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軍建立始末:曾經是遠東最強大的海軍力量
何以成敗論英雄,浩浩乾坤立豐碑
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侵略中國台灣,清廷以賠款作為日本撤兵的條件,於是籌辦海防、海軍的建議隨之興起。面臨著外侮日重,邊疆危機日益嚴重的險惡形勢,清政府內部爆發了一場關於海防和塞防的大爭論,這場爭論直接推動了清王朝國防建設的近代化。
經過籌劃,由沈葆楨、李鴻章等人倡議,經總理衙門核准,每年調撥關稅和釐金 400 萬兩作為經費,計畫在 10 年內建成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水師。但縱觀這場海防與塞防的爭論,本來是國家的邊疆軍事問題,但是最後卻演變成為以李鴻章為首的淮系集團與以左宗棠為首的湘系集團的利益之爭。此次爭論之後,左宗棠的西征軍餉常有了批款項存留待用,而海防經費卻由此拮据。有諭令:「鐵甲船需費過巨,購買甚艱,著李鴻章、沈寶楨酌度情形,如利於用,既先購一兩隻,再行續辦。」這就使得本來能夠乘時籌建出一定規模的近代海軍,丟失了時機。
艱哉巍巍黃海海戰
在甲午戰爭的悲愴史中,歷來有一句聲討「直把昆明換渤海」,就是針對慈禧太后動用海軍經費修頤和園而言的。幾乎所有指向清廷無能的筆伐都一致認為朝廷腐敗、官員內鬥、水師資金挪作他用導致北洋水師敗給了日本海軍。
早在1888年時,北洋水師從艦艇裝備到官兵素質在亞洲無疑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俄羅斯沙皇太子1891年訪日期間的一次意外事件,把中日兩國海軍實力相互展露在對方面前。 也正是這一年,李鴻章的政敵翁同龢有個奏折獲准,基於財政欠收,3年內不許給水師拔款,李鴻章因此無法擴軍,即便是在戰爭中也得不到資助。3年後,黃海海戰爆發,參戰主力艦艇北洋水師12艘,日本聯合艦隊12艘,雙方數量相同
北洋水師噸位合計32,396噸,日本聯合艦隊噸位合計40,849噸。 從以上的2張表格中對比可以發現,北洋水師除了「定遠」和「鎮遠」2艘七千多噸的巨艦外,其餘10艘艦船排水量全在3000噸以下。反觀日本聯合艦隊,除了「赤城」、「千代田」、「比睿」三艘戰艦外,期余9艘戰艦排水量全部大於3000噸。不僅在噸位上具有強大的優勢,日本艦隊的速射炮數量完全多於北洋水師,特別是側舷火力強大。
就是在這樣的實力對比中,北洋艦隊的官兵並未畏戰退縮,而是英勇頑強地與日艦堅持戰鬥達 5 個小時之久,並重創敵艦。黃海海戰之後,北洋水師受到重挫,朝中一片問責之聲,官員相互攻訐諉責,慈禧的慶壽大典依然籌辦,參戰將士之悲苦卻無人體恤。中日甲午戰爭儘管戰爭的結局是悲愴的,但北洋水師的表現是悲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