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歷史上的哪些女人社交場合需要穿情趣內衣?
導讀:不少人質疑,唐朝的婦女同志們穿衣服個個露著半拉胸部嗎?事實情況是,范冰冰說的大致不錯,當時的上流婦女們都穿著暴露。至於暴露到什麼程度,可以部分參考成人用品店裡的情趣內衣。范爺冰冰貌似要挑戰一姐劉曉慶的地位了,不僅出演《武則天》中的武則天,還要準備為兇惡娘們兒翻案。有鑒於「八歷史」欄目首期就拿正史中武則天的淫邪事「八」了一番,本期將圍繞范爺版的《武則天》劇透的服飾說道說道。
唐皇的「帽子戲法」
先從劇透出來的各角色定妝照說起。在上一期「八歷史」欄目講《封神英雄傳》時,曾經提到過天子的冕服制度。但其實,這種沉重的冕旒冠不僅會妨礙皇帝的視線,而且稍微一左顧右盼可能就要被旒呼到臉上,這種東西實在是皇帝沒有辦法才會去戴,只要不是祭祀、登基、納皇后、賀元旦等重大時刻,皇帝是絕不會戴這玩意兒的。
事實上,皇帝的服飾並不是皇帝自己決定的,這都是由飽讀經史的文臣們去規定和解釋的。但翻看中國古代的輿服制度,不僅卷帙浩繁看不勝看,而且有時關鍵的地方又語焉不詳,讓人煩不勝煩。作為穿這些複雜玩意的當事人,皇帝也常常會把自己的用戶體驗拿來問一問大臣們。比如唐高祖李淵,也就是李世民的爹曾經問令狐德棻:「丈夫冠、婦人髻都那麼高聳是為什麼?」令狐德棻答:「冠、髻都在頭頂,象徵君主。晉朝將亡時,君弱臣強,因此江左女子也上衣短而下裳長。宋武帝登位後,君主的尊嚴重振,人們的衣裳就隨之改過來了。」
那麼唐朝皇帝平時都戴什麼帽子呢?一般來說,皇帝平日上朝和回宮起居時就戴通天冠。通天冠在唐朝時的形制是高一尺,冠上卷梁二十四道,梁寬一尺,為更加美觀,會施以珠翠,用玉、犀簪橫貫於冠,後面垂著黑介幘。唐太宗本人則發明了一種冠,叫做翼善冠,在朔望即初一、十五上朝時戴著。這個翼善冠是由軟腳帕頭變化而來,具體樣子可以參考李世民以及朱元璋官方標準像,不過朱元璋的翼善冠看起來就像是有人在腦後給他比畫了個「V」型的兔耳朵。范冰冰與李治廷為《武則天》在無錫召開的發佈會上著古裝時,李治廷的金燦燦的冠很好看,但其實那是魏晉前後的通天冠的模樣,唐朝皇帝已經不戴這樣的帽子啦。值得一提的是,扮演李治的李治廷擁有阿拉伯、馬來西亞血統,這倒是與李唐皇族的胡人血統有異曲同工之妙。
事實上,皇帝的服飾並不是皇帝自己決定的,這都是由飽讀經史的文臣們去規定和解釋的。但翻看中國古代的輿服制度,不僅卷帙浩繁看不勝看,而且有時關鍵的地方又語焉不詳,讓人煩不勝煩。作為穿這些複雜玩意的當事人,皇帝也常常會把自己的用戶體驗拿來問一問大臣們。比如唐高祖李淵,也就是李世民的爹曾經問令狐德棻:「丈夫冠、婦人髻都那麼高聳是為什麼?」令狐德棻答:「冠、髻都在頭頂,象徵君主。晉朝將亡時,君弱臣強,因此江左女子也上衣短而下裳長。宋武帝登位後,君主的尊嚴重振,人們的衣裳就隨之改過來了。」
那麼唐朝皇帝平時都戴什麼帽子呢?一般來說,皇帝平日上朝和回宮起居時就戴通天冠。通天冠在唐朝時的形制是高一尺,冠上卷梁二十四道,梁寬一尺,為更加美觀,會施以珠翠,用玉、犀簪橫貫於冠,後面垂著黑介幘。唐太宗本人則發明了一種冠,叫做翼善冠,在朔望即初一、十五上朝時戴著。這個翼善冠是由軟腳帕頭變化而來,具體樣子可以參考李世民以及朱元璋官方標準像,不過朱元璋的翼善冠看起來就像是有人在腦後給他比畫了個「V」型的兔耳朵。范冰冰與李治廷為《武則天》在無錫召開的發佈會上著古裝時,李治廷的金燦燦的冠很好看,但其實那是魏晉前後的通天冠的模樣,唐朝皇帝已經不戴這樣的帽子啦。值得一提的是,扮演李治的李治廷擁有阿拉伯、馬來西亞血統,這倒是與李唐皇族的胡人血統有異曲同工之妙。
至於張豐毅扮演的李世民的定妝照中,其所戴冠的形制也與歷史不符。《貞觀長歌》中唐國強扮演的李世民基本上都是戴的軟腳帕頭或者翼善冠,雖然稍微改變了一下,但大致靠譜。而86版《西遊記》中李世民的造型則非常狗血:好好的帽冠上還垂下紅「披風」,儼然一副洪秀全的模樣。此外,范冰冰版的《武則天》中,吳秀波扮演的張柬之的定妝照中,所佩戴的進賢冠大約為漢朝時形制。總的來說,大體上唐朝的頭頭腦腦們前期戴戴軟腳帕頭,中後期戴戴硬角帕頭就不大會出錯,非要弄些麻煩的冠反而容易「張冠李戴」。從各個電視劇中看唐皇的帽子穿越來穿越去的,實在是像變戲法一般,讓人摸不著頭腦。
女人們的服裝最麻煩
不少人質疑,唐朝的婦女同志們穿衣服個個露著半拉胸部嗎?范冰冰為此反駁稱當時就是如此。事實情況是,范冰冰說的大致不錯,當時的上流婦女們都穿著暴露。至於暴露到什麼程度,可以部分參考成人用品店裡的情趣內衣。具體說來,唐朝時皇后在受冊、助祭、參加朝會時穿褘衣,其衣顏色為深青色,上有翬翟(一種小而鮮艷的鳥)圖案,衣領上是黑白相間的花紋,袖口、衣邊用紅色的羅為緣飾。腰穿大帶,顏色也是深青色。頭上要盛妝,插十二枝花,兩鬢做寬。說到袒胸,以著名的《簪花仕女圖》為例,畫面上仕女胸部的大片留白即是唐婦好袒胸的鐵證。唐朝的襦裙是中國古代服飾的一朵奇葩:上襦只下及胸部,下裙則也只上系到胸部,於是胸部成為了上下衣的交接處,為袒胸什麼的埋好了伏筆。起初,唐朝直到唐玄宗時的襦裙是「襟袖狹小」,到了元和(唐憲宗年號,806-820年)以後,開始流行大袖寬衣。夏天時,女同志們經常因為衣服寬鬆而不慎走光,但除了自己老公外,別的男人好像並不介意。但到了開成四年(839年),或許是衣服寬大得太離譜了,360度無死角的走光,唐文宗對自己的女兒延安公主的肥大衣裙大發雷霆,立即把延安公主捲了一頓,還連帶著把駙馬也責罰一番:你媳婦在外面露這麼多,家裡知道嗎?
唐詩中也經常把這種到處走光的場景寫進去,「粉胸半掩疑晴雪」就是描寫的這種風貌。起初,這種領口開得很低的袒領只在宮廷嬪妃、歌舞伎者間流行,後來豪門貴婦爭相效仿,甚至可能當時的平民百姓也在追趕這一潮流。更刺激的是,這種低開領口的襦裙面料一般是紗羅織品,即僅以輕紗蔽體,這個透明程度大家自行想像一下。這種裙子顏色多為深紅、絳紫、月青、草綠等。楊貴妃曾用鬱金香染成了一條黃裙,色澤如花,特別鮮艷,還能發出芬芳的清香,配合華清池那兒的海棠湯中撒入玫瑰花瓣沐浴,楊貴妃的體味基本上應該能夠比較好地被遮掩啦。更牛的是,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用百鳥的羽毛製成了一條裙子,謂之百鳥毛裙。這種裙子據說正看、側看、日中、影中的顏色都不一樣,美艷異常,官員、百姓紛紛效仿,以致樹林山谷中的鳥獸毛髮都被拔光了。武則天時還有一種響鈴裙,即將裙四角綴十二鈴,走路時叮噹作響,頗為當時人所青睞。
針對袒胸的唐朝婦女裙子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是讓大家瞭解個大概,而且唐朝時的女性服裝甚至髮型本來就千變萬化,不少已經超越了我們現在的藝術水平。所以,相比起男性的相對單一和更加正規的形制,在影視作品中體現唐朝女性的服飾上面,本不應過於苛求,甚至必須有些藝術的豐富與誇張,但萬變不能離其宗,別穿個清朝的旗袍出來,那就不能容忍了:趕緊換台!
啥朝代都要趕時髦
愛美是女人天性,但不是人人都有本事像蓬巴杜夫人一樣創製、引領潮流,絕大部分人只能追趕潮流,啥時候的女人都是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古時候的中國,每代都有流行髮式和面妝的起落,而潮流的源頭多是宮中和京城中。東漢桓帝時,京城洛陽流行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所謂愁眉就是細而彎的眉毛,啼妝是在下眼瞼薄施胭脂好似剛哭過,墮馬髻是髮髻倒在一邊,折腰步是腿腳和身體不是一條線,齲齒笑則是像牙痛般的笑……好重口味的審美。
不僅如此,潮流一旦流行,女人們在效仿中往往添油加醋:京城流行高髮髻,京城之外各地的髮髻則要比此再高一寸;京城流行廣眉,外地則把眉毛再多畫半額; 城中流行寬袖,外地則幾乎將一匹布全披在身上。這種效仿有時還不加分辨地盲從。比如楚王好細腰,不僅「宮中多餓死」,連全國的婦女都爭相模仿而面如菜色。唐僖宗避難成都時,宮女們為了緊急應變隨時逃命,把髮髻簡化了打法:只在頭頂系根絲,而這與囚徒的髮髻相似,於是被稱為囚髻。豈料成都婦女們以為這是時髦,爭相都打上了囚髻。這種東施效顰的事情至今綿延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