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竟是兩個概念 | 陽光歷史

 

A-A+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竟是兩個概念

2016年06月22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746 次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是史料中經常出現的兩個詞彙。因為僅有一字之差,所以經常被人們混淆,甚至通用。事實上,「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原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太上皇」一詞,最早見於《史記》。秦始皇平定天下後,除了規定最高統治者為「皇帝」,還特意「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於是莊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贏異人,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太上皇」頭銜的人。太上,即最高、無上,形容極其尊貴。不過,當時贏異人已去世多年。

  歷史上,第一個活著的太上皇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劉邦稱帝后,每次去拜見父親劉太公,劉太公均用人臣之禮迎接。在劉太公看來,「皇帝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君臣秩序不可亂。劉邦心裡很不是滋味,兒子成了龍,當父親的總該有個與之相稱的頭銜,於是下詔:「諸王、通侯、將軍、群卿、大夫已尊朕為皇帝,而太公未有號,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漢書》)。

  秦漢時期的「太上皇」是一個尊號,一種榮譽,不是皇帝,不問政治。對此,東漢蔡邕曰:「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初唐顏師古注曰:「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政治,故不曰帝也。」可見,「太上皇」是當朝皇帝出於人倫對父親的尊稱,沒有實際政治權力。

  漢代以後,開始出現了「太上皇帝」這個稱號,也就是凌駕於皇帝之上的皇帝。如十六國時期後涼天王呂光、北魏時期獻文帝拓跋弘、北齊武成帝高湛、唐睿宗李旦等,生前退位後均自稱「太上皇帝」。從年代遠近來看,「太上皇帝」源於「太上皇」,但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呂光提前退位,目的是想作為「太上皇帝」壓陣,使權力平穩過渡;拓跋弘退位後,「國之大事鹹以聞」(《魏書》);高湛退位後,「軍國大事鹹以奏聞」(《北齊書》);李旦退位後,規定「五日一度受朝於太極殿,自稱曰朕,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獄,並自決之,其處分事稱誥、令」(《舊唐書》)。可見,「太上皇帝」禪位後依可以處理國家大事,是凌駕於當朝皇帝之上的皇帝。

  在古代,「帝」的份量要遠遠大於「皇」。二者比較,「皇」是虛幻縹緲,「帝」握有實權,所以皇帝也可以簡稱為「帝」。「太上皇」中單一個「皇」字,原本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名譽上的虛銜。

  大概是由於「太上皇帝」源於「太上皇」的緣故,在以後的史料中出現了「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兼用、混用的雜亂現象,其中以《宋史》最為突出。史官在稱呼同一個已經禪位的皇帝時,一會兒用「太上皇」,一會兒用「太上皇帝」,如《高宗紀》稱宋高宗趙構退位時提出「朕稱太上皇帝」,而《孝宗紀》卻稱「太上皇帝即駕之德壽宮,……從太上皇幸天竺寺」,一篇本紀二者兼用。又如,《光宗紀》稱宋光宗趙惇退位後被尊為「太上皇帝,……太上皇帝不豫」;而《寧宗紀》卻稱「太上皇違豫,赦。辛卯,太上皇崩」,兩篇本紀前後不同。

  按「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原意,「太上皇」只是皇帝的父親,不掌握大權;「太上皇帝」不僅是父親,而且是皇帝,大權在握。所以,乾隆皇帝對禪位後享受什麼樣的尊號很在意,退位前專門規定「歸政後,凡有繕奏事件,俱書太上皇帝。其奏對稱太上皇」,意思是說,正式文件必須稱「太上皇帝」,口頭上可以稱「太上皇」,一句話點明乾隆皇帝至死不肯放權(《清史稿》)。

  從南北朝時期,「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出現了一些別的叫法。如北齊後主高緯被尊為「無上皇」(《北齊書》),北周宣帝宇文贇自稱「天元皇帝」(《周書》),唐玄宗李隆基被尊為「上皇天帝」,又尊為「聖皇天帝」(《新唐書》),唐順宗李誦被尊為「應乾聖壽太上皇」(《新唐書》),宋徽宗趙佶被尊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宋史》),西夏神宗李遵頊自號「上皇」(《宋史》),等等。筆者考證,尊號中只帶個「皇」字的,不掌權,屬「太上皇」一類;帶有「皇」和「帝」二字的,尚能染指權力,應視為「太上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的二十多位「太上皇」或「太上皇帝」中,其中有三位比較特殊,即晉司馬衷、宋趙構、清弘歷。

  司馬衷是輩分最低的太上皇。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輩或祖輩,而司馬衷卻被叔祖立為太上皇。西晉永康元年(300年),司馬懿的第九子,也就是司馬衷的叔祖趙王司馬倫在「八王之亂」中篡位,逼晉惠帝司馬衷下台,並將其幽禁於金墉城。為了掩飾篡逆行徑,堵住悠悠眾口,司馬倫不倫不類地給族孫司馬衷送上一頂「太上皇」的冠冕,成為一歷史笑柄。不過,好景不長,司馬衷復辟,司馬倫被殺。

  趙構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太上皇帝。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五十六歲、正值壯年的宋高宗以「老且病,久欲閒退」(《宋史》)為由,下詔傳位皇太子趙慎,自稱「太上皇帝」。後來,趙構又當了二十五年「太上皇帝」,直到八十一歲才壽終正寢。其實,趙構盛年主動禪位,並非因為「老且病」,而是與施恩趙慎、貪生怕死、改變抗金策略等因素有關。

  弘歷是最專權的太上皇帝。乾隆皇帝弘歷當了六十年皇帝後,內心十分糾結,想繼續君臨天下,又不敢跟當了六十一年皇帝的祖父康熙皇帝比肩,故禪位於太子永琰。事實上,乾隆皇帝退位後,「軍國重務仍奏聞,秉訓裁決,大事降旨敕。宮中時憲書用乾隆年號」,嘉慶皇帝永琰除「尊高宗為太上皇帝」,還要朝夕聽其「訓政」,直到「太上皇帝崩,上始親政」(《清史稿》)。

  作為封建社會皇位終身制的一種補充形式,中國古代的「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禪位制度相沿甚久,同時也對周邊國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越南的陳朝最為明顯。陳朝建立後,為避免爭奪皇位發生內訌,於是實行太上皇與皇帝「二主共治」的制度,並作為有陳一代的定制。越南古代史家吳士連稱:「陳氏家法,……子既長,即使承正位,而父退居聖慈官,以上皇稱,同聽政,其實但傳大器,以定後事,備倉卒爾,事皆取決於上皇,嗣主無異於皇太子也」(《大越史記》)。其中提到的「但傳大器,……事皆取決於上皇」,與中國的「太上皇帝」制度可謂如出一轍。越南陳朝皇帝禪位後多數被尊為「太上皇帝」而不是「太上皇」,也能說明「太上皇」與「太上皇帝」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劉秉光)





給我留言