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毫米山炮是大炮:解放前的條件重炮只能靠進口 | 陽光歷史

 

A-A+

75毫米山炮是大炮:解放前的條件重炮只能靠進口

2016年07月13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388 次

  反映解放戰爭時期的電影中,將75口徑的山炮稱作小山炮的,我是只看到《集結號》中有這種現象。那裡面曾不止一次地通過團長與連長之口不屑一顧地將繳獲的日四一式75毫米的山炮稱作小山炮,這牛逼就大了。

  為什麼這麼說?第一,是當時沒有將75毫米口徑的山炮稱作小山炮的;第二,是當時作為一個團長和連長,是沒有權力處理繳獲的這個大傢伙也沒的理由對其不屑一顧的。

  再怎麼去翻國共兩軍的原始檔案,再怎麼去讀雙方將士的回憶文章,都絕對看不到將75山炮稱作小山炮的記載,到是稱其作大炮的比比皆是。

  大與小,快與慢,都是相對的,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換著不同的定義的。兵器的口徑與射速也是如此。比如說早年的79口徑套筒步槍,就是典型的小口徑連發快槍,這是相對於更早時的11毫米以上的口徑和每次僅裝彈一發的步槍而言的。你要是拍那個年代的電影,要是從清末新軍口中說出79口徑太大說它射速太慢的話,那就是胡說八道了。

  從民初一直到解放戰爭結束,人們一般將除了迫擊炮以外的57毫米以上的火炮稱作大炮,而將45毫米以下的步兵炮、高射炮以及60毫米以下的迫擊炮稱作小炮或小鋼炮,大於75毫米的,往往就稱作重炮了。在整個民國時期,小炮的品種在當時是很多的,而且一直是在不斷進步的,但大炮的種類卻極單調,就只有75毫米這一種,而且是在不斷退步的。至於重炮,其數量極少,遠遠無法與75口徑的山炮、野炮相比。

  和槍的口徑大小是相對的一樣,炮的口徑大小輕重也是相對的,也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變化的。在清末剛剛從國外引進火炮時,因為主要是57毫米和75毫米兩種口徑,所以當時有將75毫米火炮稱作重炮的。但到了民國初年,大於75口徑的火炮又進入到中國,75口徑的山炮和野炮,才將重炮一稱讓位給了更大口徑的火炮,但一直到大陸解放為止,重炮在中國的戰場上都占極其少數,75口徑的山炮和野炮也就仍然是國共兩軍的絕對主力大炮。

  為什麼呢?這要從民國時期暨解放戰爭中火炮生產裝備的情況來說了。

  和小炮的生產與列裝正相反的是,自從1912年民國肇始,到1949年河山變色,中國軍隊的大炮(即75 口徑為主力的山炮和野炮)的生產與列裝是一代不如一代一直走下破路的。

  先從生產上說,洋務運動後,中國的兵工生產有了一個突飛猛進的進步,到民國建成後的北洋軍閥統治初期,中國的兵工生產達到了民國史上一個空前絕後的顛峰狀態。這一時期,能夠生產大炮的,有上海、漢陽、瀋陽、太原等數家,特別是瀋陽與太原兩家,大炮的生產相當多。到了北伐完成後,由於連年的戰亂,上海、漢陽等廠的大炮生產已經停止,無力再恢復生產。瀋陽與太原兩家,仍然保持了幾年的強勢,但隨著日本的入侵,先是全國也是全亞洲最大的兵工廠瀋陽兵工廠落入敵手,之後不久,太原廠也淪陷。這時全國能夠生產大炮的,就只剩下廣東石井與湖南株州兩廠,但該兩廠與瀋陽和太原比起來,卻連其五十分之一的能力也不具備。到了全面抗戰暴發後,這兩個廠也停止了生產,從此一直到大陸解放,中國再沒有哪一家還能夠有能力生產大炮。

  再從軍隊列裝的情況看,大炮的裝備情況也同樣是一直不斷地走下坡路的,特別是隊屬炮兵,就更是如此。民初北洋陸軍時代,每師編製有一個炮兵團,每團野炮一個營,山炮兩個營,每營六門制炮連三個,全師共有75口徑野炮18門,同口徑山炮36門,共計全師大炮54門。

  有的人可能認為這只是編製表上的數字,不,這不是僅僅停留在編製表上的數字,而是基本滿員的實力數。在當時袁世凱統治時期,北洋陸軍的編制絕對是齊裝滿員的,極少出現過後來兵員吃空額和炮兵團缺炮騎兵團沒馬的情況。北洋陸軍時代,是中國近代陸軍建設唯一一個和列強相比不遜色的時代,之後就開始落後無法與人相比了,直到今天。因本人有專門文章論述此一情況,這裡不再聱述。

  北伐完成後,因為此時軍隊數量膨脹而大炮的生產基本停止,國軍的大炮裝備就很差了。到軍隊編遣時,多數中央軍每師能有一兩個連大炮就算很不錯了,而此時的炮兵連,也已不再是北洋時期的六門制,多數能維持四門制,有的只是每連兩門而已。到是雜牌軍中,尚有部分師繼續維持了師屬炮兵團的編制,比如五省聯軍改編的王金鈺師、西北軍的韓復矩師、石友三師、孫良誠師、直魯聯軍改編的劉珍年師、徐源泉師等,均有師屬炮兵團的編制,但此時的炮兵團已經不再是編製75山野炮54門,而多數已減少至36門了。東北軍和晉綏軍的大炮裝備是最多的,但兩軍均沒有將炮兵團編到師,而是平時集中管理,戰時配屬各師作戰,但就總數來說,東北軍與晉綏軍的炮兵是最強大的。

  到了抗戰時期,由於全國再沒有哪一家能夠生產大炮,而全靠進口,故此時隊屬炮兵的裝備也下降到了幾乎最低點,許多正規軍的陸軍師一門大炮也沒有,戰時能夠得到的加強平均也少於一個連的水平,許多中央軍的王牌軍,才有一個12門制的75毫米山炮營,就算是特別牛逼的了。長沙保衛戰時,曾在北伐時以鐵軍著名的第四軍,全軍總計僅有一個軍屬炮兵營,共有75毫米山炮12門,所屬各師一門大炮也沒有。因為任務的需要,第九戰區配屬給該軍一部分炮兵,計有105毫米榴彈炮一個營共6門,76.2毫米野炮一個營計11門,75毫米山炮一個營計12門,37毫米戰車防禦炮一個連計4門,加上該軍那12門75山炮,總計不過45門火炮。在今天,像上述這種口徑的火炮,而且只有45門,即使是配屬給一個主攻的步兵連,連長大概都會一肚子不滿,但在當時,一個擔任主要防禦任務的著名的第四軍一個軍,能有這樣的火炮配備,在九戰區炮兵參謀長陳宏樟眼中,卻被描繪成「炮兵……火力相當強大」,從這位當年的炮兵業內人士的口氣中,我們應該能夠知道當時炮兵的情況了吧。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由於有了美國的外援支持,重炮方面有所加強,美制105毫米的榴彈炮已經裝備到少數幾個王牌軍(整編師),但直到這個時候,即使是五大主力這樣的部隊,每個師(整編旅)的大炮,也最多沒能超出12門,而且也全是清一色的75山炮,就是谷子地不屑一顧地說出的那種小山炮。像李彌第八軍這樣算是很有名氣的嫡系中央軍,一個軍總共僅一個8門制的105榴彈炮營,所屬各師的75毫米山炮營,也都是8門制;東北戰場也小有名氣的新七軍,全軍不過一個105毫米榴彈炮連,還是上級配屬的而不是編制內的,所屬三個師中,只有新三十八師有一個12門制的75毫米山炮營,其他兩個師一門大炮也沒有。至於中央嫡系以外的雜牌軍隊,就更不用說了,比如淮海戰役中,像四十四軍這樣的部隊,全軍只有11門半個世紀以前出廠的舊式滬廠造仿克式75山炮,下屬的師一門也沒有。

  至於中共軍隊的情況,以前的不說了,就說裝備改善以後的解放戰爭時期吧,以裝備最強大的東北野戰軍中裝備最好的一縱(也就是後來的三十八軍)為例,到了大決戰時,全縱也就是僅有75山炮30門,75野炮13門,105榴彈炮9門,所屬各師一門也沒有,全由縱隊掌握,戰時根據需要向下配屬。

  這是東野的情況,全軍最牛最牛的了。其他的部隊,誰敢和東野比呀。當時陳謝集團奮戰豫西時,其九縱全縱隊僅有山西造75毫米山炮3門,最強的四縱,也不過全縱8門75山炮而已。西北野戰軍在沙家店戰役時,其王牌一縱(也就是後來的一軍)全縱隊連一門75毫米的山炮也沒有,威力最大的重武器也就是13門不同口徑的迫擊炮而已。

  《集結號》反映的中原部隊,其裝備情況遠不如華東,更不如東北,但要比西北強,估計和陳謝集團差不多。即使他們真能像東野那樣的牛逼,哪個連長敢那麼大市,對一門四一式75山炮如此的不屑一顧,又有哪個團長敢對於一門新繳獲的75山炮那麼隨便地調配。別說作為一個中原部隊的連長團長就敢對四一式山炮那麼地不屑一顧,即使他就是華東的或是東北的,即使他是個旅長師長,繳獲一門基本完好的四一式山炮,也夠他樂幾天的了。

  誠然,就像我們早已不再將8毫米甚至10毫米口徑的步槍稱作小口徑步槍一樣,也沒有誰再將75毫米口徑的火炮稱作大炮了,但今天的標準不能代表昨天的標準,不然社會就不再是前進的了;同樣的道理,就像今天我們可以對二十吋彩色電視機不屑一顧,但三十年前的我們卻無論如何在談起二十吋彩電時沒辦法不羨慕一樣,今天哪個步兵團要是再繳獲一門75口徑的山炮也同樣不會有誰再把它當作寶貝了(122毫米榴彈炮營早就列編到我軍步兵團了),但今天的眼光不能代表昨天的眼光,不然我們就沒辦法區分歷史與現實了。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