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資格稱大帝的僅五人?都是哪些人
在世界軍事史上,苻堅的命運與拿破侖好有一比。拿破侖兵敗滑鐵盧,從此退位流放,百日王朝徹底垮台;苻堅兵敗淝水,最後身死國破,一統江山化為泡影。大約是因為歷史教材的影響所致,在大眾心中苻堅的名氣並不大,但作家柏楊卻認為:「在中國數千年歷史上,有資格稱得上大帝的不過五人,他們是秦始皇、漢武帝、前秦王苻堅、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歷史學家範文瀾也說:「苻堅在皇帝群中是個優秀的皇帝。他最親信的輔佐王猛,在將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將相。」
學者對苻堅的歷史評價普遍較高,也都對他最終未能統一全國而惋惜,並對其用人多有指摘與批評。評價比較集中的一點,就是苻堅所組建、領導和管理的隊伍出了問題。換句話說,苻堅之所以功敗垂成,是因為大本營太鬆散,根據地不牢固,一旦風雲有變就會樹倒猢猻散,甚至倒戈相向,打下來的江山也就很容易分崩離析。隊伍問題,說到底還是人才問題。淝水之戰前,苻堅屢戰屢勝,大業有成,是因為用對了人;淝水之戰後,苻堅一敗再敗,遺恨千古,是因為看錯了人。
苻堅年輕時就潛心研習經史典籍,素懷經世濟民之志。除暴安良繼大統之後,深知得人乃興國之本,曾令各地官員保舉孝悌、廉直、文學、政事方面的人才。屬實的賜賞,不實的降罪。只要是人才,則不問來路,若無才幹,即便宗室中人,照樣棄用。在此基礎上,選拔重用了一批包括漢族賢能在內的真才實學官員。那個「捫虱論天下」的山東寒士王猛,正是在苻堅的感召下,躋身前秦朝堂,輔佐苻堅平四夷、修內政,不過十幾年的時間,就成功地統一了北方,與東晉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從歷史記載和評價來看,苻堅前期的事業之所以順風順水,與王猛掌舵有很大關係。王猛的加盟,儘管也曾受到過族人的抵制和中傷,但苻堅心知王猛是個足智多謀的賢臣良相,將他與伊尹、子產相提並論,力排眾議,信任有加,竭誠維護王猛的權威。
再說苻堅接管的前秦,是個四分五裂的爛攤子。關中多民族雜居,早先都是獨立或半獨立的部落王國。拿下半壁江山後,前秦兵力雖多,但成分比較複雜,特別是民族大團結的局面尚未形成,政權還很不穩固,而東晉魚米豐實,上下和合,且據長江天塹之險,吞併東晉、統一全國的時機還不成熟。王猛病危時,曾就天下大勢和前秦政局勸告苻堅,建議他對外宜與東晉睦鄰親善,對內則應逐漸清除隱患,休養生息,以安社稷,萬萬不可輕率伐晉。
當時以及後世史官和君臣,在對苻堅德化為先、懷柔至上的理念給予肯定的同時,也對他恩威失度、賞罰失衡、用人失察的內政方略提出了批評。鮮卑慕容、羌族姚萇等數十人,原本都是敵國政要,投奔前秦不過是權且寄身,內心裡窺測時機,以圖東山再起。苻堅不聽王猛勸告,不問、不察、不防,統統拜為大將。讓臣子們對叛逆習以為常,作惡也懷僥倖心理,即使被擒也不擔心獲罪致死,這樣禍亂怎麼能停止呢!司馬光說,有功不賞,有罪不誅,就是堯舜也治理不好國家,何況他人!
在南征東晉前召開的御前會議上,心繫社稷的朝臣和族人紛紛勸阻苻堅出兵,慕容垂、姚萇等人卻極力慫恿。可惜苻堅未能謹記王猛的遺教,驕矜自大,急於求成,置眾臣反覆諫阻於不顧,於公元383年傾力發起意在滅晉的淝水之戰,結果卻鎩羽而歸。淝水之戰既敗,慕容垂率先發難,其族人皆擁兵呼應,一時間亂如潮湧。先前那些部族酋豪、親信舊臣紛紛反叛自立,北方再度陷入分裂,苻堅最終死於他所信任的姚萇之手。用人不察,何以知人,知之不深,何以任人,任之不當,怎麼能叫善任呢?察人不敏,任人不善,不僅不足以謀事,而且還會壞事。用人不疑,苻堅做得有過之而無不及;疑人不用,卻被苻堅寬仁之心蓋過了。仇敵滿朝,時刻想著抵瑕蹈隙,隨時可能變生肘腋尚不自知,能不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