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臣洪承疇:犬馬兩朝臣為何會背負漢奸惡名?
洪承疇是明清交替時代一個一言難盡的人物。此君先仕明、後降清,既是明末賴以支撐軍事大局的統帥,也是清朝招撫江南、進軍西南的關鍵人物,其一生堪稱為明清兩代帝王效盡犬馬之勞。然而,洪承疇的暮年,卻極端孤寂……。他的人生充滿了矛盾與悖論。
順治十七年底,68歲的洪承疇一身老病,也帶著招撫江南、平定西南的巨大榮光,滿心歡喜地回到了北京。降清後,又為滿清貴族立下了纍纍功績,先後得到了攝政王多爾袞和順治帝的器重。
順治元年,洪承疇入內院佐理軍務,授大學士,成為清朝首位漢人宰相。洪承疇為清朝統治者出謀劃策,使清廷迅速在中原站穩了腳跟。順治二年,洪承疇臨危受命,取代多鐸,成為「招撫江南各省總督軍務大學士」,洪承疇很快穩定了江南局勢。順治十年,孫可望等抗清。洪承疇再次臨危受命,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五省,總督軍務兼理糧餉。此時,洪承疇已61歲了。南明最後一個政權也被他給滅了。
此時的他已經一目失明,一目昏聵,咫尺之內不辨人的面貌,甚至走路都需要扶持。這樣一個老人,需要朝廷認可以及褒獎。
可是,什麼都沒有。更令洪承疇鬱悶的是,他回京不久,即順治十八年正月,此時唯一賞識他的順治帝也死了,洪承疇愈顯空虛和孤獨。當年五月提出退休。清廷幾經商討,才給了洪承疇三等輕車都尉、世襲四次第6位的爵賞,低的可憐。順治帝的許諾根本得不到兌現。
康熙元年四月二十五日,吳三桂勒死永歷帝。洪承疇聞訊後,長歎說:吳三桂必不久矣!。洪承疇的這一聲歎息是大有緣由的。想當初,洪承疇老謀深算地告誡他說:「不可使滇一日無事也」得養寇自重,才有活路。只不過吳三桂似乎並未真正領會洪承疇的意思,把「寇」都剿光了。洪承疇老為人家吳三桂支招取富貴,而自己卻沒能謀到什麼實惠,這真是莫大的諷刺!
洪承疇生前身後,毀譽由人。在明朝遺民眼中,他是一個卑鄙無恥的叛國者;在滿清貴族眼中,他不過是一匹拉不動磨的老驢。
當洪母看見已經投降的洪承疇,竟掄起枴杖,邊打邊罵道:「汝迎我來,將使我為旗下老婢耶?我打汝死,為天下除害。」洪承疇曾在福建泉州建了豪華府第,但他所建的府第,竟沒有一個親人願意居住。洪承疇只得去搬請母親,但洪母故意穿著出嫁時的衣裳,端坐堂上,不肯前往。洪承疇又去找他的弟弟洪承畯,其弟痛於國亡兄降,發誓「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在家鄉造了一隻船,偕母坐在船裡,泛於江上隱居。洪承疇的妻子愧於丈夫的變節,憤然出家當了尼姑。於是古城泉州空留一座無人居住的豪華府衙。
康熙四年(1665年),73歲的洪承疇在孤寂中死去。洪承疇死後,奉旨撰寫的墓碑文竟暗寓貶義,語多譏諷,真不如不寫。洪承疇死後幾十年,仍不得安寧。乾隆朝編撰《清史列傳》,將他和一大批背明降清的漢官統統打入《貳臣傳》。考慮他確實有大功於清廷,故列為貳臣甲等。洪承疇泉下有知的話,怎麼想?
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如今洪在北京市海澱區車道溝的墓地早被破壞殆盡,僅存一對石獅子,寂寞地守望著墓主人的身後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