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北洋政府:絕密的《二十一條》是誰洩露的? | 陽光歷史

 

A-A+

解密北洋政府:絕密的《二十一條》是誰洩露的?

2016年12月07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60 次

  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最早究竟是由誰透露出來的?又是怎樣透露的?許多史著和文章對此語焉不詳。筆者在閱讀民國史料時,發掘到有關這一問題的一些史料。現據此談點一管之見。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列強忙於歐戰,無暇顧及在遠東地區的擴張。日本則利用這一形勢,趁機加強在華的侵略勢頭,企圖排斥其它帝國主義國家,達到獨霸中國的目的。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特務在華活動十分頻繁。早在大戰爆發前夕,日本參謀本部就已獲得情報,得知袁世凱確有做皇帝的念頭。所以,日本政府在這一階段很注意加強與袁世凱身邊一些人的聯繫,以瞭解袁世凱的心態,掌握袁世凱的動靜。

  1914年8月,離大戰爆發不到一個月,日本政府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把中國的青島租借地及其周圍地區,包括膠州灣在內交給日本。德國當時雖然無法採取強硬態度,然而還是拒絕了日本的要求。日本遂派軍在山東登陸,德軍在進行了象徵性抵抗後投降。日軍佔領青島,接管了整個德國租借地,控制了膠濟鐵路,並想進一步全面控制中國政府。

  

  1915年的1月18日,由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秘密會見袁世凱,面交充分暴露日本政府獨佔野心的《二十一條》。當日置益陳述完《二十一條》的基本內容後,袁世凱十分吃驚,當時他表情嚴峻,回答說:「此條款請與外務部會商。」臨行,日置益威脅說:「如秘密(指《二十一條》)洩露出去,日本當斷然採取行動。」 《二十一條》共分五號:第一號是關於山東,第二號是關於滿蒙,第三號是關於長江流域,第四號是關於福建省,第五號是關於中國政府聘用日本顧問、中國武器的標準化以及全國警察聘用日本教官等問題。

  袁世凱與日使會見後內心是非常不平靜的。據顧維鈞1960年對唐德剛教授口述歷史時說,袁世凱在與日置益見面後,就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確定了同日本談判的方針,並讓當時的外交總長孫寶琦辭職,再次任命職業外交家陸徵祥為外交總長。之後,袁世凱單獨召見了陸徵祥,經過密商後,決定不顧日本的威脅,把《二十一條》的內容透露出去。陸徵祥離開袁世凱的大總統府後,立即找來了顧維鈞。顧維鈞當時任外務部主事兼英文秘書。顧接受命令後,立即攜帶《二十一條》文本,秘密送往美國公使館。陸徵祥的原意是先交給英國的路透社,而顧維鈞卻將文本首先送往美國公使館。美國新聞界得到《二十一條》後,如獲至寶,立即予以公佈。消息傳出後,迅速引起了世界輿論的注意,更是深深地震驚了美國政府,並對1921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產生了微妙的影響。

  在以後幾個月的中日馬拉松式談判過程中,每天下午或第二天,顧維鈞都去見美國公使芮恩施和英國公使朱爾典,向英美通報談判情況。

  由此可見,最早向全世界披露日本試圖滅亡中國,把中國變為日本殖民地的《二十一條》的是美國,而授意洩露《二十一條》的則是袁世凱本人,陸徵祥參與其事,顧維鈞是具體執行者。遺憾的是這其中還有許多細小的情節無從核查清楚,蓋其原因是顧維鈞所保存的1931年以前的文件,收藏在天津他的私宅,而其中有關這部分的文件全部丟失。

  那麼,袁世凱為什麼要指示陸徵祥、顧維鈞把《二十一條》的內容透露給新聞界呢?原來這是他的一個計謀。圍繞《二十一條》,中日雙方舉行談判,袁世凱的策略是盡量拖延。他指示陸徵祥,「要盡可能拖延下去。」而日本方面則想盡快結束談判,盡快簽字訂約。為了執行袁世凱的指示,陸徵祥想出了許多辦法來拖延談判。日本要天天談,每週五次,陸徵祥則提出每週開一次會,並和顏悅色地和日方爭辯。陸推脫說自己很忙,有許多別的外交問題等他處理,還要參加內閣的會議。最後雙方達成妥協,每週雙方會談三次。袁世凱之所以採取拖的策略,是為了期待西方列強出面干預。這就是袁世凱要把《二十一條》的消息和內容透露出去的原因。袁世凱的本意是想利用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借助歐美的力量來牽制日本,以便在復辟帝制問題上少付出一些代價。美國政府在得到《二十一條》的消息後,確也向日本政府施加過壓力,美國政府通過日本駐美大使和自己的駐日大使將美國的立場通告東京日本政府,儘管這樣,袁世凱還是沒有完全達到目的。到 1915年5月7日,日本提出最後通牒,限48小時答覆。袁世凱不甘心放棄做皇帝的念頭,結果還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於5月9日簽訂了《二十一條》。這樣,不僅袁世凱為國人憎惡和唾罵,而且參與簽訂《二十一條》的陸徵祥也成為眾矢之的。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