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愷怎麼死的?廖仲愷墓在哪裡
廖仲愷怎麼死的?廖仲愷墓在哪裡
1925年被刺殺而死的。
廖仲愷(1877—1925),漢族,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廣東省歸善縣陳江鎮鴨仔埠鄉窯前村(現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辦幸福村)人,1877年4月23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
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國民黨左派的光輝旗幟,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擅長詩詞、書法,著作編為《廖仲愷集》、《雙清文集》上卷。
遇刺身亡
廖仲愷不屈不撓地奉行三大政策,密切地同中國共產黨人合作,支持工農革命運動,推動了中國國民革命發展。但他所做的這一切無疑對國民黨右派、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是極端要不得的。因此,中外反動勢力都視廖仲愷為眼中釘,欲置之於死地。孫中山逝世不久,謝持、林森、鄒魯等人便結成所謂的「西山會議派」,背叛孫中山三大政策,破壞國民革命領導力量的團結。
從1925年7月開始,國民黨右派分子鄒魯、孫科、伍朝樞等人就開始集中攻擊廖仲愷,散佈種種謠言,企圖搞垮廖仲愷,否定三大政策。面對右派反對分子的洶洶來勢,廖仲愷與他們進行了不妥協的鬥爭。尤其使廖仲愷感到深惡痛絕的是,一部分國民黨右派老黨員,為了達到反共的目的,甚至不惜與北方反動軍閥相勾結。5月間,廖仲愷發表了一篇《革命派與反革命派》的文章,對國民黨老右派做了辛辣的批判,他說:「現在吾黨所有反革命者,皆自詡為老革命黨,擺出革命的老招牌,以為做過一回革命黨以後,無論如何勾結官僚軍閥與帝國主義者,及極力壓制我國最大多數之工界,也可以稱為革命黨,以為革命的老招牌,可以發生清血的效力。不知革命派不是一個虛名,那個人無論從前於何時何地立過何種功績,苟一進不續革命,便不是革命派。反而言之,何時有反革命的行為,便立刻變成反革命派。」這篇文章給鄒魯、孫科、胡毅生、林直勉、朱卓文等老右派刺激很大。他們對廖仲愷恨之入骨,其中一部分人便蓄謀用卑鄙的暗殺手段除掉廖仲愷。
進入8月,滿城風雨,流傳著國民黨右派要殺害廖仲愷的消息,一霎時間陰雲四起,壓力日增。當時在廣州南堤有右派俱樂部「南堤小憩」,朱卓文等右派分子經常在此密劃謀殺廖仲愷,他們熟知蘇聯顧問鮑羅廷、加倫和汪精衛、廖仲愷等,每日必集東山百子路鮑公館會議。朱卓文等人起初欲以兇手用炸彈機槍狙擊,把這些領導人員全部殺害,下手前,公安局長吳鐵城獲知此訊大驚,從中阻止了這次流血事件。廖仲愷面對這種情勢,無所畏懼,繼續孜孜不倦地工作。當他聽說敵人要用機關鎗殺他時,一笑置之,並對人戲言道:「暗殺用手槍炸彈是所見的,若是用機關鎗,卻新鮮的很。」何香凝勸他多加兩個衛士防備一下,他不以為然地回答:「增加衛兵,只好捉拿刺客,並不能阻擋他們行兇。我是天天到工會、農會、學生會等團體去開會或演說的,而且一天到晚要跑幾個地方,他們要想謀殺我,很可以假扮工人、農民或學生模樣,混入群眾中間下手的。我生平為人作事憑良心,自問沒有對不起黨、對不起國家,總之,生死由他去,革命我總是不能鬆懈一步的。」
在1925年8月18日國民政府的一次會議上,坐在廖仲愷身旁的汪精衛給他寫了一張條子,告訴他有人將對他不利,他當即表示:「為黨為國而犧牲,是革命家的夙願,何事顧忌!」1925年8月19日,又有人以確切消息報告他,廖仲愷慨然道:「際此黨國多難之秋,個人生死早置之度外,所終日不能忘懷者,為罷工運動及統一廣東運動兩問題尚未解決!」這一天,他又為給黃埔軍校等籌集經費工作到深夜,很晚才回到家中。
1925年8月20日上午,廖仲愷攜夫人何香凝乘車前往黨部開會,半路上遇見陳秋霖,隨即同車前往,不想竟在戒備森嚴的國民黨中央黨部(惠州會館,廣州市越秀南路89號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立有紀念碑)門前慘遭殺害。
廖案發生後,國民政府迅即組成「廖案檢查委員會」,追查暗殺的幕後策劃者和兇手。經查明,暗殺是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右派集團所為。主要成員便是鄒魯、胡毅生、林直勉、朱卓文、許崇智等人,出面收買兇手的便是胡漢民的堂弟胡毅生及其死黨朱卓文、梁鴻楷等人。兇手之一陳瑞在刺殺廖仲愷後,找到朱卓文告以其事,朱即給陳瑞二百元,打發他離開廣州。案情查明後,國民政府派軍隊搜查了胡漢民兄弟的住宅,逮捕了胡漢民的哥哥胡清瑞和林直勉,撤掉了梁鴻楷第一軍軍長的職務,胡毅生、朱卓文事先潛逃,胡漢民也因涉嫌離開廣州,國民黨右派勢力受到沉重的打擊。
1925年9月1日,廖仲愷出殯時,廣州黃埔軍校師生、工人、農民、市民群眾等二十多萬人參加。他的遺體暫厝於廣州駟馬崗他的好友朱執信的墓側。
1935年9月1日,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