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庚遷殷的意義是什麼?盤庚遷殷有什麼影響 | 陽光歷史

 

A-A+

盤庚遷殷的意義是什麼?盤庚遷殷有什麼影響

2017年09月21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241 次

  商朝從建國到滅亡,歷經五百多年。因為前期屢屢遷都。而最後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時候也稱為殷商或者商殷。商朝定都於殷是從盤庚開始,盤庚是商湯的第九代孫、商朝的第十九個王。盤庚定都於殷,不再遷徙,反映了這時候農業的重要性己經超過了畜牧業,人們有了定居下來的需要。

  盤庚決定遷殷,是經歷了一番鬥爭的。太甲以後,商朝歷代的君主和奴隸主貴族們,過著腐化的生活。他們寄生在國人和奴隸身上。殘酷地剝削人民和奴隸,任何事情都驅使奴隸去做。在奴隸和奴隸主之間。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奴隸們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在統治者之間,對王位的爭奪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說應當父死子繼,有的人說應當兄終弟及,叔侄之間,兄弟之間,為爭奪王位,常常展開你死我活的鬥爭。他們為私利把國家搞得混亂不堪。

  商朝被階級矛盾和奴隸主內部的矛盾削弱,國力日漸減弱,有些小國和少數民族也起來反叛,加上水澇、乾旱等等自然災害,內外變困使得商朝這個奴隸制國家簡直到了崩潰的邊緣。

  正在這個時候,陽甲商朝的第十八個王死了,陽甲的弟弟盤庚做了王。盤庚是個很有智慧的人。他看到這種情況,覺得國家不能再照老樣子維持下去了。應當想出一個根除弊病的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挽救商朝的衰亡。他想出來的辦法,把都城遷到殷,因為到那裡去有著兒條好處:

  第一,殷地的土地比較肥沃,自然環境和現在的都城 "淹"比起來,無論是建設都城還是發展農業生產,都會比現在的情況要好;第二,遷都以後,一切都得從頭做起,王室、貴族將會受到抑制,這樣階級矛盾就可以得到緩和;第三。遷都可以避開那些叛亂勢力的攻擊,都城比較安全,外部的干擾少了,統治就可以穩定很多。

  可是不少人為反對遷都的決定,反對的人主要是奴隸主貴族。他們知道,到了新的地方不能像現在一樣照舊享樂。盤庚是個意志十分堅定的人。決不因為有人反對就改弦易張。他把奴隸主貴族召集起來,對他們發表了兩篇訓話。第一篇訓話是勸說。告訴大家遷都到殷去的好處。他說:"我要效仿先王關心臣民的樣子,關心你們,保佑你們,帶著你們去尋求安樂的地方。你們如果懷有二心,先王的在天之靈便要降下災難,懲罰你們!"第二篇訓話是示威,用強硬的口氣,告誡人們一定要規規距距地服從遷都命令,否則就要受到嚴厲的制裁。

  盤庚用了軟硬兼施的手段,終於完成了遷都的計畫,可是鬥爭並沒有結柬。老百姓到了一個新地方,好多地方不適應,就鬧著要回老家。奴隸寶貴族就乘機搗亂,煽動大家要求搬回老家去。盤庚又發表了一篇訓話,用強硬的態度,毫不要協地警告奴隸主貴族不要搗亂,否則必遭嚴懲。過了幾年,局面才安定下來。奴隸們在這裡被迫夜以繼日地勞動,一個十分繁榮的都市出現在殷的土地上。從此,商朝的都城就永久地固定在殷城,由於盤庚的治理,商朝在這時政治上比較穩定,社會經濟和文化因此有了更大的發展。 那時候,銅的冶煉技術大大提高,商代的青銅器冶煉、鑄造工藝達到了新的技術高度,更加擴大了青銅器的製作範圍。殷城附近就有了一個很大的青銅器作坊,有上千個奴隸在作坊裡勞動。奴隸們用銅、錫、鉛三種金屬做原料,冶煉鑄造了成千上萬件斧、戈、矛、刀等武器;鼎、爵、瓢、壺、盤、盂等飲食器皿;斧、鑿、鑽、鏟等工具。許多青銅器造型十分優美,十分精巧的花紋圖案,達到了高超的藝術水平,形成了後來著稱於世的青銅器文化。考古學家在殷的遺址是發掘出了很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它高一百三十三厘米,長一百一十厘米,寬七十八厘米,重八百七十五公斤,鼎腹內有銘文"司母戊"三個字,並因此而得名。它現在完整地保存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裡,是世界上到目前為止發掘到的最大青銅器。從商代的青銅器也可以看出,我國燦爛的古代文化,是以奴隸為主體的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

  在殷墟遺址中,還有大批烏龜的腹甲和牛的肩脾骨出土,上面刻著許多文字。這些文字,是我國已經發現的最古的文字,叫做甲骨文,一共有三千多個單字,大多已經被考古學家破譯出來了。原來殷朝的王室貴族很迷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採用龜甲和獸骨進行占卜。向鬼神詢問事情的吉凶,予測事情的結果,刻在龜甲和牛骨上的。大都是占卜的原因和結果,以及後來是否應驗等等的記錄。這些卜辭記載著殷朝的許多大事,為我們研究殷商的歷史提供了可靠的資料。

  盤庚遷都,使得殷商這個奴隸制國家,擺脫了困難的處境,並且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生產力、生產技術、製作工藝魏有了相當成就,是我國文明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使我國成為當時世界上的文明大國。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