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期的土地整合:紅薯的引進促進人口發展
第一,棉花的種植。棉花種植能解決穿衣服的問題。在明代,推向全國,由江南向江北,那不就是推向全國了嘛。魏晉南北朝,南朝、梁朝的時候,印度佛教禪宗第28代祖師達摩東來,建立少林寺。中國禪宗的初祖,達摩祖師東來的時候帶了一件木棉迦裟,禪宗的聖物代代相傳。木棉迦裟,就是棉布,特值錢。中國沒見過,中國有錢人穿綢,窮人穿麻,沒見過木棉迦裟。在北宋的時候,開始在福建那一代種植,南宋的時候,南方普遍種植,但是北方還沒有。所以到了南宋統治時代,南方可以普遍使用棉布了,北方還是得通過互市,北方給馬,南方給棉。到了明朝就全國都能種了,中國的棉花應該是從印度這邊引進過來的,經過兩條路線,一條是從新疆過來,一條是從海南島過來。
最關鍵的是第二個:玉米甘薯。明代引進的玉米甘薯,在清代不斷地推廣。祟幀年間,開始在中國推廣。這東西如果早來中國20年,明朝沒準就滅亡不了了,因為老百姓就夠吃了。陝北農民造反,就是因為沒得吃,你吃我兒子,我吃你兒子,只能是這樣,易子而食,換兒子吃。要不然就吃觀音土,吃土肚子脹,全脹死,那老百姓只能造反。要是玉米甘薯來了,就沒事兒了。這個東西原產於拉丁美洲、墨西哥。那裡主要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還在亞洲的菲律賓有殖民地,菲律賓有大量的華僑。所以這個東西是西班牙人把它帶到菲律賓,菲律賓華僑把它帶回到中國,最早開始在福建種植,然後逐漸開始向全國推廣。福建這個地方多山,地狹人稠,耕地面積很少,就種這個。所以這樣一來,它的特點就是使貧瘠土地得到利用,糧食總產量大幅度提高。當時水稻一畝地四五百斤,小麥二三百斤,玉米怎麼著也得六七百斤,甘薯是萬八千斤。就是不下雨,你也不用施肥,八干多斤,你再一下雨,風調雨順,再一施肥,一萬多斤高高的。這麼老粗的大白薯,你吃去吧!降血糖、降血脂,健康食品,那個玩意兒最好吃。甭管什麼樣的土地都可以種,不挑地方,都能生長,產量還那麼高。這種東西太適合咱們中國了。所以大清200多年沒有農民起義,玉米甘薯居功至偉,這個東西是最好的東西。所以它的作用,剛才說的第一點,土地得到利用,糧食總產量大幅度提高。
第二點,養活眾多人口,騰出更多土地種植經濟作物,然後是農產品的商品化。
第三個特點土地得到利用了,糧食總產量得到提高了,養活眾多人口了,緩解了人地矛盾,就穩定了社會秩序。清朝為什麼說將近200年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跟玉米甘薯的引種,玉米甘薯的貢獻大大的有關。沒有這玩意兒的話,一下子農作物產量上去了,老百姓能夠吃飽了,所以中國人口也就翻著來了。不要錢了,不生幹什麼?實際上在清朝的時候,人地矛盾大家都能看得非常明白了。康熙登基之初,人均耕地面積是25畝,到乾隆的時候就變成6畝了,到道光的時候就變成3畝了,今天連1畝都沒了。
所以那會兒就看得很明白,康熙就說這種話,本朝統一以來,六七十年,百姓俱享太平,戶口日益殷繁,分一家之產,供數家之用,豈能家給人足。但是他們當時沒有辦法,也不懂計畫生育,人口增加的結果就是巨大的矛盾,給中國造成的壓力一直到今天。中國社會財富的增長跟人口的增長不成比例。而且更關鍵的是,中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增長得特別多,北京、上海人口出生率,尤其是上海,比歐洲都低,負增長,北京也是負增長。但是北京人口卻年年增加這麼多。中國這塊土地,頂多是養活六億七干萬人,這是最合適的,現在已經多一倍了。
第三,清代前期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擴大。為什麼能種經濟作物呢?不是因為我們有土豆白薯了嗎?我們省出地方來了,所以我們能夠種植經濟作物了。面積增加,形成一些專業性的生產區。比如說豐台花鄉,我就產花,蜜蜂吃花,我這個花種出來是賣的,交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