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世人對孫子兵法誤解最深的四個關鍵點 | 陽光歷史

 

A-A+

揭秘:世人對孫子兵法誤解最深的四個關鍵點

2017年05月13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130 次

  1、是「以正和、以奇(jī)勝」,不是「以正和、以奇(qi)勝」。

  這是由於多音字導致的最大誤會。奇(jī),兵法原意是指的是多出的部分,即在以正兵與敵人交戰的時候,永遠要預備一支多出來的兵力,就是奇(qi)兵。奇兵能出其不意,在戰鬥中突然打亂敵人的部署,是致勝的關鍵。所以這句話的「奇」不是奇(qi)謀詭計,而是「分戰法」的基本法則。

  2、兵法的「計」也不是計謀的計,而是計算的「計」。

  《孫子兵法》的第一個字就是「計」。「計」不是謀,不是出主意、想奇招;而是全面準確地計算敵我雙方實力的差異。孫子從五事七算的角度,把戰爭之前需要計算的事項一一列出,從實力計算中判斷戰爭勝負的可能性,由此算出這仗能不能打,不能打就要躲起來,不能有僥倖心理。

  3、孫子從來不追求百戰百勝,事實上孫子堅決地反對百戰百勝。

  兵法明確論證了百戰百勝是一條必敗之路。百戰百勝意味著一百場戰爭的勝利都未能徹底解決敵人,徒徒消耗了敵我雙方的人命和資源。而兵法原意不僅要保全己方的人命與資源,也要盡量保全敵人的資源(因為那是戰後的勝利果實),從而追求一戰而定。即通過一場全面勝利的決戰,來徹底地解決戰爭。在這場決戰機會到來之前,最好的策略是備戰和等待。

  3、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兵法原意強調「知己」,並把「知己」放到了「知彼」的前面,把自我審查看得比打探敵情更加重要。而人們總是想當然地忽略了「知己」的重要性,把自己的優勢看得過大或者過小,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危險,一味地在對手身上找獲勝的機會。

  4、孫子兵法並不教你以弱勝強,而是如何使自己強大

  兵法講解的是贏得戰爭的必然性,追求以多勝少,以強勝弱,這樣的戰爭沒有懸念,沒有故事,沒有傳奇,所以孫子說「古之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兵法追求的不是通過奇謀詭計以少勝多贏得千古聲名,而是追求如何強大到十倍於敵人的力量,然後僅僅通過威懾,就「不戰而屈人之兵」。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