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解密:孫權下決心打赤壁之戰的真正原因!
公元208年,那年孫權27歲,偏居江東;而曹操已經54歲了,論輩份,曹操是孫權的長輩,論資歷,曹操戰黃巾軍,破呂布,敗袁術,征張繡,戰劉備,挾天子以令諸侯不說,在8年前,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重創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諸侯袁紹,頓時名滿天下。
曹操戰黃巾軍時,收得降兵3-5萬,名為青州兵,此為操之主力;官渡之戰後,曹操收編袁紹約10萬人馬,經過一番訓練,到208年,曹操率十數萬大軍南下攻打荊州,劉表的幼子劉琮一槍未放,就將荊州之土,雙手獻給曹操,此時,曹操收得荊州兵七八萬,同時,在當時擊潰了劉備,險些生擒劉備。
此時,曹操的勢力達到了巔峰。
反觀,東吳,能調動的精銳兵力應該只有3-5萬。孫策死時,曾留下遺囑: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張昭作為孫策遺言輔佐孫權的一員重臣,對江東的忠心應該還是值得肯定的。
那麼連張昭都主張投降,可見,當時的形勢,對東吳來說,勝算的概率確實太低。那一個剛滿27歲的年輕人,是如何下定決心,要和勢力和名聲如日中天的曹操死扛到底的呢?
是因為諸葛亮的激將法+定心丸?所謂激將法,就是以劉備堅持抗曹,激發孫權的鬥志,所謂定心丸,就是向孫權分析劉備目前的兵力,還有2萬多人,完全還有實力和曹操拚上一拚。
還是因為外事不決問周瑜,那個「曲有誤,周郎顧」的風流倜儻的周帥哥果斷又堅決的支持他和曹操對抗?
我個人認為,諸葛亮和周瑜雖然在孫權的決策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最主要,使孫權下定決心的那個人,恰恰是魯肅。
大家看三國演義,總覺得魯肅常常被諸葛亮欺負,其實魯肅這個人還是很有智慧的,屬於大智若愚的那種類型。而且還仗義疏財,頗有梁山好漢的氣度。當年,周瑜向他求糧,他二話不說,就給了一半。因此,周瑜也很器重他。
孫權最終決定和曹操決戰,正是因為魯肅的一席話。當時,東吳的投降派和主戰派吵成一鍋粥時,孫權煩的不行跑到外面去呼吸新鮮空氣,魯肅就跟上去,此時,
權執肅手曰:「卿欲何言?」肅對曰:「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權歎息曰:「此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此天以卿賜我也。」
魯肅不過短短的數行話,勝過諸葛亮的千言萬語,為何,因為說中了孫權最擔憂的事,東吳其它人都可以投降,因為降了曹操,還可以繼續當官,運氣好的,像呂布的舊部張遼,被曹操看中,那還不是飛黃騰達起來?
可是,獨獨一個人將如喪家之犬,誰啊,吳侯孫權啊。「將軍迎操,欲安所歸?」
曹操是個聰明人,像呂布這樣的對他有威脅的猛將,他寧可殺了也不用;像劉備那樣的雄才,他把他軟禁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害的劉備整日提心吊膽的躲在菜園裡種菜裝傻。
而孫權是何許人?生來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形貌奇偉異於常人。自幼文武雙全,早年隨父兄征戰天下。善騎射,年輕時常常乘馬射虎,膽略超群。
南宋的辛棄疾有一首詞寫的好啊。後兩句就是: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而這最後一句話可不是辛老先生說的,這句話是曹操說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說明,曹操對孫權是比較瞭解的。或曰:孫權也可以學劉備啊!暫棲曹操底下,等待時機。話好像有一點道理,可是,不要忘了,曹操若打下江東,就幾乎統一了全國了。
統一了全國了,就不需要再打著招賢納才的名號了。那孫權被做掉的概率,比之存活的概率,我看要大太多了。
因此,可以確認的是,孫權之所以在那麼困難的情況下,在兵力1:7的形勢下,還是鐵了心的要和曹操戰鬥到底。
自然不是高喊的口號,我不能把江東的六郡八十一州的百姓,都陷於曹操的魔掌中,雖然,有不甘人下的自尊心,但最本質的是,他知道若舉州投降自己的後果將是怎樣,所以,孫權實質就是拚個魚死網破,為了自己的生存,背水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