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朱棣為掩蓋篡位殺戮罪孽的三大形象工程
朱棣在位二十二年,雖說是功過參半,但更多是一位明君。
永樂盛世,萬國來朝,的確很狂熱,但奪權背後的那種血腥,尤其是屠殺宮女、株連方孝孺十族,讓建文帝死不見屍,凡此種種,無不令人髮指,引發了國人無數反思。
靖難之役,就結局、過程而言,有著一定偶然性;就實力、道義而論,成功性微乎其微。地方藩王戰勝中央王朝,中國歷史上僅此一例,要知道規模更宏大的「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都以地方政權失敗告終的。雙方領導者在戰爭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建文君臣多屬文弱書生,缺乏政治經驗,加上用人失當,軍事策略也一誤再誤,直至敗亡。而燕王朱棣工於權謀,老於行陣,堅忍持久,屢挫不蹶,始為困獸之搏,終而一擲獲勝。
朱棣篡位後,為了改變「篡逆」形象,為了掩蓋「殺戮」罪孽,大搞國家形象工程,舉其大者就有北京皇宮、長城、運河、鄭和航海遠征、永樂大典和南京大報恩寺等等。
其中,皇宮是證明其正統性的核心,寺廟是他為過度殺戮而懺悔贖罪的地點,長城是國土的堅硬屏障,運河是貫通新舊京城(南京和北京)的漕運血管;鄭和下西洋是他的權力在全球範圍內的巨大延伸;那部僅僅繕寫了一套的《永樂大典》,實現了他對於信息的徹底壟斷。
然而,重中之重有三項:營建北京城、編纂《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
一、遷都北京
明成祖在位期間,最大一項舉措是將都城北遷。一方面北京是朱棣「肇基」之地,另一方面出於加強北部邊防之需。南京位處江東,經濟條件較優,但從軍事角度而言,不易控御北方。眾所周知,明朝外部威脅主要來自蒙古,北邊必須屯駐重兵,而成祖將「塞王」內遷後,北方缺乏高層軍事指揮核心,如皇帝仍駐南京,則鞭長莫及,調度難免失靈。但北京作為首都的缺陷,在於遠離江南經濟中心,物資供應困難,因此遷都行動遇到了極大阻力。但明成祖態度堅決,反對者都受到處罰,個別人甚至被處死。紫禁城落成後,朱棣下令遷都北京,並模仿洪武「徙富民」之舉,將全國各地富戶大批遷徙到北京附近,以發展當地經濟。又開通漕運,保證糧食供給。從此,北京成為中國的首都,一直延續至今。
然而,重中之重有三項:營建北京城、編纂《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
一、遷都北京
明成祖在位期間,最大一項舉措是將都城北遷。一方面北京是朱棣「肇基」之地,另一方面出於加強北部邊防之需。南京位處江東,經濟條件較優,但從軍事角度而言,不易控御北方。眾所周知,明朝外部威脅主要來自蒙古,北邊必須屯駐重兵,而成祖將「塞王」內遷後,北方缺乏高層軍事指揮核心,如皇帝仍駐南京,則鞭長莫及,調度難免失靈。但北京作為首都的缺陷,在於遠離江南經濟中心,物資供應困難,因此遷都行動遇到了極大阻力。但明成祖態度堅決,反對者都受到處罰,個別人甚至被處死。紫禁城落成後,朱棣下令遷都北京,並模仿洪武「徙富民」之舉,將全國各地富戶大批遷徙到北京附近,以發展當地經濟。又開通漕運,保證糧食供給。從此,北京成為中國的首都,一直延續至今。
二、編纂《永樂大典》
朱棣為改變「篡逆」形象,標本文治,尊崇儒學。明成祖組織了一系列修書工作,由解縉等人奉命編纂,3000多人參與其中,歷時五年告成,因完成於永樂年間,故定名《永樂大典》。全書22877卷,另有凡例、目錄60卷,合共22937卷,裝成11095冊,約3.7億字。全書所採古書達七八千種,上自先秦,下迄明初,薈萃了古今群書。
毫無疑問,《永樂大典》是我國歷史上最大一部百科全書,但由於篇幅浩大,未能刻板付印,只是清抄了一部。隨後明朝遷都北京,《永樂大典》也隨之北遷,藏於皇宮文樓內。嘉靖年間,明世宗命人重錄副本,正本不翼而飛,據說陪葬在十三陵。
三、派遣鄭和下西洋
提起中國歷史外交,不能不說兩個人:一是張騫通西域,二是鄭和下西洋。對於鄭和為何下西洋,是為了炫耀國威OR尋求寶物,還是為了查訪建文帝下落?一直沒有定論。但鄭和開始下西洋後,亞非各國多遣使來和中國建交及進行貿易,絡繹不絕與途。據不完全統計,在永樂年間,有60個國家245次訪問中國,其中浡泥、蘇祿(菲律賓)、古麻剌朗、滿剌加、尼八剌(尼泊爾)、錫蘭(斯里蘭卡)等六個國家八位國王九人次訪問中國,前三國王在訪問時不幸病故,分別葬於南京、山東、福建,這些都是中外友誼的見證。
鄭和七次遠洋出海,前後歷時20多年,途經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並且越過了赤道,打通了從中國到東非的航路,把亞非廣大海域連成一片,是人類航海史上一大壯舉。比哥倫布在1492年到達美洲要早87年,比迪亞士在1487年發現好望角要早82年,比達伽馬在1498年到達印度要早93年,比麥哲倫在1521年到達菲律賓要早116年。
朱棣之所以好大喜功,是有其內在原因的:和絕大多數皇帝不同,他依靠的是純粹的武力,打敗自己的侄兒,用血腥的殺戮和公開的暴力奪得了最高權力,這明顯違反了帝國自己宣傳的官方思想——儒家思想,而且也違反了古代社會權力繼承的合法程序,給自己留下了很糟糕的記錄。所以,他渴望打造「權利美學」來改變篡逆形象。
鄭和七次遠洋出海,前後歷時20多年,途經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並且越過了赤道,打通了從中國到東非的航路,把亞非廣大海域連成一片,是人類航海史上一大壯舉。比哥倫布在1492年到達美洲要早87年,比迪亞士在1487年發現好望角要早82年,比達伽馬在1498年到達印度要早93年,比麥哲倫在1521年到達菲律賓要早116年。
朱棣之所以好大喜功,是有其內在原因的:和絕大多數皇帝不同,他依靠的是純粹的武力,打敗自己的侄兒,用血腥的殺戮和公開的暴力奪得了最高權力,這明顯違反了帝國自己宣傳的官方思想——儒家思想,而且也違反了古代社會權力繼承的合法程序,給自己留下了很糟糕的記錄。所以,他渴望打造「權利美學」來改變篡逆形象。
然而,這一切大肆消耗了明王朝的資源,引發嚴重的銅錢荒和白銀荒,宮廷財政虧空嚴重,經濟危機爆發,從1405年起到1421年,僅僅過了16年,物價就飛漲了三百多倍。民眾的怨恨、抗議和反叛事件洪水般包圍著紫禁城,甚至文官集團都開始私下議論永樂大帝的過錯。朱棣的權力美學和宏大敘事付出了高昂的政治代價。
明太祖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他死後,孫子建文帝即位。建文帝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嚴重威脅藩王利益,坐鎮北平的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1402年,朱棣攻破明朝京城南京,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
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第二年,改元永樂,改北平為北京。1421年,遷都北京,稱北京為京師,南京為留都。靖難之役,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不久爆發的一場統治階級內部爭奪皇位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