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登基三次讓賢的皇帝:李旦懦弱還是韜光養晦
武則天的兩個兒子李顯和李旦都有過兩次登基的經歷。公元683年,李顯即皇帝位,是為唐中宗,武則天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聽政。不知為何,李顯對自己的第二任皇后韋氏相當看好,有意提攜她的父親韋玄貞做宰相。輔弼大臣裴炎馬上表示反對,李顯很不高興地說,就是把大唐江山賜給韋玄貞也沒什麼不可以的,區區一個宰相的官位算得了什麼。裴炎把這句話匯報給武則天,李顯立刻被廢,還貶出了長安,此時距他登基稱帝才過去五十五天。
李顯下野之後,武則天立幼子李旦為帝,也就是著名的唐睿宗,是年為公元684年。很明顯,李旦的倉促登基更像是一台政治走秀,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此時武則天認為自己稱帝的時機尚未成熟,從法統上來講,她必須扶植一個名義上的皇帝走上前台,真正的實權還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到了公元689年,醞釀已久的武則天以周代唐推行使用周歷,她終於下定決心要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看到很多持反對意見的人都遭到了血腥鎮壓,實為傀儡皇帝的李旦主動上表請求母后執掌國家大計。武則天對兒子及時表現出的「乖巧」非常賞識,畢竟兒子才是名義上的皇帝,而且歷史上從來沒有女性稱帝的先例,所以只有兒子主動提出讓賢,自己的稱帝才可以說服天下。
到了公元698年,武則天把當年廢黜為廬陵王的李顯召回宮中,有意立他為繼承人。這時李旦推病不朝,有意避開政事,心照不宣的武則天順水推舟,冊立李顯為太子。至此,繼讓位武則天之後,李旦再次退出了皇位的競爭,主動把權杖交給皇兄,巧妙地避開了兄弟之間的政治摩擦。
公元705年,隨著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武則天將帝位傳給李顯。沒想到復辟成功的李顯重走首次登基時的政治路線,不但封韋氏為皇后,還允許她參與國政。
從後來的歷史走向看,正是由於李顯對韋後過於器重和放任,導致韋氏集團的勢力迅速擴張,加上通過裙帶關係得以上位的武家勢力的崛起,李唐宗室一度腹背受敵,以至於後來李顯自己也無力控制。韋後是一個權力慾極重的女人,李顯對她委以重任,等於是為外戚干政大開綠燈,導致韋氏集團公然跟李唐宗室分庭抗禮。
公元710年,李顯駕崩,史書對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有種說法支持李顯死於韋後之手,說韋後想當武則天第二,安樂公主想當皇太女,於是謀害李顯。不管真實的死因是什麼,總之李顯的駕崩加速了朝廷的動盪,唐隆政變隨即爆發。
在這場由李旦的第三個兒子李隆基聯手太平公主共同發動的生死對決中,韋後、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被處死,韋氏集團遭到瓦解。
唐隆政變打破了李顯集團、韋氏集團和李旦集團之間三足鼎立的局面,李旦集團勝出,李隆基擁立父親李旦稱帝,自己為太子,此時距離李旦第一次登基已經過去了27年。
然而,再次稱帝的李旦並沒有貪享皇權。公元712年,才坐了兩年龍椅的李旦不願受制於太平公主的權勢,於是主動將皇位傳給李隆基,自己當上了太上皇。
李旦兩次稱帝,三次讓賢,這在權力鬥爭異常複雜慘烈的中國古代史上非常少見。與其說李旦是一位淡泊名利的君主,倒不如說他是一位充滿政治智慧的皇帝。哪怕兩次執政期間並沒有真正地完全徹底地掌控過政權,但是至少他在複雜的宮廷鬥爭中做到了全身而退,反而那些窮兵黷武的強權主義者沒有能夠笑到最後。
李旦深諳剛則易斷的人生哲理,在宮廷鬥爭的漩渦中一再示弱。然而似弱非弱,看似一退再退,實則以退為進,步步為營,順利從權力「黑洞」中逃出生天,不失為一種高明的政治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