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趕劉秀」真偽辯:歷史上兩人沒有太多交集 | 陽光歷史

 

A-A+

「王莽趕劉秀」真偽辯:歷史上兩人沒有太多交集

2016年06月18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347 次

  王莽和劉秀都是中國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王莽以西漢王朝皇親國戚、輔位重臣之尊,滅漢創立新朝,開通過篡位作皇帝之先例;劉秀則以沒落皇族之身,起於田壟之間,滅莽復漢,中興漢祚,亦為歷代王朝更替中之僅有。故而在中原地區,流傳著許多和他們有關的故事。在山西一帶,就有王莽趕劉秀的傳說,流傳已久,家喻戶曉。更有許多和傳說有關的地名,至今尚存,如靈石縣的寨立(在裡)、黃背(皇避)、逍遙,霍州市的歇馬灘等。那麼,歷史上真有過王莽趕劉秀經過這些地方的事實嗎?本文擬就此略作探討。

  一、王莽的足跡止於長安和新野之間。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年),字巨君,漢元帝(劉奭)皇后王政君之侄。西漢末年新王朝的創始人,公元8年至公元23年在位,王莽早年喪父,家道頗貧寒。靠著其皇親國戚的身份和謙恭克讓的品行,一步步躋身於劉氏統治集團的權力中心。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受封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封地在今河南省新野縣。建平末年(公元前3年),王莽失勢,曾隱居新野一年之餘。

  公元6年,王莽居位攝政,二年後逼宮稱帝,創立新朝,改元始建,取漢家天下而代之。這時的王莽,一改當初謙恭克讓的樣子,變得驕奢淫逸,暴虐專橫,他推廣了一系列不合時宜的新政,屢次改變幣制、官制,不斷挑起邊疆戰端,人民賦稅繁重,朝廷政治黑暗,再加上連年災荒,最終激發了極為尖銳的社會矛盾。從天鳳四年(公元17年)開始,全國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其中規模最大的是綠林、赤眉兩支起義軍。最終在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被殺,新朝滅亡了。但在這十七年間,王莽的所有活動都居限於長安皇宮之中,始終未出京城半步。所以,要說王莽親自趕劉秀,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二、王莽和劉秀兩軍之間的戰爭僅止於河南省中南部和湖北省北部。

  劉秀(公元前6—公元57年),字文叔,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世孫,南陽郡蔡陽(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廟號世祖,謚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地皇三年(公元22年),劉秀與其兄劉縯起事於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舂陵鄉,發動家族、賓客,聯絡附近各縣的豪強,組織了一支七、八千人的隊伍,號稱「舂陵軍」。春陵軍初戰不利,不久與綠林軍之下江兵約定「合縱」。之後,他們先後攻佔了南陽郡屬下的長聚、新野、湖陽、棘陽等縣城。次年春,劉秀的軍隊與王莽的軍隊在新野一帶激戰,斬殺前隊大夫甄阜和屬正梁丘賜,進而包圍了宛城。次年二月間,綠林軍在宛城之南的淯水擁立劉玄做了皇帝。

  劉玄做皇帝後,改元更始,並封了一大批官。其中,封劉縯為大司徒,劉秀為太常偏將軍。三月間,綠林軍相繼攻下了昆陽(今河南葉縣)、定陵(今河南郾城縣西)、郾縣(今河南郾城縣),繳獲了大批武器緇重,起義軍聲勢大熾,發展到十餘萬人。五月間,王莽集兵百萬,其中甲士四十二萬,由大司徒王尋和大司空王邑率領到達穎川(今河南省許昌市西),進而圍劉秀於昆陽。劉秀趁著敵軍尚未合圍,率13騎突出南門,隨後調集援軍,與昆陽守軍裡外合擊,重創莽軍,並一舉攻佔穎陽(今河南省登封市)。昆陽之戰對於新莽政權的覆滅,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次大戰之後,王莽的軍隊就節節敗退,再也無力組織有效的抵抗了。九月,王莽被三秦地區的英雄豪傑誅殺,傳首送至宛城。新莽王朝滅亡了。

  我們可以看出,在劉秀起兵到王莽被殺的一年多時間裡,他們爭戰的地域非常有限,根本就沒有涉足河南以北地區。

  三、劉秀髮跡於河北,其間曾遭王郎追殺。

  更始帝北都洛陽後,劉秀任其帳下破虜大將軍並代理大司馬事務。當年十月,奉命持符節北渡黃河,鎮撫慰問各州郡。劉秀所到之處,總是先會見當地各級官員,考察他們的政績,同時平反冤獄,廢除新莽苛政,恢復西漢時的官職名號。此舉為其贏得了廣泛的民心,成為他後來擁兵自立的堅實社會基礎。

  當年十二月,河北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王郎起兵稱王,一時響應者眾。當時劉秀一行剛剛離開邯鄲,前往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因顧慮王郎兵鋒正盛,劉秀一行遂於次年初向北進入薊縣(今天津市薊縣)。王郎懸十萬戶封賞捉拿劉秀,薊縣有個叫劉接的人起兵響應王郎,薊縣城內擾攘混亂。劉秀一行匆匆忙忙逃離薊縣,駕車南行,一路上無論黑夜白晝,都不敢多做停留,亦不敢進入城邑,只能食宿於道旁。到達饒陽縣境內後,前面被滹沱河擋住了去路,幸而河面封凍,劉秀一行得以履冰而過,但在還差幾車就全部通過時,冰面塌陷了。時至今日,當地尚有落凌村和忽凍村分別存在於滹沱河東西兩岸,倔強地向世人昭示著這段近兩千年前歲月裡發生的故事。

  劉秀一行渡過滹沱河後,輾轉來到下博縣城(今河北省深州市榆科鎮下博村)西,茫然四顧,一時竟不知前路該去往何方。這時,有一位老人出現在路旁,指點他們說:「信都郡(今河北省冀縣)還站在更始方面呢,離此八十里。」劉秀一行急忙向信都方向奔去,到達後信都太守將他們迎入城中。

  劉秀一行到達信都後,立即著手招兵買馬,以圖復起。在有了四千人馬後,首先攻下了附近的堂陽縣(今新河縣)和貰縣。接著,昌城縣和宋子縣(今趙縣)也有人起兵擁戴劉秀。這時,劉秀的軍隊已有幾萬人了。又向北進軍攻下了曲陽縣和中山國的國都盧奴縣城。劉秀每到一處,就發佈文告,一方面徵兵擴軍,一方面安定民心,樹立一個亂世明君的形象,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後,劉秀大軍兵鋒南指,各郡縣紛紛倒戈相向,先後又佔據了新市、真定、元氏、防子等縣,進入了古趙國的界地。然後,劉秀率部東圍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縣),激戰月餘,最終獲勝。

  更始二年(公元24年)四月,劉秀率兵包圍邯鄲,連戰連勝。五月初,攻克邯鄲城,王郎被誅殺。

  公元25年6月,劉秀在鄗城(今河北省高邑縣)舉行大典,定都登基,即皇帝位,改鄗城為高邑,建年號為建武。東漢王朝從此建立。當年10月,洛陽守軍舉城投降,劉秀便遷都洛陽。此後,身為皇帝的他,率百萬鐵騎橫掃六合,就只有他趕別人,而沒有別人趕他的份了。

  從以上史實可以看出,歷史上只有過王郎趕劉秀之事,而沒有王莽趕劉秀之說,而且王郎趕劉秀的事實也僅發生在河北境內。山西省境內許多和王莽趕劉秀故事有關的傳說、地名等,不過是人們以訛傳訛而已。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