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慶齡宋美齡兩姐妹均被蕁麻疹困擾一生?
宋慶齡一生給人以高貴優雅的印象,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晚年宋慶齡很多時候是強忍著病痛出席國務活動。這種病是蕁麻疹,來源於家族遺傳,宋靄齡和宋美齡也都患有此症。從1927年10月首次發病起,這個頑疾幾乎伴隨了宋慶齡一生。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僅僅10天後,讓宋慶齡痛苦萬分的蕁麻疹發作了,由於沒有特效藥,宋慶齡只得服用苯納德雷,這種藥的副作用使得宋慶齡整日昏昏欲睡,差點影響到宋慶齡北上參加新政協。
新中國成立後,每週3次的藥劑注射使症狀稍稍得以緩解。然而,「文革」開始後,巨大的精神壓力使得宋慶齡的蕁麻疹再次復發,而且發作也更頻繁。
1971年1月,宋慶齡高燒不退,一位醫生給她開了1天8片的土黴素,但卻沒有注意到,她的病歷上早已註明,她對磺胺類藥物有過敏反應。在服用了24片土黴素後,宋慶齡全身發水皰,間歇性瘙癢一天發作兩次,頭髮也開始大把往下掉。在接下來近三年的日子裡,宋慶齡整日飽受瘙癢的折磨,她曾經寫道:「如果我是一個不那麼堅強的病人……也許我早就自殺了。」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蕁麻疹反覆發作,皮膚的瘙癢讓宋慶齡夜裡睡不著覺,白天渾身難受。1980年12月,蕁麻疹再次發作,持續了近3個月仍未消退。
1981年3月9日,宋慶齡在北京寓所拿東西時跌倒,當天下午開始發高燒。五天後,宋慶齡被確診為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兩個月後,宋慶齡去世。
宋美齡是我國近代史上的一位傑出女性,她因為嫁給了蔣介石,幾十年追隨蔣介石,煊赫一時,知名度很高。但是,宋美齡曾長期受到皮膚病的折磨,卻鮮為人知。
宋美嶺在繪畫方面有較高的造詣,她的畫曾受到張大千的稱讚。她曾對人談到,她的作品多半是在中夜不寐時揮毫繪成的。因為皮膚病往往癢得她不能安睡,那時她就下地略事消遣,籍以解脫這種不適之感。
宋美齡患的是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一種很頑固的皮膚病。它的病因很多,其中生物性因素有植物的花粉、動物的皮毛、食物及添加劑等,物理因素有寒冷、紫外線、摩擦、壓迫等,化學因素有藥物、油漆、橡膠等。另外,內臟疾病、精神緊張、遺傳因素也可引起該病。
根據病程,可將蕁麻疹分為兩種類型:通常,急性蕁麻疹起病較急,先感覺皮膚瘙癢,很快出現風團,呈扁平水腫性隆起損害,為紅色、皮色或白色,風團形狀不一,呈圓形或不規則形,大小不等,豆粒至手掌大或更大,全身泛發,亦可局限,單個或密集融合成片,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即消失,不留痕跡。但新的風團可不斷出現。此起彼伏,一日數次不等。自覺瘙癢,灼熱,少數伴有刺痛感。一般經歷數天至3周左右逐漸痊癒。若風團反覆發作,時輕時重,部位不定,有的夜間加重,病情遷延一月以上,甚至達數年之久,稱慢性蕁麻疹。
患了蕁麻疹,首先應積極尋找和去除病因。在飲食方面,應避免飲酒及用辛辣食品。特別是
魚、蝦、蟹、蕈類等高蛋白食物更應慎用。至於該病的治療,則以內用藥治療為主。
急性蕁麻疹可選用撲爾敏、賽庚啶、依巴斯丁等抗組胺藥,酌情使用葡萄糖酸鈣、維丁膠性鈣等鈣劑;若皮疹廣泛或出現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應積極搶救,如吸氧,氣管切開等。有感染的則以抗感染為主。對於慢性蕁麻疹或某些特殊類型的蕁麻疹,除口服上述抗組胺藥外,還可選用利血平、多慮平、腦益秦、氨茶鹼等。一般2-3種聯合或交替使用,效果較好。對於特別頑固的蕁麻疹,還可選用普魯卡因靜脈封閉、自血療法、脫敏療法,以及中醫中藥、針灸等方法進行治療。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宋美齡曾多次去美國,除了外交活動之外,主要就是治療皮膚病。1993年3月4日,當宋美齡在長島度過93歲生日的時候,人們發現,她雖年逾九旬,但身體,精神都不錯,皮膚敏感的毛病已得到控制。想是因為在長島有優美的環境,生活比較規律,並且得到了長期有效治療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