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龍脈被隔斷之謎:武則天破壞了唐王朝龍脈?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在他統治的時代,中國成為當時世界唯一的文明最為強盛的大一統帝國。作為一個政治家,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據史書記載,貞觀年間「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米斗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於嶺表,自山東至於滄海,皆不糧,取給於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當然,歷史的局限性使得唐太宗李世民在處理自己的身後之事時也未能免俗,他和歷代帝王一樣,把李氏王朝的命運和自己的葬身之處聯繫在一起,非常重視墓地風水的選擇。
唐太宗的寢陵昭陵在今咸陽城西北40公里處禮泉縣煙霞鄉九嵕山上,依九嵕山峰,鑿山建陵,開創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九嵕山位於渭河平原以北,山勢突兀,海拔1188米,左有五峰山,右有嵯峨山,背有黃土高原,南臨渭河,與太白、終南山諸峰遙相對應。加以涇水環繞其後,滑水映帶在前,顯得氣勢十分雄偉。九嵕山的造型從任何方面看,都有突出特點:從東南面看,似筆架形,從正南面看,似錐形;從西南與北面看,又像"覆斗"形。相傳舜時,洪水氾濫,禹被舜受命為天下治水,禹治水先從關中開始。大禹率伯益、水平等眾人來到華山上,但見太行,中條、峭山、華山四山相連,竟無缺處,水愈積愈多,大有淹沒四山之勢。禹十急忙召集眾人商議治理雍州水勢的辦法。眾臣爭論不止,大禹一時無計可施。等到夜裡,眾人都去睡了,大禹還在火把下,對著地圖思考:天下之大,命在雍州;洪水之禍,亦在雍州;雍州水平,天下洪水自然治平,但雍州水勢太大,地勢太複雜,因而水禍也難以治平。終南山自雍、梁二州之間分支,一派東出,就是華山,東北與冀州中條山相連,再東去,接著王屋山、析城山、太行山了。華山再分一支,向東就是崤山。由崤山北向,分出兩支,都與中條山相連。從終南山分出另一派為東南走向,叫熊耳山。又分兩支都是東北走向, 都與王屋山相近。整個雍州地界山與山之間儘是湖泊,水勢也大。大禹想: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把關中水引向西,或西北。但此兩處地勢太高,工程費時太大,引向南就進入巴蜀,而此時巴蜀早已是水滿為患了。看來只有向東引入大海了。但向東疏導,路線又定在哪兒呢? 大禹苦思冥想,還是找不出疏導的路線來,想著想著,不知不覺伏在石桌上睡著了。第二天,大禹醒來一看,不覺驚呆了,原來手中的筆落在地圖上,正好落在華山與中條、崤山與王屋等山連接處。筆落之處,正是一條最佳疏導水患路線,禹即刻畫了下來,命人通知各處, 按地圖所示開工。十幾處工地同時劈山鑿石,疏導洪水,因為山石堅硬,所用工具都是木、石之類,工程進展十分緩慢,此時,天降暴雨, 關中洪水猛漲。早有橋國使臣報知大禹,說:洪水眼看就要淹沒渭北的梁山、鳳凰山、嵯峨山了,禹十分著急,因為這些山的後面就是橋國,是黃帝陵所在,就忙命大臣帶了他的筆架到有橋國,因為這筆架是伏義所贈,可大可小。大可用作山,小可當筆架使用。水平到了橋國,把筆架放在了鳳凰山與梁山之間最低處,化作一座高山,以防洪水向北漫延。這就是正現在的九嵕山的來歷。
這個傳說證明了九嵕山是一塊風水寶地。 但為唐代以前,人們認為陰陽兩極,生為陽,人活在陽世,愈高愈好,死在陰間,進入泥土,愈深愈佳,深對應高,深到極點就達到了陽間,就能進入天堂。所以,唐以前墓穴,大多數是挖地而建的,如秦始皇陵、漢武帝茂陵等。當然,九嵕山周圍並未發現唐代以前帝陵,其中原因也與漢武帝有關。據說漢武帝生前也看好九嵕山這塊風水寶地,,但遭到東方朔的堅決反對。東方朔對武帝說:"選陵址要看三個因素,一是龍,即地脈之行止起伏,也就是看山脈,觀察山脈走向,形勢;二是砂,看主要山與周圍山的朝迎關係;三是水,就是看水口、流向形態、與山形的關係等。從東南方向看九嵕山是一筆架,中間山峰高,兩邊低,陛下要選陵址,必選在中間峰上,因為中峰乃皇帝峰。但三峰高低不均,主以前、以後君王勢弱,難道陛下不希望自己的後代才華勝於自己,而使劉氏江山更加穩固嗎?另外,九嵕山水向也不佳,前有渭河自然美妙,但後有涇水,割斷九嵕山龍脈,大會引起江山易手,小則注定國勢不興。」漢武帝因此就棄九嵕山另選墳址了。這個說法對以後諸代帝王影響也很大。
傳說李世民要李靖為他選陵址,而李靖早就知道命中注定唐三代以後有武氏亂國,但一直未敢詳告李世民。當李靖來到九嵕山南麓時,頓時驚呆了,但見九嶁山三峰相連,中峰突兀,其餘兩峰低矮不平,恰似唐高祖、太宗以及後代國勢。李靖知道這是《推背圖》中的預言在現實的再現。但李靖也知道,李世民是知道漢武帝的傳說的。為了把選址的理由說清楚,他想了幾天幾夜,終於想出了一條妙策。回到長安後,李靖對太宗說:"陛下,你所要的陵址選好了",李世民問:"在哪兒?""在九嵕山"!李世民大吃一驚:"難道李愛卿不知漢武之事嗎?"李靖上前說:"臣早有所聞,但漢武不可與陛下相論,陛下功高漢武,再說,漢武選址是在山下選,而陛下今選址應在山上,一則因山而建氣勢雄偉,另外,風水之地,不美者可以用補的辦法來改善。漢武時選址沒講求穴址重要性,但依臣看來,陵址實質就是棺址,也就是穴址,穴也是風水要素之一。九嵕山是風水寶地,不足就是與周圍山勢有隔斷,但比周圍山勢高出不少,可以一覽眾山小。九嵕山帝氣內聚,周圍山不沾王氣,再說陛下陵在中峰,既可俯視周圍眾山,還可遠眺長安,天下都在陛下蔭護之中。"於是太宗把陵址定在了九嵕山上。在定陵名時,李靖又奏道:"君為天下,為陽,為日,陛下選址九嵕山目的是蔭護天下,使天下民眾感受到陛下恩惠,就定名為昭陵吧。"其實,李靖有自己的考慮, "昭"字拆開為"召"與"日","召"有召集、收集、聚集意思,日為太陽,為陽,代表帝王將相之氣。"昭"涵義就是"收集帝王之氣",目的是以九嵕山為中心,把周圍龍脈,龍氣收集起來,以彌補涇水割斷龍脈之不足。當然,這是下策之中的上策了,是迫不得已的。
果然,太宗死後,高宗李治軟弱,天下為武則天控制。高宗死後不久,武則天登基,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 這大概應了九嵕山與周圍山脈被涇水割斷而傷龍脈之故。而昭陵之"昭"字又使李氏龍脈得以延續,因此,武則天之後,唐玄宗李隆基又創「開元盛世」延續盛唐的繁榮光耀,而李氏家族又統治了中國近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