵文注碑,各龕放置石雕佛、菩薩像,現存在19軀。塔頂蓋有直徑2.28米的覆釜,有八角形法輪紋飾,釜以上有仰蓮、相輪、雙圓珠寶蓋及火焰珠組成的塔剎。塔剎1952年地震時被毀。塔下有明朝黔國公沐氏楷書「永鎮山川」四個大字,每字縱橫四丈,用文石鑿成。

  千尋塔塔體中部稍粗,輪廓略呈弧線形,渾厚靜穆而又給人以柔和流暢的視覺感受,與中原唐塔又不完全一樣,有著獨特的蒼洱地區特色。設計者別出心裁在塔頂四角放置了為唐塔所沒有的銅鑄金翅鳥,據說這樣可以鎮壓洱海中不時發難的龍妖水怪。這四隻塔頂金翅鳥,雖然有人認為是佛教傳說中的大鵬金翅鳥,是舍利佛的變相,但是當地的白族人民卻從來都叫它金雞。雞曾是白族先民圖騰崇拜的動物之一,是有著蒼洱地區文化色彩的神物。它向四面八方昂首注目、展翅欲飛的勃勃英姿,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土著文化與佛教相融合的意味。金雞傲立佛塔之上,使佛塔體現的那種超越永恆精神受到了壓抑與阻遏,又似乎說明了蒼洱地區土著文化在吸收、移植外來文化過程中對佛教文化的改造,力圖用土著文化的精神融匯佛教的形式。千尋塔東臨洱海,西負點蒼山,是南詔都城大理的標誌性建築。在千尋塔的西面,南北對稱有兩座八角平面磚砌密簷式塔,二塔形象和大小相近,高度均約40米,大約建於宋代。三塔峙立,為大理的秀麗湖山增添了不少美色。

  前世今生:建築年代有唐貞觀六年(632)尉遲敬德監造說,有開元元年(713)大匠恭韜徽義所造說;有開成元年(836)聖僧李賢定立說。另據寺內銅鐘鑄有「建極十二年」字;「建極」為南詔大蒙國十一代王世隆年號,當唐鹹通十二年(871),則築塔年代應不晚於此。據專家們初步斷定,主塔——千尋塔建於唐開成年間,兩座小塔略晚於千尋塔,約於五代時期(公元907~960年)建成。三塔已維修多次。千尋塔建於公元九世紀,在大理屬南詔國,約當內地唐代中晚期。規模宏偉,設計水平高超。雖經一千多年的風雨剝蝕和無數次地震的搖擺,塔基仍很堅固,塔身也未見傾斜。據《南詔野史》記載:塔上有一萬一千多尊銅佛,用銅40500斤。

  千尋塔塔體中部稍粗,輪廓略呈弧線形,渾厚靜穆而又給人以柔和流暢的視覺感受,與中原唐塔又不完全一樣,有著獨特的蒼洱地區特色。設計者別出心裁在塔頂四角放置了為唐塔所沒有的銅鑄金翅鳥,據說這樣可以鎮壓洱海中不時發難的龍妖水怪。這四隻塔頂金翅鳥,雖然有人認為是佛教傳說中的大鵬金翅鳥,是舍利佛的變相,但是當地的白族人民卻從來都叫它金雞。雞曾是白族先民圖騰崇拜的動物之一,是有著蒼洱地區文化色彩的神物。它向四面八方昂首注目、展翅欲飛的勃勃英姿,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土著文化與佛教相融合的意味。金雞傲立佛塔之上,使佛塔體現的那種超越永恆精神受到了壓抑與阻遏,又似乎說明了蒼洱地區土著文化在吸收、移植外來文化過程中對佛教文化的改造,力圖用土著文化的精神融匯佛教的形式。千尋塔東臨洱海,西負點蒼山,是南詔都城大理的標誌性建築。在千尋塔的西面,南北對稱有兩座八角平面磚砌密簷式塔,二塔形象和大小相近,高度均約40米,大約建於宋代。三塔峙立,為大理的秀麗湖山增添了不少美色。

  前世今生:建築年代有唐貞觀六年(632)尉遲敬德監造說,有開元元年(713)大匠恭韜徽義所造說;有開成元年(836)聖僧李賢定立說。另據寺內銅鐘鑄有「建極十二年」字;「建極」為南詔大蒙國十一代王世隆年號,當唐鹹通十二年(871),則築塔年代應不晚於此。據專家們初步斷定,主塔——千尋塔建於唐開成年間,兩座小塔略晚於千尋塔,約於五代時期(公元907~960年)建成。三塔已維修多次。千尋塔建於公元九世紀,在大理屬南詔國,約當內地唐代中晚期。規模宏偉,設計水平高超。雖經一千多年的風雨剝蝕和無數次地震的搖擺,塔基仍很堅固,塔身也未見傾斜。據《南詔野史》記載:塔上有一萬一千多尊銅佛,用銅40500斤。

  大理三塔有神奇的抗地震能力。據記載,明代正德乙亥(1515)年五月六日,千尋塔「折裂如破竹」,10天後又自動彌合,安然元恙。1925年大理發生強烈地震,城內房屋倒塌99%,而三塔巍然不動,僅震落主塔塔頂的寶剎,金鵬倒毀,這不能不說是奇跡。由此可看出三塔具有根高的建築技術價值。

  1961年3月將三塔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1977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對三塔進行了精心維修。1978年和1979年先後兩次於千尋塔塔頂和塔基內清理出南詔、大理時期的佛像、寫本佛經等各種珍貴文物600餘件。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南詔、大理國時期文物中最豐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一尊金質造像,重1135克,高0.24米。此外還有刻字銅片,佛經,各式銅鏡,各種藥物,如硃砂、沉砂、檀香、鹿茸、珊瑚、雲母等,及大量珍珠、瑪瑙、水晶、珊瑚、繪畫等,包括《金剛般若經》圖卷《大陀羅尼經》等珍貴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據載,南詔時期雲南境內有小寺三千,大寺八百。當時大理崇聖寺成為佛教活動中心,而大理也被稱為「佛國」、「妙香國」。透過三塔,我們不難想像佛教文化對大理的深刻影響。

  名塔典故:千年不倒之謎:在當時,大理國的白族居民就能建造高達69米堪稱中國南方第一塔的千尋塔,無疑是一個歷史的奇跡,是勞動人民智慧和財富的結晶。千餘年來,千尋塔是如何建成的仍是一個難解之謎。相傳,古時修建三塔,採用的是墊一層土修一層塔的方法,塔修好後,將土築層挖去,讓塔顯現出來,故三塔的建造方法一直都有「堆土建塔」和「挖土現塔」之說。由此也不難想見,南詔時期的大理已經呈現出經濟繁榮,文化異彩紛呈,民族團結的空前盛況。

  千尋塔何以能聳立一千多年而不倒?大概在其設計與建造技術上已達到相當高的科技水平,最突出的是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千尋塔的整個外形呈方形,但又採用空心筒式結構,這種空心筒式結構上有很均勻的向心拉力,能減少橫剪力的影響,因而抗震能力和抗風能力都很強。另外,在塔址的選擇、塔基的處理、塔壁的建造、券龕窗洞的交替安排、塔磚的燒製等方面都十分精密細緻、科學合理。雖歷經滄桑,但巋然不動。椐說,昆弘治十二年(1499年)大地震,大理城變成了一片廢墟,但三塔依然屹立如初,堪稱名跡,當地老百姓還以為是神靈保護的結果。千尋塔筆直矗立,塔尖直指蒼穹藏匿但站在正面看,南北兩塔卻都明顯的傾斜度,各自向千尋塔傾斜,這種設計的難度超乎一般工匠的想像,這樣的設計大概也是出於抗震能力的考慮,涉及到多方面的科學技術,人們也許會聯想到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比薩斜塔始建於1174年,完成於1350年,完成時間晚於大理崇聖寺三塔中的南北兩塔,崇聖寺三塔的南北塔的生命力可以和比薩斜塔相比美。大理國時期的工匠們是怎樣完成南北塔的設計和施工?現在仍然是個未解之謎。

  建塔傳說:相傳在建大塔時,不用腳手架,建好一層,就在四周堆上泥土變成可供建塔者上下的坡道。塔建成後,逐步將土運走,使塔體從中脫穎而出。因此,在民間有「馬馱磚石到塔尖」的傳聞。據傳,在建塔時的土坡,曾延伸到距離塔體南北兩側數里之處的地方,至今留下了「七里橋」和「五里橋」兩個地名。這些雖只是傳說,但由此可以想見當年建塔工程的浩大、艱巨。

  千尋塔何以能聳立一千多年而不倒?大概在其設計與建造技術上已達到相當高的科技水平,最突出的是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千尋塔的整個外形呈方形,但又採用空心筒式結構,這種空心筒式結構上有很均勻的向心拉力,能減少橫剪力的影響,因而抗震能力和抗風能力都很強。另外,在塔址的選擇、塔基的處理、塔壁的建造、券龕窗洞的交替安排、塔磚的燒製等方面都十分精密細緻、科學合理。雖歷經滄桑,但巋然不動。椐說,昆弘治十二年(1499年)大地震,大理城變成了一片廢墟,但三塔依然屹立如初,堪稱名跡,當地老百姓還以為是神靈保護的結果。千尋塔筆直矗立,塔尖直指蒼穹藏匿但站在正面看,南北兩塔卻都明顯的傾斜度,各自向千尋塔傾斜,這種設計的難度超乎一般工匠的想像,這樣的設計大概也是出於抗震能力的考慮,涉及到多方面的科學技術,人們也許會聯想到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比薩斜塔始建於1174年,完成於1350年,完成時間晚於大理崇聖寺三塔中的南北兩塔,崇聖寺三塔的南北塔的生命力可以和比薩斜塔相比美。大理國時期的工匠們是怎樣完成南北塔的設計和施工?現在仍然是個未解之謎。

  建塔傳說:相傳在建大塔時,不用腳手架,建好一層,就在四周堆上泥土變成可供建塔者上下的坡道。塔建成後,逐步將土運走,使塔體從中脫穎而出。因此,在民間有「馬馱磚石到塔尖」的傳聞。據傳,在建塔時的土坡,曾延伸到距離塔體南北兩側數里之處的地方,至今留下了「七里橋」和「五里橋」兩個地名。這些雖只是傳說,但由此可以想見當年建塔工程的浩大、艱巨。

  No.5 江蘇蘇州虎丘塔

  年代:始建於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現存為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並保存至今,「東方比薩斜塔」。

  類型:仿樓閣式磚木套筒式結構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江蘇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

  名塔簡介:虎丘塔,始建於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初建成木塔,後毀。仍存的虎丘塔建於公元959年(後周顯德六年),落成於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比義大利比薩斜塔早建200多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磚塔之一,(見嵩岳寺塔)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五代建築。該塔為仿樓閣式磚木套筒式結構。由8個外墩和4個內墩支承。屋簷為仿木斗拱,飛簷起翹。塔內有兩層塔壁,彷彿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層間的連接以疊澀砌作的磚砌體連接上下和左右。虎丘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七級。由外壁、迴廊和塔心三部分組成。塔頂的鐵剎已倒。現存塔身高度為47米。磚砌建築結構比例適度,各層高度並非有規則的遞減。塔身的平坐、勾欄等均用磚造,唯外簷斗拱則為磚木混合建築。每層塔壁的外表,都模仿木構建築式樣:轉角處砌有半圓形的磚倚角,壁面上又立有二柱,將壁面分為3間,當中1間為塔門,左右兩間是磚砌直欞窗。從塔門至迴廊有一走道,廊內是塔心。塔身由底向上逐層縮小,輪廓有微微鼓出的曲線,造形美觀。塔內每層都繪有彩色牡丹花壁畫,澤彩鮮艷,技法卓絕。內墩之間有十字通道與迴廊溝通,外墩間有8個壺門與平座(即外迴廊)連通,設計完全體現了唐宋時代的建築風格。是10世紀長江流域磚塔的代表作。由於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礎設計構造不完善等原因,從明代起,虎丘塔就開始向西北傾斜。經專家測量,塔尖傾斜2.34米,塔身最大傾斜度為3度59分,虎丘斜塔也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

  前世今生:虎丘塔是雲巖寺的塔,又稱雲巖寺塔,始建於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據地方志記載,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後毀。現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築的。該塔建於五代周顯德六年(959年),建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比義大利比薩斜塔早建200多年。塔身平面呈八角形,高7層,磚身木簷。由於從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因而頂部和木簷都遭到了毀壞。原來的高度已無法知道,現存的塔身高47.5米。

  虎丘塔又是一座著名的斜塔,通過對塔體及基礎的考察可知,塔是建於基岩層上的。據記載,虎丘山為西南——東北走勢,建在基岩層上的塔也就往東北方向傾斜。但現在傾斜的虎丘塔塔身的第七層卻又向西南方向斜了過去,就像是矯枉過正。由此可見,早在建塔之初,隨著塔體的增高,塔身的重量也增加,尚未竣工,塔身已經向東北方向傾斜了。為了矯正塔的重心,虎丘塔在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改建第七層時,當時工匠們有意曾將此位置略向相反方向校正,以改變重心,糾正傾斜,也曾起過一定的作用。但近300多年來塔身傾斜還在繼續發展中,可能是由於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的原因所引起的。現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塔中心垂直線已達2.34米,斜度為2.48度。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

  劉敦楨先生於1954年在《文物參考資料》(即今《文物》期刊前身)上發表了《蘇州雲巖寺塔》的論文,科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虎丘塔的歷史和現狀,為後人維修和研究虎丘塔奠定了基礎。1956年至1957年,蘇州有關部門開始了搶修虎丘塔的工作。1981年至1986年,虎丘塔又進行了第二次大修。這次以加固塔基和基礎為主,在塔底外圍2—2.8米處共打了44個深坑,直至岩石層。再在坑裡構築混凝土殼體基礎,力圖從根本上消除塔體沉降和傾斜的威脅。塔體穩定,傾斜和沉降的變化都降到了極小的範圍。1961年,虎丘塔(雲巖寺塔)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前世今生:虎丘塔是雲巖寺的塔,又稱雲巖寺塔,始建於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據地方志記載,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後毀。現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築的。該塔建於五代周顯德六年(959年),建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比義大利比薩斜塔早建200多年。塔身平面呈八角形,高7層,磚身木簷。由於從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因而頂部和木簷都遭到了毀壞。原來的高度已無法知道,現存的塔身高47.5米。

  虎丘塔又是一座著名的斜塔,通過對塔體及基礎的考察可知,塔是建於基岩層上的。據記載,虎丘山為西南——東北走勢,建在基岩層上的塔也就往東北方向傾斜。但現在傾斜的虎丘塔塔身的第七層卻又向西南方向斜了過去,就像是矯枉過正。由此可見,早在建塔之初,隨著塔體的增高,塔身的重量也增加,尚未竣工,塔身已經向東北方向傾斜了。為了矯正塔的重心,虎丘塔在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改建第七層時,當時工匠們有意曾將此位置略向相反方向校正,以改變重心,糾正傾斜,也曾起過一定的作用。但近300多年來塔身傾斜還在繼續發展中,可能是由於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的原因所引起的。現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塔中心垂直線已達2.34米,斜度為2.48度。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

  劉敦楨先生於1954年在《文物參考資料》(即今《文物》期刊前身)上發表了《蘇州雲巖寺塔》的論文,科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虎丘塔的歷史和現狀,為後人維修和研究虎丘塔奠定了基礎。1956年至1957年,蘇州有關部門開始了搶修虎丘塔的工作。1981年至1986年,虎丘塔又進行了第二次大修。這次以加固塔基和基礎為主,在塔底外圍2—2.8米處共打了44個深坑,直至岩石層。再在坑裡構築混凝土殼體基礎,力圖從根本上消除塔體沉降和傾斜的威脅。塔體穩定,傾斜和沉降的變化都降到了極小的範圍。1961年,虎丘塔(雲巖寺塔)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塔典故:撐腰糕風俗:蘇州民間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不知是哪一個朝代,虎丘塔傾斜得越來越厲害,急壞了土地公公,他想來想去,只能用神威來救虎丘塔。這天晚上,蘇州城的男女老少個個做了個夢,夢中被喊去拉繩,拉正虎丘塔。第二天一早醒來,人人都覺得腰酸背痛。據說,蘇州吃「撐腰糕」的風俗就是從這件事開始的。虎丘塔來源傳說:太湖邊上有一座小山叫官山,官山南面有個小村叫上濱村。這一帶土肥水清,風景優美,這裡的人生活過得蠻不錯的。可是到了五代十國的時候,天下大亂,出了許多皇帝互相爭奪地盤,經常打仗。一國裡內部也亂成一團,大臣們勾心鬥角,爭權奪利,都想當皇帝,因而互相殘殺。這樣兵荒馬亂,田園荒蕪,苦煞了老百姓。

  不料有一天,大白天的突然烏濛濛的,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接著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大作,在狂風暴雨之中,還聽到一聲「轟隆隆」巨響。待到風停雨住,人們出門一看,有座寶塔豎在村邊,遮住了陽光,阻塞了通路。百姓們看到天上飛來一座寶塔,不曉得是福是禍,議論紛紛。這時候有個想做皇帝的人,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就放風說:「喜事!喜事!寶塔鎮龍地,皇帝出這裡。」可是百姓一聽,氣上心來,一商量,決定要砸掉寶塔。於是村裡的男女老少,拿了各種利器去砸寶塔。人多手快,三砸兩扒,便把塔頂、簷角都砸碎了,塔身也砸得歪斜了,真是遍體鱗傷。這樣,寶塔受不了了,好像有靈性一樣,竟拔地而起,飛上天空。

  那座寶塔在天空飄啊飄啊,也不知飄了多少時日。這一日,齊天大聖孫悟空大鬧天宮,打出了南天門,回到了花果山去,剛好經過這裡。他見一座寶塔在空中飄蕩,忙用金箍棒一撥,將寶塔接在手中。心想今天運氣蠻好,準備帶回花果山去欣賞。當他行到了蘇州上空時,瞧見了一座小小的山峰,蒼翠秀麗,景色飴人,便停下來低頭細看,越看越覺得勝過花果山,直樂得抓耳撓腮,眉開眼笑,忍不住手舞足蹈起來,還連聲叫「妙!妙!」這一高興不要緊,寶塔卻失手落地,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虎丘山頂上。可惜,沒有放正,有點斜。孫悟空吃剩下的半個鮮桃也滑落下來,落在虎丘山半山腰,化為半個石桃了。他夾在腋下的一瓶美酒也跌落下來,還在山上砸開了一座「鐵華巖」。這個巖泉,形狀如瓶,泉水特別甘洌,後人稱為「天下第三泉」。從此以後,虎丘山的風景更加美麗誘人。只是這座寶塔至今還是斜的。

  那座寶塔在天空飄啊飄啊,也不知飄了多少時日。這一日,齊天大聖孫悟空大鬧天宮,打出了南天門,回到了花果山去,剛好經過這裡。他見一座寶塔在空中飄蕩,忙用金箍棒一撥,將寶塔接在手中。心想今天運氣蠻好,準備帶回花果山去欣賞。當他行到了蘇州上空時,瞧見了一座小小的山峰,蒼翠秀麗,景色飴人,便停下來低頭細看,越看越覺得勝過花果山,直樂得抓耳撓腮,眉開眼笑,忍不住手舞足蹈起來,還連聲叫「妙!妙!」這一高興不要緊,寶塔卻失手落地,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虎丘山頂上。可惜,沒有放正,有點斜。孫悟空吃剩下的半個鮮桃也滑落下來,落在虎丘山半山腰,化為半個石桃了。他夾在腋下的一瓶美酒也跌落下來,還在山上砸開了一座「鐵華巖」。這個巖泉,形狀如瓶,泉水特別甘洌,後人稱為「天下第三泉」。從此以後,虎丘山的風景更加美麗誘人。只是這座寶塔至今還是斜的。

  No.6 河南開封鐵塔

  年代:始建於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原為木塔,後毀。現存建於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並保存至今。

  類型:高層通體褐色琉璃磚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河南省開封城內東北隅鐵塔公園內。

  名塔簡介:鐵塔原名開寶寺塔,重建於北宋皇祐元年,即公元1049年,鐵塔成等邊八角形,共十三層,高55.88米,底層每面闊為4.16米,向上逐層遞減。因其通體鑲嵌褐色琉璃磚,顏色近似鐵色,從元代起,民間俗稱為「鐵塔」。鐵塔以卓絕的建築藝術聞名中外,從建築藝術上講,鐵塔可稱上是一座非常完美的巨型藝術品,遠望,鐵色琉璃瓦遍飾全身,色調具有鐵打銅鑄的深厚氣質,而且整座塔身上下收分比例協調自然,視覺差比例勻稱美觀,氣勢驚人。而走近細看,遍身裝飾都是琉璃浮雕藝術品,各種花紋磚有50餘種,有佛像磚,有菩薩、飛天、五僧、立僧、供養人、伎樂等;有動物圖案磚,有獅子、雲龍、降龍、雙龍、麒麟等;有花卉磚,有寶相花、海石榴花、蓮荷花、牡丹花、芍葯花等,還有瓔珞、流蘇等裝飾花紋磚。而在挑角、拔簷、轉角等處採用各種藝術裝飾磚,有嬪伽、麒麟、套獸、雲龍貓頭、重簷滴水等,共20多種,如每一個挑角處都是人頭鳥身的嬪伽領頭,後有獨角脊獸,下面是蟬肚老角梁伸出套獸頭,套獸口含風鈴,勾列出非常美麗的曲線。可以說每塊磚都是做工精細、栩栩如生,非常完美的琉璃藝術品。

  鐵塔有技術含量很高的科學技術價值。在建塔選材上就吸取了其前身木塔雷擊燒燬的教訓,而採用了絕緣的、不導電的琉璃瓷磚,避免了大雨雷擊的可能性。瓷磚另一個特點是應壓強度高,堅固牢靠,在塔門的設計上也是獨具匠心,不用發券的半圓門,而採用上尖下方的圭形門,用五層雲紋磚逐層收壓,其外觀象佛龕,而更為堅固。其設計精巧,結構堅固,雖經地震、河患、狂風暴雨和人為的破壞,仍巍然屹立。塔高居我國現存琉璃塔之首。鐵塔層層建有明窗,一層向北,二層向南,三層向西,四層向東,以上雷同,其它如盲窗。明窗具有透光、通風、瞭望、減輕強風對塔身的衝擊力等多種功能。建塔所用的磚,是專門燒製的各種形狀的琉璃結構磚,磚有20多種,規格各異,有榫有眼,砌成塔身,恰到好處,堅固美觀。鐵塔外面的鐵色琉璃磚,磚面花紋圖案達50餘種,其中有波濤樣雲、飛天、仙姑、雲龍、坐佛、菩薩、伎樂、僧人、麒麟、獅子、花卉等,每塊琉璃磚都是藝術品。據《如夢錄》記載,基座辟有南北二門,南門上有一塊「天下第一塔」門匾,基座下有八稜方池,北面有小橋可跨池而過,由小橋進北門入塔。可見,鐵塔曾是座落在水池上的水中塔,建築藝術風格之奇特,實屬罕見。

  前世今生:鐵塔原名開寶寺塔,重建於北宋皇祐元年,即公元1049年,八角十三層,高55.63米,是開封僅存的兩處北宋地面文物之一。因其通體鑲嵌褐色琉璃磚,顏色近似鐵色,從元代起,民間俗稱為「鐵塔」。史書上說,開封鐵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於開寶寺福勝院內,始建於太平興國七年,也說是公元982年,建成於宋太宗端拱二年,謂之福勝塔,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有金光出相輪,車駕臨幸,舍利乃見,因賜名靈感塔」。當時吳越王降宋,宋太祖趙匡胤就把吳越國進貢的阿育王佛舍利供奉在東京的滋福殿中,後來又命人在城內開寶寺的福聖院中修建了當時被稱為「京城之冠」的13層木塔,用作供奉,這座就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開寶寺塔。

  靈感木塔,僅存世56年,就於宋仁宗慶歷四年六月,遭雷擊而焚燬了。靈感木塔被「天火」焚燬後,宋仁宗曾派人將塔基掩埋的佛舍利掘出,迎入宮中供奉,令京王公貴人瞻禮,爭施金帛。隨後又送還開寶寺。 「仁宗皇佑元年,詔重建靈感塔藏舍利」。重新修建的琉璃磚塔高55.63米,八角十三層。在近千年前就具有高超的建築技術價值、精美的建築藝術價值和技術含量很高的建築科技價值。所以在900多年中,歷經了37次地震,18次大風,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特別是「宋神宗熙寧元年夏五月京師開化坊醴泉出,自秋七月至冬十一月地震者六、數刻不止,有聲如雷,樓櫓民舍摧折壓死者甚眾。」鐵塔確安然無恙。

  鐵塔有技術含量很高的科學技術價值。在建塔選材上就吸取了其前身木塔雷擊燒燬的教訓,而採用了絕緣的、不導電的琉璃瓷磚,避免了大雨雷擊的可能性。瓷磚另一個特點是應壓強度高,堅固牢靠,在塔門的設計上也是獨具匠心,不用發券的半圓門,而採用上尖下方的圭形門,用五層雲紋磚逐層收壓,其外觀象佛龕,而更為堅固。其設計精巧,結構堅固,雖經地震、河患、狂風暴雨和人為的破壞,仍巍然屹立。塔高居我國現存琉璃塔之首。鐵塔層層建有明窗,一層向北,二層向南,三層向西,四層向東,以上雷同,其它如盲窗。明窗具有透光、通風、瞭望、減輕強風對塔身的衝擊力等多種功能。建塔所用的磚,是專門燒製的各種形狀的琉璃結構磚,磚有20多種,規格各異,有榫有眼,砌成塔身,恰到好處,堅固美觀。鐵塔外面的鐵色琉璃磚,磚面花紋圖案達50餘種,其中有波濤樣雲、飛天、仙姑、雲龍、坐佛、菩薩、伎樂、僧人、麒麟、獅子、花卉等,每塊琉璃磚都是藝術品。據《如夢錄》記載,基座辟有南北二門,南門上有一塊「天下第一塔」門匾,基座下有八稜方池,北面有小橋可跨池而過,由小橋進北門入塔。可見,鐵塔曾是座落在水池上的水中塔,建築藝術風格之奇特,實屬罕見。

  前世今生:鐵塔原名開寶寺塔,重建於北宋皇祐元年,即公元1049年,八角十三層,高55.63米,是開封僅存的兩處北宋地面文物之一。因其通體鑲嵌褐色琉璃磚,顏色近似鐵色,從元代起,民間俗稱為「鐵塔」。史書上說,開封鐵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於開寶寺福勝院內,始建於太平興國七年,也說是公元982年,建成於宋太宗端拱二年,謂之福勝塔,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有金光出相輪,車駕臨幸,舍利乃見,因賜名靈感塔」。當時吳越王降宋,宋太祖趙匡胤就把吳越國進貢的阿育王佛舍利供奉在東京的滋福殿中,後來又命人在城內開寶寺的福聖院中修建了當時被稱為「京城之冠」的13層木塔,用作供奉,這座就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開寶寺塔。

  靈感木塔,僅存世56年,就於宋仁宗慶歷四年六月,遭雷擊而焚燬了。靈感木塔被「天火」焚燬後,宋仁宗曾派人將塔基掩埋的佛舍利掘出,迎入宮中供奉,令京王公貴人瞻禮,爭施金帛。隨後又送還開寶寺。 「仁宗皇佑元年,詔重建靈感塔藏舍利」。重新修建的琉璃磚塔高55.63米,八角十三層。在近千年前就具有高超的建築技術價值、精美的建築藝術價值和技術含量很高的建築科技價值。所以在900多年中,歷經了37次地震,18次大風,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特別是「宋神宗熙寧元年夏五月京師開化坊醴泉出,自秋七月至冬十一月地震者六、數刻不止,有聲如雷,樓櫓民舍摧折壓死者甚眾。」鐵塔確安然無恙。

  元代開寶寺除鐵塔外,殿宇建築毀於戰火。到了明代,從明洪武十六年,到明萬曆十八年多次對鐵塔進行修繕,並重新修建了寺院的山門、鐘樓、殿宇等,恢復了昔日宏偉壯麗的規模,寺院改名為祐國寺,特別是在明天順元年英宗皇帝賜「祐國寺」匾額,影響很大。鐵塔也隨之稱為祐國寺塔。到了清代,寺院改名為大延壽甘露寺,因寺名太長,鐵塔仍保持原名為祐國寺塔。特別是在塔身內每層塔門對面的塔身牆壁正中,鑲有48尊明代祐國寺時修砌的黃色琉璃阿彌陀佛像,佛像旁刻有「命賜上方祐國禪寺……」字樣。1938年6月5日,侵華日軍以鐵塔為目標發動猛烈的炮火襲擊,塔身中彈七、八十發,塔身北側遍體鱗傷,第八、九層被打穿了外壁,留下了2個2米大的深洞,而鐵塔滲透著開封人的錚錚鐵骨,像一位威武不屈的戰士巍然屹立在古城大地。1957年6月修復。千年寶塔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名塔典故:造塔傳說:古時候,開封城北角夷山上有一個井口大的泉眼,一眼看不見底,「咕嘟咕嘟」直往外冒水,日夜不息。淌出來的水十分渾濁,又鹹又澀。城裡本來就地勢低窪,加上污水橫流,可把老百勝給坑苦了,飽嘗泥濘之擾、疫病之災。全城父老鄉親在一起議定,堵死這口害人的泉眼。用石頭填,磨盤大的石頭扔進去就不見了蹤影。用沙袋堵,激流把沙袋沖得千瘡百孔。人們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得聽憑它禍害古城。有一天,一位商人來到夷山泉眼裡打水,一個漩渦將水桶捲得無影無蹤。不久他乘船外出經商,在大海上水手打撈起一隻水桶,仔細一看正是自己在夷山泉眼裡丟失的水桶。這消息不脛而走,傳遍全城,人們恍然大悟,心情更加沉重,原來泉眼底下通著東洋大海哩!有海妖興風作浪,怪不得恁厲害,往後這日子可怎麼過呵?

  正當百姓愁眉苦臉一籌莫展時,一連幾夜古城上空都響徹著「造塔!造塔……」的叫聲。人們心情振奮,奔走相告:「只有造塔才能鎮住海妖,咱們就在泉眼上造塔!」可是,那時人們只會造橋,別說造塔,連塔是什麼樣子也沒有見過。全城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能工巧匠們聚在一起,誰也沒有說出個子丑寅卯來。這天,忽然有一位鬚髮皆白、紅光滿面的老人沿街叫賣:「賣塔喲,賣塔!」人們頓時圍過來爭著觀看,見他手中托的那件東西用楠木雕就,像一頭粗一頭細的紅蘿蔔,又像一座摞起來的亭閣,玲瓏剔透,十分可愛。原來這就是塔呀!工匠頭拱手施禮道:「老人家,這塔俺們買了。老人瞧瞧大伙開腔道:「你們要塔幹啥呀?」工匠們搶著說「我們要在海眼上造塔鎮妖,為民除害!」「好,有志氣。那就塔送給你們吧!」老人樂呵呵地放下木塔,飄然而去。

  工匠們把木塔拆開合攏,反覆幾次,裡裡外外琢磨個遍。可是,在當時的條件下,真要在夷山上造一座高塔,談何容易!一到施工問題全來了。這天,贈塔老人忽然來到夷山,見工地上推滿材料不見施工,質問道:「你們造的塔呢?」工匠頭說:「俺們正在發愁哩,一層二層好造,往上就難辦了,光料就運不上去。」白髮老人生氣地說:「這點事都辦不了,還說啥為民除害哩!」他奪過木塔,用腳往地上一踩,木塔被踩到土裡,只露出一個塔尖尖。半晌,人們回過神來,又鼓起勇氣,摩拳擦掌地說:「咱們城都能造,還怕造塔?」他們小心翼翼、一層一層地把木塔從土裡扒出來,看看木塔,又用土一層層把塔埋起來,大伙不禁豁然開朗。這時,人們才發現白鬍子老漢不知什麼時候不見了,只聽空中隱約傳來爽朗的笑聲。工匠頭說:「一定是班爺下凡來點化咱們的!」說著,便帶頭向空中遙拜。

  工地上立即熱火朝天地造起塔來。工匠們先在海眼上蓋了第一層,然後用土把它埋起來,修成坡道運料,接著蓋第二層,和在平地上施工一樣。依次類推,一直蓋了十三層,最後把封的土一層層剝開運走,一座巨塔就矗立在夷山上了。據說人類的第一座塔就是用這種笨辦法,花了幾十年的工夫蓋起來的。後來,人們塔越越多,越干越聰明,才創造搭腳手架的施工方法。自從夷山造塔以後,開封再也不冒海水了。這座塔便是聞名中外的鐵塔,又被譽為天下第一塔。

  工匠們把木塔拆開合攏,反覆幾次,裡裡外外琢磨個遍。可是,在當時的條件下,真要在夷山上造一座高塔,談何容易!一到施工問題全來了。這天,贈塔老人忽然來到夷山,見工地上推滿材料不見施工,質問道:「你們造的塔呢?」工匠頭說:「俺們正在發愁哩,一層二層好造,往上就難辦了,光料就運不上去。」白髮老人生氣地說:「這點事都辦不了,還說啥為民除害哩!」他奪過木塔,用腳往地上一踩,木塔被踩到土裡,只露出一個塔尖尖。半晌,人們回過神來,又鼓起勇氣,摩拳擦掌地說:「咱們城都能造,還怕造塔?」他們小心翼翼、一層一層地把木塔從土裡扒出來,看看木塔,又用土一層層把塔埋起來,大伙不禁豁然開朗。這時,人們才發現白鬍子老漢不知什麼時候不見了,只聽空中隱約傳來爽朗的笑聲。工匠頭說:「一定是班爺下凡來點化咱們的!」說著,便帶頭向空中遙拜。

  工地上立即熱火朝天地造起塔來。工匠們先在海眼上蓋了第一層,然後用土把它埋起來,修成坡道運料,接著蓋第二層,和在平地上施工一樣。依次類推,一直蓋了十三層,最後把封的土一層層剝開運走,一座巨塔就矗立在夷山上了。據說人類的第一座塔就是用這種笨辦法,花了幾十年的工夫蓋起來的。後來,人們塔越越多,越干越聰明,才創造搭腳手架的施工方法。自從夷山造塔以後,開封再也不冒海水了。這座塔便是聞名中外的鐵塔,又被譽為天下第一塔。

  No.7 江蘇蘇州報恩寺塔

  年代:始建於三國吳,南朝梁(公元502-557年),現存主體重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並保存至今。

  類型:樓閣式磚身木簷混合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江蘇蘇州市內北部偏西報恩寺中。

  名塔簡介:蘇州報恩寺塔重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又名北寺塔。是中國最高大的磚木結構樓閣式古塔,塔為九級八面磚木結構樓閣式,每層挑出平座、腰簷,底層對邊18.8米,副階周匝,基台對邊34.3米,塔頂與剎約占1/5。塔高76米,重簷覆宇,朱欄縈繞,金盤聳立,峻撥雄奇為吳中諸塔之冠,各層的翹角都有雕花且掛有風鈴,系有飄帶,在微風的吹拂下,會發出美妙而悅耳聲音。一般佛塔都是七層,而北寺塔則九層,其中自然有它建造的原因。九在數字中為最大,登九層應該有登九天之意。因此寶塔顯得特別的高大宏偉,雄踞於古城,脫穎於姑蘇諸多寶塔之中,名滿佛教叢林。登塔遠眺,可俯瞰蘇州全景。

  該塔塔身結構由外壁、迴廊、內壁和塔心室組成。每層各面外壁以磚砌八角形柱分為三間,於當心間辟門。外壁、八角形迴廊兩壁及塔心方室壁上,均有磚制柱、額、斗拱隱出,自櫨斗挑出木製華拱與昂。迴廊轉角處施木構橫枋和月梁聯結兩壁,再以疊澀磚相對挑出,中央鋪樓板,墁地磚。廊內置木製梯級。第九層迴廊頂純用疊澀磚挑至中點會合。第八、九層塔心方室中央立剎桿,上端穿出塔頂支承剎輪,下端以東西向大柁承托。塔基分基台與基座兩部分,均為八角形石雕須彌座式。基台高1.34米,下枋滿雕卷雲紋。台外散水海墁較現地面低0.73米,基座高1.42米,邊沿距底層塔壁0.78米,束腰處每面雕金甲護法力士坐像三尊,轉角處雕卷草、如意紋飾。據考證,塔的外壁與塔心磚造部分,以及石築基座、基台,基本上為宋代遺構,木構部分則以後代重修居多。各層塔門過道上和塔心方室上的磚砌斗八藻井等仿木構裝飾,結構複雜,手法華麗,第三層塔心門過道上的藻井尤為精緻。塔內磚砌梁額、斗拱、斗八藻井,頂層塔心剎桿,內簷五鋪作雙抄或單抄上昂斗拱,柱頭鋪作用圓櫨鬥,補間用訛角鬥,內轉角用凹鬥,以及塔基須彌座石刻等,都是研究宋代建築的珍貴實物。

  報恩寺塔內部為雙層套筒,八角塔心內各層都有方形塔心室,木梯設在雙層套筒之間的迴廊中;各層有平座欄杆,底層有副階(圍繞塔身的一圈廊道)。這些都與山西釋迦塔(即應縣木塔)相仿。但副階屋簷與第一層塔身的屋簷是一坡而下,沒有重簷。與釋迦塔不同。磚砌塔身每面分三間,正中一間設門。木結構部分曾經清光緒年間重修,簷角高聳,又在平座上加了許多擎簷柱,已部分改變了原樣。副階柱間連接有牆,平面直徑30米,與釋迦塔相近;塔全高達76米,比釋迦塔高出將近9米。全塔雖尺度巨大,但層數比釋迦塔多出4層,比例也比釋迦塔高細,加上簷角高舉,在宏偉中也蘊含著秀逸的風韻,仍體現了江南建築藝術風格。

  前世今生:報恩寺塔,俗稱北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磚木結構古塔。據地方志乘載,三國吳,南朝梁中大通年間(公元502-557年),通玄寺僧正慧曾募建寶塔十一層於寺中,後被焚燬。北宋元豐(1078~1085)年間重建為9層,詩人蘇軾捨銅龜盛放舍利供奉塔中。南宋初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侵,焚掠平江(蘇州),塔與寺同毀。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行者金大圓主持募建,改建成八面九層寶塔,現存北寺塔的磚結構塔身就是構築於當時的原物。此塔曾刻入南宋紹定四年(1229)的《平江圖》碑中。塔正當平江(即今蘇州)最主要的南北向大街北端,成為大街的對景。

  明朝正德年代,寶塔遭雷擊起火,殃及臥佛大殿,一夜之間殿塔盡焚壞。清咸豐、同治年間,太平軍攻佔蘇州及李鴻章部下進攻蘇城,兩次戰禍,僅寶塔和廖廖數殿殘留在廢墟之中。明清幾度修葺,塔身的木構部分為清末重修,已不全是原貌。古人有詩贊曰:「巍然一塔逼雲寒,絕頂登臨眼界寬。淺談湖山歸杖底,參差樓閣出林端。」這是對高聳入雲的報恩寺塔的真實寫照。1965年至1967年又全面整修。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報恩寺塔內部為雙層套筒,八角塔心內各層都有方形塔心室,木梯設在雙層套筒之間的迴廊中;各層有平座欄杆,底層有副階(圍繞塔身的一圈廊道)。這些都與山西釋迦塔(即應縣木塔)相仿。但副階屋簷與第一層塔身的屋簷是一坡而下,沒有重簷。與釋迦塔不同。磚砌塔身每面分三間,正中一間設門。木結構部分曾經清光緒年間重修,簷角高聳,又在平座上加了許多擎簷柱,已部分改變了原樣。副階柱間連接有牆,平面直徑30米,與釋迦塔相近;塔全高達76米,比釋迦塔高出將近9米。全塔雖尺度巨大,但層數比釋迦塔多出4層,比例也比釋迦塔高細,加上簷角高舉,在宏偉中也蘊含著秀逸的風韻,仍體現了江南建築藝術風格。

  前世今生:報恩寺塔,俗稱北寺塔,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磚木結構古塔。據地方志乘載,三國吳,南朝梁中大通年間(公元502-557年),通玄寺僧正慧曾募建寶塔十一層於寺中,後被焚燬。北宋元豐(1078~1085)年間重建為9層,詩人蘇軾捨銅龜盛放舍利供奉塔中。南宋初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侵,焚掠平江(蘇州),塔與寺同毀。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行者金大圓主持募建,改建成八面九層寶塔,現存北寺塔的磚結構塔身就是構築於當時的原物。此塔曾刻入南宋紹定四年(1229)的《平江圖》碑中。塔正當平江(即今蘇州)最主要的南北向大街北端,成為大街的對景。

  明朝正德年代,寶塔遭雷擊起火,殃及臥佛大殿,一夜之間殿塔盡焚壞。清咸豐、同治年間,太平軍攻佔蘇州及李鴻章部下進攻蘇城,兩次戰禍,僅寶塔和廖廖數殿殘留在廢墟之中。明清幾度修葺,塔身的木構部分為清末重修,已不全是原貌。古人有詩贊曰:「巍然一塔逼雲寒,絕頂登臨眼界寬。淺談湖山歸杖底,參差樓閣出林端。」這是對高聳入雲的報恩寺塔的真實寫照。1965年至1967年又全面整修。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塔典故:「報恩寺塔」又稱青銅葫蘆鎮寶塔傳說:這座塔號稱為江南第一大塔,是一千七百多年前,在三國的時候,東吳孫權為了紀念他母親建造的,當時叫「報恩寺塔」。這北寺塔的頂上有只青銅大葫蘆。那隻銅葫蘆連同底座,高三丈六尺一寸,重五千四百斤,立在高高的寶塔頂上,四平八穩,紋絲不動。陣風一吹,還「嗚嗚」發響呢。傳說,孫權對母親很孝順,為了建造這座報恩寺塔,十分鄭重,特地請來了諸葛亮,要他出主意,幫忙設計。諸葛亮心向劉備,無心為孫權效勞,可是又人情難卻,便挖空心思,出了一道難題目,存心刁難孫權。他說,這寶塔要造九層,比平常七層寶塔高出兩層,層層還要設迴廊飛簷,處處都要畫梁雕棟,另外要在寶塔頂上立一個「塔剎」。什麼叫塔剎呢?就是要精選上好的青銅,澆成一隻葫蘆,放在塔頂上鎮牢塔身。

  諸葛亮其實使詐,以天下「三山六水一分田」和「五湖四海」的說法,還規定了葫蘆和底座的尺寸和重量。最後諸葛亮再三交代孫權,青銅葫蘆必須份量准足,相差一兩,寶塔就要歪斜一寸。孫權聽了心事重重,真是濕手粘了乾麵粉。不叫諸葛亮出主意也就罷了,既然請教了他,風聲都已經傳了出去,不照他說的造一不行。而這麼龐大的銅葫蘆,又怎麼造得出來呢?孫權明知道諸葛亮有意在掂東吳的份量,存心要看一看東吳能工巧匠的本領。所以想來想去,決定照造,不能惹人恥笑。後來,孫權得知有個叫歐春子的工匠,是鑄劍巧匠歐冶子第十八代子孫,蠻有本事的,就住在蘇州相門外。孫權換了布帽青衣,專程登門去訪賢。到了他家,一看歐春子,雖已有七十多歲年紀,但鶴髮童顏,精神很好,便向他說明來意。歐春子明白了孫權的心思,又見他心誠,就拍胸脯說:「不吃饅頭也要爭口氣,決不讓諸葛亮取笑東吳。」孫權蠻開心,對歐春子施了一個大禮:「一切重托!」

  歐春子朋友很多,他的師兄、師弟、師叔師侄又遍佈魏、蜀、吳三國。他接辦這樁生意,就發出請貼,不消半年,各地冶匠自帶行李、工具,紛紛趕到,足足有上千人。他們在相門外紮了座工匠大營,沿河居住。後來那地方就叫「冶匠濱」。(話說一切具備,就等開工作業了。歐春子本領高強,在相門外的校場上,砌造了無數個爐灶。把五個工匠立為一爐,二十爐立為一堂,總共十二堂,堂堂用各色彩旗區別開來。正中心搭一座高台,高台上插十二色彩旗。台前掘一個大坑,模型就做在坑內。那時候烊銅煉鐵,全靠三號缽頭那麼大的子泥坩鍋。一鍋銅水,最多只有十幾斤。燒的是木炭,鼓風靠一種用兩手一開一合進行鼓風工具(也稱皮老虎),要一下子烊出五千四百斤的銅水可不簡單啊!

  一切準備停當,到開爐點火這一天,人山人海,全城的百姓都來看熱鬧。只見每台冶煉爐內,銅水青光閃閃,煙雲足足飄了十里路遠。歐春子見火候已到,爬到台上,正要拔旗指揮。只見他的小孫子急急匆匆跑上來,說銅水不夠用。老工匠一聽,臉色頓時發白,額上汗珠直冒。澆,要澆出廢品;不澆,銅水全部報廢。歐春子到底是塊老生薑,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自己抹下了一對白銅手鐲,「噗」,往爐內一擲。工匠們便人人學樣。這樣一來,每一爐都就增加了半斤銅。一些看熱鬧的人們,也拚命把自己手上的首飾也往爐內甩。終於把銅水湊足了。據說,冶坊估銅水的習慣,就是從這以後才有的。如今的翻砂行業,每開一爐,都要先行估料,也是這樣來的。

  當時。歐春子站在台上,舉旗為號。舉什麼顏色的旗,掛什麼旗的爐膛就上來澆鑄,上來一堂又一堂,十二堂銅水全部澆得一滴不剩。工匠們人多手眾,你來我往,按照次序作業,等青銅葫蘆澆出來,金黃閃亮,光滑得一點一斑也沒有。消息報到孫權帳前,孫權非常高興。馬上修書一封,差人向諸葛亮報訊。諸葛亮從這件事判斷東吳有許多能人,從此再也不敢小看東吳了。孫權見青銅葫蘆澆好,高興的不得了,對招來的工匠一律論功行賞。但等到寶塔造成了,難題也就來了。這五千四百斤重的銅葫蘆。搬都搬不動,怎樣安裝到塔頂上去呢?急得孫權團團轉。還是歐春子會想辦法。那時候造多層寶塔,不搭腳手架的,用的是砌一層塔、埋一層土的方法,九層塔的土墩足足有十幾丈高,歐春子就選擇了一個滴水成冰的日子,就叫手下眾人挑水潑路,一直潑到塔頂上。然後,在銅葫蘆上縛住繩索,把它拉上去。這一辦法真好。後來,有人說銅葫蘆是飛上去的。其實是安裝了絞車把它拉上去的。現在香花橋旁邊,還有條小巷叫「絞車弄」呢! 呵呵。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多麼值得後人為之敬佩啊!

  報恩寺塔的來源傳說:報恩寺原本沒有塔,大約在宋代,因太湖連年氾濫,蘇州水災不斷,一位有道高僧四方化緣,籌資建起了這座塔,用以鎮壓水患。說來也怪,自塔建起,蘇州竟然再也沒有發生過一次水災,蘇州人對這座塔敬若神明,視為鎮城之寶。由於這個原因,後世建築高度沒有超過報恩寺塔,蘇州園林城市的風采由此而保存得完好無缺。其實,這只不過是個美麗的傳說罷了。蘇州之所以不會遭受水災之苦,完全在於她獨特的水鄉環境,城內大小河流星羅棋布相互溝通,一旦遇有水患,早被她的河流把洪水帶走。但淳樸的蘇州人卻寧願相信這個傳說,多年來一直賦予北塔最高的禮遇。一座塔,竟然影響了一個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城,這在古今中外恐怕都是絕無僅有吧?

  歐春子朋友很多,他的師兄、師弟、師叔師侄又遍佈魏、蜀、吳三國。他接辦這樁生意,就發出請貼,不消半年,各地冶匠自帶行李、工具,紛紛趕到,足足有上千人。他們在相門外紮了座工匠大營,沿河居住。後來那地方就叫「冶匠濱」。(話說一切具備,就等開工作業了。歐春子本領高強,在相門外的校場上,砌造了無數個爐灶。把五個工匠立為一爐,二十爐立為一堂,總共十二堂,堂堂用各色彩旗區別開來。正中心搭一座高台,高台上插十二色彩旗。台前掘一個大坑,模型就做在坑內。那時候烊銅煉鐵,全靠三號缽頭那麼大的子泥坩鍋。一鍋銅水,最多只有十幾斤。燒的是木炭,鼓風靠一種用兩手一開一合進行鼓風工具(也稱皮老虎),要一下子烊出五千四百斤的銅水可不簡單啊!

  一切準備停當,到開爐點火這一天,人山人海,全城的百姓都來看熱鬧。只見每台冶煉爐內,銅水青光閃閃,煙雲足足飄了十里路遠。歐春子見火候已到,爬到台上,正要拔旗指揮。只見他的小孫子急急匆匆跑上來,說銅水不夠用。老工匠一聽,臉色頓時發白,額上汗珠直冒。澆,要澆出廢品;不澆,銅水全部報廢。歐春子到底是塊老生薑,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自己抹下了一對白銅手鐲,「噗」,往爐內一擲。工匠們便人人學樣。這樣一來,每一爐都就增加了半斤銅。一些看熱鬧的人們,也拚命把自己手上的首飾也往爐內甩。終於把銅水湊足了。據說,冶坊估銅水的習慣,就是從這以後才有的。如今的翻砂行業,每開一爐,都要先行估料,也是這樣來的。

  當時。歐春子站在台上,舉旗為號。舉什麼顏色的旗,掛什麼旗的爐膛就上來澆鑄,上來一堂又一堂,十二堂銅水全部澆得一滴不剩。工匠們人多手眾,你來我往,按照次序作業,等青銅葫蘆澆出來,金黃閃亮,光滑得一點一斑也沒有。消息報到孫權帳前,孫權非常高興。馬上修書一封,差人向諸葛亮報訊。諸葛亮從這件事判斷東吳有許多能人,從此再也不敢小看東吳了。孫權見青銅葫蘆澆好,高興的不得了,對招來的工匠一律論功行賞。但等到寶塔造成了,難題也就來了。這五千四百斤重的銅葫蘆。搬都搬不動,怎樣安裝到塔頂上去呢?急得孫權團團轉。還是歐春子會想辦法。那時候造多層寶塔,不搭腳手架的,用的是砌一層塔、埋一層土的方法,九層塔的土墩足足有十幾丈高,歐春子就選擇了一個滴水成冰的日子,就叫手下眾人挑水潑路,一直潑到塔頂上。然後,在銅葫蘆上縛住繩索,把它拉上去。這一辦法真好。後來,有人說銅葫蘆是飛上去的。其實是安裝了絞車把它拉上去的。現在香花橋旁邊,還有條小巷叫「絞車弄」呢! 呵呵。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多麼值得後人為之敬佩啊!

  報恩寺塔的來源傳說:報恩寺原本沒有塔,大約在宋代,因太湖連年氾濫,蘇州水災不斷,一位有道高僧四方化緣,籌資建起了這座塔,用以鎮壓水患。說來也怪,自塔建起,蘇州竟然再也沒有發生過一次水災,蘇州人對這座塔敬若神明,視為鎮城之寶。由於這個原因,後世建築高度沒有超過報恩寺塔,蘇州園林城市的風采由此而保存得完好無缺。其實,這只不過是個美麗的傳說罷了。蘇州之所以不會遭受水災之苦,完全在於她獨特的水鄉環境,城內大小河流星羅棋布相互溝通,一旦遇有水患,早被她的河流把洪水帶走。但淳樸的蘇州人卻寧願相信這個傳說,多年來一直賦予北塔最高的禮遇。一座塔,竟然影響了一個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城,這在古今中外恐怕都是絕無僅有吧?

  No.8 浙江杭州六和塔

  年代: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現存塔身重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並保存至今。

  類型:樓閣式外木內磚層數不規則佛塔

  地理位置: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江北岸的月輪峰上。

  名塔簡介:六和塔的名字來源於佛教的「六和敬」,當時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鎮壓錢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風格非常獨特,塔內部磚石結構分七層,外部木結構為8面13層,即外看13層,塔內只有7層。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氣宇不凡,曾有人評價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將軍。從六和塔內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壯觀的錢塘江大橋和寬闊的江面。塔身自下而上塔簷逐級縮小,塔簷翹角上掛了104只鐵鈴。簷上明亮,簷下陰暗,明暗相間,從遠處觀看,顯得十分和諧。外形雍容大度,氣宇不凡,塔內每二層為一級,由螺旋階梯相連,壁上飾有「須彌座」。

      塔內第三級須彌座上有二百多處磚雕,磚雕的題材豐富,造型生動,有鬥奇爭妍的石榴、荷花、寶相,展翅飛翔的鳳凰、孔雀、鸚鵡,奔騰跳躍的獅子、麒麟,還有昂首起舞的飛仙等等。這些磚雕,與宋代成書的《營造法式》所載十分吻合,是中國古建築史上珍貴的實物資料。刻畫精細。構思精巧,結構奇妙,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塔內保存眾多的文物古跡,較著名的有南宋堂尚書的省碟碑與四十二家書寫的四十二章經殘石。從塔內拾級而上,面面壺門通外廊,各層均可依欄遠眺,那壯觀的大橋,飛駛的風帆,蒼鬱的群山,賞心悅目。宋鄭清之有詩句云:」逕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清乾隆皇帝遊此,興致大發,為每層依次題字立匾,名曰:初地堅固,二諦俱融三明淨域、四天寶綱、五雲覆蓋、六鱉負載、七寶莊嚴。

  前世今生:六和塔所在地原來是五代吳越國王的南果園,塔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970年),是錢弘淑捨園所造,同時還建造了塔院,建塔的目的是為了鎮壓錢塘江的江潮。六和塔塔身共九層,高五十多丈,巍峨突起,依陸俯看錢塘。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六和塔毀於兵燹,幾乎片瓦無存,塔院也被破壞殆盡。到了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高宗趙構因見錢塘江潮搗堤壞屋,決計重建六和塔。這時,僧人智曇挺身而出,願「以身任其勞,不以絲毫出於官」。前後歷時十餘年,至隆興元年(1163)仲春,新塔五層告成,歲末全部完工。

      這次重建的六和塔共有七層規模上雖然比塔初建時略有收縮,但依然龐大富麗,而精整、堅固則超過舊構,在浙江佛塔中規制、造型和功能都堪稱首屈一指。宋鄭清之有詩句云:「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元朝元統間(1333-1335),六和塔曾因年久破敗而作修繕。明嘉靖十二年(1533),倭寇入侵杭州,騰騰烽煙劫火中,寺與塔均遭破壞明人郎瑛在其著作《七修類稿》中描繪了塔受損的狀況,有「今光磚巍然四圍損敗,中木燋痕尚存,唯內可盤旋而上也」的描述,可見,那時六和塔的木結構外簷已完全燒燬,只餘磚構塔身,這和西湖另一著名古塔雷峰塔的遭遇如出一轍。可慶幸的是,明萬曆年間(1573-1620),佛門淨土宗著名高僧袾宏(蓮池大師)主持大規模重修六和塔,塔的頂層和塔剎加以重建,還調換了塔身部分中心木柱下面的磉石構件。

  前世今生:六和塔所在地原來是五代吳越國王的南果園,塔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970年),是錢弘淑捨園所造,同時還建造了塔院,建塔的目的是為了鎮壓錢塘江的江潮。六和塔塔身共九層,高五十多丈,巍峨突起,依陸俯看錢塘。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六和塔毀於兵燹,幾乎片瓦無存,塔院也被破壞殆盡。到了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高宗趙構因見錢塘江潮搗堤壞屋,決計重建六和塔。這時,僧人智曇挺身而出,願「以身任其勞,不以絲毫出於官」。前後歷時十餘年,至隆興元年(1163)仲春,新塔五層告成,歲末全部完工。

      這次重建的六和塔共有七層規模上雖然比塔初建時略有收縮,但依然龐大富麗,而精整、堅固則超過舊構,在浙江佛塔中規制、造型和功能都堪稱首屈一指。宋鄭清之有詩句云:「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元朝元統間(1333-1335),六和塔曾因年久破敗而作修繕。明嘉靖十二年(1533),倭寇入侵杭州,騰騰烽煙劫火中,寺與塔均遭破壞明人郎瑛在其著作《七修類稿》中描繪了塔受損的狀況,有「今光磚巍然四圍損敗,中木燋痕尚存,唯內可盤旋而上也」的描述,可見,那時六和塔的木結構外簷已完全燒燬,只餘磚構塔身,這和西湖另一著名古塔雷峰塔的遭遇如出一轍。可慶幸的是,明萬曆年間(1573-1620),佛門淨土宗著名高僧袾宏(蓮池大師)主持大規模重修六和塔,塔的頂層和塔剎加以重建,還調換了塔身部分中心木柱下面的磉石構件。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世宗允胤認為這座古塔關係到國計民生,下詔特撥國庫帑金,命浙江巡撫李衛再作大規模修整,前後歷時兩年才竣工。清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弘歷南巡到杭州,兩次專遊六和塔,還賦寫詩章數篇。對錢塘江、月輪山一帶的山河風光,這位以風雅自命的當朝皇上大加讚賞,發出了「壯觀至是真空前,那更息心安四禪」的感歎。興之所至,他還重新撰寫出一篇塔記,並在塔前牌坊上題寫了「淨宇江天」四字;又取佛學寓意,在六和塔一到七層上各賞賜御書四字匾額,而且一至五層還各有佛、道偶像供奉。乾隆的題額,第一層為「初地堅固」,前供地藏菩薩塑像,後置明萬曆刻北極真武像;二層是「二諦俱融」,供東海龍王像;三層寫作「三明淨域」,供彌陀、觀音、勢至像;四層書題「四天寶綱」,供魯智深像--這是根據《水滸》故事中武藝高強的魯智深圓寂之地就在六和塔的傳說,後人因而還為之在此塑像;五層題的是「五雲扶蓋」,供毘盧觀世音像;六層四字為「六鰲負戴」,七層留題了「七寶莊嚴」。其中,明線刻真武像至今猶存,其餘所供奉的佛道偶像都已毀損無存。當時,六和塔的各項設施,不但都得到了恢復,而且還有所增益。開化寺香火的規模當然也今非昔比,一時間,香火鼎盛,人聲喧沸,可以說是六和塔歷史上又一中興盛大時期。

  清朝道光、咸豐年間,六和塔又因天災人禍而日漸破損,外部木結構部位甚至敗落無存,頹敗朽衰持續了將近五十年。直到光緒二十五年(1899),杭州人朱智(敏生),在捐資修築錢塘江堤壩的同時,更以余財重修六和塔。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佈六和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3年,1971年,1991年先後進行過三次維修。

  名塔典故:來歷傳說:關於六和塔的來歷,民間則一直流傳著「六和鎮江」的故事,說的是古時錢塘江裡住著一位性情暴躁的龍王,經常無緣無故興風作浪,打翻漁船,淹沒農田,附近人民怨聲載道。見此情景,有個漁民的兒子六和挺身而出,發誓要學精衛填海的樣子,用石頭填滿錢塘江,不讓龍王再危害人間。六和扔了七七四十九天石頭,終於降伏了龍王。後人為了紀念六和的壯舉,就在月輪山上修建了一座寶塔,並以六和的名字作為塔名,這就是「六和塔」。傳說當然不可信,但它反映出的人定勝天的大無畏精神還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水滸傳》傳說:相傳梁山泊英雄南征方臘,宋江將兵馬駐紮在六和塔外的寺廟內,魯智深與武松忽聽得錢塘江上潮聲雷響。魯智深是北方人,從沒聽說過錢江潮,以為是戰鼓聲,便起身準備迎戰。後來僧人跟他解釋,方知這是潮信。於是他想起以前出家時師父說過「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的偈言,覺得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邊圓寂坐化了。

  名塔典故:來歷傳說:關於六和塔的來歷,民間則一直流傳著「六和鎮江」的故事,說的是古時錢塘江裡住著一位性情暴躁的龍王,經常無緣無故興風作浪,打翻漁船,淹沒農田,附近人民怨聲載道。見此情景,有個漁民的兒子六和挺身而出,發誓要學精衛填海的樣子,用石頭填滿錢塘江,不讓龍王再危害人間。六和扔了七七四十九天石頭,終於降伏了龍王。後人為了紀念六和的壯舉,就在月輪山上修建了一座寶塔,並以六和的名字作為塔名,這就是「六和塔」。傳說當然不可信,但它反映出的人定勝天的大無畏精神還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水滸傳》傳說:相傳梁山泊英雄南征方臘,宋江將兵馬駐紮在六和塔外的寺廟內,魯智深與武松忽聽得錢塘江上潮聲雷響。魯智深是北方人,從沒聽說過錢江潮,以為是戰鼓聲,便起身準備迎戰。後來僧人跟他解釋,方知這是潮信。於是他想起以前出家時師父說過「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的偈言,覺得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邊圓寂坐化了。

  No.9 山西洪洞廣勝寺飛虹塔

  年代:始建於東漢,現存主體為明嘉靖六年(1527年)重建,並保存至今。

  類型:樓閣式多彩琉璃佛塔

  地理位置:矗立在山西洪洞縣東北17公里的霍山之巔。

  名塔簡介:飛虹塔始建於東漢,現存為明代嘉靖六年(1527年)。塔平面八邊形,是有十三簷的樓閣式佛塔,全高47.6米。除底層為木迴廊外,其他均用青磚砌成,各層皆有出簷。塔身用黃、綠、藍、紫琉璃裝飾,一、二、三層最為精緻,有飛簷凌空下的斗拱,製作精巧的蓮花椅柱,上刻各種圖案,佛像凝重肅穆,菩薩慈祥可人,和尚憨態可掬,力士威風抖擻,童子天真活潑,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奪目,各種構件和圖案塑制精細,彩繪鮮明。塔內中空,有踏道翻轉,可攀登而上。從底層圍廊頂上的琉璃瓦,到二層以上8個主面的琉璃浮雕懸塑的千百個構件,技藝超凡,國內罕見,歎為觀止。整座佛塔輪廓清晰,形象生動,制工精緻,氣勢雄偉。

  在塔的13層八角上,有龍頭琉璃套獸,獸嘴中掛有風鈴,共114個。其第二層外部琉璃構建最多,佈局最為華麗,八個柱腳由頭頂蓮子盤的力士擔當,每個簷面斗拱下部都有琉璃金剛坐像,無一重複。「一塔玲瓏駕碧空,滿山翠柏起秋風。」每逢紅日高照,塔身五彩紛呈,神奇異妙如雨後彩虹,「飛虹塔」因而得名。它與河南開封的祐國寺塔齊名,被譽為「中國第二塔」。也是佛界公認最美麗的「浮圖」。塔身中空,內設「之」字形梯道,其設計巧妙,在我國古塔中罕見。飛虹塔以挺拔偉岸的身姿、五彩斑斕的塔色和悠揚飛動的塔鈴聲將佛國的輝煌闡釋得淋漓盡致,達到了設計思想和建築意匠的圓融合一,不愧為我國琉璃塔中的珍品。世界琉璃精品在中國,中國琉璃精品在明朝,明朝琉璃精品在山西。位於山西洪洞的廣勝寺飛虹塔正是明朝琉璃的巔峰之作,這座據傳存放佛祖舍利的寶塔在中國難以計數的古塔中如奇峰陡出,冠絕天下。這座塔可謂集琉璃之大成,被公推為全國第一琉璃塔,可謂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寶。

  前世今生:該塔始建於東漢,屢經重修,現存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嘉靖六年(1527年)完工,歷時12年建成的。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京師大慧和尚又於飛虹塔的底層加建了一圈迴廊,遂成今日之規模。飛虹塔的前身是阿育王塔,只是用來保存舍利,供信徒膜拜;而唐代以後的寺廟一般是大雄寶殿在前,而飛虹塔在後。飛虹塔除了供奉舍利之外,還有點綴風景,平衡地運的作用。傳說阿育王建塔八萬四千,有十九座位於中國,這座舍利塔便中其中之一。阿育王塔毀於元代大地震之後,廣勝寺僧寺僧達連大師立下誓願重修新塔。他於是四處募化,在晉王的幫助下,歷時十二年,於明代嘉靖六年重建了舍利塔。世人為紀念達連大師的募資營建之功,新塔以達連大師的法號「飛虹」命名,故名飛虹塔。到了唐代宗大歷四年,即公元769年,汾陽王郭子儀發現寶塔出現了嚴重的裂痕,於是奏請重修塔院,而存放佛舍利的寶塔更是其中的鎮寺之寶。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平陽盆地發生八級大地震,此塔也安然無恙,顯示了這座古塔設計施工的高水平。塔頂有當年地震的題記,為研究當年平陽地震情況提供了寶貴資料。塔底部的圍廊建於明天啟二年(1622年),雖然比飛虹塔晚建近百年,但銜接自然,風格一致。飛虹塔經受了四百餘年的風雪侵蝕,堅如磐石,完好無損。

  1962年有人又在九層的蓮瓣上發現了:「匠人尚延祿、張連文、王述章造」,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古代琉璃塔中唯一留有工匠題款的建築精品。飛虹塔真正的價值體現不在於它的外形設計,而在於它精美的琉璃藝術。飛虹塔是全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從二層以上,塔身外表鑲嵌著七色琉璃構建與裝飾圖形,每一層又都有一組中心圖案,或佛像、或鳥獸、或佛經故事,各具特色,毫無重複。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彩斑瀾的的琉璃塔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絢麗的色彩使得歷經數百年風雨的琉璃構件依然歷歷如新。名塔典故:金藏奇緣:這座塔與《趙城金藏》有一段奇緣。《趙城金藏》刻於金代、發現於山西趙城,由此得名。據考,金明昌年間,民間女子崔法珍自斷手臂,化緣數十年,募集到足夠資金後刻成。這部價值連城的經卷曾經就藏在這座塔內。

  日本侵略者入侵山西時,不知從何處得到消息,這部珍貴的稀世之寶《趙城金藏》經卷檔案立即成了他們獵取的重要目標。廣勝寺的力空和尚獲悉日寇將襲的消息後十分焦急,為了保護文化瑰寶,他冒著生命危險跑到八路軍指揮機關求援。陳賡將軍聞訊後,派出一個營的戰士火速前往廣勝寺,軍民協力搶經護寶,將已密封于飛虹塔中的經卷迅速運出。金版藏經從廣勝寺運走後,幾經輾轉終於安全運抵抗日根據地。日本人並不善罷甘休,在隨後進行的多次掃蕩中一直尋找經卷的下落,但終未得逞。為防日軍報復,力空和尚在寺後殿東側一個陰暗潮濕的山崖小洞中躲藏了3個多月。這些經卷最後運抵北京,現存於北京圖書館,成為鎮館之寶。

  前世今生:該塔始建於東漢,屢經重修,現存為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嘉靖六年(1527年)完工,歷時12年建成的。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京師大慧和尚又於飛虹塔的底層加建了一圈迴廊,遂成今日之規模。飛虹塔的前身是阿育王塔,只是用來保存舍利,供信徒膜拜;而唐代以後的寺廟一般是大雄寶殿在前,而飛虹塔在後。飛虹塔除了供奉舍利之外,還有點綴風景,平衡地運的作用。傳說阿育王建塔八萬四千,有十九座位於中國,這座舍利塔便中其中之一。阿育王塔毀於元代大地震之後,廣勝寺僧寺僧達連大師立下誓願重修新塔。他於是四處募化,在晉王的幫助下,歷時十二年,於明代嘉靖六年重建了舍利塔。世人為紀念達連大師的募資營建之功,新塔以達連大師的法號「飛虹」命名,故名飛虹塔。到了唐代宗大歷四年,即公元769年,汾陽王郭子儀發現寶塔出現了嚴重的裂痕,於是奏請重修塔院,而存放佛舍利的寶塔更是其中的鎮寺之寶。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平陽盆地發生八級大地震,此塔也安然無恙,顯示了這座古塔設計施工的高水平。塔頂有當年地震的題記,為研究當年平陽地震情況提供了寶貴資料。塔底部的圍廊建於明天啟二年(1622年),雖然比飛虹塔晚建近百年,但銜接自然,風格一致。飛虹塔經受了四百餘年的風雪侵蝕,堅如磐石,完好無損。

  1962年有人又在九層的蓮瓣上發現了:「匠人尚延祿、張連文、王述章造」,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古代琉璃塔中唯一留有工匠題款的建築精品。飛虹塔真正的價值體現不在於它的外形設計,而在於它精美的琉璃藝術。飛虹塔是全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從二層以上,塔身外表鑲嵌著七色琉璃構建與裝飾圖形,每一層又都有一組中心圖案,或佛像、或鳥獸、或佛經故事,各具特色,毫無重複。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彩斑瀾的的琉璃塔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絢麗的色彩使得歷經數百年風雨的琉璃構件依然歷歷如新。名塔典故:金藏奇緣:這座塔與《趙城金藏》有一段奇緣。《趙城金藏》刻於金代、發現於山西趙城,由此得名。據考,金明昌年間,民間女子崔法珍自斷手臂,化緣數十年,募集到足夠資金後刻成。這部價值連城的經卷曾經就藏在這座塔內。

  日本侵略者入侵山西時,不知從何處得到消息,這部珍貴的稀世之寶《趙城金藏》經卷檔案立即成了他們獵取的重要目標。廣勝寺的力空和尚獲悉日寇將襲的消息後十分焦急,為了保護文化瑰寶,他冒著生命危險跑到八路軍指揮機關求援。陳賡將軍聞訊後,派出一個營的戰士火速前往廣勝寺,軍民協力搶經護寶,將已密封于飛虹塔中的經卷迅速運出。金版藏經從廣勝寺運走後,幾經輾轉終於安全運抵抗日根據地。日本人並不善罷甘休,在隨後進行的多次掃蕩中一直尋找經卷的下落,但終未得逞。為防日軍報復,力空和尚在寺後殿東側一個陰暗潮濕的山崖小洞中躲藏了3個多月。這些經卷最後運抵北京,現存於北京圖書館,成為鎮館之寶。

  No.10 浙江杭州雷峰塔

  年代: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舊塔已於1924年倒塌,現重建於2002年10月25日,最具現代感的塔。

  類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

  地理位置:在浙江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南屏山日慧峰下淨慈寺前。

  名塔簡介:雷峰塔又名皇妃塔,又稱西關磚塔。雷峰塔為吳越國王錢俶因黃妃得子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建造,初名「黃妃塔」,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但民間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為雷峰塔。原塔共七層,重簷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舊塔已於1924年倒塌,現已重建。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銅領域第一人朱炳仁擔綱銅總工藝師,使這座塔成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雷峰新塔建在遺址之上,保留了舊塔被燒燬之前的樓閣式結構,完全採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時的風格、設雷峰塔風光(1)(19張)計和大小建造。這座塔兼具遺址文物保護罩的功能,新塔通高71.679米,由台基(起到保護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其中塔身高49.17米,塔剎高18.25米,地平線以下的台基為9.8米。由上至下分別為:塔剎、天宮、五層、四層、三層、二層、暗層、底層、台基二層、台基底層。

  塔身的設計沿襲了雷峰塔被燒燬前的平面八角形樓閣式制型,外觀是一座八面、五層樓閣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慣有風格。各層蓋銅瓦,轉角處設銅斗拱,飛簷翹角下掛銅風鈴,風姿優美,古色古韻。據悉,雷峰塔用銅建造是中國銅雕大師朱炳仁用了數萬字的縝密論文說服各方專家才得以落實的。同時二至五層還有外挑平座可供觀景。用於裝飾的塔剎高16.1米,塔頂採用貼金工藝。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時期江南古建築的典型風格,遠處望去,金碧輝煌。專門為保護遺址而建的保護罩呈八角形,建築面積3133平方米,外飾漢白玉欄杆。保護罩分上下兩層,將雷峰塔遺址完整地保護起來。

      雷峰新塔建成後,已經消失了七十餘年的雷峰夕照又將重現。全塔上、下、內、外裝飾富麗典雅,陳設精美獨到,功能完善齊備,以嶄新的風貌和豐厚的內涵在西湖名勝古跡中大放異彩。遊人登上雷峰新塔,站在五層的外觀平座上,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華盡在遊人的遠望近看之中。作為西湖南線的制高點,極目四眺,碧波蕩漾的西湖、秀美端莊的汪莊、初見輪廓的南線新景點、綠意蔥籠的湖心三島一覽無餘。而站在西湖東岸的湖濱路遠眺,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纖細俊俏,兩座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諧與美麗。打開一道沉沉的古式門,可以走進新塔底層,這裡,就是古塔遺址。而在台基二層,可以看到遺址的模樣。整個遺址區被玻璃包圍著,遊人可以在外觀看,以防氧化和人為破壞。而今天,遺址那一塊塊的塔磚,還被仔細地包裹著。

      前世今生: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關磚塔,古人更多地稱之為 「黃妃塔」。它是由吳越國王錢俶為祈求國泰民安而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宮,存放著珍藏有佛螺髻發舍利的純銀阿育王塔和龍蓮座釋迦牟尼佛坐像等數十件佛教珍貴文物和精美供奉物品。古塔塔身上部的一些塔磚內,還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但民間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為雷峰塔。開始計畫建十三層,由於財力不足而建七層八面樓閣式,原塔重簷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戰亂的嚴重損壞,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重修,重修時改為五層。建築和陳設重現金碧輝煌,特別是黃昏時與落日相映生輝的景致,西湖上亦呈現出「一湖映雙塔,南北相對峙」的美景。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橫空,別有一番景色,故被稱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圖》),列入西湖十景。南宋以後,「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遊賞最受青睞的名勝之一。

      雷峰新塔建成後,已經消失了七十餘年的雷峰夕照又將重現。全塔上、下、內、外裝飾富麗典雅,陳設精美獨到,功能完善齊備,以嶄新的風貌和豐厚的內涵在西湖名勝古跡中大放異彩。遊人登上雷峰新塔,站在五層的外觀平座上,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華盡在遊人的遠望近看之中。作為西湖南線的制高點,極目四眺,碧波蕩漾的西湖、秀美端莊的汪莊、初見輪廓的南線新景點、綠意蔥籠的湖心三島一覽無餘。而站在西湖東岸的湖濱路遠眺,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纖細俊俏,兩座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諧與美麗。打開一道沉沉的古式門,可以走進新塔底層,這裡,就是古塔遺址。而在台基二層,可以看到遺址的模樣。整個遺址區被玻璃包圍著,遊人可以在外觀看,以防氧化和人為破壞。而今天,遺址那一塊塊的塔磚,還被仔細地包裹著。

      前世今生: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關磚塔,古人更多地稱之為 「黃妃塔」。它是由吳越國王錢俶為祈求國泰民安而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宮,存放著珍藏有佛螺髻發舍利的純銀阿育王塔和龍蓮座釋迦牟尼佛坐像等數十件佛教珍貴文物和精美供奉物品。古塔塔身上部的一些塔磚內,還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但民間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為雷峰塔。開始計畫建十三層,由於財力不足而建七層八面樓閣式,原塔重簷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戰亂的嚴重損壞,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重修,重修時改為五層。建築和陳設重現金碧輝煌,特別是黃昏時與落日相映生輝的景致,西湖上亦呈現出「一湖映雙塔,南北相對峙」的美景。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橫空,別有一番景色,故被稱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圖》),列入西湖十景。南宋以後,「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遊賞最受青睞的名勝之一。

  雷峰塔比起其他的古塔來,厄運更多。在元朝的時候,它還是「千尺浮圖兀倚空」的雄壯姿態。到明朝時遭到了大破壞。嘉靖年間(1522-1566),倭寇侵入杭州,因懷疑其中埋伏有明朝士兵,放了一把火,把雷峰塔的塔簷、平座、欄杆、塔頂全部燒光,只留下了磚體塔身。明崇禎時的一張西湖古畫中,雷峰塔已是塔頂殘毀,老樹婆娑了。災後古塔僅剩磚砌塔身,通體赤紅,一派蒼涼、凝重風貌。詩人們也以「雷峰殘塔紫煙中,潦倒斜曛似醉翁」文辭來描寫它,明末杭州名士聞啟祥曾將其與湖對岸的保俶塔合在一起加以評說:「湖上兩浮屠,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此說一出世人稱是。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磚砌塔身呈現的殘缺美以及與《白蛇傳》神話傳說的密切關係,成為西湖十景中為人津津樂道的名勝,連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來遊覽和品題,「雷峰夕照」名播遐邇。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民間盛傳雷峰塔磚具有「辟邪」、「宜男」、「利蠶」的特異功能,一些無知的人常常從塔磚上磨取粉末、挖取磚塊,用來治病或安胎,甚至把磚塊說成是無病不治的靈丹妙藥。還有人從塔內挖尋經卷,企圖發財。一段時間內,西湖邊蠶農所養的蠶頻頻遭到蛇的侵擾,蠶農經濟損失慘重。這是有傳言說,因為白素貞被壓在雷峰塔下,雷峰塔的塔磚有趨蛇辟邪的作用,以致塔磚遭到嚴重盜取。

  到1924年9月,塔腳已被挖空,加上其他的破壞原因,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磚塔身終於轟然坍塌,部分塔磚中秘藏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面世,發現磚孔內有北宋開寶八年(975年)吳越國王錢弘俶施印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經卷用川棉紙或竹紙精印,是研究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貴資料。且在磚孔內發現經捲開頭寫著「天下兵馬大元帥吳越王錢弘俶造。此經八萬四千卷,捨入西關磚塔,永充供奉,乙亥八月。」查乙亥年是錢弘俶吳越八年、北宋開寶八年(975年),也就是吳越國的最後一年,證明了這塔修成的年代。

  2000年12月2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2001年3月11日,對雷峰塔遺址和地宮的發掘,出土了包括吳越國純銀阿育王塔、鎏金龍蓮底座佛像、鐵舍利函(內有金塗塔一座)、釋迦牟尼鎏金銅佛像、銅鏡、銅錢及玉人、玉錢等在內的一批精美的文物珍品,轟動了海內外。雷峰新塔,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設計,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新塔五面八層,依山臨湖,蔚然大觀。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雷峰塔的建設在中國風景保護和建設史冊上留下了四項「天下第一」:塔類建築採用鋼材框架作為建築支撐、承重主體的天下第一。塔類建築中採用銅件最多、銅飾面積最大的天下第一。塔類建築內部活動空間最寬敞的天下第一。塔類建築內部文化陳設最豐富的天下第一。

  名塔典故:白蛇傳與雷峰塔:白娘子是西湖所接納的一具可愛的生命。雖然只是傳說,卻婦孺皆知,知名度遠遠超過許多真人。《白蛇傳》的傳說,由來已久,現存較早的定型文本,見《清平山堂話本》中的《西湖三塔記》。明代已有人將其編成戲曲,搬上舞台。馮夢龍《警世通言》,又將其記錄整理,題為《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至此,故事基本完整,並與杭州西湖、鎮江金山寺等地名緊密相連,而不再變更。清代,戲曲、曲藝的作者根據當時流傳的民間傳說,進一步豐富《白娘子傳》的情節。歷代慷慨地把西湖、斷橋、雷峰塔奉獻給他,使西湖景觀上有了她的印跡,而西湖毫無虧損,反而因此平添了特別明麗的色彩。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都不心甘。

  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燦爛,只願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過著人世間的平凡生活。正因為她這一特殊的想法,使她成了傳說中最具親和力的人物。雷峰塔,在某種意義上,它名播萬里正是因為壓著白娘子。當《白蛇傳》中出現了雷峰塔後,一個悲愴的結局無可挽回地出現了。學者余秋雨說:雷峰塔只是一個歸結性的造型,成為一個民族精神的愴然像征。

  雷峰塔雖然於一九二四年突然倒塌,但它仍在西湖十景中佔著響噹噹一角。宋代隱士林和靖的「夕照前村見」「和宋末元初尹廷高的」「煙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圖兀倚嚓,湖上畫船歸欲盡,孤峰猶帶夕陽紅」,為它千古傳唱。但是正因為傳說中雷峰塔禁錮了白娘子,當它終於倒掉後,一批五四文化闖將不禁由衷歡呼,魯迅更是對之一論再論。雷峰塔的聞名,一般的說法是,它是西湖塔中的一組對景之一,它與北山的保俶塔在西湖風景佈局中,同位於一條中軸線上,在雷峰塔未塌以前,西湖上曾呈現出「南北相對峙,一湖映雙塔」的美景。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