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血滴子」是什麼?是否真的存在過? | 陽光歷史

 

A-A+

歷史上的「血滴子」是什麼?是否真的存在過?

2016年06月23日 宮廷野史 暫無評論 閱讀 384 次

  「血滴子」是一種傳說始於清朝雍正時期的暗器,能在百步之內敵人毫無防備之下,迅速取下對手的腦袋;此外,還傳說是雍正組織的暗殺機構.但是這種暗器的真實性讓人懷疑,因為只記載在各類稗官野史與民間傳奇中,真實的器物並沒有出現過。

  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8月20日,雍正白天還可以處理政務,晚上得病,次日凌晨死亡。由於死亡非常突然,於是在官場,在民間,便產生了種種猜想和傳說。民間流傳最廣的就是呂四娘報仇削取了雍正首級。這個呂四娘是誰?為何要取雍正的頭顱?原來民間傳說雍正皇帝篡改康熙帝的遺詔,登上皇位。雍正登基後在民間流傳出真相,雍正組織暗殺隊命名為「血滴子」,「血滴子」的成員都是在江湖上非常有名氣的劍俠,武功極高,凡是在民間傳說或者撒布流言者,殺無赦。

  當時,一個湖南秀才曾靜因對清政府不滿,上書陝西總督岳鍾祺(岳飛的後裔)策動反清。之後,胤禛就此事大做文章,對案犯嚴加審訊,廣肆株連,牽連出浙江文士呂留良文字獄案。曾靜、呂留良等人被滿門抄斬。呂留良的孫女,年僅十三歲的呂四娘倖免於難。當她得知全家慘遭雍正殺害,悲憤填膺,四處學藝,巧逢高僧甘鳳池,四娘拜之為師。甘授呂四娘飛簷走壁及刀劍武藝。

  後來,呂四娘設計潛入乾清宮,刺殺雍正,把削下頭顱提走。民間盛傳雍正大葬時只得以金鑄頭代之,葬於河北省易州泰陵地宮。這畢竟這是個傳說,但是雍正真的組織有一支特種部隊:「粘桿處」。「粘桿處」一開始是一個專事粘蟬捉蜻蜒、釣魚的服務組織。原來雍正還沒登基前,他住的北京城東北新橋附近的府邸內院,長有很多高大的樹木,每逢夏季,鳴蟬聒噪,喜靜畏暑的雍正就命侍衛操桿捕蟬。

  康熙晚年,眾多皇子爭奪皇位到了白熱化的階段。胤禛表面上無所事事,背地裡卻為爭儲做準備:招募江湖殺手,組織一支心腹特種部隊。雍正如願以償後,在內務府之下設立了「粘桿處」機構。既為了鞏固專制統治,也為了酬謝黨羽。「粘桿處」表面上是伺候皇室玩耍的服務機關,實則是一個特務組織。民間傳說的「血滴子」大約指的就是這些人。雍正去世後,「粘桿處」效忠於乾隆,控制京內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動,直到乾隆死後,「粘桿處」的特務活動才逐漸消失。「血滴子」是一種暗器「血滴子「是」血滴子組織「專用的一種能取人頭顱的暗器。它扔出去能罩住對手腦袋,等再拽回來,對手的頭就被收割在裡面了。但是,沒人看見過實物,一切都是傳說的。

  據說,它的外型是一條長鐵鏈連著的一個圓帽型的金屬自動器械,在投擲飛行中呈壓縮狀,頗像個上下雙層合在一起的小「飛碟」,待套住敵人的腦袋後,飛碟底層下垂成帽子狀,帽子下端的沿上有很多刀齒,會馬上像照相機鏡頭片似地絞合,正好把敵人的脖子切斷。然後繩子往回一揮,就把敵人的腦袋提回來了。《茅山奇談錄》裡記載著「血滴子」是清朝一位精通天文地理武術醫術的茅山道人泉青發明的,能用它降魔伏妖,二十步內取首級如探囊取物,非常恐怖。雍正把他請來,得了「血滴子」之術,就殺了他滅口。

  那麼它是否真的存在過呢?從清朝的科技水平來看,「血滴子」是可以造得出來的,不過就是它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當時已經有很多比它更先進的暗器。比如:袖箭,可以十米之內殺人,既比「血滴子」難以防備,又方便隱藏,而且箭鏃還可以穿過很小的縫隙擊中目標,而「血滴子」則不能。想想看,如果一個想要去暗殺目標的刺客,誰會帶著一個讓人起疑的武器去?況且還攜帶不方便。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