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業:中國的封建政治制度肇始於何時?
公元前1122年(更流行的說法是公元前1046年),姬發攻陷朝歌,商紂王自焚,商朝滅亡,周朝建立,定都鎬京。姬發拋棄「帝」的稱謂,改稱為「國王」,被人們尊稱為「天王」,姬發也便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國王,史稱周武王,他父親姬昌稱周文王。周王朝的社會結構,分為四個階層。第一層是國王;第二層是貴族,包括諸侯、卿、大夫和士(武官);第三層是平民,即自由民,被稱為「庶人」;最底一層是奴隸,即商王朝遺民跟其他被征服的部落或俘虜。在這種社會基礎上,周王朝創立了它的封建政治制度。
周武王克商以後,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來的統治地區,又征服了四周的許多小國。但如何牢固控制這大片領土,成了周武王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於是,他採用「分封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建立諸侯國。以首都鎬京為中心,沿著渭水下遊和黃河中遊的廣大土地,稱為「王畿」,由國王直接統治。王畿以外的所有土地,全部分封。封國的面積很小,二十個或三十個封國聯合在一起,也沒有王畿大,所以中央政府對封國可以完全控制。封國君主對封國內的平民奴隸,具有絕對的權力,對國王則每年到首都覲見,用進貢代替賦稅。當中央政府徵兵從事戰爭時,封國君主有率領部隊,聽候調遣的義務。封國君主絕大多數是國王的親屬,少數是建立功勳的官員,如姜子牙就被封到齊國。從此,部落一詞逐漸消失,而以封國代替。
封建制度最重要的問題是權力的繼承,於是,周朝建立了宗法制度。這一制度的核心是「嫡子繼承製度」,也就是對於王位或者爵位(爵位自周朝開始,分公侯伯子男五級,以侯爵為最多,所以將所有的封國君主統稱為諸侯),是「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這一制度,一直執行到中國專制王朝結束。
公元前1116年,周武王死,其子成王繼位。由於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攝政。管叔、蔡叔對周公旦不滿,聯合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發動叛亂。周公旦調大軍親征,用了三年時間,平定叛亂,武庚和管叔被殺,蔡叔被流放,周王朝的統治得到鞏固。危機結束後,周朝在黃河以南,洛水以被地區興建了兩個相距20公里的雙子城,東稱王城,西稱成周,也稱洛陽。成周建成,周公旦還政成王,周朝進入鞏固時期。
周成王死,康王繼位,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成康之際,四十年刑錯不用」,史稱「成康之治」。康王死,昭王繼位。昭王死,穆王姬滿繼位,命他的大臣呂侯制定刑法。這是中國第一部成文法典,史學家稱為《呂刑》,比《漢謨拉比法典》晚1200年。但穆王好大喜功,癡迷遊行,朝政鬆弛。他在位55年,周朝實力逐漸削弱。以後,歷經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到第十任周厲王時期,連年戰亂,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與此同時,周厲王任用榮夷公為卿士,將社會財富和資源壟斷起來。為壓制國人的不滿,他又命衛巫監視,有謗王者即加殺戮,結果人人自危,終於釀成國人起義。BC841年,國人大規模暴動,周厲王被迫出奔到彘邑(養豬的地方),朝中由召公和周公兩大臣共同攝政,史稱「周召共和」,也稱「共和政治」。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中國開始有明確的紀年,歷史的文字記載開始獲得保存,並從此進入信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