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史:宋朝以前是沒有茶壺的
在中國文明史上,自水壺到酒壺,然後自酒壺發展到茶壺,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變的寫照。在今天所見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壺,大多是酒壺,因為那些時代,古人的生活與酒是分不開的。
今天看來,在造型上酒壺與茶壺幾乎是相同的。在各種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為例,壺的造型最為生動可觀,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現代的陶藝家喜歡在壺上動腦筋,創造出各式各樣的形狀來。
壺之妙就在它有一個壺身,一個壺蓋,一個壺嘴,一個把手,共同組成一件器物。形狀、大小、飾物的變化非常豐富,時代的特徵也很容易辨別。可是其基本形狀自南北朝以來到近代都沒有改變。今天的人很難辨認酒壺與茶壺之分別,實在是因為兩者極為相似的緣故。
其實宋朝以前是沒有茶壺的。中國人喝茶自南北朝開始,原先是把茶當藥吃,逐漸演變為清脾、提神的飲料,到唐朝與佛教的思想相結合,才有陸羽的《茶經》出現,多方講究起來,當成生活修養的儀式,但是這個傳統到宋代都沒有平民化、普及化。
大家都知道,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們把茶葉放在缽子裡煮,燒開後倒在茶碗裡。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南宋時福建產的黑釉茶碗,上有兔毫,高級的更有油滴等視覺效果,為日本僧人帶回日本,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傳世品被日人視為國寶。用黑碗,是因為點茶的細膩泡沫,黑底較能襯出其美感。
茶壺產生於何時?當然是在茶道改變之後的事。但後世的茶壺應該是以酒壺為原型改變而成。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細兩類:以甕為壺,倒酒易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滸英雄之類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為其特色;文人雅士講究氣氛,喝酒時要細酌,就非用酒壺不可。唐朝的酒壺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傳統,貴族人士喝酒應該是用金銀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壺有明顯的金屬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鎮製造的青白器酒壺,非常細緻美觀,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銀器的原型。它的流細長優雅,曲柄也很稱手,蓋上通常做個漂亮的獅紐。這樣的壺被後代人誤認為茶壺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其實宋代酒壺是近代供桌上的錫壺的祖先。鹿港若干年前所生產的錫器有宋器的影子。
中國人為什麼改變了喝茶的習慣呢?沒看到什麼研究資料。大體說來,中國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顯著改變者,大多與金、元兩代文化有關。以陶瓷來說,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為主的文化,品位淡雅,到了明代竟完全為青花瓷與彩色瓷所取代,瓷畫的內容也通俗化、大眾化。這固然與引進了中東的材料與技術有關,可是在外族統治下,民間的品位逐漸為統治者接受,取代了上流社會的原有的品位,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磨茶為粉,煮熟後倒到碗中飲用的煎茶法,改變為用開水沖泡茶葉,飲用茶汁的點茶法,是很根本的改變。以泡茶的方式喫茶,應是王公貴族等有閒階級的享受,不僅考究茶的品質,整個制茶的過程就是一種儀典。所以飲茶的道具很多。我曾為科博館收到一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其中甚至包括一隻茶碾子,說明自把茶葉碾粉開始,都是茶道的一個步驟,更不用談陸羽《茶經》中對煮水與茶碗的講究了。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傳統,成為僧侶、貴族的生活點綴,逐漸發展為茶道。因為茶是綠色,所以他們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改用灰、白色調的茶碗。至今不用茶壺,只有用來煮水的鐵製水壺。
在中國的北方,喝茶漸漸大眾化,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會功能。南宋之後,全國出現了茶館。運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倒在客人的碗裡。茶道中的儀典性完全被丟棄了,只是為了飲茶。這種方式是飲茶普及化的必然發展,再返回來影響上流社會的品茶習慣。
為了便於服務顧客,便需要大茶壺。茶壺太大,手執曲柄不易,就發明了提梁壺,也就是手提的柄做在壺的上面。因此後來的茶壺就分為兩類:提梁壺與手執壺。
在宋代故事書上就說,「乘曉露剪拂雲芽」,自甘泉中汲水燒湯以烹之。這是說現采現泡,其味無窮,既然是新芽,就不可能碾粉了,可知在宋代民間已經有了今天的飲茶法,而且故事發生在北方的趙州。
在陶瓷器上,茶壺的出現應該是在明中葉以後了。我曾在圖錄上看到明末的萬曆官窯五彩提梁壺,以及民間宜興的提梁壺,都很精彩,可是相對於酒瓶,傳下來的數量並不多。也可以說,提梁壺因為壺上有一提把,在設計上不容易成功。尤其是中、小型的壺,執壺的把手在一邊,容易設計為一和諧的整體,也不妨礙使用,實在沒有改為提梁的理由。
明末清初之後,民間使用茶壺的數量大幅地增長,民窯的茶壺就成為常見的器物了。飲酒待客之風漸被飲茶所取代,茶壺、茶杯成為家家必備之物。到了晚清,提梁壺少見了,出現銅把手的瓷壺。壺的肩上做上兩個或四個紐,古人稱系,用來安裝銅把手。
這種壺大概於民國後流行於江南及北方,南方的茶壺大多像個有壺嘴的小罐子,以青花瓷較多,肩上有四個系,造型素樸,所畫山水或花鳥粗獷有力,藝術價值高。
南方的雅人喝茶就考究了。自從江南的宜興生產茶壺以來,似乎配合著中國茶藝邁進了新的一步,那就是用小壺喝濃茶。中國人原本是喝不發酵的綠茶,慢慢要喝經發酵的烏龍茶了。茶藝在文人主導下,不但講究茶香,還要講究茶具的美感,壺的造型就成為主要的創造標的。由於宜興的泥非常細緻,燒出的陶壺手感良好,在歷代名師的創造下,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設計,有幾種典型的樣子,可稱得上經典之作,非常精緻,令人愛不釋手。這一波茶壺熱在一百年間,使中國人成為最愛壺的民族,也是擁有茶壺造型最豐富的民族。到了18世紀,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國家自中國的出口瓷中學到茶具的應用,慢慢也設計出自己的風格。
宜興小茶壺,式樣多,又製作了三百多年,所以數量大,年代不易判斷。只有最高明的鑒賞家才分得出大體的年代。要分也不過分為清早期、中期、晚期而已,而大部分的式樣,為了供應市場的需要,一直做到民國。
台灣有喝老人茶的文化,我們的包種茶、烏龍茶都是名茶,所以戰後,到上世紀70年代已恢復了喝茶的風氣,茶壺的講究也恢復了。大陸開放後,台灣人到宜興去買壺,發現幾位師傅新設計的壺形,就加以控制、炒作,使造型遠不如傳統式樣的新壺,在台灣收藏市場上賣到數百萬台幣,一時風靡,熱度過去,就無人問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