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漢靈帝賣官:由母親董太后最初推行並主持 | 陽光歷史

 

A-A+

解密漢靈帝賣官:由母親董太后最初推行並主持

2018年04月27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43 次

  有道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漢靈帝中後期的官員們,大概深有體會了,因為大大小小的官位都需要競標,標價簡明扼要:年俸的一萬倍。也就是說,只要你支付得起一萬年的相應年俸,想做官的,關內侯以下任你選,想陞官的,三公九卿也沒問題。曹操的父親曹嵩,就曾憑借有錢忝任太尉。

  那麼,這個初始建議出自誰的小宇宙呢?

  《後漢書·皇后紀》對此有所披露:「及竇太后崩,(董氏)始與朝政,使帝賣官求貨,自納金錢,盈滿堂室。」一個「使」字,很能說明問題,原來是漢靈帝的老媽董太后。由於其極具「魅力」而又充滿危險,我個人稱其為「黑寡婦」,史上最牛的「黑寡婦」,沒有並列者!

  董氏,河間人,解瀆亭侯劉萇的妻子。解瀆亭侯,在列侯中小得不能再小,在宗室裡也排不上號,她一個藩國女眷,史冊留名怕也有所不能,何以進入了政治舞台?這就要說到狗屎運了。漢桓帝養了數千美女,居然生不出兒子,當大將軍竇武為繼任天子人選問題操心的時候,董氏的老鄉、同為河間人的侍御史劉鯈推薦了她的劉宏,是為漢靈帝,董氏隨即進爵慎園貴人;建寧元年九月發生了「辛亥政變」,竇武被殺,竇太后被遷至南宮監視居住,董貴人也才有機會來到京城,上尊號曰孝仁皇后,因為住在永樂宮,又稱永樂太后。

  剛進京的那幾年,董氏也還算安分,猶抱琵琶半遮面似的,沒怎麼鬧騰,原因有二:一是名不正言不順,竇太后沒死呢;二是劉宏小朋友打算做個好皇帝,建寧三年(170年)鑄了四把中興劍以銘志,還殺了舅舅董寵,「九月,執金吾董寵坐矯永樂太后屬請,下獄死」(《資治通鑒》)。兒子絲毫沒給老媽面子,說實在的,換了誰都暈菜,董氏有點吃不準了。

  熹平元年(172年)六月,洛陽大雨傾盆,澆滅了竇太后的生命之火,同時也讓董氏清醒了許多,——知子莫若母,兒子那點德行,唬得了別人,唬不住老媽!建寧四年發生的董萌事件,使她深切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京城混圈子,沒幾個宦官加盟,成不了氣候。皇帝身邊的當紅宦官,她夠不著,永樂宮的宦官,她倒是有辦法。很快,夏惲做了中常侍,封諝(太平道臥底)榮升永樂太僕,通過夏惲等人上下勾連,王甫、曹節等權宦也經常有意無意地暗中幫襯,一個破壞性極大的團伙,至此初具規模。

  漢靈帝對宦官,似乎有一種奇特的情愫,曾一次便冊封了十二位中常侍,史稱「十常侍」。那幾年,政治固然黑暗到了極點,但是在北宮禁中還存有幾許星光,如皇后宋氏以德服人,宋氏的父親宋酆,「生性寬仁,世為著姓」,幹的是執金吾的差事,相當於九門提督。這對父女在制衡宦官、幫助漢靈帝穩定政局、贏得民心方面,發揮了不小的作用,遺憾的是,他們也失敗了。光和元年(178年),董氏集團再無阻礙,便開始教唆漢靈帝賣官鬻爵。

  如果賣官的錢取之於官用之於民,那麼對吏治的損傷或能稍有裨益。但是,漢靈帝賣官的錢,既沒進少府(內務府)的賬,大司農(戶部)也沒見著,大部分被他用於私人園林的建設,其餘都被董氏和宦官們瓜分了。由於花錢不受約束,漢靈帝在西園幹了不少荒唐事。比如仿造街市,並非為了搞活經濟,而是純屬遊戲;再如弄狗駕驢,侮辱文官,抬高驢價等,均淪為了歷史笑柄。

  漢靈帝的種種倒行逆施,跟老媽董氏的教唆與縱容是分不開的。我個人很是納悶,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母親不希望子女走正道、有出息?歷史上的妖姬那麼多,如此對待兒子的,除了董氏,找不出第二個。吏治的極端腐敗,加劇了貧富懸殊,「黨錮之禍」又引發了天下讀書人之離心離德,這就好像兩把刀子同時刺入東漢王朝的軀體,亦為太平道的快速擴張劃開了方便之門,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終於爆發。

  董氏的個性也相當符合「黑寡婦」的某些特質,漢靈帝死後,她曾公開威脅臨朝攝政的何太后,「汝今輈張,怙汝兄耶!吾敕票騎斷何進頭,如反手耳!」大將軍何進是真害怕了,急忙想轍滅了票騎將軍董重。中平六年(189年)六月,「董後憂怖,暴崩」,結束了她的罪惡人生。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