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竟也有小朝廷:揭秘後希特勒帝國的內幕
導讀: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殺身亡,曾經驕橫一時的第三帝國宣告滅亡。然而,一小撮納粹殘餘卻依然滿懷激情和夢想,在德國北部波羅的海海濱小城組建了新的「帝國政府」。德國《明鏡》週刊日前披露了這個僅僅維持3周,卻上演了德國近代史上荒唐一幕的「後希特勒帝國」的內幕。
希特勒留下遺願
1945年的4月30日下午6時許,第三帝國海軍元帥卡爾·鄧尼茨收到黨秘書長馬丁·鮑曼從柏林發來的一份電報。電報中稱,「偉大的元首」已經任命他為接班人。鄧尼茨在回電中激動地將即將失敗的戰爭稱為「德意志人民歷史性的抗爭」,並承諾要把「元首」救出柏林。直到第二天一早,鄧尼茨才得知,「偉大的元首」已死去多時,而他也立刻成了「大德意志帝國」的新「元首」。其實,希特勒在遺囑中已安排好新內閣人選:總理由宣傳部長戈培爾擔任,馬丁·鮑曼出任黨主席。可惜,希特勒的遺願沒能實現,因為這兩人隨後也自殺身亡(鮑曼究竟是死在柏林還是逃到了南美洲,是20世紀的一大懸案編者注)。於是,鄧尼茨重新組建內閣。他召集300多名舊政府成員,於5月2日來到德國北部荷爾斯泰因州奧丁城,在這個小縣城的地方辦事處進行了第一次全體會議。之後,他們又在附近的波羅的海小城弗倫斯堡建立了新的「帝國」,試圖在9名新部長的協助下苟延殘喘。
這「9人內閣名單」為:內政部長威廉·斯圖卡特:此人曾參加過1942年臭名昭著的萬湖會議並協助草擬屠殺歐洲猶太人的計畫;農業部長赫伯特·貝克:他曾長期致力於東歐德占區的飢餓政策;國家首席秘書奧托·奧倫道夫:他曾是對蘇戰爭突擊隊負責人。其餘的重要職位基本不變:阿爾伯特·施佩爾仍擔任經濟部長;弗蘭茲·塞爾特繼續領導就業部;郵政和交通部長依然是尤利烏斯·多普穆勒。希特勒的財政部長科洛希克則被委以重任,不僅接任外交部長、帝國首席部長,同時就任總理。內閣成員總結認為:新帝國進行軍事行動已毫無希望,現階段最主要的任務是,「從布爾什維克的屠刀下救出盡可能多的德國同胞」。
乘希特勒奔馳上班
這些納粹殘餘開始一本正經地處理「國家大事」。新政府設在弗倫斯堡海邊一個結實又龐大的紅磚別墅裡,這裡曾經是第三帝國米爾維克海軍學院所在地。不過,政府剛建立,壞消息就不斷傳來:義大利全面停火;柏林淪陷,蘇聯紅旗插上帝國國會大廈;西北德軍向盟軍投降;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德軍放棄抵抗……即便如此,這些破產的統治者們仍狂熱地參政議政。他們首先要求建立新的教會部以繼續行納粹禮,建立有秩序的國家。
鄧尼茨很喜歡學希特勒的派頭。雖然他的私人別墅和政府大樓只有500米距離,他仍每天乘坐希特勒的那輛黑色奔馳「上班下班」。他還讓下屬們繼續稱呼他「偉大的元首先生」,並在自己的領地懸掛帝國國旗。每天早上10點,內閣成員還聚集在「內閣會議室」米爾維克海軍學校一所破舊的教室裡,為「國家大事」操勞。他們討論的話題很多,比如新的象徵國家尊嚴的標誌,內閣改革,新的教會部長,一系列國家計畫等等。各部長也有自己的重要話題。交通部長多普穆勒打算在6周內重新制訂國內基礎設施的建設計畫;內政部長斯圖卡特要保證帝國法律的延續性;首席秘書奧倫道夫建議建立「情報部」。鄧尼茨則授予阿爾弗雷德·約德爾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以表彰他代表德國簽署戰敗書的「壯舉」。最忙碌的要數農業部長貝克:他的部門主要負責滿足政府職員們的吃喝,特別是酒精的大量需求。醉醺醺的工作狀態沒有影響這些人的工作效率,他們瘋狂撰寫各種會議記錄以及成堆的計畫。
英國縱容納粹殘餘胡為
實際上,荷爾斯泰因州當時已經被英國佔領,但它卻對新德意志帝國表示歡迎。原來,雖然美英法和蘇聯在第三帝國投降後「瓜分」了德國,但英國一直心有餘悸,希望找到德國方面的官方對話夥伴,以便獲得更多利益。所以,英國人縱容這幫納粹殘餘胡作非為,建立了一個新「帝國」。
不過,在其他盟國的暗中插手下,帝國內部出現了內訌。經濟部長施佩爾首先提出要卸任,因為他無法忍受總理科洛希克對開會的狂熱。他還公開聲稱,帝國政府的存在是多餘的。5月15日,他正式向科洛希克遞交辭呈,但遭到拒絕。這時候,盟軍也終於決定出手了。當天,同盟國逮捕了農業部長貝克和交通部長多普穆勒。國防部長凱特爾則早兩天就已經進了監獄。數天後,英國人不得不在弗倫斯堡的納粹大本營逮捕鄧尼茨和他的親信。之後,這幫人被帶到停靠在波羅的海的德國郵輪「帕特麗雅」號上,進行最後一次集體「出行」。5月23日,陽光照耀著德意志大地。穿著納粹軍服的鄧尼茨,拄著那根鑲金的「元首」手杖,搖搖晃晃走上舷梯。在一個寬敞的大廳裡,美軍少將羅維爾·布魯克斯走到他面前,開始宣讀一份審判書,內容就是逮捕整個內閣。這時,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徹底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