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把居喪守制稱為「丁憂」 | 陽光歷史

 

A-A+

古人為何把居喪守制稱為「丁憂」

2017年04月13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99 次

  很多人都知道,「丁憂」是古代官員為父母居喪守制的代名詞,是古代官場、公文上出現頻率較高的字眼。

  「丁憂」一詞由誰首創,史書上沒有記載。但作為一個詞彙,「丁憂」最早見於《宋史·禮志》:「鹹平元年,詔任三司、館閣職事者丁憂,並令持服。」那麼,古人為什麼把居喪守制稱為「丁憂」呢?究竟什麼是「丁」?什麼又是「憂」呢?

  據《爾雅·釋詁》:「丁,當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據《尚書·說命上》:「憂,居喪也。」所以,古代的「丁憂」,就是遭逢居喪的意思。「遭逢居喪」時,兒女們會憂傷,會居喪,會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規定「守制」,這顯然比單純「人丁憂傷」包含的內容要廣泛得多。「丁憂」,體現了古人對文字運用的爐火純青。丁憂期限三年,期間要吃、住、睡在父母墳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頭、不更衣,並停止一切娛樂活動。

  「丁憂」作為一種習俗,一種倫理,一種制度,一種文化,在中國存在和沿襲了數千年。到了現代社會,「丁憂」的繁雜形式和持久戰,顯然已經不能適應飛速發展和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所以基本上消失了。但它卻作為一種古代文明,一種道德符號,一種歷史見證,永久地在古籍中保存了下來。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